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謝小樓

    《春望》是杜甫最經典的五言律詩之一,被蘅塘退士選入了《唐詩三百首》,也被選入了我們今天的語文教材,是我們必背的古詩詞之一。

    全詩如下: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一、寫作背景

    杜甫的這首《春望》,寫於至德二年(757)三月。天寶十五年(756)六月,安史之亂的叛軍攻破潼關,唐玄宗倉皇逃至蜀地,長安淪陷。杜甫帶著妻小逃離他居住了十年之久的長安,到鄜(fū)州羌村親戚家避難。七月,太子李亨在靈武(今屬寧夏)繼位,杜甫心繫家國,便欲趕往靈武,為平判賊亂效力。

    豈知,當時叛軍的勢力已經擴張到了鄜州以北,杜甫剛啟程不久,就被判軍抓住,送到了淪陷後的長安。不過杜甫官小,沒被囚禁。次年三月,被困在長安的杜甫,見國破家亡,感時勢動亂,於是寫下了這首《春望》。

    二、全詩解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國,指國都。國破指長安陷落。

    國都陷落,山河依舊曆歷在目,春天到來,城中草木繁深。

    首聯寫景,妙在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山河在,實際上就是說,只有山河還在,其它都不在了;草木深,因為戰亂,人或死或逃,城中無人,所以草木就長得特別繁盛。兩句雖是寫景,背後卻暗含了一個動亂的時代,隱藏著詩人內心巨大的悲慟。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時,時局,時勢。

    感時與恨別是互文,指詩人因為時局動亂、親人別離而感傷憂恨。

    這一聯歷來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詩人因感時恨別,看到花不覺得賞心,反而濺淚,聽到鳥鳴不覺悅耳,反而心驚。另一種解釋是這一聯純為擬人,指花鳥亦感到了時勢的動亂,感受到了人間的別離,所以花也流淚(花上沾露,彷彿流淚),鳥也悲鳴。

    小樓覺得,第二種解釋更好,花鳥的形象更為鮮明,詩人的情感表達也更為含蓄,而且,從草木到花鳥,主體的順承更流暢,這一聯恰好在律詩“起承轉合”中起“承”的作用,所以小樓覺得,這一聯的主體是花鳥,而不是詩人。

    其實這兩種解釋雖然有別,但情感是相通的,花濺淚的背後,亦是詩人在流淚,鳥驚心悲鳴的背後,也是詩人內心的驚惶。花鳥與詩人在情感上是融為一體的。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借指戰爭,這裡指安史之亂的戰火。

    家書,家信。

    抵萬金,因為戰亂交通阻隔,難以收到家信,故云。

    戰火已經連續三月不曾資訊,家人的書信珍貴得能抵萬兩黃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搔:用手指輕輕的抓。

    渾:簡直。欲:將要,就要。

    不勝:受不住,不能。

    簪:一種束髮的首飾。古代男子蓄長髮,成年後束髮於頭頂,用簪子橫插住,以免散開。

    我頭上的白髮,越掻越短,都快要插不上簪子了。

    三、整體賞析

    在欣賞杜甫的詩時,我們常會用到一個詞:沉鬱頓挫。那麼,什麼是沉鬱頓挫呢?

    理解了詩意,我們就來分析杜甫的這首《春望》是怎樣體現他“沉鬱頓挫”的風格的。

    “沉鬱頓挫”本是杜甫評揚雄、枚皋辭賦用的詞語,杜甫在《進雕賦表》中雲:“臣之述作,雖不足以鼓吹六經,先鳴數子,至於沉鬱頓挫、隨時敏捷,而楊雄、枚皋之流,庶可跋及也。”後人便以“沉鬱頓挫”為指杜甫的詩文風格。

    清人吳瞻泰在《杜詩提要》中說:“沉鬱者,意也,頓挫者,法也。”即沉鬱和頓挫分別是指杜詩思想情感和藝術手法兩方面的特色。

    1)沉鬱是指杜甫詩中情感的深沉蘊藉。

    杜甫的詩歌中,鮮有個人的小情小愛,並不是說他沒有個人情感,而是他將個人情感與家國情懷融合在了一起,使得他情感更為深厚。

    《春望》一詩中,“感時”便是對家國時局的擔憂,“恨別”就是對家人分離的憂憤。家國之憂與個人之恨交織在一起,便鬱結為深沉巨大的悲慟。

    杜甫所處的時代,國家動亂不安,人民流離失所,他有經世治國理想,卻一生不得施展抱負,相反他一生坎坷,生活困窘。杜甫的詩中,往往將個人的悲慘境遇與時代的動亂不安結合在一起,無論寫什麼,都有一種深沉闊大的情感力量。

    但是,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他的儒家涵養所形成的中和處世的心態,將這噴薄欲出的情感力量抑制住,使它變得緩慢、深沉,變得低迴起伏。於是形成了“沉鬱”的風格。

    2)頓挫是指杜甫詩歌韻律的抑揚頓挫,表現手法的含蓄曲折。

    首先是韻律的抑揚頓挫。《春望》中,首聯上聯“破”、“在”,“春”、“深”,平仄相對,讀起來聲聲金石,有極強的頓挫之感。全詩以“en”為韻尾,讀來如同人的嗚咽,光從音調上就能感受到那種悲涼的情感。

    其次是情感表達的含蓄曲折。《春望》中,情感是極其悲慨而明顯的,但杜甫的表達並不淺顯。

    首聯以“山河在”與”餘物”不在,以“草木深”寫無“餘人”,就曲折而深沉,因為看到山河歷歷在目,才能感受到國都淪陷的悲憤,看到草木繁盛而荒涼,才能感受到人民流離失所的悲傷。

    接著,詩人內心的悲慟已經難以自抑,於是詩人借花之濺淚,鳥之驚心,來寫自身無法抑制的情感,仍然以曲折的方式來表達。

    然後,詩人轉筆,去寫戰火不息,家信難得。以家信這個具體事物,來承載詩人對這個時代的悲憤。

    最後,詩人只說自己頭髮越掻越短,已經快插不上簪子了。詩人為什麼掻頭呀,還不是因為擔任時局擔憂家人呀。

    你看,杜甫在《春望》中,不斷用迂迴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使得自己的情感不斷鬱積,鬱積到讓人難以承受的程度,當讀者讀懂了詩中的情感,就會被這難以承受的情感擊倒。

    3)沉鬱的情感必須用頓挫的手法來表達

    沉鬱頓挫是不可分的一體,杜甫一生的境遇,形成了他深沉闊大的情感,但要在詩中表達出來,就必須用頓挫迂迴的方式來表達。

    有人會說,淺顯直白不好嗎?淺顯直白的承載不了深沉闊大的情感。就像一條河,你讓他直直流去,他的衝擊力也就那麼大,但若你在河中建起一座大壩,等水河水積滿,你在炸掉大壩,那麼瞬間就會產生不可比擬的衝擊力。頓挫就像那座大壩,它將情感的力量不斷鬱積,當我們讀懂詩中的頓挫,就相當於炸掉了大壩,產生的情感衝擊力會讓我們的內心震撼不已。

    杜甫因為內心追求、個人境遇和時代背景,形成了它悲憫的情懷和深沉闊大的情感,又因為他對詩歌非凡的造詣形成了也迂迴頓挫的表達方式,沉鬱頓挫四字雖然簡單,卻是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 2 # 文字的二三事

    《春望》是詩人杜甫在安史之亂期間被困在長安時有感而作,全詩情景交融,融情於景,景中有情,詩中的景是國家破裂後長安城的春景,詩中的情是憂國憂民,盼望和平統一的情。

    《春望》的全詩如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詩的大意是:

    國都陷落,舊時的山河依然存在,長安城的春天草木幽深,人煙稀少。感傷時見到盛開的花卻淚流不止,悵恨時聽到鳥鳴聲卻驚擾我心。戰火已經持續了三個月,一封家書價值萬金。手搔白頭只覺白髮更加稀疏,簡直承受不住髮簪。

    詩意賞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史之亂爆發,雖然舊時的山河依然存在,但是國都長安早已經破敗不堪,一個“破”字寫出了戰爭對國都的危害程度。春天本來是萬物復甦,草長鶯飛,花紅柳綠,枝繁葉茂的季節,然而此時的長安城卻是草木縱深,人煙稀少,荒涼一片,失去了春天該有的活力和色彩。這一切全都歸咎於由安史之亂所引發的戰爭。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人因當時的社會時局而感傷,感傷時看見春天裡盛開的花卻流下淚水;詩人悵恨離別,心中懷有恨意時聽到春天裡悅耳的鳥鳴聲卻驚擾了他的心。花開,鳥鳴本是春天的歡快景色,反而使詩人濺淚,驚心。這兩句詩運用了以樂景襯哀情的手法,襯托出了詩人因時局而憂愁的情懷,以及有家不能回的怨恨。“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戰爭已經持續了三個月,詩人被困長安,對家中親人的想念是人之常情,然而在戰亂時期,想要收到一封家書是何等困難,因此詩人發出了“家書價值萬金”的感慨。“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詩人因憂愁而白了頭,手搔頭髮時卻覺察到了頭髮已稀疏可數,甚至連束髮的髮簪都快要承受不住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老是啃手指甲,是缺鈣嗎?給寶寶喝大骨湯能改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