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村野放翁

    王明陽內在能力很強大,就像豪華高階轎車一樣,比一般轎車強太多了,如賽車級別蘭博基尼等。但一般人,如庸人級別的國王,貪圖自我地位權利永固者(如慈禧太后嗜權如命之類人),是不敢啟用“王陽明”式人才的。王陽明或許是個好教師(或教授),未必能成高官厚祿者、居廟堂之高者。

    因此,王陽明不會被明朝皇帝知道的(或許皇上身邊太多官員不願甚至阻撓皇帝知情的)。即使啟用了王陽明,也不會有善始善終的結局的。

  • 2 # 頑笑史者

    其實我認為關係不大。

    問者可能會感覺明朝內閣首輔權利很大,那我們就先來看一下明朝內閣大概是怎麼回事兒。

    說白了,最初的明朝內閣就是皇帝養了一堆大學士,就是學識很淵博的人,皇帝碰到了疑難雜症就詢問這些人,那最初的內閣就有點皇帝的親友團和顧問的意思,並沒有太大實權。而到後來,這些大學士也在自發的爭取權利,那和誰爭奪呢?就是與朝廷六部。最初是皇帝直接向六部下達命令,六部執行,那麼漸漸地,內閣開始干預。首先,六部及其所屬所有官員上梳必須先要經過內閣成員過審,明朝內閣大概維持在6-7人左右,經由這幾個人審閱完成,再行商議提出一個論點出來附在奏摺上交給皇帝看,這個叫票擬。但其實也不是直接交給皇帝,當時由於皇帝實物繁忙於是就搞了個秘書的職務幫忙料理朝政,這個職務叫司禮監,那麼一般司禮監都由宦官擔任。那麼基本上大部分奏摺和票擬都是先到司禮監手中的,司禮監再交於皇帝,請示皇帝如何批覆,再由司禮監執筆下達指令文書。而明朝從萬曆10年往後,基本上皇帝自己不看奏摺了,都由司禮監按自己意思批閱,所以造成了宦官擅權。所以,內閣就算首輔想要獨大也要與司禮監進行串通,所以後來的張居正就算要控制朝野也要跟司禮監馮保搞好關係。

    但是,之前內閣並不風光,一直夾在六部和皇帝兩人中間不好做人,因為內閣只有參議權沒有策定和執行權,司禮監相當於有策定權,六部有執行權,所以起初三個部門也是打的火熱,你來我往,互相登場。直到嚴嵩上臺,內閣的權利才有了實質性的進步,到了張居正時更是可以以首輔名義獨霸朝綱。

    那麼,且不說張居正,嚴嵩在時,當時已是嘉靖年間,而王陽明是弘治與正德年間,而當時正是司禮監劉瑾的天下,王陽明為何好好的實務不去做,去內閣當個顧問呢?還得備受司禮監欺壓?

    所以,王陽明進不進內閣成不成為首輔不重要,因為在當時來看,沒啥意義。

  • 3 # 何處可安身立命

    正德十六年三月,武宗駕崩,世宗即位。六月十六日,世宗遣特使前來下旨,因王陽明掃蕩叛賊使地方上得以安寧,立了大功,朝廷新政之際,命其速來京師。朝廷的意圖在於,將王陽明召回朝廷,褒獎其功績,並命其輔佐新政。於是,王陽明六月二十日從南昌出發,奔赴京師。然而七月行至浙江省錢塘時,遭朝廷輔臣阻攔,不能繼續上京。朝廷任命他為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

    據日本學者東正堂考證,當時很多人懷疑阻攔王陽明上京是身居要職的大學士楊廷和的意思,湛甘泉甚至當面質問他:“有人懷疑此次於中途將王陽明派往南京一事,乃貴公所為,何如?”這是因為兵部尚書王瓊一直提拔庇護王陽明,而楊廷和與王瓊素來不和,又嫉妒王陽明平定叛亂的功績。本來,楊廷和就曾協助朱宸濠,意圖實現其叛亂陰謀。不過,東正堂又說:“當時滿朝大臣多少都有些嫉妒之心,不應該只懷疑楊廷和。”

    嘉靖六年(1527),王陽明在故鄉講學的安穩生活結束。因為這一年的五月十一日,朝廷決定由任南京兵部尚書的王陽明兼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去平定思恩、田州的叛賊。

    對此,王陽明在六月上疏表明了辭退之意。在上疏中,王陽明首先從自身的現狀敘述自己無法擔當重任:“每一發咳,必至頓絕,久始漸蘇。”王陽明認為思田是“東南小蠢,特瘡疥之疾”,不必讓自己抱病前往。但由於朝廷內部鬥爭,重病纏身的王陽明不得不到酷熱的邊境之地思恩、田州平叛。

    東正堂就這種廟堂裡的明爭暗鬥,大致做了如下評論:本來兩廣之役不足以令先生煩惱。當時瞭解先生的人,都認為讓先生擔任南京兵部尚書這一閒職過於屈才,極力推薦他輔弼天子朝政。然而當權之人嫉妒先生的才能,提出姚鏌不能平定兩廣之役,硬要先生出徵……先生一生在艱難困苦中度過,最終也未能輔弼朝政。這讓我們為先生,也為天下扼腕嘆息。

  • 4 # 走遍中國的利哥

    陶文濬,他是一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中國民主同盟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近代著名的愛華人士。這個名字對於大多數人很陌生,而他的另一個名字:陶行知,卻是家喻戶曉的。陶行知這個名字就是他崇習王陽明的“心學”之後更改的,並以“知行合一”自勉一生。

    王守仁(1472年-1529年),漢族,幼年時名雲,字伯安。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亦稱王陽明。明代善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文學家,歷任兩廣總督.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朱宸濠叛亂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追贈新建侯,諡“文成”,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創立的陽明學(即心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世稱“姚江學派”,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北韓以及東南亞。

    陽明先生“心學”的主要宗義就是“知行合一”。相對於程頤.朱熹的“去天理,滅人慾”的“格物致知”思想,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在人心,“理”化生宇宙方圓,天地萬物。人秉其靈秀,故人心自應秉承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算真知。“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天理即人慾,理在心中”此即為“心學”要旨。

    很深奧吧?無論在現代社會還是在明代那個封建社會,能深刻理解此要旨,並做到“知行合一”的沒有幾個人。況且在明朝那個官僚體制混亂的朝代,“知行合一”顯然不合時宜,雖然它是偉大的哲學思想。

    對於明朝末期,一個王陽明,一種思想理論,並不能改變日漸衰落的國勢。說到底,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是儒家思想“唯心論”的一種昇華,在當時只能是士大夫階級的一種追求。在明末那種災亂四起的時期,再怎麼心地光明.知行合一也難以致變國運。相信王陽明先生也深知此理。

  • 5 # 與風互語

    當今有這樣一種說法:

    在中國歷史上,文人用兵當以三人為最.諸葛亮,王陽明,毛澤東。

    還有一種說法:

    五百年來,能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者,只有兩人,明朝王陽明,清朝曾國藩。

    毫無疑問,王陽明真是一代曠世聖賢,王陽明的知名度僅僅在聖人孔子之下,可見王陽明的聲望有多高,

    有一種說法是,在中國歷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只有兩個半:孔子,王陽明,加半個曾國藩。

    當時在明朝王陽明的威名比將軍都歷害,在嘉靖六年,思恩,田州的少數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當時的總督姚饃無法平定這起叛亂,於是皇帝下旨讓王陽明前去平叛,當王陽明帶著平叛軍隊前來平叛時,叛軍首領得知前來平叛的主將是王陽明時,當即選擇投降。

    自從朱元璋除掉眾多名將之後,明朝其實是以是一個以文治國的國家,哪時文官的地位是高過武將的。

    讀過明史的人都知道,在明朝要想入閣,有一個門檻,那就是非翰林不得入閣,正是這個原因使得王陽明更本無法入閣。

    王陽明的科舉之路是很不順利的,而且還相當坎坷,雖然多次參加科考,但都名落孫山,始終不能如願,後來經過努力,考了個二甲第七名走進仕途,在工部,沒能進入翰林院。

    以上就是王陽明為何不能入閣為相的原因。有不對之處,請批評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事服裝攝影要不要有美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