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愛遊戲的呆呆

    孩子玩遊戲時很正常的,無論是電子遊戲還是孩子之間的小遊戲,這是天性,孩子們成長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普遍的小孩子自制力都很差,家長如果沒有適當的關心以及引導,他們就會沉迷於電子遊戲無法自拔,甚至跟家人、朋友產生隔閡,拒絕交流。

    與其說如何讓孩子遠離遊戲,更應該關心的是“如何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玩遊戲”。

    1、加入孩子們的遊戲,可以在遊戲中教育他們時間的控制以及利用遊戲內容進行更好的教育,通常小孩子玩遊戲都是希望得到家長的認可。2、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不但可以強身健體,還能透過小遊戲交友以及學到課堂學不到的知識,讓孩子們意識到戶外遊戲也是一種樂趣。3、在社交活動中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更自信,而不是沉迷電子遊戲中的自我。

  • 2 # 速強畫說兒童教育

    一、孩子為什麼愛玩遊戲?

    遊戲生產商是經過充分調查調研和反覆測試,專門針對兒童的接受特點開發了遊戲,孩子能不喜歡麼?

    如果我們將孩子教育方式由“說教”轉化成“遊戲”,就不用瞎操那份心了。

    我們小時候,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電子遊戲,但拋石子、跳房子……自己都在創造遊戲!也沒叫父母象今天的家長那樣操心。

    ……

    總之,孩子總要玩的,這裡不好玩,自找好玩處。

    二、個人經歷及體會

    我家孩子小學時,也迷戀電子遊戲,大院內幾個同齡的孩子偷偷到網咖玩……我查了,這遊戲中《帝國時代》,在網咖中看到不少大人也沉迷其中。

    我也玩了三幾天吧,體會是:

    1、有成就感

    當幾個人結夥為同盟將敵方滅族的感覺……很難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遊戲可讓人體驗到成就感,反思,我們日常給孩子體驗哪些成就感了呢?)

    2、集體配合感

    人是社會性的,有溝通交流的需要,當同盟幾個玩伴一起享受那種團隊統一、講究分工,強調合作、配合默契……這種感受也是自己在日常中難體會到的。(想想,現在獨生子女多,孩子在房裡,父母在抖音玩手機……唉!)

    3、事件體驗感

    三、我是怎麼讓孩子放棄遊戲的?

    有天,我對孩子說:請你們幾個一起到網咖,打帝國。

    兒子將信將疑,在我確認後,通知他的小夥伴們去了。約好某個時間在網咖。

    我一個打他們5個(遊戲是最多8人的)

    最後,每次他們都失敗,不到15分鐘就被我逐個收拾,越打越沒勁了。最後他們都表示不想玩了

    我說:我這水平連初級都算不上,你們都成了我手下敗將……以後怎麼混啊。

    事實上,後來,他們幾個都不玩這個遊戲了,我兒子只玩一個足球,到大學畢業也在玩,我不反對。

    三、反思:

    為了孩子遠離遊戲,自己先玩遊戲……這段經歷,給我啟示很多,

    在後來從事兒童教育行業,“如何將教學內容和活動遊戲化”成了我的準則之一。也證明這樣是符合孩子特點的,也是最有成效的。

    感謝孩子,感謝遊戲!

  • 3 # 丨一葉扁舟丨

    遠離遊戲是不可能的,成年人都很少能抵抗得了誘惑,何況是小孩子呢?堵不如疏,倒不如陪孩子一起玩,透過遊戲來影響孩子,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提高自控力,學會獨立,懂的合作。這樣不僅能促進家長與孩子的感情,還能瞭解到孩子的內心情感,何樂而不為呢。

  • 4 # 阿拉是小茗呀

    看了所有的回答。

    沒有一個有實質性建議的。

    全是虛頭八腦的。

    人家想讓孩子遠離遊戲,你們就淨扯些沒用的。

    要有用的話早就不玩了。

    你想讓孩子遠離遊戲。

    那就看你這當家長的有多大的能力了。

    比如。

    你就去學校給他請假,請他一個星期,給他關在家裡,讓他玩,使勁讓他玩,但是不許出門,不許吃飯,不許上廁所,不許喝水,只准玩遊戲,不玩還不行。

    對。

    必須玩,不玩打他,就用鞭子抽他屁股。

    讓他玩個一天一夜。

    要是困了就給拍醒,繼續玩。

    你就給他說。

    只要能不吃不喝不睡連續玩一個星期。

    以後想怎麼玩都可以。

    不再管他。

    如果玩不了,就以後得聽話。

    所謂物極必反。

    玩的多了這輩子都不想玩了。

    這方法整治過多人。

    並有奇效。

    你可以試試。

    最後插一句。

    同方法還可以戒菸。。。

  • 5 # 陽光語言矯正師

    鄰居家又在打孩子,隔著門縫我聽到哪位媽媽在喊:“只想上網,不想上學,只想遊戲,不想成績,只想滑鼠,不想書包,只想回車,不想回家,午飯都不吃,錢省下來玩遊戲?······”。

    聽到這裡,我放棄了勸架的念頭,只希望,哪位媽媽一定要打的狠一點,畢竟趁他還是個孩子,大了就打不動了!

    天天喊遊戲無用,遊戲害人,各種大道理人人再講,今天我再講一遍好嗎?

    我不是跟風者,更不是捕風者,沒影兒的事不想說。

    談談你的遊戲感受吧,18歲以上的入坑。

    作為一個成年人的你,是不是覺得,在遊戲中獲得的即時快感太過容易?緩解壓力,放鬆心情是不是成為一個常態的藉口?喜歡遊戲是人的天性,成年人可以這樣說,但是對於一個兒童,這樣說不啻於犯罪!

    這是我見過的最成功的遊戲,簡單粗暴,容易上手,它跨越時間,年齡,性別,種族、階層、國界,短短時間註冊使用者超過兩億, 日活躍使用者超8000餘萬,超過某些國家總人口數,華人每14人中就有一人在玩,這一人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孩子,據說每到暑假來臨,這個數字後面再多一個0使用者基礎如此龐大!

    戲言一句“看了三國學奸詐,看了水滸學打架”,那麼遊戲會不會影響孩子的道德行為呢?

    “正在上小學的小林因技術不精,在“王者榮耀”遊戲裡一直被對家玩的“蘭陵王”追殺,情急之下他竟然選擇了報警,讓民警助他退敵。”

    “一個一年級的孩子長時間玩遊戲,缺少交流,思維混亂,對遊戲有強烈的角色代入感,父母無法聽懂與之交流。”

    警惕!不要讓遊戲毀了孩子,這話真的不是危言聳聽。

    孩子正是學習的年齡,心智尚不成熟,語言的組織和思維發育處於初級階段,多多接觸外界事物,接受更多的系統的學習是他們健康成長的正常途徑,

  • 6 # 楊朱學派

    讓孩子遠離遊戲,結果會適得其反。

    我有一個宿舍的同事,家裡雖然買了電腦。為了不讓孩子玩遊戲,不裝寬頻。他孩子每次到單位宿舍,抱著我的電腦玩不夠。他妹妹想看個動畫片。他就暴打他妹妹。

    而我專門給孩子買電腦,裝寬頻。讓他玩遊戲。我還陪孩子一起玩《大魚吃小魚》、《變形金剛戰記》等遊戲。剛買電腦的前兩個月,孩子也是愛不釋手。之後就不那麼痴迷了。現在,不用約束他。他一個月只開兩次電腦。

    每學期考試結束,我都和他一起玩《大魚吃小魚》和《變形金剛戰記》。

    現在的情況是,我陪他一起玩時,他玩的很過癮。但他自己玩時。就沒那麼熱衷了。因為孩子的玩具,娛樂比較豐富。

    另外,我還在我的手機裡下了《王者榮耀》,孩子會玩,但水平很菜。我起初根本就不會玩。後來孩子開始教我玩。而我經常看教學影片,琢磨銘文、出裝、連招等。今年暑假去佳木斯避暑玩了一個月,孩子暑假作業提前完成,《王者榮耀》水平明顯提高。我要求回到洛陽後,學習也要提高。他答應我了。

    這個學期,孩子無論是課堂紀律,還是學習成績,都有明顯提高。

    我越是允許孩子玩遊戲。他越是有節制。玩一把,就不玩了。從來不偷偷玩。

    並且,小學生們都玩《王者榮耀》。誰若沒玩過,就沒共同語言。就自然被孤立,被歧視。我孩子水平提高了,很多同學都佩服他。

    而我同事的孩子,經常睡覺時,偷偷玩手機遊戲。他一頓暴打,打的孩子嚇破膽,睡覺時尿床。這樣下去,孩子心理都會扭曲。

    堯舜時期,鯀治水,只用堵的方法,沒有治好水患。大禹治水,用堵與疏結合的辦法,才治好了水患。

    這也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以中為用,不走極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地產銷售有哪些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