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高平常日記

    商業化音樂是指純粹迎合時尚和大眾的口味

    沒有獨特的自我風格和精神內含的音樂

    流行樂有很多都很商業

    但象搖滾和獨立就不多。

  • 2 # 山澗慌的藝術狂想世界

    題主你這是在問怎麼炒做啊(#゚Д゚)!!!

    想要商業化運作:

    第一步,花錢拍個MV吧,然後各大影片網站推送,並花錢首頁宣傳!如果資金不夠也可以省略這步。。。

    第二步,各大音訊APP推送,並花錢推送首頁宣傳,如果資金不夠可以省略首頁宣傳。。。

    第三步,想辦法上熱搜吧,這可是個技術活,比如在各大論壇花錢僱傭水軍。

  • 3 # 靚炸天和地

    這個話題比較複雜、我也會做較長的鋪墊,說句實話,這話題真要展開論述,就算寫出幾W字的論文也很正常,我儘可能的精簡文字,但對於能認真看完的朋友我將十分感激並希望你們能從中得到一些答案和啟發。

    商業化就先從我最瞭解的歐美流行音樂說起吧,西方流行音樂起源於上個世紀初期,開始只有JAZZ、country music等為數不多的音樂種類,出於歷史原因(戰爭)和資訊的傳播不易,流行樂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普及;而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出現的搖滾樂自誕生起就和商業化密不可分,在五、六十年代透過商業化的包裝宣傳,使得Elvis Presley(貓王)、The Beatles等迅速的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應該說這段時間是唱片公司商業化運作最為成功的典範之一,商業化運作對於搖滾樂、流行樂的普及和傳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使得流行音樂的市場得到極大的擴充套件,很輕易的就超過了傳統音樂市場(古典樂),流行樂也因此真正成為一種大眾娛樂消費品。

    經過近二十年的飛速發展,西方流行樂在將要進入七十年代的時候迎來了一場具有深遠影響的音樂變革-歌手兼詞曲作者運動(Singer-Songwriter),這場由Bob Dylan、Joni Mitchell、John Lennon、Paul Simon等歌手所倡導的音樂運動直接改變了音樂創作形式,詞曲作者不再受限於傳統的音節和歌詞安排,開始注重歌曲的內涵表達,也突破了詞曲作者自身的嗓音限制,使得作者成為自己作品的完美詮釋者。這場變革運動的真正意義不在於其所創造的商業價值,而在於流行樂的品質因此得到極大提高,不再是一種單純的供大眾娛樂消費的音樂,而是一種可以具備時代氣息和思想內涵,能帶給聽眾各種感悟的音樂。這場變革運動不像其它音樂運動那麼的聲勢浩大(畢竟不是商業化運作),包括國內的一些講述西方流行音樂的文獻中也鮮有提及,但其深遠影響毋庸置疑,這場運動激勵了一代代的音樂創作人追隨先驅者的腳步,促成了很多更為激進、多樣化的音樂創作,使得流行樂的多形態和藝術性得到了極大展現,直到2016年Bob Dylan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算是給了這位音樂運動先驅者所獲得的藝術價值一個高度肯定(估計Bob Dylan的音樂獎項已經拿到無數,只能換個領域來褒獎他的成就了,當然Bob Dylan也絕對無愧於這個獎項,因為他是Bob Dylan、一個睿智而偉大的靈魂歌者、吟遊詩人)。對於這場音樂運動我的定義是:這場音樂運動極大的提升了音樂創作人自身音樂素質和流行樂的藝術性,並使得音樂人脫離商業化運作,專注於音樂創作成為可能。

    而在70年代後期和八十年代,西方流行音樂出現了2種不同的發展趨勢,先來說說獨立音樂風潮,引用百度中的描述:70年代中期出現了一支驚世駭俗的朋克樂隊Sex Pistols,張揚的個性以及新銳的朋克樂方式令許多大公司不願意與他們簽約,直到1976年Virgin這間最元老級的獨立唱片公司 冒險簽下Sex Pistols,併為其出版了一張唱片。這一劃時代的音樂事件標誌著獨立音樂運動的開始。這是開始,而提到獨立音樂不得不提及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音樂廠牌“4AD”, “4AD” 成立於1980年,最為世人稱道的是其公司音樂創作宗旨和出片運作方式,其中有2點最為關鍵:第一,始終堅持獨立唱片公司和藝人間的“倫理精神”,即藝人音樂創作、藝術風格、出片計劃不受唱片公司任何形式的干涉,公司完全尊重藝人的創作自由和出片時間安排。第二,追求唱片獨特、完美的藝術品質,致力於開拓全新的音樂風格,發掘和扶持帶有實驗色彩的新人新音樂。而這種創作宗旨和出片運作方式也使得“4AD” 從一群獨立唱片公司中脫穎而出,成為獨立音樂的標誌性廠牌。“4AD”公司成功的意義在於:它在主流音樂商業化運作最為巔峰的時期吸引了大批高素質音樂人加入了獨立音樂的陣容,保持了流行樂的獨特性和藝術性,使得獨立音樂的創作理念深入人心,影響了其後幾代音樂人並將持續影響下去。在我看來,獨立音樂運動應該算是歌手兼詞曲作者運動的一種繼承、一種延續,而正是透過這2次音樂運動,使得西方流行樂壇不斷湧現出高素質的音樂人,並形成了一個良好迴圈延續至今。

    與此同時,由於朋克樂(Sex Pistols在朋克樂隊中算是另類)和迪斯科的流行,主流唱片公司也開始了另一場聲勢浩大的商業化運作,隨著80年代MTV的出現,更使得流行音樂市場出現井噴式的增長,商業化運作形式也更為多樣化,這一階段的代表應該是中國歌迷最為熟悉的邁克爾•傑克遜和麥當娜,他們2人也是這段時間西方流行音樂商業化運作最為成功的典範,同時帶給主流唱片公司無比豐厚的利潤回報,而商業化運作自此也成為最基本的主流唱片公司發展策略之一。其實這2種音樂發展模式各有優點,商業化運作的主流音樂更具有娛樂性,更為符合大眾口味;而獨立音樂更注重其音樂品質和實驗性、藝術性。在歐美樂壇這2種音樂發展模式形成了一種互補關係,獨立音樂人可以因為其出色的音樂作品而一夜成名(創作出了更為大眾所接受、具備流行潛質的作品),被大公司簽約登上主流市場的舞臺;而主流音樂人也有可能經歷一段輝煌之後沉寂下來,退回非主流市場,默默的積攢音樂創作靈感。換個方式說:主流音樂需要從獨立音樂中吸取養分,透過商業化運作開發出新的音樂市場和利潤,並培養出了大批樂迷,而其中一部分樂迷覺得主流音樂已不能滿足他們的欣賞口味時,他們就會開始關注獨立音樂,這也算是一種反哺吧;獨立音樂則需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和藝術性,給予音樂人最大的創作自由,以開創出新的音樂型別或提升音樂的藝術價值,具備流行潛質的由主流音樂吸收發展,剩下的用來滿足口味日益挑剔的樂迷(好像我2種都喜歡啊,算是啥口味?“超級大胃王”!);這2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推動了流行音樂的發展。如今也有一些音樂人在獲得主流市場的認可後,依然堅持其原有的音樂創作模式,不願被過多的商業化運作活動干擾,以免影響音樂創作,就算是主流唱片公司也會充分重視這些音樂人的個人意願,並給予他們一定的創作空間,現在之所以會出現這種“雙贏”的局面,就不得不提到過度商業化的弊端了。自商業化運作的開始,在主流唱片公司獲得巨大利潤的同時,也給明星們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在長時間的處於媒體關注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下,明星們大多出現了精神問題,很多人不得不靠服用藥物來調整自己,最終導致其中一些人英年早逝,其中有Jimi Hendrix(最偉大的吉他手之一,27歲死於服用過量迷幻藥)、貓王(生前飽受憂鬱症困擾,享年42歲)、邁克爾•傑克遜(死於藥物注射過量,終年50歲)...更多的我就不說了,正是因為這種堪稱慘痛的損失使得現在國外的主流唱片公司更加關注旗下藝人的身心健康問題,並給予藝人更多的空間來調整自己。過度商業化給音樂人帶來的弊端不僅僅是精神健康的問題,當音樂人沉迷於商業化運作所帶來的物慾誘惑中時,他們會逐漸迷失自我,音樂創作的靈感源泉也會乾涸,最後就如同失去靈魂的軀殼一般,無法延續其音樂創作;就算以後能從中醒悟,也很難重新回到音樂的懷抱,估計這也是很多主流音樂人紅極一時但最終沉寂消失的原因,所以對於音樂人而言,過度的包裝和商業宣傳活動是一枚甜美的“毒藥”,在音樂人享受名利雙收的快感同時,音樂的靈感也會隨之遠去,而真正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太難得了啊...也許Bob Dylan算一個。當然這個弊端是我的個人看法,無法論證其正確性,但我不認為一個滿腦子都是物慾享受的人可以搞出什麼好的音樂創作,就算偶爾靈光一閃也不可能持久的保持其創作能力,我個人對於這點堅信不疑。

    話說到這裡,相信我的標題“商業化&獨立性”, 2者之間的關聯應該大體交代清楚了。累死我了,腦細胞死了好大一群啊...求安慰

  • 4 # 在現場ONLIVE

    然後必須具備以下三個硬條件:

    1.錢

    2.錢

    3.錢

    這三個硬條件缺一不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節期間,十元在steam上能買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