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她鄉華聞

    如果你前段時間有走進溫哥華現代藝術館,原來擁擠壓抑的牆面已經有了全新的面目。 在這最後的幾個月裡,藝術館將用溫哥華本地藝術家Andrew Dadson的獨展來結束精彩的2017年。

      

    Andrew Dadson, House Plants, 2017, installation view from

      Site For Still Life,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 Vancouver, 2017. Courtesy the artist, David Kordansky Gallery and Galleria Franco Noero. Photography by SITE Photography    Dadson善於運用不同的方式和材料來研究對時間和空間的定義關係和彼此之間的界限和關係。本次展覽包含了畫作,影片,裝置和攝影作品,其中最主要的作品是藝術家由今年完成的裝置藝術,House Plants,擺放於B.C. Benning展覽館內。 Dadson把幾盆不同的室內植物全部噴上了可生物降解的白色漆, 然後將它們對比在強烈的霓虹燈效下。

      

      Andrew Dadson, House Plants (detail), 2017, installation view from Site For Still Life,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 Vancouver, 2017. Courtesy the artist, David Kordansky Gallery and Galleria Franco Noero. Photography by SITE Photography    被噴成了白色過後的植物消失在藝術館的白牆裡, 然而紅色和藍色的燈光勾勒出了植物原本的輪廓, 呈現出植物本身被刪減了的幻象。但這絕妙之處在於隨著作品在藝術館的擺放時間,有機的漆料塗層將會漸漸裂片脫落,植物原本的樣貌又會浮現在觀眾眼前。當這些藝術家對變換時間和空間的見解也由此在這件作品中體現出來了。

      

      Andrew Dadson, House Plants (detail), 2017, installation view from Site For Still Life,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 Vancouver, 2017. Courtesy the artist, David Kordansky Gallery and Galleria Franco Noero. Photography by SITE Photography    在漆料的選擇和場景的佈置上都暗喻著自然融入於城市的概念。溫哥華的都市風景和城市綠化正是最好的範例。當這些家居植物擺放到了藝術館內的那一刻起,再聯想到其根本的生長環境,這些植物的意圖就經歷了定義和場景的疊加變換。觀眾也可以將Dadson的這種刻意干擾理解為在一個短暫和定格的片段中,對於經過處理加工的植物,給予的特意而漠然的關照。

      

      Andrew Dadson, Double Half (detail), 2017, installation view from Site For Still Life,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 Vancouver, 2017. Courtesy the artist, David Kordansky Gallery and Galleria Franco Noero. Photography by SITE Photography    在此基礎之上,Dadson持續進行的一組大尺寸畫作,White Restretch with Dirt。 不同於傳統的畫作將背景填滿到畫框的邊緣,Dadson故意把周圍留白,把塗料粗曠的質地顯現無疑。寓意著土地與自然的空白呼應了前一個植物作品House Plant的主題和視覺效果。同樣是有機自然的塗料,再次強調了展覽的整體連貫性。

      

      Andrew Dadson, Sunrise/Sunset (detail), 2015-2017, installation view from Site For Still Life,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 Vancouver, 2017. Courtesy the artist, David Kordansky Gallery and Galleria Franco Noero. Photography by SITE Photography    相對於前兩組作品的明亮佈局,在藝術館末端的黑暗的Alvin Balking展覽館內播放著的16毫米膠捲影片,Sunset/ Sunrise (2017)。 這一卷影片用兩個放映機從交卷的兩端同時播放— 太陽在對立的兩個牆面上同時升起和落下。一天的兩個不同的時段在同一空間平行地進行:光明與黑暗,存在和消失。這一無限迴圈相比與House Plant的人為佈景,很巧妙地成為了它的“自然”環境。Dadson嘗試著不同的素材和表達方式來詮釋時間的週期性—變換和更新。

      

      Lyse Lemieux, installation view from FULL FRONTAL, 2017,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 Vancouver. Courtesy the artist. Photography by SITE Photography    本次藝術館的外牆和Yaletown-Roundhouse Station 外場展是名為Full Frontal,來自於加拿大藝術家Lyse Lemieux。兩個場地的作品相互呼應,展現著她以人體和抽象藝術為主的探索過程。    Lyse Lemieux, installation view from FULL FRONTAL, 2017,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 Vancouver. Courtesy the artist. Photography by SITE Photography    藝術館被Lemieux所創作的巨大橢圓形所包裹,但顯露出建築本身的形狀。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那些線條不僅描繪了類似人的體態,而且象徵著布料的編織圖案。這個重複出現在Lemieux多幅作品的編織圖案和色彩的靈感來源於藝術家從小穿的天主教學校的黑色上衣和毛呢百褶裙校服。服裝對於人們來說是一種遮掩同時又是一種自我表現的方式,是一種縛束也是一種解放。衣著的布料雖然遮蓋了身體天生的結構比例,但特定款式的設計實際上用的是不同的方式修飾著人的腰身。

      

      Lyse Lemieux, installation view from FULL FRONTAL, 2017,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 Vancouver at Yaletown Roundhouse Station. Courtesy the artist. Photography by SITE Photography    帶著這一矛盾的思想,Lemieux用抽象的圖形包圍了位於Nelson街的藝術館,但在Yaletown- Roundhouse Station外場展覽運用了相反的處理方式突出了車站的建築原貌。Lemieux在這兩個公共場合用帶有私人含義的圖案包裝了外表平淡的建築。這組作品中隱藏了她的幽默,同時也包含了她作為女性藝術家的挫敗感。因為女性藝術家往往更難受到關注,作品無意的會被認為帶有表達女性問題的色彩。標題Full Frontal的字面意思巧妙的對立了作品的表現手法,同時堅定的表現了她獨立的立場,並不受任何標籤和圈套的限制。    館內展覽將持續到12月31號,外場裝置則會在明年三月份才替換。嚮往常一樣,本次展覽同樣有配合的講解和互動活動。具體活動時間和內容請前往溫哥華現代藝術館官網查詢 https://www.contemporaryartgallery.ca    誰說高階就是貴?誰說藝術觸不可及?在2017年的結尾,在溫哥華現代藝術館感受如夢似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業教育發展的規模與速度的因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