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曉昇

    羅貫中老爺子從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了,《三國演義》只是演義,不是正史。甘寧的生卒年份,《三國志》均無明確記載。《建康實錄》則記載甘寧卒於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冬季。 然而,從甘寧的相關事蹟看,據《三國志·孫皎傳》,孫皎曾與甘寧有矛盾,孫權為此去信批評孫皎,使孫皎與甘寧和好。孫權信中有“自吾與北方為敵,中間十年”等語,據此則該信當作於赤壁之戰後十年左右,即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前後,而甘寧在當時應當仍然在世。再從甘寧部眾的歸屬情況看,據《三國志·潘璋傳》,潘璋在擒獲關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之後、夷陵之戰之前(黃武元年,222年),適逢甘寧去世,就歸併了甘寧的部眾,據此則甘寧應是在關羽被擒和夷陵之戰之間,即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前後去世,這個時間與前述《孫皎傳》也可以相互印證。

    不過,上述從事蹟和舊部轉隸情況推斷的卒年,也只能作為一種初步推測。一方面,甘寧在建安二十年(215年)之後不再有新的戰績被記錄下來。另一方面,《三國志·丁奉傳》記載丁奉曾隸屬甘寧、陸遜、潘璋等人,如果其中包含先後關係、且丁奉是在甘寧去世後才轉隸他人的話,那麼作為甘寧舊部的丁奉在轉隸潘璋前就還有隸屬於陸遜的階段,則潘璋統領甘寧舊部可能與甘寧去世有一定時間間隔,而《潘璋傳》在編排史實先後時,可能主要考慮的是潘璋統領甘寧舊部的時間,不一定充分顧及甘寧去世的時間。況且,孫權在給孫皎寫信時所提及的“與北方為敵”的事件,也有可能在200年-205年之間,就已經發生過了。總之,甘寧準確的卒年尚待進一步研究探討。

    -------------------------------------------------------------------

    至於甘寧的後人,因為甘寧祖籍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而他一直在為東吳效力,且參加過導致劉備去世的夷陵之戰,可想而知在蜀國的甘寧後人是不會大肆炫耀的,且在史書也沒有任何記載,大機率是隱姓埋名遠走他鄉了。

  • 2 # 社會生活博覽

    東吳猛將甘寧應該是病列的。說他死於沙摩柯的箭下,是小說三國演義寫法,在《三國演義》中,蜀漢劉備伐吳時,甘寧在戰場上廝殺時,一不小心被蠻王沙摩柯,一箭射中了腦袋,並且,帶箭而走,之後,死於一棵大樹之下——

    但演義說的並非史實,按正史中的記載,甘寧應該是病死的——《三國志 甘寧傳》記載:寧卒,權痛惜之。也就是在建安二十五年,約220年的時候,甘寧因病不治而去世了,這令孫權非常的痛惜,哀嘆自己又損失一員大將。

    說起甘寧此人,應該是個有勇能謀之人,但年輕時卻兇猛好殺,因此有東吳第一猛將之稱。據“三國志”裡記載,他是巴郡臨江人,字興霸,是東吳猛將。他年輕力氣過人,愛好交遊仗義,常招集一批好打架鬥歐的青年人,結夥成群,他為頭領,常常持弓弩帶箭羽,騎著繫有鈴鐺的馬。據說,當地的老百姓們遠遠的一聽到馬鈴聲,就知道是他來了,於是都早早地躲開他們。不過,當時城中的官吏們見他到來,卻非常隆重接待他。

    不久,甘寧想幹大事,就去投奔劉表,但是劉表不重用他;他就又去投奔黃祖,但黃祖也不器重他;最後,他就歸附了東吳。沒想到東吳大將周瑜、呂蒙,都共同厚待他,並大力推薦他,於是孫權很是看重他。

    一次,甘寧向孫權獻計說:“如今漢室日益衰微,曹操驕橫專斷,他最終要成為篡漢的國賊。我早已看出劉表這人無遠見,並且他的兒子們又差劣。因此,主公應當儘早謀取他,而不可落在曹操之後。而且,圖謀劉表的計劃應先從黃祖下手,因為黃祖這人年老昏聵,且軍隊缺乏訓練,並且他身邊的人都在愚弄欺瞞他。現在我們前往進取,必定將他打敗。我們一旦擊敗黃祖就可以擊鼓西進,在前據楚關,這樣逐漸就可以謀取巴蜀之地了。”孫權聽後,對他的建議很贊同。孫權舉起酒杯敬甘寧說:“我們今年就出徵西進,你儘管提出作戰方略,這個大任如同這杯酒,我就將它拜託給你了。”於是孫權不久就開始西征,果然一舉擒獲黃祖,並俘虜了他的全部軍隊。隨後,孫權就調撥給甘寧的軍隊,讓他駐紮在當口。

    東吳在南郡攻打曹仁時,甘寧獻計先直接進取夷陵,這樣在他率軍前往,當即就拿下了這座城池,於是大軍就進城駐守。當時甘寧手下剛滿一千人,這時曹仁卻派出五六千人圍攻他。攻打了好幾天沒有攻下,曹仁又架起攻城高樓,從樓上將箭像雨點般地射入城內。這時手下都非常害怕,只有甘寧談笑自如。他立即將情況報告周瑜,周瑜採用呂蒙的計謀,率領諸將前來給甘寧解了圍。

    後來,甘寧又隨魯肅鎮守益陽,抗拒關羽的大軍。這時,關羽號稱兵馬三萬,並且親自挑選精兵五千人,投物堵住上游的淺水地帶,說要夜裡涉水渡河。對此魯肅與各位將領都著急地商議對策。這時甘寧站起來說:“我想去對付他,能否給我增添五百人。我保證關羽一聽到我咳唾之聲就不敢渡河。如他真敢渡過來,我就真要將他擒獲。”眾人都沒想出好計,於是魯肅就挑選一千人增補甘寧。甘寧接令後,就連夜趕至資水上游。果然,關羽聽說甘寧到了,就停止了渡河行動,而就地修造柴木營房,直到如今那個地方還叫做“關羽瀨”。為此孫權嘉賞甘寧的功績,就升他為西陵太守。

    但是,甘寧雖說智勇雙全,但個性卻兇猛,並且做事魯莽,又好殺人。雖然平時也能厚待手下英勇善戰的兵士,但對於犯錯的人卻毫不留情。據說有一次,甘寧廚中一個僕人犯了錯,所甘寧殺了自己,便嚇得逃到呂蒙那兒,呂蒙怕甘寧把僕人殺了,就沒有馬上送還。後來甘寧帶著禮物來拜見呂蒙的母親時,呂蒙才將那個廚人送還甘寧。並且呂蒙要甘寧答應不殺那人。誰知,在回去的路上,甘寧便將這個僕人綁在桑樹上,親手用箭射死了。這反應了甘寧個性中“好殺”的一面。

    建安二十五年的時候,甘寧死了,孫權十分痛惜!

    至於甘寧的後代子孫如何,好像沒有名氣大過甘寧的。據記載,甘寧的長子甘瑰,因罪徙於會稽,不久便去世。不過,甘瑰的後代甘卓,在東晉時期的朝堂上,應該是一個很活躍之人。據晉書甘卓傳上:“甘卓字季思,丹陽人,秦丞相茂之後也。曾祖寧,為吳將。祖述,仕吳為尚書。父昌,太子太傅。”

    此外,在戰國末期,有一個叫甘羅的一代名相,應該也是甘寧的後代,此人的名氣不亞於甘寧。據記載,甘羅是秦國名臣甘茂之孫,著名的少年政治家;出使趙國,十二歲官拜上卿,被秦始皇重用——

    至於此後的後人,據說在湖南益陽黃泥湖有一個叫“甘家壟”的地方居住的人,好像都是甘寧的後代人,至今益陽還有一個地方叫“將軍廟”,而這個廟宇裡面供奉的就是甘寧。

  • 3 # 陶短房

    因為羅貫中在小說裡這樣虛構了而已,同樣被虛構了死法的還有張遼(歷史上魏黃初三年即222年病死,小說中被吳將丁奉射中腰部不治)、李通(歷史上於漢建安十四年即公元209年病故,小說中卻讓他在兩年後的建安十六年被馬超殺死)、夏侯霸(歷史上在蜀漢壽終正寢,小說中卻讓他死於姜維伐魏戰場)、高覽(歷史上後事不詳,小說中讓他被趙雲殺死)、韓遂(歷史上始終反對曹操最後被殺,小說中讓他投降曹操安度晚年)、王朗(歷史上於魏太和二年即公元228年病故,小說中卻讓他在蜀漢建興六年即公元229年被諸葛亮罵死,其實那會王朗已經死了一年多,諸葛亮罵死的大約是個山寨王朗)……甘寧的情況也是如此。

    甘寧之死,一種說法是死於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冬,曹操和孫權在合肥對峙期間,“百騎劫魏營”後不久,死因可能是瘟疫(當時兩軍因瘟疫死者很多,最後不得不講和撤軍);另一種說法是死於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死因是病故。不管哪一種說法為準,甘寧都死於三國正式開始(220年曹丕稱帝)前,死因是善終,當然不會熬到兩年後,讓已稱帝的劉備招來的武陵蠻僱傭軍殺死。

    《三國演義》裡對甘寧粉飾太過,其實這位錦帆賊出身不俗(“十二為宰相”的甘茂之後),但在漢末卻先反劉璋,後惡劉表,再反黃祖,直到投入孫權麾下並獲得重用才算消停下來,但仍然以性格粗魯著稱,平心而論,黃祖不敢信用他,東吳諸將一開始對他將信將疑,並非一點道理都沒有。

    甘寧長子甘瓌繼承了甘寧的部曲,但很快因犯罪被流放會稽而死,這一支就此沒落;次子甘述因

    無法繼承兵權(東吳直到最後期才開始將已故部將部曲拆分給其所有兒子,如陸抗死後部曲被分給其五個兒子,但甘寧時代還是隻給長子或健在的最年長之子),轉為文職,很受信用,本人官至尚書,兒子甘昌任太子太傅,孫子甘卓入晉後先後被察舉為秀才、孝廉,為吳王晏常侍,參與平定石冰、陳敏、杜弢之亂,累官升安南將軍、梁州刺史,封於湖侯,就官爵而言已在曾祖父甘寧之上,並在東晉初年虎踞襄陽,手握重兵。

    王敦謀反後,甘卓最初起兵討伐,直指王敦大本營武昌,令後者十分緊張。但隨後甘卓卻多疑多變,自己率軍撤回武昌,並不聽勸阻散眾捕魚,結果遭到王敦派遣的襄陽太守周慮刺殺,四個兒子全部遇害,甘氏滅門,《晉書》評價他“人撓其謀,天奪其鑑,疑留不斷,自取誅夷”,是恰如其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多年以後再見初戀你會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