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涵mm962

    冷卻塔基本上屬於熱交換裝置系統,進行熱交換的兩種介質即:水和空氣;整個過程是接觸散熱和蒸發散熱共同作用使水冷卻,該過程即:蒸發冷卻過程。

    接觸散熱(熱傳)-由於水和空氣接觸時存在溫度差,Tw>Ta,空氣帶走水的一部分熱量,使水溫下降;

    蒸發散熱(質傳)-由於水的表面蒸發形成的水蒸氣不斷向空氣中擴散,同時把水的汽化潛熱帶入空氣,水蒸發吸熱使剩餘的水溫降低。

    相關專業術語:

    1.乾球溫度-在當地氣溫條件下,用普通的乾球溫度計所測的空氣溫度。

    2.溼球溫度-在當地氣溫條件下,用溼球溫度計所測的空氣溫度。溼球溫度計是將一般溫度計的感溫球部位用溼紗布包裹。

    3.逼近度-冷卻塔出水溫度與溼球溫度之差。該差值至少大於2℃。

    4.熱負荷-冷卻塔所能去除的熱量,單位:Kcal。

    5.水的比熱容-規定將1Kg的水,溫度升高1℃所需的熱量定位4.19KJ;單位:4.19KJ/Kg.℃或1Kcal/Kg.℃。

    6.迴圈水量-單位時間內的迴圈水流量;單位:m3/hr、LPM、GPM等

    7.淋水密度-單位時間內透過每平方米淋水填料水平斷面的水流量;

    8.飄水率-單位時間內從除水器漂出的水量與進塔水量之比;

    9.氣水比-進塔幹空氣質量與進塔冷卻水質量之比;

    40.耗電比-電機實際功率與迴圈水量的比值;單位:KW/m3.hr

    國標要求空調塔耗電比≤0.04;工業塔耗電比≤0.06。

    熱量的單位換算:

    熱量:當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接觸時,兩者的溫度逐步趨於一致,發生了熱量轉移,此時物體所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即熱量。國際單位:KJ和J,工程實際中常用的有Kcal、BTU(british thermal unit)等。

    1Kcal=4.19KJ;1Kcal=3.969BTU;1Kw=860Kcal/hr; 1US RT=3024 Kcal/hr;1日本冷凍頓=3320 Kcal/hr; 1HP=0.746 Kw。

    在37-32-27℃溫度條件下,1RT=13LPM,根據熱量計算公式:Q=c·m△T=1kcal/kg℃×13×0.06m3/hr×1000kg/m3×5℃=3900Kcal/hr。

    壓力單位換算:

    1mmH2O=9.81Pa=1kgf/m2;1mmHg=133.3Pa=13.6kgf/m2;

    1kgf/cm2=0.1MPa;1MPa=1000KPa=106Pa。

    根據以上關係可計算得:1個標準大氣壓1.01325×105Pa相當於10米高水柱,760mm高汞柱。

    冷卻塔的分類及結構:

    冷卻塔的作用:將攜帶廢熱的冷卻水在塔內與空氣進行熱交換,使廢熱傳輸給空氣並散入到大氣。

    2.冷卻塔的分類:

    A:按通風方式: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

    B:按水與空氣的流動方向:逆流式、橫流式和混流式;

    C:按水與空氣接觸方式:溼式、乾式和乾溼式三種;

    D:按用途:空呼叫冷卻塔和工業用冷卻塔;

    E:按噪音級別:普通型(P)、低噪音型(D)、超低噪音型(C);

    F:按填料淋水裝置:薄膜式和點滴式。

    冷卻塔按形式分為逆流式,橫流式,引射式及蒸發式(閉式)冷卻塔。按外形分為圓形與方形。

    逆流式冷卻塔:

    (1)進風與出風口具有較大的高差,因而進出風不易短流,能保證吸入空氣溫度較低。

    (2)逆流塔的熱交換效率是最高的。

    (3)圓形逆流塔的進風百葉可沿圓周佈置,方形塔也可在四周佈置,因此進風較均勻,冷卻效果好。

    (4)外形尺寸上,圓形塔直徑比同樣效能的方形塔大,邊長也更大一些,由於這些原因,受佔地面積限制圓形塔的使用場合受到一定影響。

    橫流式冷卻塔:

    橫流式冷卻塔的熱交換效率不如逆流塔。進風與出風口的高差也比逆流塔小得多,如果出風口處受到某種氣流或其他物體的影響和阻礙,會使進風與出風出現短流現象。另橫流塔進水口一半在塔體頂部,因此通常要求塔上方有水平幹管,管道佈置稍有困難。

    引射式冷卻塔:

    取消了冷卻風機,而採用高速的水透過噴水口射出,從而引射一定量的空氣進入塔內進行熱交換而冷卻。沒有風機等運轉裝置,可靠性高,穩定性好,噪聲比其他型別的冷卻塔低。缺點是裝置尺寸偏大,造價相對較貴。同時,由於射流流速的要求,它需要較高的進塔水壓。

    蒸發式冷卻塔(閉式冷卻塔):

    冷卻水系統為一全封閉系統,對水質的保證效能較好,不易被汙染,雜質也不會進入冷卻水系統中,另一個優點就是在室外溫度較低時(過渡季節)可以把它當成一個蒸發冷卻式製冷裝置,使冷卻水直接當做空調系統的冷卻水使用。從而減少機組的執行時間。但其電耗大,進塔水壓要求較高。

    冷卻塔的主要組成部分:

    傳動系統:電機、減速機、風機。

    布水系統:例如旋轉布水器;固定散水頭;散水槽、分水板;塔體及支架、風筒、收水器、填料、雨區、集水池、導風板等幾部分組成。

    各部分簡介:(按由上到下的順序):

    a:電機:常用的電機防護等級為:IP54。電機特殊即所謂的:變頻、雙速、防護等級大於IP54等幾種情況。

    b:減速機:皮帶和齒輪兩種;根據使用者要求二者可以互換;

    c:風機:風機可分為軸流式和離心式,一般用的均為軸流式。常用的風機有FRP和鋁合金兩種材質。

    d:風胴:在風機進口處有一個收縮段將塔體和風機相連,該收縮段即所謂的風胴;

    材質:FRP(纖維增強複合材料)

    作用:Ⅰ:減小氣流出口的動能損失;

    Ⅱ:防止從冷卻塔排出的溼熱空氣重新流回塔的進風口進入塔內。

    e:收水器:即PVC擋水簾,飄水率達到萬分之五以下;

    f:布水系統:比較KST、KFT、KH布水系統的區別;

    g:填料:填料是冷卻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產生的溫降佔整個塔溫降的60%-70%;

    根據水溫的不同可分為:

    聚氯乙烯(PVC):≤45℃(常溫、中溫塔使用);

    氯化聚氯乙烯(CPVC):45℃~65℃ (高溫塔使用);

    聚丙烯(PP):65℃~80℃;

    木材填料(WOOD):65℃~100℃。

    冷卻塔常、中、高的溫度劃分範圍:

    常溫塔:≤ 40℃;

    中溫塔:40℃<℃≤45℃;

    高溫塔:45℃<℃≤65℃。

    冷卻塔的執行:

    由工藝程式或空調系統所產生的熱水分佈到填料上。

    風機將環境空氣透過填料上的水滴(點滴填料)或水膜(薄膜填料)。

    水中的熱量透過顯熱和潛熱熱交換傳遞到空氣中。

    空調系統冷卻塔的設計選型:

    1、冷卻塔臺數與製冷主機的數量應一一對應,可以不考慮備用;

    2、冷卻塔的能力大多數為標準工況下的出力(溼球溫度2,冷卻水量32℃/37℃),由於地區差異,夏季溼球溫度會不同,應根據廠家樣冊提供的曲線進行修正。溼球溫度可查當地氣象引數獲得。

    3、當無冷卻塔修正曲線時,可以按冷卻水流量附加一定餘量。如冷卻塔的水流量=冷卻水系統水量×(1.2~1.5);

    4、冷卻塔與周圍障礙物的距離應為一個塔高。

    舉例:假設空調系統冷卻水量為160m3/h,當地溼球溫度28℃,冷水進出溫度32℃/37℃,那麼冷卻塔的冷卻水量=160×1.2=192m3/h,根據就近原則,選擇冷卻塔引數表中冷卻水量為200m3/h冷卻塔。

    塔群的佈置:

    冷卻塔成群佈置時,除可能影響進風量外,還會造成塔之間的相互干擾,此時需考慮熱氣流的迴流和塔間干擾兩種情況:

    迴流-當機械通風冷卻塔執行時,從冷卻塔排出的溼熱空氣,一部分又回到塔的進風口重新進入塔內,即迴流現象。

    干擾-進塔空氣中摻入了一部分從其它冷卻塔排出的溼熱空氣;

    為了防止以上兩種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理論上塔之間的間距L>2H,此時塔的進風量才會基本保持不變,而實際生產安裝時,塔之間間距L>4倍的進風口高度即可。

    自然通風逆流冷卻塔:

    機力通風冷卻塔:

    橫流式冷卻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賴文慧為什麼只肯給劉德華一個人伴舞,而且一直單身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