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向一切噴子開火
-
2 # 教培行業於盼
一、如果為真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5月24日中午我就看到了這個訊息,是來自於一個群,看到後的想法是:
1.假期不讓上課
如果假期不讓上課,培訓機構的運營成本會非常高,一般家庭不再能負擔得起補課的費用,機構想降低成本,假期上課,只能透過上門的方式(雖然上門會存在老師私下帶走學生的風險),所以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上門家教可能會成為學生補課的唯一可選的正規途徑,應該會出現很多家教中介平臺。
那時社會上的補課常見的可能會有三種形態:透過家教中介平臺或認識人找家教、去小黑班上課、去價格非常高的正規培訓機構。
在這行做得久的會看到,拋除價格非常高的培訓機構,普通群體能做的選擇,不就是二三十年前的補課選擇嗎。
2.不讓上市
這個對大部分機構的影響都不大,但未來肯定不會再有資本進入,沒有足夠的資本,這個行業大機率也不會再有類似於清北畢業的優秀人才加入了,那時所謂的清北教師就真的如大家所“願”都是在校學生了。
3.不讓做廣告
其實現在大部分機構也不會做廣告,這個費用對於培訓機構那點微薄的利潤來說太高了。但如果連基本的地推也不讓,那時機構就只能選擇學校附近的門市房作為校區了,房租成本會變得更高。
二、如果為假
如果裡面說的不讓暑假補課、不讓上市、不讓打廣告都是假的,其實就是回到現在的樣子而已,什麼都沒變。
至於會走向何方,我不是主管部門領導,也沒那麼高的段位。作為從業人員,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及家長,僅此而已。
-
3 # 綠筆尖學堂
教育機構的校外培訓,孩子的焦慮加大了,家長的經濟負擔更加重了,造成了全民補課的非正常現象。
這種現象之嚴重,已經到了全民共憤的程度。
一種現象,全華人民都覺得不合理,那這種現象肯定難以長期存在。
我們就聽到了國家一次又一次的出臺政策,雖然還沒有到最嚴厲,但量變到質變,早晚會改變風向。
也有的家長說,家長有需求,如果禁了教育機構,培訓就會轉向地下。這也確實,所以政府機關出臺政策才非常的謹慎。
但教育培訓機構的春天已經過去了,早晚步入秋天。大勢所趨,誰能改變?
-
4 # 音為有你樂動我心
有需求必然有市場,不會沒有培訓機構的。機構主要還是要把握自己,走出不一樣的特色來發展。對政府政策要敏感,及時調整學校發展方向就好了。
-
5 # 勇敢胡說霸道
好啊,這真是一個好訊息,從此普通家庭要麼直接躺平,要麼需要付出更多資源才能獲得補課機會。如果沒有了課外補課平臺,校內補課又被堵死,只接收益的將是教師群體的孩子,其次是高收入高學歷家庭(高知全職太太),最後是一般權貴家庭的孩子,甚至不參與高考競爭的高階權貴和高階富翁都會沾光!中槍的受害的只有普通家庭的孩子!其中道理想想就能懂!無腦的底層,希望你們能看清到底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
6 # 觀影格物金
按常理說“法不禁則可為”。
以《民促法》為參照,國家近十年不可能出臺禁止不讓上課的這種明確的影響社會發展的硬性規定。為什麼說會影響社會發展?因為基於三線城市乃至一線城市的家長需求而言,暑假那麼長,孩子誰來帶誰來管,還能像十幾年前的80後90後那樣鎖在家裡不出門麼!
以最為常見的學屋託管而言,學校搞延時服務是初衷好的,但除了事業單位公務員,大部分八成的公司企業有幾個五點前下班的,這還不算從單位到學校路上的時間。另外,夏季作息中午兩個小時沒幾個家庭能有老人或全職太太去接送孩子回家吧。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兩個月的暑假又有多少家長能夠或者願意把孩子放到家裡。如果允許孩子外出,那麼整個白天,中小學生能做出什麼事情來可控麼,最為嚴重的溺水事故率可能都要增加。
話說回來,校外機構的未來發展,可能就是真正的素質教育或者特長教育吧,為什麼呢?
因為教育資源肯定是長期不均衡的,對於招生方式而言,綜合評價、資訊科技特長等都是教育評價的改革趨勢。(儘管存在很多黑幕或操作,但正如現在搞音樂美術藝考的發展路徑一樣,會受到越來越重視。)
但正如我們不需要那麼多的選秀與藝人(音體美不是都會成為藝人,也有很多別的藝術人才,只是不那麼為眾人所知),而時代的發展是需要越來越多的科技性藍領或者資訊化人才,所以才有了人工智慧教育在這兩年的瘋狂發展。
總之,校外教育幾千年來一直存在,一直是學校教育的有力補充,而在貧富差距增大的當今社會,再有錢的人再沒錢的人都不會吝嗇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希望更多人踏實做教育吧
-
7 # 國家髙速肆拾伍
剛性需求會導致高價黑市產生,更加不利於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本身的文化資源就不對等。不如管控課外輔導班的學費,不得超過多少多少。
-
8 # 白河法律人
一句話中包含了兩個需要實質性審查的問題:1、教育機構暑期不許開課;2、校外培訓機構嚴管會走向何方?
一、教育機構暑期不許開課。這個觀點沒有表述清楚:教育機構分為公立教育機構和私立教育機構。不同階段又分為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職業教育培訓機構。
根據國家現在教育管控意圖,是為了充分保障中小學學生身心健康,減輕他們的學業負擔為管控目的。為了落實這個目標,公立的中小學學校已經全面落實了“暑期不開課,嚴禁在職教師參與有償補課”的政策指令;對於高中階段的適度補課,畢竟需要參加高考,目前不提倡不禁止的中立態勢;職業教育培訓,是培養工匠精神,提升職業素質素養必不可少的環節,對於人類技能型成長,提倡的是終身學習。目前沒有任何禁令,還是非常提倡的。
二、校外培訓嚴管走向何方?大趨勢是提升服務質量,降低購買服務的價格。
具體措施有:舉辦機構和從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政策指令授權給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義務教育學校落實“延時放學”的課後低償提供服務等措施,透過行政手段的管控和公立學校課程服務開放,以達到“提質降費”的目的。
-
9 # 細嗅薔薇心則淡
教育大綱內容過於簡單,為什麼?因為要使全國的教育處於比較均衡的水平,而事實情況是地域性的差別導致各地教育水平有著明顯的差別,就拿小升初來說,有些地方學生只要學習了大綱內容,初中的學習並沒什麼壓力,而有些地方呢,大綱內容根本不能滿足初中的學習。
就拿我們這來說,好的學校根本不把大綱當回事,教的全部是超綱!我一朋友的孩子小學一直學霸,特別是數學,從來沒低於99分,所以家長認為如此成績進初中學習完全沒問題,所以就從來沒有課外輔導。結果進入初中第一天摸底考,孩子數學只考了62分,孩子回家就哭,說考的內容自己根本就不明白,題目也看不懂,我朋友剛開始也沒當回事,認為可能是剛進初中不適應,過段時間就好了,誰知情況越來越糟,孩子每天回家就做作業,有時連飯都不吃,做到晚上11.12點還沒做完,朋友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做題,結果發現題目內容完全超綱,根本不是正常進度內容,不得已,朋友每天晚上給孩子超進度補課,可孩子卻接受的並不好,每天晚上弄到12點甚至更晚是家常便飯,有時朋友實在熬不住了,睡著了,醒過來一看4點多,孩子居然還在做作業,6點多還要去上學!朋友完全崩潰了!聽得我是膽戰心驚啊。
後來一打聽,中學超綱教學是普遍存在,初一一進教的是初二的課程,初二教初三。。。。。。好的學校進去,老師基本只抓班級前20,後面的就自身自滅!雖然我孩子現在才4年級,並且已經報了所有課程的一對一,等進了初中,到底怎麼樣只有天曉得!
小捨得的劇情是真實的體現,如此教育模式下不“雞娃”,以後苦得是孩子和自己,國家現在對於奧數明面是禁止,但實際上奧數則是初中學習數學的敲門磚,沒有奧數基礎,想學好是不可能的。孩子的數學老師甚至在班上和學生們說要求去報奧數!想想也真是奇怪,回想我小時候學校學的就是考的,教的就是所需的,為什麼社會發展了,教育卻變成了學的不會考,考的必須補的模式啊?而國家對於課外補習現在又是高壓。。。。。學校不教,補習不讓,考試要考,中學跟不上。。。。。國家到底想讓我們的孩子怎麼樣呢?
-
10 # 過網行人aaa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請問,你認可`笨鳥先飛'嗎?如果你認可,那麼,所謂的超前教育就是合理的,如果不合理,那麼xx大學少年班是哪個星球的?再請問,`勤能補拙'你認可嗎?如果認可,那麼懸樑刺骨都是合理的,為什麼補課就不行?雙減雙減,到底是拍的腦門還是拍的屁股!
-
11 # 東方建男
教育的錢最好賺,誰家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教育如果能迴歸到學校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不然有多少養得起小孩。
回覆列表
教育機構是商業運作,會給高收入家庭更多選擇和更多機會,但也進一步加劇了教育不平衡,低收入家庭的培養壓力越來越大。校外各類教育機構,取締不行,氾濫也不行,國家要管的是控制數量,讓他們規範運營,確保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