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梅落南山666

    最理想的方式是保姆帶孩子,婆婆看保姆,自己正常工作。

    但是,這個事情還是要尊重現實。

    如果老公收入高,自己有條件做全職太太,那就自己帶,另外請保姆做家務。

    如果自己需要工作,那就讓請保姆帶,另外讓婆婆看保姆。雖然世間還是好人多,但是現在電視上,網路上,常常爆出保姆虐待孩子的報道,把孩子隨便讓一個外人照看,真的不放心。但是這個需要婆婆身體健康,有能力和條件來幫忙帶孩子,既能管理保姆,還能做些家務,保姆也能輕鬆一些,婆婆也不累。

    如果經濟條件不好,請不起保姆,自己還必須上班,那就讓婆婆帶孩子,但是千萬不要讓孩子離開父母把孩子丟在老家跟著奶奶,讓孩子做留守兒童,千萬使不得,那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還會後患無窮的。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例子了。

    如果需要婆婆看孩子,最好也不要把公公一個人丟在老家,公公婆婆一起看孩子,還能幫忙做些家務。

    有個朋友婆婆來城裡看孫子,公公一個人生活在農村,春節前和鄰居喝酒喝高了,回去後無人照顧,半夜裡突發腦梗,幸虧鄰居發現送醫院了,直到現在還在住院。朋友很是後怕,說如果是因為看孫子而使得公公出了問題,自己以後很難面對老家的人。於是決定讓婆婆回老家照顧公公,如果需要照看孫子,就讓公公婆婆一起來。

    雖然公公婆婆一起來有諸多不便,但是有所得,就要有所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看自己要的是什麼。

    說到底,這個問題還是收入的事情。收入高的有錢人不會有這樣的問題,所以,好好努力吧,爭取讓自己的生活不再這麼糾結,早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孩子讓誰帶不是問題,而是我們自己的能力能不能讓自己選擇自己想要的方式。

  • 2 # 彩雲路

    我個人覺得孩子自己帶的好。老人帶孩子過於溺愛,總是捨不得管教,哪怕做錯了都不會去打罵。

    尤其是兄弟幾個的更不好給婆婆帶。我家兄弟兩個,我們是老二,老大結婚比較早,在我們結婚時,他們的孩子已經七八歲了,之前都是公公婆婆帶。其實我覺得沒什麼。但是到了我家生孩子他們卻不讓老人幫忙說什麼他們家的孩子自己帶的,其實都是父母帶。

    我兒子三歲,生意沒做好,迫於無奈把孩子送給公公婆婆帶。老人沒說什麼都是自己孫子孫女,他們家明著不敢說,沒想到的是。

    說出來都沒有人信,我們出去兩年,他家最小的都比我家大,他到好,悄悄告訴他的兒女,只要爺爺奶奶不在家就打我兒子。

    有時候我婆婆在家也打,婆婆氣的不行教育他家的說不能打弟弟。

    結果人家說:我媽媽說了,我就一個姐姐,***(說我兒子)和我沒有關係,我看不順眼我就可以打。

    後來鄰居悄悄打電話給我們,我們才知道。兒子被打的只知道躲牆角。我開始都不相信,畢竟我們回過家,沒看到他家小孩打人。

    直到後來我們回來並找公公婆婆核實,並自己觀察才明白這是多麼惡毒的一家人,我們並未與他們有恩怨,原來就因為看我兒子比他們家聰明。這樣的兄弟……

    所以說自己帶最好,當然也可以請保姆,但一定要熟悉的人比較好。

  • 3 # 睿心媽媽

    孩子應該自己帶,還是讓婆婆或者是保姆帶?

    |我覺得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還是自己帶。

    第一,這樣自己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就比較多。能夠親身經歷孩子的成長中的點點滴滴,能夠及時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發出現的問題,並且及時加以糾正,多好啊!今天你耽誤幾年掙錢的時間,但是卻能夠換來孩子一生的幸福,是多麼划算的犧牲。

    第二,自己帶孩子,讓自己陪伴在孩子左右,讓孩子感覺到無比的溫暖,孩子會更加的Sunny自信。

    第三,自己帶孩子會讓孩子與自己更加親密。如果你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工掙錢了,你是掙了許多的錢,但是孩子卻與你已漸漸的疏遠了。請問你究竟是想要孩子還是想要錢呢?肯定很多家長都想要的是孩子。那我們就自然是選擇在孩子成長時期,陪伴在孩子身邊。

    如果自己實在是家庭條件極為有限,經濟極度貧乏,只好請奶奶或保姆帶了。你作為家人,也應該時常與孩子通話影片,關注孩子的成長,儘量消除與孩子之間的隔閡。

    我的回答對你有用,祝願你的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4 # 寫點輕鬆小故事

    自己的孩子當然自己帶。

    隔壁鄰居家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姥姥帶大的,二女兒是她自己帶。有一次我從外面回來,看到姥姥抱著大女兒回姥姥家,大女兒又哭又鬧:“我不回媽媽家,我不回媽媽家,我要去姥姥家”

    看到這你心酸麼,孩子說的是媽媽家而不是我家。是什麼樣的成長經歷讓她更願意呆在姥姥家不喜歡甚至不把自己家當家呢。

    現在的人領養一隻小貓小狗不想養了棄養還被譴責呢,這麼多的小寶寶被扔給別人卻看做正常現象。

    寶寶4個月-3歲是安全感形成的最關鍵時期!如果寶寶此時得到充足的心理營養,那麼就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否則就將終生尋找,焦慮和缺乏自信可能會長期相伴了。

    一個缺席的媽媽,一份缺席的母愛,給孩子帶來的是什麼?

    試想,當孩子摔倒的時候需要的懷抱不是媽媽給的,當孩子生病需要照顧的時候不是媽媽給的,當孩子去遊樂場肆意玩耍的時候不是媽媽給的,

    當你老了,需要人照顧了,胳膊腿不能動了,你讓孩子照顧你,你要孩子的懷抱和陪伴,憑什麼。孩子也許會出於道義照顧你,但不是出於內心,也許會相敬如賓,但不會跟你親密。

    以前在一個大學附近做日化生意,旁邊是一個奶茶店,那個時候我還沒有自己的孩子。奶茶店的大姐跟我聊天,聊起了她的大女兒說挺難過的,因為大女兒跟自己很陌生。大女兒是上小學才被接回來的,很陌生,說話不像母女,總是小心翼翼的。

    如果條件允許,你還是停一停,最起碼在孩子成長最初的三四年裡跟孩子在一起,照顧孩子。孩子上幼兒園了,可以上班工作,讓婆婆接接送送孩子。晚上還是跟孩子住在一起。不要等老了後悔。

    王朔給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曾經在節目上說,自己一直以為小孩子都是國家生產的,是國家負責養大的,你想想這樣一個孩子他就算再成功他這一生也有完全難以彌補的遺憾,缺少母愛的滋潤。

    還有姚笛,她曾經說過小時候自己是跟爺爺奶奶長大的,爺爺奶奶不愛說話整天看電視,導致她後來性格孤僻,在劇組也是別人扎堆,自己拿個板凳坐在角落裡。

    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咱還是少掙點錢多陪陪孩子,否則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在,孩子需要管教的時候你不管教,你掙一輩子錢有啥用,教出一個敗家子一天就把你掙了一輩子的血汗錢給你花了,這時候你再後悔沒用了。

  • 5 # 幫主360

    老話說的好“生不親,帶的親,誰帶跟誰親”我可是用親身經歷了證實了老話不假。我沒房沒車結了婚本以為會幸福,誰知兒子出生有點先天性心臟病,好在國家政策好免費治療了,但還是借了點錢,於是老婆和我都得上班沒時間看小孩,丈母孃心疼我兒子怕有個閃失主動接過去帶,當時我還感激涕零有個好丈母孃誰知後來的事讓人措手不及,丈母孃很會帶人兒子也一天天康復,也被她越帶越親,我一個月有3天公休,一休息就去看兒子開始還很黏我一口一個爸爸說想我,後來就不太黏了,可能在他幼小的心裡感覺爸爸就像一個客人一月來幾回,而朝夕相伴陪他的是他的婆婆,我心裡暗自吃醋但也不可奈何,在兒子四歲的時候我要求接過來帶兒子死活不同意,休息的時候接過來玩,天一黑就吵著要回婆婆家,不同意就哭留都留不住,回去後還跟我丈母孃說只想跟婆婆睡還說我家裡髒,我丈母孃可高興了好像兒子是她生的似的,老婆為這事沒少埋怨我,怪我買不起房。丈母孃非常寵他當個寶似的,現在兒子八歲了也越來越玩劣了昨天因為玩手機的事還推了丈母孃,我知道再不好好管教兒子算是毀了,慶幸的是我六月份就能湊齊首付的錢了,先買個二手房把兒子接過來一家人算是團圓了,我要好好教訓教訓他。

  • 6 # 一路繁華的夏21

    當然最好的選擇是自己帶了,但是現實中肯定又很多因素導致自己沒法帶孩子。比如工作忙。老闆不會因為你有孩子就讓你把手頭工作放下回去照顧孩子,既然假期結束就只能好好上班,否則單位隨時有可代替的人,現在大學生找工作也不容易,所以你的不敬業只會讓別人來代替你的工作,所以孩子只能交給老人幫忙帶,雖然自己不忍心可是沒有別的選擇,條件好的可以找保姆帶孩子。但是說實話現在遇到一個好的保姆比找物件還難,這也得看運氣了。

    經濟不允許的家庭只能讓老人幫忙帶,雖然知道隔代教育不好,可是卻沒有更好的選擇,現在房貸車貸的都是壓力,自己在家帶就意味著一個人的工資來養活一大家還要還貸款也確實難為。所以就算老人幫忙帶孩子了,作為父母也不能忘了自己的責任,孩子的教育還是要自己去,哪怕再忙抽個時間陪陪孩子,孩子們童年就這幾年,一晃就過去了,等你不忙了孩子也長大了也不需要你了。其實作為一個媽媽真的挺難的,自己的孩子誰不想自己帶,可是現實卻不容你這樣選擇,工作和孩子沒法兼得,所以最後辛苦的還是媽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憤怒的蝴蝶分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