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是不是有潛力的款,你的感覺說了不算,一切要以資料說話。如何分析資料?
主要透過兩個工具的資料報表。
一 量子統計。
二 直通車本身的資料統計。
量子統計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1 、轉化率。
2 、收藏率。
3 、停留時間。
4、 跳失率。
直通車本身的資料統計,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1 直通車轉化率。
無非就是兩種情況:一作者故作高深,在裝磚家和叫獸,故意把問題講的很複雜,讓你暈掉。
二作者的確是用心良苦,很想把他了解的所有東西都講清楚給你聽,可問題是,往往越想講清楚,就越講不清楚,因為越講越多,越講越複雜,最後自己都暈掉。
我覺得,講東西給人家聽,既然要分享,就是分享快樂的,不要分享給人家卻給人家帶來痛苦。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容易領悟。領悟後,還有什麼方方面面的小小經驗和細節,每個人自己在經驗的積累中,都會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不需要多講的。
言歸正傳,這裡,為了照顧部分基礎相當薄弱的朋友,大致解釋下上面那幾個資料術語。官方對這些的解釋雖然嚴謹而科學,但是為了更加清晰明瞭,我就用可能不是特別嚴謹的解釋來說一下,那樣馬上就沒那麼麻煩。注意,這篇文章,上面說的幾個資料指標,特指標對單款產品而的出來的資料。轉化率,比如100人,有3人購買,那轉化率就是3%收藏率,比如100人,有10人收藏產品,那收藏率就是10%停留時間,在量子裡也叫平均停留時間,是說在指定時間內,平均每個人在這款寶貝上面停留多少時間。跳失率,比如100人,其中有50個人看到你這款產品頁面後,不再瀏覽你店鋪其他頁面,直接就關閉離開你店鋪了,那跳失率就是50%以上這4個,是在量子統計裡看的。下面截圖,紅圈圈的就是。停留時間和跳失率在量子側邊欄的 寶貝被訪排行裡,轉化率和收藏量在 寶貝銷售排行裡。收藏量/寶貝頁訪客數=收藏率,一算便知。這裡有幾點順便說下,
1、 上面圖片的箭頭,看到那些小問號了沒?裡面有具體的對這些資料術語的官方詳細解釋。
2、細心的朋友可能有疑問,這個最近上架時間顯示的是這款寶貝今天才剛剛上架,怎麼突然就那麼多瀏覽量,並且有成交了?這裡要注意,他這個最近上架時間,不是指這款寶貝是真的剛剛釋出上架,而是按7天上下架時間來計算的,湊巧,這個款今天已經過了7天一個輪迴,從新上架了。淘寶的7天上下架,只是一個概念,不是真的說7天時間到了,就把你產品下架了又再上架,其實是都處於出售狀態的。那只是一個時間節點的概念。只要真的在做淘寶的朋友,應該都清楚的。
3、老是有朋友要具體的店鋪地址,說是學習學習。說句實話,我們做淘寶的人,大部分都把自己的店鋪當做自己的孩子,所以基本上都不喜歡那種感覺自己店鋪為很多人圍觀和評論的味道。而且給了店鋪,由於每個人情況不同,類目不同,很多店鋪佈局之類的,就都有所不同,有時候甚至會因為店鋪而無意中誤導到別人。所以,抱歉,請不要再問我店鋪地址。好,接著來重點說說,看這幾個資料注意什麼,
如何透過這幾個資料來大致判斷和發現,有潛力的產品。
1)、 看這幾個資料,最好都是看7天以上的資料。因為往往一兩天的資料,由於偶爾性和可能資料不夠大,會導致資料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比如,今天你一款產品,只有被1個人看到,偏偏湊巧,這個人還真他奶奶的就買了!那轉化率就是100%!你說,這樣的資料,有意義嗎?沒任何意義!所以要看7天以上的資料總和。
2 )、在你店鋪所有產品裡,比較一下,哪些產品平均停留時間長,跳失率低,轉化率高,收藏率高?
3 )、然後按這個標準,以這4個指標,綜合實力最好的產品,來作為有潛力的好款。
4 )、這4個指標裡,就我個人習慣來講,參考的重要性是轉化率>收藏率>停留時間>跳失率 。只所以是個人習慣,因為每個人對這些重要性的地位排名,未必都看法一樣。我只能分享我的個人看法,不代表百分百準確,這個還是要說明一下的。當按這4個指標,綜合考量的時候,有好多款都不錯,比如A款轉化率特別好,但是停留時間不長,B款轉化率一般,但是停留時間很長。A和B,如果非要二選一,我更看好哪個?那這時候,這個重要性的排序,就派上用場,我肯定會先考慮A款應該更有潛力。
要知道,我們一切的資料,再怎麼好看,如果轉化率不行,說明你這東西就是賣不動。所以轉化率,當然最重要。到這裡,你可能會有疑慮:那萬一實際上,我店鋪所有產品這些指標都不夠好,那我光是和我自己店鋪裡的產品比較,得出來的潛力款其實還是根本沒潛力呢?或是我的類目,店鋪裡就那麼幾款產品而已,這和自己店鋪裡的比,是不是就不準了?是的,的確會有這樣的情況。那這裡就需要有個前提,你擁有自己這個類目在淘寶上的總體平均指標,讓你可以參考。不過這往往很不容易得到,淘寶也沒好好公開過。所以還是靠你和同行的交流和經驗的積累,不要慌,只要你用心,慢慢的你一定就會大概知道同行業平均水平到底在多少左右了。
就好比我接觸女裝時間長,那基本上,一款價格幾百的中端價位女裝,如果有潛力,往往收藏率會在8%以上,轉化率在1.2%以上,停留時間至少接近4分鐘或更長,跳失率一般不會高於65%等,這些,就是一個行業做久了,大概的經驗總結。不過,做女裝的朋友,千萬別把我這個作為指標去衡量,我這裡只是大概的一個判斷,而且是根據我自己的實際情況。店鋪具體風格,價格之類的不同,都不能完全照搬的。所以不要想複雜了,就先從自己店鋪裡入手,去比較就行了。想的太複雜,難不成你就不幹了?就卡在這裡了?不至於,對吧?本文開頭時說過,還有兩個指標也是要參考的。那就是透過直通車本身幾個資料直通車點選率和直通車轉化率。注意這裡的點選率,是指投放直通車的寶貝,比如100個人看到你的這款產品的直通車圖片,有1個人點,那就是1%的點選率。而直通車轉化率,和上面說的量子統計裡轉化率不同。
直通車轉化率是指,比如100個人點選你的直通車廣告進來後,如果有3個人買,那就是3%的直通車轉化率。不包括自然流量帶來的轉化。而上面說的那個量子轉化率,是指包含了直通車和其他所有一切流量所產生的轉化率。這個要搞清楚。否則後期交流起來,費勁,我說東,你說西。我說過,小賣家,往往是先沒有本錢去用直通車直接試錯來選款的。而中級買家,往往會直接用直通車購買流量來快速測款。但是就算小賣家,透過量子統計的那4個指標,選出感覺最好的,放入直通車裡面,還是要經歷測款階段的。
因為要用直通車進一步檢驗,你這款到底行不行。所以直通車本身的這2個指標,也重要。在哪裡看?這就不需要我再截圖來說明了吧?直通車的點選率和轉化率如此重要,如果你還都不知道在哪裡看,可以面壁思過了!直通車的點選率,是越高越好,轉化率就不用說,一定也是越高越好。直通車,關於點選率和轉化率的深入話題,今天這篇文章就沒必要再講了。
因為這個直通車主題系列文章,接下來,會重點介紹,這裡說,就顯得重複了。還有就是,平時當你某個款賣的感覺不錯,或是諮詢的有點多的時候,你就要引起注意了,馬上就關注這個款的那幾個資料吧。不過這裡首先要提醒一下的是,這裡說去發現有潛力的款,那僅僅是你根據資料甚至是加上少許的經驗直覺判斷出來的,是你認為叫做有潛力的款,未必真的就是有潛力!能明白這個意思嗎?就是很有可能,你的判斷經驗不足,會判斷錯誤。
再一個,就算你判斷經驗再怎麼好,也不能都判斷的準。真正好不好,還是那句話,能透過直通車等手段,真的賣的火起來了,才是真的好。我承認,我也是一樣,不能保證每次判斷都是準的,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這些年,判斷失誤的情況,有好多次的。說這個的目的,是想告訴你,錯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但錯一次,就再也不敢爬起來!
判斷是不是有潛力的款,你的感覺說了不算,一切要以資料說話。如何分析資料?
主要透過兩個工具的資料報表。
一 量子統計。
二 直通車本身的資料統計。
量子統計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1 、轉化率。
2 、收藏率。
3 、停留時間。
4、 跳失率。
直通車本身的資料統計,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1 直通車轉化率。
無非就是兩種情況:一作者故作高深,在裝磚家和叫獸,故意把問題講的很複雜,讓你暈掉。
二作者的確是用心良苦,很想把他了解的所有東西都講清楚給你聽,可問題是,往往越想講清楚,就越講不清楚,因為越講越多,越講越複雜,最後自己都暈掉。
我覺得,講東西給人家聽,既然要分享,就是分享快樂的,不要分享給人家卻給人家帶來痛苦。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容易領悟。領悟後,還有什麼方方面面的小小經驗和細節,每個人自己在經驗的積累中,都會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不需要多講的。
言歸正傳,這裡,為了照顧部分基礎相當薄弱的朋友,大致解釋下上面那幾個資料術語。官方對這些的解釋雖然嚴謹而科學,但是為了更加清晰明瞭,我就用可能不是特別嚴謹的解釋來說一下,那樣馬上就沒那麼麻煩。注意,這篇文章,上面說的幾個資料指標,特指標對單款產品而的出來的資料。轉化率,比如100人,有3人購買,那轉化率就是3%收藏率,比如100人,有10人收藏產品,那收藏率就是10%停留時間,在量子裡也叫平均停留時間,是說在指定時間內,平均每個人在這款寶貝上面停留多少時間。跳失率,比如100人,其中有50個人看到你這款產品頁面後,不再瀏覽你店鋪其他頁面,直接就關閉離開你店鋪了,那跳失率就是50%以上這4個,是在量子統計裡看的。下面截圖,紅圈圈的就是。停留時間和跳失率在量子側邊欄的 寶貝被訪排行裡,轉化率和收藏量在 寶貝銷售排行裡。收藏量/寶貝頁訪客數=收藏率,一算便知。這裡有幾點順便說下,
1、 上面圖片的箭頭,看到那些小問號了沒?裡面有具體的對這些資料術語的官方詳細解釋。
2、細心的朋友可能有疑問,這個最近上架時間顯示的是這款寶貝今天才剛剛上架,怎麼突然就那麼多瀏覽量,並且有成交了?這裡要注意,他這個最近上架時間,不是指這款寶貝是真的剛剛釋出上架,而是按7天上下架時間來計算的,湊巧,這個款今天已經過了7天一個輪迴,從新上架了。淘寶的7天上下架,只是一個概念,不是真的說7天時間到了,就把你產品下架了又再上架,其實是都處於出售狀態的。那只是一個時間節點的概念。只要真的在做淘寶的朋友,應該都清楚的。
3、老是有朋友要具體的店鋪地址,說是學習學習。說句實話,我們做淘寶的人,大部分都把自己的店鋪當做自己的孩子,所以基本上都不喜歡那種感覺自己店鋪為很多人圍觀和評論的味道。而且給了店鋪,由於每個人情況不同,類目不同,很多店鋪佈局之類的,就都有所不同,有時候甚至會因為店鋪而無意中誤導到別人。所以,抱歉,請不要再問我店鋪地址。好,接著來重點說說,看這幾個資料注意什麼,
如何透過這幾個資料來大致判斷和發現,有潛力的產品。
1)、 看這幾個資料,最好都是看7天以上的資料。因為往往一兩天的資料,由於偶爾性和可能資料不夠大,會導致資料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比如,今天你一款產品,只有被1個人看到,偏偏湊巧,這個人還真他奶奶的就買了!那轉化率就是100%!你說,這樣的資料,有意義嗎?沒任何意義!所以要看7天以上的資料總和。
2 )、在你店鋪所有產品裡,比較一下,哪些產品平均停留時間長,跳失率低,轉化率高,收藏率高?
3 )、然後按這個標準,以這4個指標,綜合實力最好的產品,來作為有潛力的好款。
4 )、這4個指標裡,就我個人習慣來講,參考的重要性是轉化率>收藏率>停留時間>跳失率 。只所以是個人習慣,因為每個人對這些重要性的地位排名,未必都看法一樣。我只能分享我的個人看法,不代表百分百準確,這個還是要說明一下的。當按這4個指標,綜合考量的時候,有好多款都不錯,比如A款轉化率特別好,但是停留時間不長,B款轉化率一般,但是停留時間很長。A和B,如果非要二選一,我更看好哪個?那這時候,這個重要性的排序,就派上用場,我肯定會先考慮A款應該更有潛力。
要知道,我們一切的資料,再怎麼好看,如果轉化率不行,說明你這東西就是賣不動。所以轉化率,當然最重要。到這裡,你可能會有疑慮:那萬一實際上,我店鋪所有產品這些指標都不夠好,那我光是和我自己店鋪裡的產品比較,得出來的潛力款其實還是根本沒潛力呢?或是我的類目,店鋪裡就那麼幾款產品而已,這和自己店鋪裡的比,是不是就不準了?是的,的確會有這樣的情況。那這裡就需要有個前提,你擁有自己這個類目在淘寶上的總體平均指標,讓你可以參考。不過這往往很不容易得到,淘寶也沒好好公開過。所以還是靠你和同行的交流和經驗的積累,不要慌,只要你用心,慢慢的你一定就會大概知道同行業平均水平到底在多少左右了。
就好比我接觸女裝時間長,那基本上,一款價格幾百的中端價位女裝,如果有潛力,往往收藏率會在8%以上,轉化率在1.2%以上,停留時間至少接近4分鐘或更長,跳失率一般不會高於65%等,這些,就是一個行業做久了,大概的經驗總結。不過,做女裝的朋友,千萬別把我這個作為指標去衡量,我這裡只是大概的一個判斷,而且是根據我自己的實際情況。店鋪具體風格,價格之類的不同,都不能完全照搬的。所以不要想複雜了,就先從自己店鋪裡入手,去比較就行了。想的太複雜,難不成你就不幹了?就卡在這裡了?不至於,對吧?本文開頭時說過,還有兩個指標也是要參考的。那就是透過直通車本身幾個資料直通車點選率和直通車轉化率。注意這裡的點選率,是指投放直通車的寶貝,比如100個人看到你的這款產品的直通車圖片,有1個人點,那就是1%的點選率。而直通車轉化率,和上面說的量子統計裡轉化率不同。
直通車轉化率是指,比如100個人點選你的直通車廣告進來後,如果有3個人買,那就是3%的直通車轉化率。不包括自然流量帶來的轉化。而上面說的那個量子轉化率,是指包含了直通車和其他所有一切流量所產生的轉化率。這個要搞清楚。否則後期交流起來,費勁,我說東,你說西。我說過,小賣家,往往是先沒有本錢去用直通車直接試錯來選款的。而中級買家,往往會直接用直通車購買流量來快速測款。但是就算小賣家,透過量子統計的那4個指標,選出感覺最好的,放入直通車裡面,還是要經歷測款階段的。
因為要用直通車進一步檢驗,你這款到底行不行。所以直通車本身的這2個指標,也重要。在哪裡看?這就不需要我再截圖來說明了吧?直通車的點選率和轉化率如此重要,如果你還都不知道在哪裡看,可以面壁思過了!直通車的點選率,是越高越好,轉化率就不用說,一定也是越高越好。直通車,關於點選率和轉化率的深入話題,今天這篇文章就沒必要再講了。
因為這個直通車主題系列文章,接下來,會重點介紹,這裡說,就顯得重複了。還有就是,平時當你某個款賣的感覺不錯,或是諮詢的有點多的時候,你就要引起注意了,馬上就關注這個款的那幾個資料吧。不過這裡首先要提醒一下的是,這裡說去發現有潛力的款,那僅僅是你根據資料甚至是加上少許的經驗直覺判斷出來的,是你認為叫做有潛力的款,未必真的就是有潛力!能明白這個意思嗎?就是很有可能,你的判斷經驗不足,會判斷錯誤。
再一個,就算你判斷經驗再怎麼好,也不能都判斷的準。真正好不好,還是那句話,能透過直通車等手段,真的賣的火起來了,才是真的好。我承認,我也是一樣,不能保證每次判斷都是準的,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這些年,判斷失誤的情況,有好多次的。說這個的目的,是想告訴你,錯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但錯一次,就再也不敢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