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ydsln

      (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季羨林

      人生,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不僅平常人可以對此大發感慨,學者們似乎也特別偏愛談人生。什麼是人生?也許哲學家們能講出很多高深的道理,但他們的精闢之論往往玄妙晦澀,離現實生活太遠。讀《季羨林談人生》這本書,儼然在聆聽一位長者侃侃而談,心靈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靜靜地反省,心境變得更加純淨。

      每個人的人生是不同的,每個人對人生的意義認識也不同,在我看來既然我們幸運地擁有了生存的機會和權利,那麼就該在這短暫的人生中,抓住每一個機會,做好每一件事情,讓生命大放光彩,只有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有意義也才有價值。而人如果對自身生命意義不明白,那麼行為就沒有了標準,生活的態度也無從確定,於是一切變得茫無所措。作為一名年輕稅務工作者,奉獻在國稅大舞臺上,為納稅人服好務,為國家收好稅,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和有價值的。

      人生是短暫的,我們應該珍惜人生,熱愛人生,用自己心中的目標,不停地去追逐人生的意義,不斷地去實現人生的價值,讓生命煥發出燦爛的光彩。

      (二)不完美才是人生

      不完美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瞭解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對己,可以不煩不燥;對人,可以互相諒解。 ——— 季羨林

      不完美才是人生,這是季老從另一種意義上對人生的新詮釋,也是一種謙虛做人的態度。儘管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美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的人生是沒有的,每個人不可能始終一帆風順,人生不如意事往往十有八九。我們只有在不完美中,才能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只有在不完美中,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所以完美的人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生活態度。只要擁有一份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我們就會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平和挫折,才會更好地享受生活中的苦與樂,享受這份“不完美”。

      愚蠢的人絞盡腦汁追求那虛無飄渺的完美生活,而智者從不完美起步,強者在不完美中超越,因為不完美才是人生!

      (三)成功

      天資+勤奮+機遇=成功——— 季羨林

      上面的公式是季老積七八十年的經驗得到的,在季老看來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機遇是不期而來的,我們也無能為力。只有勤奮一項完全是我們自己決定的,也是我們必須狠下功夫的。

      沒有哪個時代像今天這個時代的人一樣渴盼成功,我們仰慕名人,等待機會,可是真正紮紮實實勤奮努力的人卻少之又少。在充滿誘惑的時代,如果真想有所收穫,就只有靜下心來,踏著勤奮的階梯,腳踏實地。在我看來,一個人擁有了勤奮,也就擁有了其他可貴的品質,有敏捷的思維來勤于思考,有堅強的毅力來勤於努力,有細心的精神來勤於工作。作為年輕人,更應該刻苦勤奮,勤奮工作,勤奮學習,這樣才能在我們工作的崗位上大放光彩。

      使卵石臻於完美的,並非錘的打擊,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我想這就是勤奮最完美的詮釋吧!

      季羨林的散文讀後感篇二

      很早看過藝術人生參訪季羨林老人的專題,知道他是位名人,但真正讓我關注他,對他產生敬佩的是在去年暑假期間,我才真正的知道了他的許多故事,接觸了他的一些文章,也拜讀了他的《季羨林談人生》一書,在文字不多的一節一節的小內容中,語言通俗易懂,但都包含著人生的哲理。讓人讀後產生共鳴和欽佩之感。讀完之後讓思想得到洗理與昇華。譬如,在《傻瓜》一文中,他寫道:天下有沒有傻瓜?有的,但卻不是被別人稱做“傻瓜”的人,而是認為別人是傻瓜的人,這樣的人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這說明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的道理。他認為:不自作聰明,不把別人當傻瓜,從而自己也就不是傻瓜。哪一個時代、哪一個社會,只要能做到這一步,全社會就都是聰明人,沒有傻瓜,全社會也就會安定團結。

      人生的真諦是什麼?這是哲學永恆的話題。季先生強調,對人生問題的思考不是那些坐在神聖殿堂裡的哲學家們的專利,“吾輩凡人”也要捫心自問:你為什麼活著?人無法選擇生與死,但人不能總處在被動和糊塗之中,我們應有所作為。他對人生意義與價值的一句評價:“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有所作為”“承擔責任”這類詞如果從一個普通人口裡蹦出,實有平庸教化之嫌,但聯絡季老的學識與人品,又不由得暗自認同。季老的文字初讀平淡如水,索然寡味,並無多少新奇高深的教誨。掩卷深思,頓悟:大智大慧者,自然反璞歸真;世間之真理,又何需華麗的辭藻來修飾呢?

      讀季羨林的文章,只需要一盞不必太過亮的檯燈,或者來一杯茉莉花茶。和著燈光的寧靜與茶的清新便可以深入文字的乾坤裡獨享樂趣。你會發現你的童年、青年、壯年、中年、老年全在這本書裡,書裡的故事不僅僅是季先生的,還是每一個人的。修身、哲學、寄情、曠達。也許你不愛讀書,你不愛看故事、你不會輕易理解他人的歷史足跡、你不願意相信那些用冠冕堂皇的書面語變現的文藝。但是你不可以懷疑季老真誠的態度。

      讀了《季羨林談人生》,感覺很是中的,一直渴望與一位知天命以上的老者交流一番,不是平常那種與上上輩人的閒談,而是真正談談人生中的許多對我來說還很懵懂渾噩的東西。而這位望九之年的老先生能把對人生的感悟分享出來,於我似久旱之甘雨,潤心潤肺。有些東西,在這個紛亂的世界,我們來不及沉澱,在忙碌無為中忘記思考,甚至有些人已然根本不會去考慮了。但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留有一個位置,存放它們。是季先生幫我拂去了存放它們的箱子上的灰塵,重新將它開啟,並確認了它們的存在與正確。季先生樂觀地相信人類會到達大同之域,為此,我們每個人都有著為推動人類發展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作用,只要抱有這份責任感,那麼個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也就找到了。

      很慶幸自己在年輕的時候能夠讀到這樣一本好書,讓自己能深入思考人生。剛剛步入社會,坦認我自己諸多不足之處,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環境中因素繁雜,倘若沒有自己的追求和看法,則容易隨波逐流。對自我人生目標的確定與分解離不開對自己的清楚認知和對環境的深入瞭解,堅韌是我的長處,多思則影響我前進,這點和季老有同感,思太多則會有一定的消極影響,容易在潛意識裡產生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也可能是由於在環境中沒有獲得安全感的緣故。縱橫分析,結合各方面現狀,擺正態度後,該輕鬆上陣了。真正的人生不是談出來的,是走出來的。

      季羨林的散文讀後感篇三

      每次讀季老的書,都能從他那簡潔清雅的文字中品味出他的大度與隨和。

      人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會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可,究竟人生是什麼?什麼,是人生?

      望九之年的季老,總結他八十多個春秋的人生經歷,開篇三節大談人生,人生的內涵、意義。在文中,一代國學大師,一代聖人,還一口一個我輩凡人,這不免使得“我輩凡人”捫心自問,我該有怎樣的人生?

      品讀這本書,我便和季老有了一次心靈的交流,一起探討了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瞭解到了季老近九十年的生活體味,感悟到了他對自 己人生旅途的總結。關於緣分、關於命運、關於容忍、朋友、成功、知足、愛情、、、、、、

      關於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季老說:“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是的,責任感,對於人類前進、時代進步的歷史責任感,每個人都應該擁有。這決不是在高喊口號,這是大智大慧的耄耋老人對後輩的諄諄教誨。我們所有人都應當謹記在心。

      對於人生,他還提出:“不完美才是人生”。這是另一個意義上對人生的詮釋。是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人敢高聲宣喊自己的人生是完美無缺的。人生路上,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坎坷與挫折、這樣那樣的不完美與遺憾。文中,季老引用了蘇東坡的《水調歌頭》裡的一句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準確的說明了這一點。人人有本難唸的經,所以說:“不完美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對己,可以不煩不躁;對人,可以互相諒解。

      季老接近九十年的人生路途,少不了挫折,少不了坎坷,少不了困境。記得他曾笑談過自己,幾度摔倒,又幾度爬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直很好奇盲人的夢裡有影像嗎?(沒有任何歧視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