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輝與火001

    我不知道你是怎麼得出“日本不敢去列印度”這樣的結論的。二戰時日本其實進攻過印度,但是當時進攻印度時日軍要跨過一片非常廣的無人區,而且當時地理環境、氣候、傳染病,導致日軍非戰鬥非常嚴重,最後進攻失敗。而且其它正常局勢緊張,所以沒有再次進攻印度。

  • 2 # 肚子有個咕嚕雞

    不敢? 估計是印度有戰象500頭吧。

    其實印度人對日本很有好感,把日本認作是把他們從英國殖民者解放出來的救星。所以現在印度和日本關係還好的很。不過最後日本戰敗。印度又把自己當做大英帝國的傳承者。

  • 3 # 歷史扒糞機

    二戰日本不是不想或者不敢去攻列印度,而是迫於形勢的情非得已。日軍大本營在規劃太平洋戰爭之初,有過佔領印度與德、意會師近東的圖謀,就像德軍統帥部41年7月的計劃樣。但太平洋戰爭畢竟日海軍是絕對的主導者,他們的戰略思想決定著日本海、陸軍的前進方向。

    奪取馬來半島及菲律賓、緬甸、東印度群島戰事的順利進行日海軍內部對下一步作戰方向發生嚴重分歧。一、以聯合艦隊參謀長宇垣纏為代表、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支援的東進派。他們認為奇襲珍珠港雖殲滅美太平洋艦隊主力,但美艦隊殘存的航母依然構成威脅,因此日軍應向東太平洋推進,進攻夏威夷以求同美太平洋艦隊決戰。二、以海軍軍令部作戰部部長富留繁、作戰課長富岡定俊為首的南進派。他們主張佔領索羅門群島、切斷美澳間交通線,孤立並佔領澳洲以此立於不敗之地進而對美不戰而勝。

    兩派間的激烈爭論讓日海軍聯合艦隊沒能乘同盟國風聲鶴唳之時東進或南下,平衡的結果是浪費時間——聯合艦隊主力暫時西進印度洋,應對英東方艦隊對侵緬日陸軍側翼威脅。此方向的作戰,日陸軍尚且對登陸錫蘭(斯里蘭卡)心存畏懼而放棄,也就談不上順勢而下直指印度了(5月底日軍才完全佔領緬甸全境)。

    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空襲東京,傷害不大卻震驚日本朝野,它一勞永逸迅速解決了東進、西進、南下的困擾,東進派的MI(中途島作戰)計劃獲得批准。中途島戰役的失利及隨之而來的瓜島戰役消耗戰,讓日海軍徹底喪失了戰略進攻能力。1943年9月,日本確立國防絕對防禦圈,印度被排除在外,也就1944年3月面對同盟國對緬甸的反攻,日軍主動發起英帕爾戰役攻入印度,妄圖摧毀盟軍的前進基地,挽救危局。

  • 4 # 國平軍史

    二戰時期,據稱德意日法西斯同盟國,有個秘密的軍事協定,三軍將齊頭並進,即德意軍隊從歐洲打過來,日本軍從中國、緬甸打到印度境內,最終,德意日三軍將會師中東,瓜分全球的勢力範圍。

    英帕爾戰役,由日本陸軍主動發起,企圖摧毀英美盟軍的前進基地,挽救日軍在緬甸的危局,由於日軍第15軍進攻印度失利;包括此前強大的德國中央集團軍群,折戟莫斯科城下,意味著德意日三軍會師中東的計劃已經提前徹底破滅。

    日本,是個資源缺乏的島國,四面環海,因此,自打敗北洋水師、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以後,海軍就成了日本朝野的驕傲,大力發展包括擁有航空母艦、戰列艦、重型巡洋艦等主戰艦艇的遠洋進攻型海軍,就成了日本朝野的共同意識和行動。

    在此背景下,日本陸軍儘管對海軍的地位不悅,但關東軍第23師團和澀各支隊的“北進”軍事行動,在中蒙邊境的諾門罕戰役中,被朱可夫指揮的蘇蒙第57特別軍按在地下摩擦,讓武士道精神灌輸的日本陸軍毫無脾氣。

    日本陸軍由此在精神上喪失了繼續北進的動力,只得同意海軍的“南下”作戰計劃,佔領美英法荷等西方勢力霸佔的南洋,搶奪石油、橡膠以及其他礦藏資源,以達成島國“以戰養戰”的目的。

    山下奉文中將指揮的第25軍發動馬來亞戰役,並迅速攻佔了英國遠東海軍基地新加坡;本間雅晴中將指揮的第14軍,攻佔美軍麥克阿瑟上將駐守的菲律賓,包括泰國、馬來亞、關島、香港、緬甸、印度尼西亞、索羅門群島、中途島等相繼淪陷。

    此前,日本海軍偷襲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所在地夏威夷的珍珠港成功,如日中天的聯合艦隊稱雄浩瀚的太平洋,在此有利的條件下,聯合艦隊本應該向東太平洋推進,尋求仍然擁有三艘航空母艦,卻士氣非常低沉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決戰。

    日本海軍高層對聯合艦隊的出擊方向,卻存在著巨大的爭議,聯合艦隊主力只得暫時西進印度洋,儘管全殲了包括菲利普斯海軍上將在內的整個英國遠東艦隊,解除了侵入緬典的日本陸軍的側翼威脅,但卻喪失了趁機全殲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絕佳時機,等於是養虎為患,讓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生息休養以後捲土重來。

    隨著南雲忠一海軍中將指揮的聯合艦隊,在中途島海戰中,損失了“赤城”、“加賀”、“飛龍”、“蒼龍”號,這4艘艦隊主力航空母艦,意味著太平洋戰場上勝利的天平已經傾向美軍。

    1942年4月18號,美國陸軍航空隊中校軍官詹姆斯·杜立特爾帶領80名飛行員,分乘16架B-25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艦隊航母上起飛,對日本東京、大阪、神戶等城市的多處戰略目標進行了猛烈轟炸。

    儘管杜立特爾轟炸機機群的轟炸,並未給日本造成多大的損失,但對日本朝野的心理打擊卻非常大,沉重打擊了日本法西斯的囂張氣焰,讓其認識到了日本本土也不再安全,將無時不刻地處於美軍的轟炸中。

    ,成了日本陸軍發動的一場“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戰爭,牟田口廉也中將指揮的日本陸軍第15軍8.5萬大軍,遭遇了有美軍提供空中掩護的英國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蒙巴頓上將率領的英軍第14集團軍的頑強阻擊,遲滯了日軍的有效進攻,並將日本拖入了連綿不斷的雨季。

    攜帶彈藥基數不足,後勤供應不給力的日軍,不僅餓得精疲力盡,而且軍中疾病流行,曾經強大的第15軍已經喪失了再戰的能力,不得不撤出印度境內,軍隊折損了2.5萬餘名官兵。

  • 5 # 四川達州人

    什麼叫不敢打?

    因為國力所限,已經沒有力量去打了。

    1944年倭華人口7600萬,軍隊總數已達到700萬,比人口差不多的德國少了最少300多萬軍隊。問題在於德國是大工廠大機械化生產,倭國本土工業生產能力差距非常大,多是效率不高的中小企業,農業也要分勞動力,已是擴無所擴。

    7600萬是男女各3800萬。1~65歲平均分配人口是每歲58萬。16~40歲合計就是大約1520萬男丁,倭國這就已經拿出大約一半人口當兵了。剩餘800萬男丁總得從事工業農業運輸這些吧?

    倭國娃娃兵:

    琉球戰役後投降的倭國士兵:

    所以,到了1944年3月,倭國才在德國要下調集10萬軍隊進攻印度,也就是英帕爾戰役,到9月初結束,倭國因後勤與暴雨等原因損失5.3萬,狼狽撤退。

  • 6 # 海中巖hahaha

    日本人去了,日本的貪心是沒邊的,只要有能力就會侵略。日本進攻印度準備不充分,被緬甸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以為在印度也能輕易取勝,就一支人數不多給養不足的部隊出征了。穿過一片無人區進攻英帕爾,包圍英帕爾。日軍認為英軍會和在緬甸馬亞西亞一樣望風而逃或者投降,但他們沒想到守住印度是大英帝國的底線。印度英軍加上入緬甸逃入印度的英軍和中國軍隊人數上遠超日軍,作戰意志也不可同時而語。英帕爾被圍英軍有美軍空軍提供補給,而日軍透過無人區補給基本不可能。經過半年日軍病餓而死的人數已經超過戰場,最終逃回緬甸。此戰消耗光了日軍在緬甸的進攻力量,成為南亞東南亞戰場的轉折點,自此中國駐印軍轉入全面反攻進攻緬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座下的八大金剛是誰,各自有什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