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怒摔諸葛亮的奏摺,並不是對諸葛亮有多大成見,劉備只是在表明一個堅決的態度。
一切要從漢中之戰、襄樊之戰說起。
在漢中之戰中,黃忠一戰而怒斬夏侯淵,而劉備則進一步全民動員、男女上陣,取得了最終勝利。劉備以此為根基,進位為漢中王;封關羽為五虎大將之首,假節鉞。可以說,劉備基本實現了諸葛亮“隆中對”最初的規劃,正在朝著諸葛亮設定的最終願景而大踏步前進。
關羽本身“驕於士大夫”,對於糜芳、傅士仁等人,關羽根本不拿正眼看待他們,這是一個極為兇險的隱患和禍根,關羽也為此最終付出了慘重代價。在鎮守荊州期間,關羽並沒有嚴格遵守“東和北拒”的戰略方針。對於東吳,關羽沒有和諧共處,不僅拒婚,還怒罵孫權,招致吳國上下的一致痛恨;對於曹魏,關羽並沒有採取防禦拒敵之勢,而是悍然發動了進攻。關羽為了策應漢中大捷,毅然發動襄樊之戰,然而高開低走,從最初的勢如破竹、威震華夏,到遭遇東吳的背後捅刀、荊州失守,隨著傅士仁、糜芳先後投降,關羽最終走投無路、困守麥城,突圍失敗後被擒殺。
緊隨此後,就是曹操病重,追隨心心念想的關羽而去;曹丕接管曹氏集團後,立即篡漢建魏。
為使漢統得繼,劉備在諸葛亮、許靖為首的一眾文武官員的強烈哄抬呼籲下,登基稱帝;對於百官,各有不同升遷和封賞。劉備當了皇帝以後,並沒有忘記桃園生死之盟,發誓要為關羽報仇雪恨,決意全力伐吳。此時的蜀漢文武百官,在勞師動眾的漢中之戰後,大家根本不願意再大動兵戈,大多沉浸在加官進爵的喜悅之中,但是看到劉備義憤填膺的架勢,大家都面面相覷、默不作聲,各人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趙雲是第一位。趙雲一改往日低調做人的風格,第一個公然在朝堂之上當面勸阻劉備。
趙雲說,孫權雖然襲取荊州、害了關羽,但曹操才是真正的國賊,如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應當發檄文以討伐曹魏,既可以師出有名,又可以天下歸心;如今陛下登基,如果舍魏而伐吳,有失王道,而且一旦與東吳破裂而火併,就會立即呈現不可開交之勢,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緩解的。劉備非常不滿趙雲的說辭,痛心疾首地說,孫權害了二弟,糜芳、傅士仁、馬忠、潘璋之輩,都與我有不共戴天之仇,我恨不能生啖其肉,方能雪心中所恨,子龍你跟隨我已久,又與二弟並肩作戰多年,怎麼會勸我與東吳善罷甘休呢?趙雲苦苦相勸,“兄弟之仇,私也,漢賊之仇,公也,願以天下為重。”劉備乾脆直接扭過頭去,充耳不聞。
劉備最終下令起兵,然後升遷張飛為車騎將軍,讓其率本部兵從閬州而出。臨行前,劉備親口囑咐張飛,“朕素知卿酒後暴怒,鞭撻健兒,而復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張飛這個人,是一如既往地敬君子而不惜士卒,對於劉備的囑咐置若罔聞。張飛掛孝出征,卻因為酒後鞭撻士卒,最終死於非命;兇犯範強、張達割下張飛的首級,奔逃至東吳,向孫權投誠請功。劉備痛徹心扉,又將張飛之死遷怒到孫權身上,決意起傾國之兵伐吳。
這個時候,秦宓第二個站出來公然反對,逆鱗而上,以死相諫。
秦宓是飽學之士,有遠見,善舌辯,在後期與東吳張溫的舌戰中,對答如流、大出風頭,將傲嬌的張溫辯駁到無言以對。秦宓進諫道,陛下不應當為了兄弟之義而舍萬乘之軀,一旦出了差錯,誠恐有失,到那時,陛下您一生新創的基業,將有顛覆之危。劉備大怒,以秦宓出言不利為由,喝令推出斬首。對於趙雲,劉備不好說什麼,畢竟趙雲有穰山救主、兩扶幼主的天功,但是秦宓就不同了,因此劉備贊拿他開刀。在百官的苦苦求情下,劉備才鬆口,答應將秦宓暫且囚禁起來,等待秋後發落。
劉備伐吳的決定,雖屬於義之所在,但劉備心中秉持之“義”,僅僅是“兄弟之義”,客觀地講,劉備是在意氣用事、衝動而行。反觀趙雲、秦宓之諫言,卻都是審時度勢的真知灼見之語。諸葛亮作為丞相,他絕對能夠洞悉劉備伐吳的利弊,又“秉鈞衡之職”,為何不出面勸阻劉備呢?
其實,諸葛亮正是第三個苦諫劉備之人。諸葛亮進言的次數比誰都多,面對多位公卿的質疑聲,諸葛亮說,“吾苦諫數次,只是不聽”。
劉備在稱帝之初,既要振奮人心,又要穩定局面,還要均衡原心腹班子、荊州集團、益州集團等各方勢力的利益,一片和諧、上下同心,是劉備最想看到的。趙雲是行伍出身,秦宓是人微言輕,對於他們的反對意見,劉備可以隨意駁回而毫不為意;但諸葛亮不同,他不僅話語權太重,而且位置太特殊。諸葛亮不只是蜀漢的頭號謀臣,更是頭號權臣。諸葛亮深知,如果自己在大庭廣眾之下當面否定劉備的決定,不僅會拂了劉備的面子,讓劉備難以下臺,更會造成君臣相左的假象,這對於初登大寶的劉備來說,是絕對不想看到的。此外,諸葛亮對於劉備的認知,遠非其他人可比,而對於劉備的桃園情節,更有深刻的體會。諸葛亮能夠明確看出,劉備心意已決,即便是出面勸阻,也只是略盡為臣之道。因此,諸葛亮只是私下勸阻劉備,並沒有公然反對。
在秦宓下獄後,諸葛亮為了安撫眾人,出面上書,為秦宓求情。諸葛亮在奏摺中,主要說了三點:1.荊州被吳賊以奸詭之計襲取,而國家也損失了棟樑之將才,“此情哀痛,誠不可忘”;2.篡逆之賊,還是曹氏父子,孫權雖有過錯,但不是罪魁禍首,“魏賊若除,則吳自賓服”;3.希望陛下重新考慮秦宓的金玉良言,他是一片赤誠之心,希望陛下開恩。
劉備看了諸葛亮的奏摺後,“擲表於地曰:朕意已決,無得再諫!”
此後,劉備赦免了秦宓,而諸葛亮也不再執著進言。其實,諸葛亮心知劉備的決定難以挽回,就在奏摺中並沒有多說什麼過激的語言,他最終的目的,即是為了救秦宓,也是為了給劉備找個臺階好下。劉備是一代梟雄,絕不像劉璋那樣不聽忠言,因此,在皇位還沒坐熱乎的情況下,從善如流才是劉備該有的樣子。因此,對於秦宓這種冒死進諫的忠臣,劉備是不可能胡亂處置的,他喝斬秦宓,只是立威;而諸葛亮的奏摺,正好給他下了臺階。劉備怒摔奏摺的意思很明顯,我同意放了秦宓,但“朕意已決”,你們也都別再勸了。
也許,諸葛亮和劉備之間,心照不宣,這種結局,是他們兩個都願意看到的。
此後,劉備出師。諸葛亮不能帶了,讓他保著劉禪守西川;馬超不敢重用,讓他去輔助魏延鎮守漢中。劉備帶了絕大部分的荊州降將軍團,讓老將黃忠當先鋒,馮習、張南為副將。趙雲公然提出了反對意見,讓他在後軍兼督糧草,屬於暗罰。夷陵之戰的最終結果,大家都爛熟於胸,劉備被陸遜一把火燒光了大半個家底,黃忠、馬良、馮習、張南、傅彤等全部戰死,黃權被阻歸路後無奈降吳,劉備被趙雲救了一命後,無顏見江東父老,狼狽奔逃至白帝城,黯淡離世。
上述所有情節,均參考《三國演義》。
其實,這大段情節,與歷史的相符程度非常高,在大框架背景下,大概還原了七成以上的史實。當然,還是有一些小細節與歷史出入較大,比如劉備並沒有封什麼五虎大將,趙雲也沒有跟隨出征,而黃忠也根本沒有參與夷陵之戰,他在此前已經病故。
有人說,劉備如果不出徵,將國威難振,軍心動搖,有一定道理;有人說,劉備與關羽恩若兄弟、義同父子,於情於理都要興兵雪恨,否則會涼了眾人之心,即便是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是劉備,恐怕也要興兵伐吳,這種說法似乎更有道理。
筆者愚見,有以下兩點:
1.劉備意氣用事,用感情代替了戰略。劉備不聽趙雲、諸葛亮等人的勸阻,有負氣出兵之嫌;
2.劉備沒能區分主次矛盾。對於劉備而言,主要矛盾,就是篡漢的曹魏政權,而非搞破壞動作的東吳。
您是怎麼看待的呢?
劉備怒摔諸葛亮的奏摺,並不是對諸葛亮有多大成見,劉備只是在表明一個堅決的態度。
背景介紹。一切要從漢中之戰、襄樊之戰說起。
在漢中之戰中,黃忠一戰而怒斬夏侯淵,而劉備則進一步全民動員、男女上陣,取得了最終勝利。劉備以此為根基,進位為漢中王;封關羽為五虎大將之首,假節鉞。可以說,劉備基本實現了諸葛亮“隆中對”最初的規劃,正在朝著諸葛亮設定的最終願景而大踏步前進。
關羽本身“驕於士大夫”,對於糜芳、傅士仁等人,關羽根本不拿正眼看待他們,這是一個極為兇險的隱患和禍根,關羽也為此最終付出了慘重代價。在鎮守荊州期間,關羽並沒有嚴格遵守“東和北拒”的戰略方針。對於東吳,關羽沒有和諧共處,不僅拒婚,還怒罵孫權,招致吳國上下的一致痛恨;對於曹魏,關羽並沒有採取防禦拒敵之勢,而是悍然發動了進攻。關羽為了策應漢中大捷,毅然發動襄樊之戰,然而高開低走,從最初的勢如破竹、威震華夏,到遭遇東吳的背後捅刀、荊州失守,隨著傅士仁、糜芳先後投降,關羽最終走投無路、困守麥城,突圍失敗後被擒殺。
緊隨此後,就是曹操病重,追隨心心念想的關羽而去;曹丕接管曹氏集團後,立即篡漢建魏。
為使漢統得繼,劉備在諸葛亮、許靖為首的一眾文武官員的強烈哄抬呼籲下,登基稱帝;對於百官,各有不同升遷和封賞。劉備當了皇帝以後,並沒有忘記桃園生死之盟,發誓要為關羽報仇雪恨,決意全力伐吳。此時的蜀漢文武百官,在勞師動眾的漢中之戰後,大家根本不願意再大動兵戈,大多沉浸在加官進爵的喜悅之中,但是看到劉備義憤填膺的架勢,大家都面面相覷、默不作聲,各人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敢於站出來提相反意見的,共有三人。趙雲是第一位。趙雲一改往日低調做人的風格,第一個公然在朝堂之上當面勸阻劉備。
趙雲說,孫權雖然襲取荊州、害了關羽,但曹操才是真正的國賊,如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應當發檄文以討伐曹魏,既可以師出有名,又可以天下歸心;如今陛下登基,如果舍魏而伐吳,有失王道,而且一旦與東吳破裂而火併,就會立即呈現不可開交之勢,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緩解的。劉備非常不滿趙雲的說辭,痛心疾首地說,孫權害了二弟,糜芳、傅士仁、馬忠、潘璋之輩,都與我有不共戴天之仇,我恨不能生啖其肉,方能雪心中所恨,子龍你跟隨我已久,又與二弟並肩作戰多年,怎麼會勸我與東吳善罷甘休呢?趙雲苦苦相勸,“兄弟之仇,私也,漢賊之仇,公也,願以天下為重。”劉備乾脆直接扭過頭去,充耳不聞。
劉備最終下令起兵,然後升遷張飛為車騎將軍,讓其率本部兵從閬州而出。臨行前,劉備親口囑咐張飛,“朕素知卿酒後暴怒,鞭撻健兒,而復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張飛這個人,是一如既往地敬君子而不惜士卒,對於劉備的囑咐置若罔聞。張飛掛孝出征,卻因為酒後鞭撻士卒,最終死於非命;兇犯範強、張達割下張飛的首級,奔逃至東吳,向孫權投誠請功。劉備痛徹心扉,又將張飛之死遷怒到孫權身上,決意起傾國之兵伐吳。
這個時候,秦宓第二個站出來公然反對,逆鱗而上,以死相諫。
秦宓是飽學之士,有遠見,善舌辯,在後期與東吳張溫的舌戰中,對答如流、大出風頭,將傲嬌的張溫辯駁到無言以對。秦宓進諫道,陛下不應當為了兄弟之義而舍萬乘之軀,一旦出了差錯,誠恐有失,到那時,陛下您一生新創的基業,將有顛覆之危。劉備大怒,以秦宓出言不利為由,喝令推出斬首。對於趙雲,劉備不好說什麼,畢竟趙雲有穰山救主、兩扶幼主的天功,但是秦宓就不同了,因此劉備贊拿他開刀。在百官的苦苦求情下,劉備才鬆口,答應將秦宓暫且囚禁起來,等待秋後發落。
劉備伐吳的決定,雖屬於義之所在,但劉備心中秉持之“義”,僅僅是“兄弟之義”,客觀地講,劉備是在意氣用事、衝動而行。反觀趙雲、秦宓之諫言,卻都是審時度勢的真知灼見之語。諸葛亮作為丞相,他絕對能夠洞悉劉備伐吳的利弊,又“秉鈞衡之職”,為何不出面勸阻劉備呢?
其實,諸葛亮正是第三個苦諫劉備之人。諸葛亮進言的次數比誰都多,面對多位公卿的質疑聲,諸葛亮說,“吾苦諫數次,只是不聽”。
劉備在稱帝之初,既要振奮人心,又要穩定局面,還要均衡原心腹班子、荊州集團、益州集團等各方勢力的利益,一片和諧、上下同心,是劉備最想看到的。趙雲是行伍出身,秦宓是人微言輕,對於他們的反對意見,劉備可以隨意駁回而毫不為意;但諸葛亮不同,他不僅話語權太重,而且位置太特殊。諸葛亮不只是蜀漢的頭號謀臣,更是頭號權臣。諸葛亮深知,如果自己在大庭廣眾之下當面否定劉備的決定,不僅會拂了劉備的面子,讓劉備難以下臺,更會造成君臣相左的假象,這對於初登大寶的劉備來說,是絕對不想看到的。此外,諸葛亮對於劉備的認知,遠非其他人可比,而對於劉備的桃園情節,更有深刻的體會。諸葛亮能夠明確看出,劉備心意已決,即便是出面勸阻,也只是略盡為臣之道。因此,諸葛亮只是私下勸阻劉備,並沒有公然反對。
諸葛亮的奏摺到底說了什麼?劉備怒摔奏摺到底什麼意思?在秦宓下獄後,諸葛亮為了安撫眾人,出面上書,為秦宓求情。諸葛亮在奏摺中,主要說了三點:1.荊州被吳賊以奸詭之計襲取,而國家也損失了棟樑之將才,“此情哀痛,誠不可忘”;2.篡逆之賊,還是曹氏父子,孫權雖有過錯,但不是罪魁禍首,“魏賊若除,則吳自賓服”;3.希望陛下重新考慮秦宓的金玉良言,他是一片赤誠之心,希望陛下開恩。
劉備看了諸葛亮的奏摺後,“擲表於地曰:朕意已決,無得再諫!”
此後,劉備赦免了秦宓,而諸葛亮也不再執著進言。其實,諸葛亮心知劉備的決定難以挽回,就在奏摺中並沒有多說什麼過激的語言,他最終的目的,即是為了救秦宓,也是為了給劉備找個臺階好下。劉備是一代梟雄,絕不像劉璋那樣不聽忠言,因此,在皇位還沒坐熱乎的情況下,從善如流才是劉備該有的樣子。因此,對於秦宓這種冒死進諫的忠臣,劉備是不可能胡亂處置的,他喝斬秦宓,只是立威;而諸葛亮的奏摺,正好給他下了臺階。劉備怒摔奏摺的意思很明顯,我同意放了秦宓,但“朕意已決”,你們也都別再勸了。
也許,諸葛亮和劉備之間,心照不宣,這種結局,是他們兩個都願意看到的。
此後,劉備出師。諸葛亮不能帶了,讓他保著劉禪守西川;馬超不敢重用,讓他去輔助魏延鎮守漢中。劉備帶了絕大部分的荊州降將軍團,讓老將黃忠當先鋒,馮習、張南為副將。趙雲公然提出了反對意見,讓他在後軍兼督糧草,屬於暗罰。夷陵之戰的最終結果,大家都爛熟於胸,劉備被陸遜一把火燒光了大半個家底,黃忠、馬良、馮習、張南、傅彤等全部戰死,黃權被阻歸路後無奈降吳,劉備被趙雲救了一命後,無顏見江東父老,狼狽奔逃至白帝城,黯淡離世。
上述所有情節,均參考《三國演義》。
其實,這大段情節,與歷史的相符程度非常高,在大框架背景下,大概還原了七成以上的史實。當然,還是有一些小細節與歷史出入較大,比如劉備並沒有封什麼五虎大將,趙雲也沒有跟隨出征,而黃忠也根本沒有參與夷陵之戰,他在此前已經病故。
劉備的一意孤行,到底是對是錯呢?有人說,劉備如果不出徵,將國威難振,軍心動搖,有一定道理;有人說,劉備與關羽恩若兄弟、義同父子,於情於理都要興兵雪恨,否則會涼了眾人之心,即便是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是劉備,恐怕也要興兵伐吳,這種說法似乎更有道理。
筆者愚見,有以下兩點:
1.劉備意氣用事,用感情代替了戰略。劉備不聽趙雲、諸葛亮等人的勸阻,有負氣出兵之嫌;
2.劉備沒能區分主次矛盾。對於劉備而言,主要矛盾,就是篡漢的曹魏政權,而非搞破壞動作的東吳。
您是怎麼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