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劉表就是一個酸腐文人的代表,狹隘、無能、多疑、無決斷、志向小,坐擁荊州七郡(後改九郡)卻錯失天下。可是,歷史上的劉表真的是這樣嗎?他又為何沒能成就一番霸業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透過劉表的一生,來儘量還原一個真實的劉表。

    01.出身宗室且富有才華,卻因“黨錮之禍”耽誤大好青春

    東漢漢安元年(142年),劉表出生于山陽郡,根據《後漢書·袁紹劉表列傳》的記載,其先祖魯恭王劉餘乃是漢景帝劉啟與程姬之子。可見,就出身而言,劉表乃是正兒八經的漢室宗親,比劉備那個“皇叔”可要靠譜多了。

    劉表不僅出身較好,且年輕時也算是個有上進心的大好青年,早年曾拜入南陽太守王暢門下,經過潛心修學,劉表不僅精通儒學,且在書法方面也是造詣頗深。不過,當時東漢朝廷已是日薄西山,宦官集團與士大夫、貴族矛盾日益尖銳,劉表則因參與太學生運動而被稱為“八俊”之一(《漢紀》稱“八顧”,《漢末名士錄》稱“八友”),結果劉表固然得以聲名高漲,但卻在“第二次黨錮之禍”中受到牽連,從而被迫逃往。

    直到 光和七年(184年),隨著大將軍何進執掌大權,不僅“黨錮之禍”中的部分受害者得以翻案昭雪,士族、名士也開始得以入朝為官。這種大環境下,劉表被大將軍何進徵辟為掾屬,推薦再次入朝,出任北軍中侯,這一年劉表已經42歲了。要知道,北中軍侯掌監北軍五營,可是衛戍宮城的最高武官,也算是位高權重了。

    不過,劉表的好日子並未過多久,僅僅五年之後,隨著漢靈帝的駕崩,東漢朝廷再次陷入亂局,大將軍何進死於“十常侍之亂”,緊接著奉詔入京的董卓迅速掌握朝中大權。如此亂局之下,劉表又將何去何從呢?

    02.僅用一年鎮服荊襄七郡,“單騎入荊”彰顯膽氣能力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入京之後,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也開始拉攏士人階層,不僅為“第二次黨錮”中遇害的眾多黨人平反,而且親近士人,徵召名士入朝為官,甚至將與自己有矛盾的袁紹、王匡、鮑信等人都任命為了地方太守。彼時,因荊州刺史王叡被孫堅所殺,在士人中頗有影響力的劉表,便被任命為了新的荊州刺史

    △初平元年(190年)東漢局勢

    當時,天下亂局已現,江南宗賊甚盛,荊州局勢的混亂絲毫不亞於北方,袁術屯兵魯陽虎視眈眈,蘇代為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縣長,各據民兵稱霸一方。結果,導致劉表這個正兒八經朝廷任命的地方大員,根本沒有辦法光明正大的上任,只得匿名獨身赴荊州。

    劉表至荊州後,單馬入宜城,憑藉在士人中的聲望,成功博取了中廬縣人蒯良、蒯越及襄陽人蔡瑁等人的好感,並在蒯越的幫助下,在宴會上一口氣誘殺了五十五名賊首,襲取了他們的部眾,又成功勸降了江夏張虎、陳聲,而其餘各郡守縣長聽說之後,大多解印而逃,劉表遂得以迅速控制荊州大部

    此後,劉表開始著手鞏固自己對荊州的統治,一方面透過與當地豪族蔡氏聯姻(迎娶蔡瑁的姐姐),迅速贏得當地豪族的支援;另一方面,則透過自己的聲望,以及開經立學,愛民養士的方略,獲取士人和百姓的支援。在劉表的努力之下,荊州局勢很快得以穩定,這時的劉表已經49歲了

    在劉表成為據地千里、帶甲十萬的一方豪傑時,曹孟德尚無根基之地,劉玄德還在公孫瓚手下混日子。如果此時劉表選擇走出荊襄而爭奪天下,未必便沒有一搏之力,可惜由於荊州剛剛平定、局勢不穩,因而劉表並未參加隨後的討董聯軍。

    03.各地諸侯混戰民不聊生,劉表治下卻宛如世外桃源

    酸棗聯軍討董雖然未竟全功,但董卓在西遷長安之後還是被呂布殺死,此後各地諸侯開始陷入混戰之中,戰亂之下百姓可以說是民不聊生。然而,劉表治理荊州十八年,卻是百姓安樂、豪強悅服,學子欣欣向學,黎民安享太平,宛如亂世之中的世外桃源。

    在劉表治理荊州的十八年,除了早年因平定內部而主動出兵之外,此後的戰事基本以防禦為主,而從未有主動對外用兵之事,例如初平二年防禦袁術的進攻,同時又利用諸侯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尋求周邊局勢的均衡,例如與袁紹結盟而對抗日益強大的曹操。

    劉表治理荊州期間,對外的主動擴張其實只出現過一次,那便是曾試圖吞併交州。建安八年(203年),交州牧張津被部下殺害,劉表隨即派賴恭出任交州刺史,但這種吞併卻並不是以武力為主,而只是想要在朝廷之前達成既定事實罷了。

    可以說,在那個各地混戰的時期,劉表治下的荊襄簡直就是個世外桃源,因而大量為了躲避計程車子都跑到了荊州,例如“求為蜀郡太守,道絕不得至,駐荊州”的荀攸,又如“會天下亂,遂棄官客荊州”的杜畿,再如“聽習經業,義理精熟”的敘述,還有諸葛亮、龐統,以及曾在劉表麾下任職的賈詡。

    04.劉表之所以沒有逐鹿天下,更多源於對自身的清晰定位

    正如前文所說,劉表自身並非沒有能力,這點從其“單騎入荊”僅用一年便平定荊州便可看出,同時他也並非沒有參與逐鹿的資本,畢竟後來的軍閥們起步比劉表都要晚。那麼,劉表為何放棄了爭奪天下呢?

    個人認為,或許這主要源於劉表對自己的清晰定位,劉表很清楚,自己即沒有奪取天下的縱橫之才,根本不是曹操、孫策等人的對手。同時,他也沒有超人一等的軍事才能,要知道光是平定張羨的叛亂,劉表就花去了數年時間,直到張羨去世,劉表才成功拿下長沙。劉表很清楚,自己的才能只允許自己做個勤勤懇懇的守土之臣。

    因此,他並沒有對外有所圖謀,所求者不過是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為百姓們創造一方淨土,求一生富貴罷了。劉表也好,劉備也罷,劉表所需要的的不過是一個在北邊抵禦曹操的人選罷了,東邊則有黃祖和劉磐,如此保住荊州一方太平也就夠了。

    與此同時,劉表的年齡也是個問題所在。正如前文所說,劉表的大好青春被“第二次黨錮之禍”給耽誤了,等到其真正牧守一方,擁有了自己地盤時,他已是年近五十的老者,而當其消滅張羨,真正將荊州納入治下時,劉表更是已經58歲了。如此年紀,想要他再想年輕人那樣擁有拼勁,恐怕也是不現實的,他此時想的是如何才能將自己的位置傳承下去,畢竟晚年的劉表被繼承人問題實在搞的頭大。

    曹操固然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可並非每個人都如曹操那般擁有雄才大略,劉表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因此他所要做的,所能做的,也只是個“治世之能臣”罷了。

    如果早生幾十年,在太平盛世時期,以劉表的能力,完全可以成為一代名臣,輔國理民,造就繁華盛世。可是,不管劉表能不能接受,願不願意接受,他畢竟生在了亂世,你想守住一方淨土,可他人卻早已虎視眈眈

    所幸,在曹操真正南下奪取荊州之前,劉表便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去世了,這使其並未親眼看到,自己治理了十八年的荊襄,陷入戰亂之中。

  • 2 # 速不臺

    兩個原因,一是劉表不是那塊料,二是荊襄不是那塊料。

    先說劉表,字景升,號“八駿”,才能約等於袁紹,只是袁紹是進攻型,他是自守型。如果放到蒙古草原,袁紹約等於王罕,劉表約等於扎木合;如果放到元朝末年,袁紹約等於陳友諒,劉表約等於張士誠;放到民國時期,他就是閻錫山。

    曹操評價劉表: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宜為後圖。

    賈詡評價劉表:(劉)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見事變,多疑無決,無能為也。

    網紅謀士郭嘉:表,坐談客耳。(感覺就很看不起)

    總體來講,劉表還是有才幹和膽略的,因此亂世中,他可以收拾一眾宵小,掌控荊州;但是隨著統一晉級賽的深入,大魚吃小魚玩到最後,只剩下大魚,劉表的劣勢就顯現了。

    更致命的是他教子無方,子嗣無能,如果是太平盛世,在荊州當個富家翁還行,大爭之世,荊州之主不是誰都能當的。

    漢末群雄,曹操最奸,詭計多端。

    曹操擊敗袁紹後,一躍成為最大軍閥,剩下的人物,按照實力排序:

    張魯<劉璋<馬騰、韓遂<公孫康<孫權<劉表

    所以,曹操一開始是籠絡馬騰、韓遂以及公孫康,公孫康很上道,殺了來投靠的袁尚、袁熙(袁紹的兒子),表示服從中央,擁護曹丞相。馬騰、韓遂表面服從曹丞相,實則戒心很大,可參考四川劉湘、雲南龍雲、山東韓復渠對蔣委員長的戒心。

    所以,這個時候曹操應該先處理張魯,再處理劉璋,伺機拿下馬騰、韓遂,最後處理孫權、劉表、公孫康,柿子要撿軟的捏。

    曹操自己都說過:(劉表)自守之賊也,宜為後圖。

    可是,革命形勢變化太快了,劉表一病不起,死了,留下兩個兒子,不成器且爭家產。曹操肯定是欣喜若狂,幾乎是星夜調兵,南下荊州。

    信心高漲的他,還想順便摟草打兔子,解決孫權勢力。他只想到孫權和劉表有殺父之仇,打劉表,孫權會觀望。

    但孫權是雄主,在魯肅的幫助下,決心先放下仇恨,聯絡荊州,共抗曹操。曹操輕兵冒進,遭到孫權、劉備的聯合阻擊,演了一出赤壁之戰的大戲。

    多次敗於孫權後,曹操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所以說革命事業,培養接班人很重要。

    說完人,再說地。

    荊襄這塊地,千里沃野,通衢九省,是兵家必爭之地,根本不能建設穩固的根據地。

    什麼樣的地方適宜建設統一天下的根據地?進可攻,退可守,有錢糧!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最適合做根據地的地方是關中,因此,諸葛亮六出祁山,不惜死於軍營也要拿下關中。

    而佔據荊襄地區的軍事勢力,沒有一家能夠統一天下,我們可以羅列一下:

    〇蜀漢關羽鎮守荊州,被東吳擒殺(關羽:小垃圾搞偷襲)。

    〇東晉桓溫家族經營荊襄近百年,三次北伐,最後整個家族被劉裕剷除。

    〇南齊和帝蕭寶融,南梁元帝蕭繹先後經營荊襄,數年間身死國滅。

    〇隋朝末年,蕭銑坐鎮荊襄,重建南梁,結果被李靖剿滅,蕭銑被斬殺於長安街頭。

    〇五代十國時期,荊襄地區的南平國就是個“小趴菜”。

    〇南宋時期,岳飛拿下荊襄六郡,在鄂州(今武漢)建立大本營,秣馬厲兵,意欲北定中原,結果被奸人殘害。

    《六州歌頭 題嶽鄂王廟》:過舊時營壘,荊鄂有遺民。憶故將軍,淚如傾。

    〇元朝末年,陳友諒的地盤幾乎和劉表重合,朱元璋的地盤類似孫權,結果朱元璋滅了陳友諒。

    〇明朝末年,左良玉坐鎮荊襄,擁兵八十萬,結果清兵南下,兒子左夢庚一槍不放,率部投降。

    所以說,荊襄撐不起統一大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青木原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