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詹皇658

    又到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在中國,農曆七月初七是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七橋節”或“女兒節”。在這個以浪漫、智巧著稱的日子裡,潮汕還有另外一種獨特的成人禮風俗———“出花園”。“出花園”是一個告別儀式,同時也是一個開始儀式,從此,孩子就算跳出了花園牆,告別了花香鳥語、天真爛漫、無憂無慮而又懵懂無知的童年,標誌著他(她)進入了成年,真正踏上了人生之路。

    潮汕人的成人禮

    “出花園”是潮汕人為孩子告別童年而舉行的一種成人禮。不論男或女,到了15歲(虛歲)這一年,孩子的父母就要籌辦孩子“出花園”。

    汕頭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民俗學家郭馬風說,“出花園”習俗在潮汕地區略有不同,有些地方只給男孩子“出花園”,沒女孩子的份;有些地方要先求神問卜,獲知沒有“忌諱”“衝撞”,才能舉行儀式,但在形式上總體是大同小異的。“出花園”這一天孩子要穿新衣,腳著紅木屐。其儀式是將三牲果品合湊成四件、八件或十二件,陳置在俗稱“膠掠”上,請出公婆神的神爐,由“出花園”的孩子跪拜,拜畢,以後就不再拜了。“出花園”的孩子要穿新衣,穿紅皮屐,男孩要吃公雞頭,女孩要吃母雞頭或鴨頭。澄海、潮安、饒平等地習俗要用12樣鮮花泡水給“出花園”者沐浴,揭東、普寧、惠來等地要讓孩子吃豬腸豬肚,俗稱“換腸肚”。中午進餐時,備辦豐盛的午餐,有肉、三鳥蛋,共十二道菜。青菜以厚合、青蒜等為主,其意是吃了厚合,“出花園”後處處“六合”;青蒜,長大後能算會除,聰敏伶俐;芹,是終身勤勞。“出花園”者的座位也是有講究的,這一天,他(她)用餐坐上正位,雞頭朝著他(她),別人不可動燻由“出花園”者自吃,雞頭便成了“出花園”者的專利,其意是長大後能出人頭地,興旺發達。

    “出花園”源自“乞巧節”

    為什麼選擇七月初七“出花園”?郭馬風告訴記者,潮汕有句俗語“十五成丁,十六成人”。古時經濟落後,迫使少年人需提早走出家門,為家庭生計做出貢獻。而選擇七夕節舉行這個成人禮,是源自“牛郎織女”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織女是天宮有名的巧女,人間婦女都在七月初七這一天晚上,趁她離開天宮與牛郎相見的時候,向她獻上水果、鳳仙花,乞求智巧,因此七月初七也是中國的“乞巧節”,選擇這一天“出花園”,其寓意也在個“巧”字,父母指望兒女長大後,能出類拔萃,聰穎靈巧,成為棟材。但潮汕古代是否有過“乞巧節”。目前尚無資料可考。郭馬風說,粵東地區的潮汕人與客家人均有“出花園”的禮俗,所不同的是客家人是在16虛歲時舉辦。

    主角能當一天“”

    來自揭陽農村的王先生回憶起給他帶來美好記憶的“出花園”儀式時說,至今在他家鄉,“出花園”仍然是一個非常隆重的儀式。王先生說,親戚們都在“出花園”前幾天來送禮,外婆、姑姑、姨媽等都送來一串生豬肉、八粒雞蛋,還有一件新衣服。禮物是給“出花園”的主角的,父母一般都會把衣服收下,再收一點豬肉,兩粒或四粒雞蛋,其餘的作為回禮返還送禮人。王先生說,現在很多都是直接包個紅包,送錢由父母操辦。“出花園”前一天,家裡會殺雞殺鴨,還要炊 條。在“出花園”那天中午,要辦筵席,宴請家族中親戚的孩子們。筵席上除了豐盛的菜餚,還有一個傳統的主食,那就是煮 條湯,用雞鴨湯煮的 條湯。受宴請的孩子都是還沒有“出花園”的,受邀請而來的孩子們,都會很羨慕“出花園”的主角。因為作為主角,在這一天,有漂亮的新衣服穿,有一隻雞吃,可以無約無束,當前來家中陪吃的小孩的“”,想玩什麼就玩什麼,就是一整天不能踏出家門。

    “出花園”習俗漸被淡化

    隨著時代的變化,“出花園”的習俗在潮汕大地上也發生了變化,有的地方依然按照著古時的儀式,但在城市裡及部分經濟較為發達的農村,“出花園”的習俗已經演化成一個簡單的儀式,甚至是成為大人們大講排場筵開酒席的藉口。

    市區的陳先生告訴記者,至今他已經出席了很多場親戚小孩“出花園”而在酒店舉辦的宴席了,在這些宴席上,已經全然沒有了以往“出花園”所必須的各種繁文縟節。而他自己15歲“出花園”時,因為自己是家族的長孫,特別不同,要回鄉下辦,在老家裡擺了很多酒席,好多親朋好友前來赴宴。爸爸媽媽還邀請了村裡很多老人家。在那一天裡,家裡收到了很多的賀禮———雞蛋。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家裡幾乎天天有雞蛋吃,水煮蛋、煎蛋、蛋粥、……到最後,一提到蛋,他都反胃了。

    潮州成人禮——“出花園”

    “出花園”是過去普遍存在的成年禮,是在孩子十五虛歲(實際上多隻有十三週歲)時舉行的標誌著孩子已經長大成人的禮儀。現在好像潮汕有些地區已經沒有了這項風俗。但是潮州大部分地區還是保留著的。

    認為,小於十五虛歲的小孩子是生活在“花園”裡面的,由一對稱為“花公花母”(也叫“花公婆”)的神靈保護著(實際上是掌控著),這對神靈可以掌控小孩子聽不聽話,健不健康,也就是說小孩子能不能長大成人,全靠這對神靈的恩賜,所以對於祭拜“花公婆”向來是很重視的。生活在“花園”裡的小孩子每年的七月七是要祭拜“花公婆”,以祈求健康成長;而出了“花園”的孩子已經不再在“花公婆”的掌控之中了,以後的七月七就可以不再祭拜“花公婆”了。

    沒有經過“出花園”的小孩子,是大人眼中純粹的小孩子。犯了錯(只要不是極端惡劣),大人總會以“還是孩子”加以理解和庇護,當然,也並不是說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子就可以無法無天。這個年齡的小孩子如果不聽話,父母是可以打罵的(當然是適度的)。而“出”了“花園”孩子就不再是孩子了。從此,父母會把小孩當大人看,一般不會再隨便打罵了。別人眼中,也是大人了。小孩子也會慢慢開始學會自己嚴格要求自己。要是“出花園”後還淘氣的話,大人多會說:“你以為你還小啊,你是出了花園的了,是大人了啦!”或“出了花園的人還這樣,你羞不羞啊?”

    “出花園”的儀式和寓意,具體到每一個小的地區會有細節上的不同,但原理(貌似用詞不當,^_^,大家看得懂就行了)差不多。

    大體情況是這樣的:

    選吉日。在十五虛歲到來的前一年年末,家裡的母親就要為將要“出花園”的小孩子問個吉日,吉日多選在正月初到元宵節,三月,五月,七月,最晚不可晚於七月七。

    沐浴。到了“出花園”的吉日的前一天傍晚,母親就要給孩子摘取十二種帶有吉利意象的“鮮花”(實際上是葉子,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還是叫做鮮花)浸在水裡讓孩子沐浴;這花頗為講究,每種只取新鮮葉子三片,自摘取之時起要置於高處,不可跌落。

    穿新衣。沐浴之後,要全部換上外婆送來的新衣服(衣服多是帶有吉利的暖色調的,比如紅色),穿上紅色的木屐(沒有買到木屐的可以用紅色的鞋子代替),並且從沐浴這一刻起到第二天吉日完成儀式,是不可以走出家門口的,也不可以見到陌生人。這對於原來整日在外邊打滾的小孩子而言還是頗為難受的啊。也許這也正是這個規定的意義所在。當然,這也是一個可以隨心所欲地支使兄弟姐妹給自己幹活的日子。記得雁子的哥哥“出花園”那天就沒有忘記折騰折騰我這個妹妹,隔個幾十分鐘就叫我出去一趟買點零食;當然,雁子出“花園”的時候也會來個小小的報復的。扯遠了。

    祭拜。時間是半夜或是清早(依吉時而定),孩子的母親要在床的中央放上一隻淺沿的大笸筐,用米筒裝上米當香爐,前面擺上十二碗甜薯粉圓(樣子類似廣州的西米),其上放置豬肝等一系列東西,十二盅豆酒,和一些糕餜,三牲(魚、豬頭、三鳥),上三炷香。據說男孩子的三鳥是一隻公雞,女子供的是母雞,是否如此具體不詳。祭拜之時,母親要在孩子身邊祈禱,據說其中當有“阿孥長大成人”之類的話語,想必都是差不多這類的了。

    祭拜過後的早餐多是一家人就餐而已,出“花園”的主角坐上座,舉箸之後,別人才可以吃東西,每一種食物都是這樣。

    筵席。當日中午,一些人家,尤其是家裡的大孩子或男孩子出“花園”的,會大宴賓客。因為主角是不能見到陌生人的,所以所謂的大宴賓客,其實也就是親朋好友。我們知道,古時坐席的座次是極為講究的,尊卑、長幼、主客,都馬虎不得的;然而這一天,上座的必定是主角,哪怕入座中有爺爺輩分的長輩也如此,叫做“坐大位”。這一天多會有鄰居笑問孩子:“阿弟/妹,你今日坐大位啊!”。小孩子往往會怪不好意思的微笑點頭。

    大概就是這樣子。過了這一天的孩子就長大了,要學會做人,學會處事,也慢慢開始得到別人的尊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把電腦系統盤複製到新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