-
1 # 泰紐比勒v5
-
2 # 窺探宇宙
上帝粒子,就是所謂的希格斯玻色子,它也是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最後一塊拼圖,而上帝粒子並不只是假想粒子,它於2012年發現,2013年宣佈被證實,發現的就是希格斯玻色子,這一發現也證實了標準模型的正確性。
那麼希格斯玻色子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被稱為上帝粒子!
簡單的說,就是它是希格斯機制的必然產物,也是證實標準模型的關鍵基本粒子!
構成物質以及傳遞四種相互作用力的費米子、玻色子。為什麼有的基本粒子有質量,有的沒有?這個就有了標準模型中的希格斯機制,當粒子於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希格斯場相互作用時,便產生了質量,沒有相互作用便沒有質量,這就是基本粒子有的有質量有的卻沒有,關鍵就是有沒有和希格斯場產生相互作用,而當粒子和希格斯場作用時,就會產生希格斯粒子,也就是上帝粒子
所以上帝粒子就是正明標準模型希格斯機制的關鍵所在,若發現了,那就說明標準模型沒有錯,若沒發現,那麼標準模型或許將會被放棄,科學家將去研究其他沒有希格斯機制的理論,尋求答案,而上帝粒子13年被證實發現,造成不小轟動,也使的標準模型最終完善!
-
3 # 魅力科學君
“上帝粒子”指的是“希格斯玻色子”,我們先來解釋一下這個名詞,基本粒子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中之一為構成物質的費米子,而玻色子則負責傳遞費米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希格斯”是這種基本粒子的名字,而“玻色子”是指它的粒子型別,這就類似於“小明同學”這個詞一樣。
在粒子物理學中,有一個長期令人困擾的問題,那就是同為基本粒子,為什麼有的基本粒子有質量(例如電子),而有的卻沒有(例如光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著名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了“希格斯機制”。
舉例說明,當一個物體在水中運動的時候,水會給這個物體的運動造成阻礙。同樣的道理,當一個基本粒子在空間中運動的時候,也會受到類似的阻礙,而這種阻礙程度的大小體現在宏觀世界中,就被稱之為“質量”。
(上圖為Peter Higgs)
該理論認為,在宇宙中有一種“場”無處不在,即“希格斯場”,所有的基本粒子都處於“希格斯場”的“勢力範圍”內。當一個基本粒子在運動中受到“希格斯場”的阻礙的時候,它就被“希格斯場”賦予了質量,其質量大小與該基本粒子和“希格斯場”產生相互作用的程度相關。
而像光子這一類的基本粒子,它們根本不會與“希格斯場”產生相互作用,所以它們就不具備質量(嚴格的講是靜止質量),這也就是光子就能夠達到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的原因。
“希格斯機制”可以完美的解釋基本粒子質量的生成機制,因此物理界的科學家們認為“希格斯機制”極有可能是正確的,但一個理論不管多麼完美,都必須用實驗來驗證,那麼應該怎麼來做呢?
根據相關理論推測,在極高能量的環境中,“希格斯場”會被激發出一種玻色子,即“希格斯玻色子”,如果探測到了這種基本粒子,也就證明了“希格斯場”的存在。這時候粒子對撞機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因為“希格斯玻色子”極不穩定,通常都是在它生成的同時,馬上就會發生衰變,再加上對撞會產生大量的粒子,而在這其中“希格斯玻色子”的數量極少。所以這是一項非常艱鉅的工作,科學家們需要反覆的將粒子束進行對撞,並在巨量的實驗資料中,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蛛絲馬跡。
實驗的密集程度可以用資料來說明,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在進行相關實驗時,在其使用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內,每秒會發生幾百萬次撞擊,而這個實驗是全天24小時進行!
值得慶幸的是,經過漫長的實驗,科學家們終於找到了傳說中的“希格斯玻色子”的證據,2013年,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向世界宣佈了這一訊息,彼得.希格斯本人也因此獲得了2013諾貝爾物理學獎。
我們都知道,正是因為有了質量,基本粒子才會結合成原子、分子,才會有了世間萬物,而我們所處的宇宙之所以有條不紊的執行,其根本原因也在於此。可以說沒有了“希格斯場”,也就沒有了我們現在的世間萬物!而證實“希格斯場”真實存在的“希格斯玻色子”,則當之無愧的被稱為“上帝粒子”。
-
4 # 奇聞先知
據報道,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4日表示,他們在尋找希格斯粒子、也就是所謂的“上帝粒子”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種新型亞原子粒子,該粒子符合希格斯粒子的屬性。而美國能源部下屬的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專案發言人羅布羅澤說:“我們的資料有力地顯示希格斯粒子的存在。”
科學家宣佈發現“上帝粒子”的存在意味著,科學家解釋世界的一種假說將有可能得到證實。要理解“上帝粒子”,不妨回憶一下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儘管研究人員已經證明,蘋果並沒有砸中牛頓腦袋,但是牛頓卻看見了一個蘋果掉了下來。牛頓思考的是,為什麼蘋果會垂直地掉到地上?一定是有什麼在拉它,比如是地球的引力在拉它。而地球拉蘋果說明蘋果是有質量的。
那麼,物體的質量從何而來?
在牛頓故去後的400年,英國愛丁堡大學物理學家希格斯猜想:有一種粒子賦予其他粒子質量。他於1964年提出,在137億年前的大爆炸中,希格斯粒子使物質得到質量,萬有引力則將質量變成重量,使恆星和行星都得以誕生,最終孕育生命。如此,也解釋了為何蘋果會掉到地上。
“上帝粒子”只不過是科學家用以解釋世界的一種理論或假說。過去,科學家已經指出,支配物質運動的不僅僅有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夠感受到的重力和電磁力,還有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法感受的“強力”和“弱力”。
20世紀60年代,物理學家們構造出了一個標準模型來解釋世界,標準模型主要描述了強力、弱力及電磁力這三種基本力以及所有基本粒子的構成機制。標準模型預言有61個基本粒子,其中有60個都已經得到了實驗資料的支援與驗證,現在人們也已聽到最後的一個基本粒子希格斯粒子的腳步聲。
如果發現或找到了這種粒子,那就意味著質量是物質與希格斯粒子的相互作用的結果。但是,即便科學家找到了“上帝粒子”也並不意味著世界獲得圓滿解釋。因為科學家說,組成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由物質和暗物質構成的,而標準模型只能解釋4%的宇宙,佔宇宙質量96%的暗物質仍然得不到解釋。
當然,如果現在科學家聽到的“腳步聲”並非希格斯粒子的聲音,那麼,解釋世界就可能會有另外的假說,而且這樣的假說也未必不能解釋世界。例如,在太空,蘋果是不會掉下的,只是在空間飄浮。這或許與希格斯粒子無關。宇宙和我們生存的世界一直存在,只是科學家們現在尚無法圓滿解釋這個世界而已。
回覆列表
首先,上帝粒子是一個人為假定;到底什麼是上帝粒子?上帝粒子存不存在?還在探索中……
它決定著物質世界的質量的存在……或者乾脆說“物質的存在”!
我們知道:如果把原子放大到足球場那麼大,那麼原子核、電子只有螞蟻那麼大……而且,原子核、電子也不是“實心的”……那麼物質世界真的是一種“虛幻”嗎?那麼質量到底從哪裡來的?
如果這個猜測屬實,那麼稱之為“上帝粒子”一點也不為過!憑“空”造物就有了理論框架!
其次,上帝粒子若被確定,其衍生含義遠遠大於實際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