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園微吟

    看了衡中學子勵志演講影片和網路上的一些熱議,頗有感觸。

    竊以為,鄉村孩子認識蠶豆、麥苗,相當於城裡孩子的彈琴,跳舞。誰的素質更高,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對於鄉村孩子,立足底層,寒窗苦讀,透過勵志,贏得高考,或許就是最大的素質。

    聽完演講,沒覺得孩子格局小。在這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影片無疑對新科高考選手有勵志作用,看影片者如果換位思考,就會釋然很多。不錯,演講確有個別言語過激,某個例子過於直白,然而處在金字塔底,說到激動處,誰都有口不擇言的時候。揪住演講中的這些詞句,然後加以解讀分析,有可能暴露圍觀者自己:表面看似一片關心,內心或許在說:階層固化,窮小子還想逆襲?

    都說階層固化越來越嚴重,上一階層鄙視下一階層,恰恰可以看出誰的格局大小來。對演講人挑刺,名曰指點,實為求全責備,真不是高明之舉。

  • 2 # balabala吧啦吧啦

    我覺得年輕人就應該有年輕人的樣子!

    朝氣蓬勃,年少輕狂,血氣方剛,怎麼了?把自己比作土豬,勵志拱城裡的白菜又怎麼了?難道要看著我們的學子們無奈的“躺平”才是對的?難道要我們的民族沒有朝氣,一個個孩子不再輕狂才是對的?

    如果衡水少年不把自己的勵志比作土豬拱城裡的白菜,說“為了將來能建設好我們的家鄉!”同樣會被這群噴子們咬著不放!

    他們會說衡水少年“假大空”“假高尚”“虛偽”“價值觀扭曲”

    這個少年的演講很好,有少年氣,噴他的人只有兩種,一種是嫉妒“別人家的孩子”另一種就是“不明事理”“顛倒黑白”的人

    難道我們的教育就要讓少年沒有激情?沒有血氣?沒有氣魄?沒有膽識?搞笑!中華兒女,什麼時候缺過這些?

    古有“範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近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難道今天就不能有“為了土豬能拱白菜而讀書”?雖然話糙但是理不糙!

  • 3 # 故事瓶——

    看罷衡水學霸張錫峰畢業演講的影片,激情、勵志這不可否認,但我覺得他更像一位打了雞血的西班牙鬥牛士,他的發言更像兩軍對壘前吹響的號角、更像衝鋒陷陣前的錚錚誓言,充滿了仇恨和挑戰。這可是一個學生的畢業演講,這那裡還有一個學生的模樣,搞得跟上戰場殺敵一般。聽的叫人心酸流淚,讓人覺得刺耳扎心,不管是學校老師的安排還是學生本人的心聲,這樣的學生,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絕對出了問題,已經偏離了一個學生的人生方向。天才和瘋子往往只是一念之間,一個三觀不正的學霸一旦進入社會很難成為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才,甚至還可能起到反作用。

    一個莘莘學子,堂堂學霸,竟然把自己比喻成土豬,這明顯的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覺矮人一等,這本身就是對自己的貶低和不自信。

    土豬怎麼了?土豬肉不香麼?真正的土豬,肉不但鮮美,而且營養價值高,還是人們喜愛的綠色食品。

    可你偏偏把自己比喻成土豬,給自己畫小圈圈,貼標籤,把自己和城市人明顯放在對立位置。你把自己叫做土豬,那城裡人就是洋豬了唄?不管笨豬洋豬它們是都喜歡吃白菜,但也都相安無事,也沒聽說過笨豬和洋豬為搶一顆好白菜咬架的事。人家城裡人叫你土豬了嗎?人家看不起你了嗎?沒有吧,既然沒有你又何必自貶自損呢?

    新中國成立至今,還真沒有聽說過城市人叫農村人土豬,也沒聽說城市人壓迫剝削歧視看不起農村人的,農村人城市人只是生存的環境和謀生的出路不同罷了。過去地主壓迫農民,資本家剝削工人,但工人農民不是把地主資本家已經打倒了嗎?你現在把自己叫做土豬,你這不是明顯把農村人和城市人上升到了階級對立嗎?誰要打倒誰嗎?所以,我認為這位學霸的心裡是陰暗的是不健康的,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已經出了問題,已經偏離了正確的人生方向,是要出問題的,得治才行。城市人歧視農村人不能說沒有,但那畢竟是極少數。

    但豬畢竟是豬不是人,而你是一個堂堂高材生、學霸,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你信誓旦旦要進城拱人家的白菜,人家城市人拱你農村白菜了嗎?你年少輕狂、躊躇滿志這沒有錯,你想透過自己的拼搏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輝煌,這也無可厚非。可你削尖腦袋,咬牙拼命劑獨木橋,把別人擠下萬丈深淵,你就只想著個人享受榮華富貴,就這麼點眼光,就這麼點格局,你說你不是土豬是什麼?叫你鳳凰男委屈你了嗎?一個自私自利貪圖享受之人,人家城市人不抵制你才怪呢。

    天道酬勤,上天不負有心人,你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知識,憑藉自己的努力,既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又可以為國家為社會作出貢獻,這樣豈不更好嗎?只要你有能力有毅力,你完全可以當市長當省長,當聯合國秘書長也行啊,到時你不用說白富美,你就是娶富豪千金,電影明星,誰又能管的著你,誰又能限制你呢?那城裡的白菜、城裡的白富美又算什麼呢?你把自己的眼光放遠一點,心胸開闊一些,說:我是來自農村的土豬,我也要進城,我也要報效祖國,為國爭光,不好嗎?你又何必拘泥於要拱人家的白菜呢?

    我村的一個大學生考公務員,直接被國家的一箇中央直屬機關錄取,年紀輕輕,可說是前途無量,我的一個發小,人家考的是上海同濟大學,現在省交通廳任職,他每次回家的座駕也就是十幾萬的普通轎車,他媳婦更是其貌不揚長相一般,也沒聽說他們要找白富美,也沒聽說他們要拱城裡的白菜。

    即使後來你迴應說,是為了改變命運,也難掩蓋你眼中之戾氣、心中之仇恨。

    一個胸無大志,目光短淺之人,你怎麼能混跡於社會,怎麼能指望你服務人民,報效國家呢?窮都不能獨善其身,達必霍亂天下。

    說到底,你作為一個學生,你就不應該把自己比喻成土豬,更不能咬牙切齒、眼露兇光說要拱城裡的白菜,你這就是一種畸形的扭曲的心理,是一種明顯的反社會人格,是一種病態,得治。這也反映出教育領域的一種悲哀。

    奮發圖強少年郎,少年強則中國強

    胸懷鴻鵠凌雲志,報效祖國美名揚。

  • 4 # 別小默

    有點兒誇張,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只是個孩子,看不到更深的社會現實,也沒有深沉的思考和憤怒,誇張的肢體和表情只是在“表演底層憤怒”,這是他自以為可以打動人心的演講方式。

    這個社會階層固然難以逾越,但真正表現出歧視的富人,還真不多,真的在意階層,稍微有點成就就趾高氣昂,頤氣指使的,反而是曾經的底層剛上去的人,剛脫離了底層的人,更容易瞧不起不如他的人,因為他知道那是多麼的卑微。

    還有就是賽道的問題,富人跟窮人幾乎不在一個賽道。人最難受的是曾經跟自己一樣,忽然上去的人,他會不平衡——憑什麼,他可以,我不行?而對於早已上去的富人們,人們卻習慣了,似乎他們生來就該如此。

    個人的素養,有時候跟窮富無關,無論什麼人,心胸狹隘,偏執激進,都難免不夠有韌性,順風順水可以,遇到困難往往更容易怨天尤人,消極脆弱。記住,勵志不一定靠吼,勇敢不等於大聲說話,破釜沉舟,你也得有項羽的實力,不卑不亢,執著從容,冷靜沉著,才是智勇好少年。

  • 5 # 努力的小作精

    這可能是來自貧苦家庭的孩子的最大呼喊聲了。

    在這呼喊聲的背後,是他們無數次的拼盡全力,是他們努力拼搏的動力,也是他們對不公堅定反抗的態度。

    現實的困苦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擔憂與不安,也讓他們的神經時刻繃緊著,不敢有一絲鬆懈。因為哪怕只是一時的懈怠,其產生的後果也可能是他們所難以承受的。

    你們能想象到,當你有一次成績下滑,哪怕只下滑幾名,你的父母都會表現出擔憂與焦慮,甚至會說:“哎,聽到你成績下滑了,我這幾天工作一直打不起精神,感覺沒動力了。”甚至有時,偶爾有一絲想放棄的念頭出現時,都會覺得我一旦放棄了,我的整個家庭就垮了。

    是,這可能是不好的念頭,但是現實會逼迫你,讓你沒辦法不這樣極端的想問題。

    誰不想輕鬆一點,但是貧困家庭的孩子們有承擔這種輕鬆所帶來後果的資本嗎?

  • 6 # 梓蔭山下的陪讀老爸

    1.看完整個影片,通篇是積極向上的,正面的,除了這句不太妥當的比喻略顯猥瑣之外,其他沒有啥大毛病。我想這樣的節目應該都是有事先審稿的,沒把這兩句換個詞,再看看現在網上掀起的風浪,難道是節目組有意為之?

    2,出身農村,靠讀書改變命運。其實身邊多的是這樣的勵志故事。幾個月前中科院博士的那篇論文的序言:“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放到你的前面。”以及早些年那篇《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其實都是講的這樣的故事。在我看來,這就是底層人民的中國夢。還是那句話,唯一的問題就是:張錫峰的那個比喻不妥當。

    3,其實我想講講衡中,明明衡中的學費很貴,所謂的寒門是很難負擔的起的。但是為什麼那麼多網友會將衡中學子和寒門聯絡在一起。他只是沒出生在大城市,但是他絕對不會是你們以為的寒門。再看影片中他的父母,人到中年的這個狀態,別扯了,他們應該比很多網友都有過得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冷卻塔逼近度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