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布夫舟
-
2 # 海鏡清
慈禧一貫主和是一個錯誤觀念,因為所有影視作品裡她就是這個形象,實際上作為一名成熟的政治領導人物,她不會在發生國際糾紛時貿然表露傾向性的觀點,而是會根據朝堂風向的變化作出有利於自己的判斷。
慈禧不懂國際大勢,但政治手腕爐火純青
以中法戰爭為例,當中法因為越南發生外交危機時,主和的官員最初佔上風,因為法國畢竟是國力軍力僅次於英德的一流列強,而且並未涉及中國利益。於是慈禧最終作出了談判解決的決定,並由最擅長外交的李鴻章與法國駐華公使寶海商定草案,中法兩國對越南北部各佔一部分,可以說這是一個典型的帝國主義分贓協議。
法軍進攻臺灣基隆,將其作為迫使中國談判的抵押品
誰知道李寶協定未得到法國政府的批准,主戰派認為其對中國讓步太多,要求清軍無條件撤出越南北部。這使得清政府主戰派隨之佔了上風,他們認為,法國在十幾年前敗於普魯士,國力大損(當時已經恢復)。之前華籍越南將領劉永福部黑旗軍兩次擊敗法軍,打死法國指揮官安鄴(他當時只帶了十幾個法軍)號和李威業(只有四百餘法軍),說明法軍不可懼。最終導致法軍進攻清軍駐紮的越南北寧和黑旗軍駐紮的越南山西。
法國總理茹費裡主張控制戰爭規模,以小的代價迫使中國承認法國吞併越南
清軍和黑旗軍相繼遭到慘敗後,主和派再次佔了上風,於是李鴻章再次奉命和法國派出的特使福祿諾進行談判。法華人一度索要鉅額賠款,李鴻章表示這決不可接受。最終由於法國政府無意擴大戰爭,雙方再次達成協定,清軍撤離越南,中國不需要賠款。
但是在協定執行中發生了一系列細節上的問題,導致法軍接收部隊來到清軍駐地時,清軍還沒有接到撤軍命令。法軍出於對清軍的輕視,進行武力挑釁,遭到清軍反擊,這就是觀音橋事件。
觀音橋事件再次導致中法雙方的主戰派佔了上風。雙方都認為對方背信棄義,不斷在談判中提出對方無法接受的要求,並最終導致中法戰爭的爆發。令人嗟嘆的是,在經過近一年的戰爭後,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最後雙方達成的條約基本上和觀音橋事件發生前達成的協定如出一轍。誰也沒輸,誰也沒贏。
如果說有誰是中法戰爭的失敗者,恭親王肯定是其中之一
慈禧在中法戰爭時期採取了靈活的手腕,主和呼聲高時,即支援談判,主戰呼聲高時,即支援增兵,並藉著前線的失敗諉過於自己的政敵,清洗了恭親王黨和北清流,將大清政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一直主張不擴大中法戰爭規模的法國茹費裡政府卻倒臺了。相比之下,最終是慈禧贏了。
-
3 # 使用者58435540336陽城
清未的一切都在“帝后之爭”上,當然後一直佔據主動,帝只能待機。和戰也是。對後有利就戰,不利就和。反正就算割地賠款也不讓權於帝。李鴻章深諳此道,完全依後的“旨意”辦,達到了默契的“最高境界"。
回覆列表
老規矩,還是先交代一下歷史背景。法國對越南其實很早就有野心的,為什麼呢?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它拿下越南,就可以將越南作為入侵中國西南諸省的跳板,最終建立一個包括中國滇、桂、粵三省和整個印度支那地區在內的“法蘭西東方帝國”。早在乾隆時期,法國就像越南派出了很多傳教士以及商人,1787 年越南內亂時,保王黨曾一度向法國求援,並訂立了法越同盟之約。雖然法國後來沒有按約出兵幫助保王黨平叛,但這卻成為法人干預越南事務的開始。
後來法國以傳教士被害為由,向越南索賠(套路都是一樣的,後面肯定都是割地賠款)。50 年代中期,法國開始大舉進攻越南,到 1862 年(同治元年)6 月 5 日,法國侵略者逼迫越南阮氏王朝簽訂第一次《西貢條約》,強行割佔以西貢為中心的嘉定、定祥、邊和三省,並如願以償地建立了“交趾支那殖民地”,越南南部遂為法軍掌控。1867年(同治六年),法國政府以越南發生民變為由,出兵佔領越南的安江、何仙、永隆三省,自此下交趾六省悉隸法國版圖。(此處省略N個字)當然法國肯定不是完全順利的,1882 年 5 月(光緒八年三月),法軍再次佔領河內地區,次年 3 月攻入南定省。1883年 5 月(光緒九年四月),在越南人民的支援下,劉永福部眾大敗法寇於懷德紙橋(記住這個人),陣斬法軍統帥李維業(又譯李威利)。越南當局喜出望外,加封劉永福為“一等男”,授三宣正提督。
法國在吞併越南領土的同時,又把侵略的矛頭對準中國。慈禧太后希望滿朝文武儘快拿出禦敵之策,但中外臣工的意見卻並不一致。有的官員主戰,有的大臣主和,而且都能說出一番大道理。由於“戰”“和”兩派爭論不休,互不相讓,致使樞府應對法越爭端的指導思想處於混亂之中。
主戰派:
主戰派大體包括曾紀澤、左宗棠、彭玉麟、劉坤一、劉長佑等湘系官員;張之洞、吳大澂、陳寶琛、盛昱等清流文士;張樹聲、劉銘傳等少數淮系將領,以及唐景崧、馮子材(後面大放異彩,最近拍了這個事情的電影,不過撲街了)等中下級官吏。 原因其實很好理解:1.法華人欺人太甚,各種威脅大清朝;2.越南和中國是近鄰,唇亡齒寒;3.法國欺軟怕硬,外強中乾,並非不可戰勝 ,畢竟拿破崙已經沒有了;4.大清今非昔比,陸海軍足以禦敵(蜜汁自信);5.戰前言和之害與戰敗議和之害相同(過秦論早就說過了)。
主和派:
主和派的首腦是李鴻章,代表人物還有閻敬銘、張蔭桓、郭嵩燾、周盛傳、周家楣等。就人數而言,主和派明顯少於主戰派,但就政治影響來看,主和派卻不在主戰派之下,因為他們最終得到了清朝最高統治者的支援(所以慈禧是主和派,問題可以終結了)。主要當然還是常見原因:1.中國為保藩而戰,甚非長算,越南弱小,“耗三省之力而為越南守土,在彼無絲毫之益,在我有邱山之損”;2.與法軍交鋒,清軍難以取勝,“各省海防兵單餉匱,水師又未練成,未可與歐洲強國輕言戰事”(錢都拿去修園子了,就算給海軍,又有多少能夠真正用於強軍);3.中法戰端一開,恐成難了之局 ,以李鴻章為首的主和派最擔心的就是,中法之戰一發難收,竟成兵連禍結之勢(李鴻章肯定不願意打,畢竟這些人成天吵吵著要打,最後還不是他厚著老臉去求和);4.黑旗軍不足恃,劉永福難久支(李鴻章又再一次被打臉了,最後一次打臉是去日本,打臉費一個億);5.國際形勢不利於中國抗法援越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國際形勢不利)。
結局其實主和派有一定道理的,大清國力確實不行,戰爭有利於法國。
1884 年 10 月(光緒十年八月),孤拔率領法國海軍主力再次進犯臺灣,並一度佔領基隆,封鎖淡水。淮軍驍將劉銘傳堅決抗戰,率部嚴守淡水,多次打退法軍進攻(打得還行)。從 1884 年 8 月到 10 月 11 日(光緒十年七月至八月二十三日),桂軍苦守力戰,傷亡慘重。蘇元春部雖屢建奇功,然器械不精,孤掌難鳴。與此同時,滇軍東下之路受阻。1884 年 12 月(光緒十年十月)以後,法國增兵遠東,赴越南者三分之二,赴臺灣者三分之一,滇、桂兩軍的處境更加艱難。1885 年 2 月(光緒十年十二月),法軍大舉進攻桂軍駐地諒山。潘鼎新、蘇元春督軍血戰,精銳損失殆盡,卻未能退敵。關外倚潘、蘇二軍為長城,經此一役,元氣大傷,遂無能為力矣。
但是運氣站在大清這邊,不料法軍將帥此時竟被階段性勝利衝昏頭腦,自以為囊括北圻,掃蕩清軍,不過如反掌折枝耳。1885 年 3 月 23 日(光緒十一年二月十七日),法酋尼格里孤軍深入,再次進犯鎮南關。馮子材、王孝祺誓與城池共存亡,接戰甚烈;蘇元春、王德榜亦各統一隊襲擊法軍,晝夜不停。法寇四面受敵,軍心動搖,被迫退守諒山。26 日,馮子材率部克復文淵城,並繳獲大量軍火。次日,清軍躡剿至諒山。潘鼎新巡軍懸令,下此城者賞銀三萬兩。28 日,清軍兵分三路猛攻諒山城,法軍憑險固守,雙方展開激戰。午後,尼格里驟中流彈,生命垂危,其他法將膽小怯陣,遂下令退兵。至此,法軍望風而逃,一蹶不振;清軍則愈戰愈勇,接連收復諒山、谷松、威坡、長慶、船頭等地,進而攻郎甲、規北寧,沉重打擊法國侵略者,盡復昔年所駐邊地,主戰派取得了意料之外的重大勝利。
最大功臣就是馮子材:
最後介紹一下黑旗軍:
黑旗軍原為太平天國起義時期活動於中國兩廣邊境地區的一支農民起義軍,因其戰旗為七星黑旗,故名“黑旗軍”。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黑旗軍在其首領劉永福的率領下進入越南北部。同治十二年(1873 年),法軍進犯河內地區,越南阮氏王朝邀請駐紮在保勝一帶的劉永福部眾與越南軍民一道抗擊法國侵略者。黑旗將士於這一年的十一月初二日在河內大敗法寇,擊斃敵酋安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