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早已習慣45949384
-
2 # Sonyzx300a
汾河,古稱“汾”,又稱汾水,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源頭傳統認為山西省寧武縣境內管涔山腳下的雷鳴寺泉,現代考察認為在神池縣太平莊鄉西嶺村。汾河流經山西省的忻州市、太原市、呂梁市、晉中市、臨汾市、運城市6市的29縣(區),全長713公里,流域面積39721平方公里,在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匯入黃河。
-
3 # 使用者946876837189
光緒皇帝即位不久,從1876年到1879年,山西成為華北地區大旱災的重災區,絕大部州縣絕收絕種,饑荒與瘟疫迅速蔓延,有的地方所有的樹皮都被剝光充飢,有的饑民則將人肢解後或食或賣。參加賑災的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從太原南行巡視災情,在他的日記裡詳實地記錄下了他一路上親眼目睹的“平生最可怕的景象”,一些災情報告至今仍讓閱讀者毛骨悚然,用山川枯竭、赤地千里、餓殍遍野來描述當時的情景絲毫不顯誇張。李提摩太的災情調查對海外的賑災活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正是用籌集來的捐款在太原設立粥棚,每天賑濟災民兩萬餘人。這場史所罕見的旱災過後,山西全省人口總數從1600多萬下降到1000多萬,三分之一的百姓在大災中餓斃或逃亡。這場旱災對山西近代社會經濟發展產生的不良影響是極其深刻的,做為山西省會的太原,直到二十年後,人口也只恢復到三萬,這恐怕是太原歷朝和平時期的人口最低數。
旱災過後,水患又不期而至,半壁西城頓成澤國,滿洲城、學臺衙門、陽曲縣文廟以及不計其數的民宅剎那間蕩然無存,肆虐的洪水逐漸平息下來之後,才鑿開城牆引出城外。水災之後,當時的山西巡撫張之洞請求李提摩太為根治汾河水患出謀劃策,李提摩太在教會醫院院長紹菲爾大夫的幫助下,用水準儀對太原城周進行測量,繪製地形圖,拍攝照片,據此寫出了一份詳盡的報告,張之洞根據這份報告改善了防止水患的措施。
包括太原在內的中游一帶歷來是汾河水患的多發區,汾河進入太原盆地之後,河道縱坡變緩,有較多的支流匯入,泥沙淤積嚴重,主要靠堤壩擋水,因而比較容易遭受洪災。解放前一百多年裡,汾河發生洪災二十餘次,平均五年一次,1892年和1942年的洪水又兩次使太原西半城被淹。建國後,1954、1959、1977、1988、1996年,汾河中下游發生了五次較大規模的水災,尤其是1977年平遙水災,導致尹回水庫垮壩,南同蒲鐵路中斷十天,死亡七十人。
當然,給太原造成水患的並非僅僅汾河,兩山夾一河的地勢使得太原極易受到東、西兩山爆發的山洪危脅。太原城東部邊山的五條山溝,每逢夏秋雨季,雨水和山洪沿著山溝注入窪地,酷似五龍吐水,五龍口因此而得名。清代嘉慶二十年,東山山洪暴發,十幾丈高的巨浪直撲太原,大南街和大南關都被山洪吞沒。1955年七月,西部邊山山洪暴發,洶湧的洪峰受到高大的鐵路路基阻擋之後,轉向直衝晉西機器廠的家屬宿舍,成為太原解放五十年曆史中損失最大的一次洪水災害。1996年8月4日,西山再次爆發洪災,洪水順著迎澤西大街和虎峪河等洩洪溝奔湧直下,洪水過後,迎澤西大街到處都是從西山小煤窯衝下來的坑木,迎澤橋西一帶淤積的泥沙有將近一米厚。
比天災更可怕的是人禍,除了自然災害之外,汾河還曾經三次被人為的用來水淹晉陽。第一次是公元前 453年,趙襄子奠定三家分晉的晉陽之戰中,智伯決晉水、汾河灌城,洪水一直淹到離城頭三版的地方。第二次是公元 969年,趙匡胤御駕親征,久攻晉陽不下之後,決開汾河、晉水漫灌晉陽,汾水一度從崩塌的城牆缺口衝入城內。第三次是公元 980年,趙光義在火燒晉陽的第二年,決開汾河,衝灌晉陽古城廢墟,將晉陽徹底摧毀。
其實,相對起南方那些水患頻繁的河流來說,唐代以前鮮有水患的汾河可以算得上是嫻靜美麗甚至溫柔婉約,很少發生特大規模水災的汾河是哺育太原城的當之無愧的母親河。
全長七百公里的汾河是黃河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省最大的河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內縱貫北南,全長一百公里,佔到整個汾河的七分之一。
《左傳·昭公元年》關於臺駘在太原地區治理汾河成為汾水之神的記載,是汾河在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出現。公元前 647年,晉國發生饑荒,向已結成秦晉之好的秦國求援,秦穆公發動“泛舟之役”,運送糧食的船隊經渭河、汾河直抵晉國的絳都,也為我們留下了“晉惠公借糧——有借無還”的歇後語。泛舟之役是汾河航運的最早歷史記載,同樣是運糧,1963年河津缺糧,政府調集二十艘船隻經汾河運送糧食,這成為汾河歷史上的最後一次航運。
公元前 113年,漢武帝劉徹率領群臣到河東郡汾陽縣祭祀后土,途中傳來南征將士的捷報,而將當地改名為聞喜,沿用至今。時值秋風蕭颯,鴻雁南歸,漢武帝乘坐樓船泛舟汾河,飲宴中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千古絕調《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蕭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到了唐代武則天年間,幷州長史崔神慶“跨水聯堞”,修建了橫跨汾河,連結東、西二城的中城。此後,河東節度使馬遂在太原城外汾河沿岸修建了大量池沼,種植柳樹上萬株,不僅美化了風景,而且節省了守城的兵卒。
宋代天聖年間,曾經奏請減免山西百姓煤炭和冶鐵稅的陳堯佐來到太原,擔任幷州知州,當時的汾河時常氾濫,早年在滑州時就以治水聞名並修築過“陳公堤”的陳堯佐於是新建了一道五里長的河堤,基本解除了水患。做為一個文化素養極高的知識分子,陳堯佐對小橋流水式的園林風景情有獨鍾,他在汾河岸邊引汾河水瀦成湖泊,沿河環湖種植數萬株柳樹,並在堤上興建了“彤霞閣”,將其統稱為“柳溪”,在加固堤防的同時,將這一防洪水利工程又建設成為太原最早的公共園林。此後,繼任官員對“柳溪”繼續進行擴建和維護,暮春三月,輕輕柳絮點人衣,地方官員和城中百姓都要來這裡踏青遊覽。元代太原僧人小倉月在他名為《太原城》的詩作中是這樣描述柳溪的:“堤邊翠帶千株柳,溪上青螺數十峰,海晏河清無個事,畫樓朝夕幾聲鍾。”元人陸宣則在《遊汾河》中留下了“翠巖亭下問棠梨,上客同舟過柳溪”的詩句。遺憾的是,美麗的柳溪最終在元朝的亂世之中消失了。八十年代初,為了紀念昔日的良辰美景,在柳溪舊址附近的一條街道被命名為“柳溪街”。
二百年後,金末元初的著名學者元好問在參加科舉考試的途中來到太原,遊覽完汾河西岸的晉陽古城遺址,為我們留下了一首《過晉陽故城書事》。就在汾河岸邊,他路遇一位張網捕雁的農夫,農夫告訴他,今天早晨在河灘上網到兩隻大雁,農夫殺掉其中的一隻後,另一隻脫網逃走的大雁在空中悲鳴哀叫,始終不願離去,最後竟然一頭撞向地面殉情而死。聽完農夫的訴說,元好問唏噓長嘆,向農夫買下了這兩隻大雁,將它們埋葬在汾河岸邊,用石塊壘起一座墳丘,稱之為“雁丘”。與元好問同行的學子們紛紛賦詩,元好問也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雁丘辭》:“恨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是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景,隻影為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臺依舊平楚。招魂楚些嗟何及,山鬼自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恨,來訪雁丘處。”遺山先生畢竟是大家手筆,同樣感天動地的題材,同行者的詩作早已被人們淡忘,唯有他的《雁丘辭》傳唱至今,到了現代,更是透過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而成為千古不朽的愛情絕唱。
明代的太原,城郭壯麗,殿宇輝煌,山川秀美,再加上蔥蘢蒼翠遍佈古柏勁槐被稱為“錦繡嶺”的東西兩山,時人有“花花正定府,錦繡太原城”的讚語。現代人很難想象太原東西兩山那光禿禿的黃土高坡當年竟會有“錦繡嶺”的美名,而事實上,在古代甚至直到明朝,不僅是太原,整個山西地區,大部分都被森林和草地所覆蓋,學者們甚至認為在兩千多年前,山西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3%,相當於現在的十倍。如同現代山西將廉價煤炭輸出省外將生態災難留給自己一樣,秦漢及唐代修建長安,北魏修建洛陽,宋朝修建汴京,明朝修建北京,所用的木材大多是從山西採伐,然後經汾河水運出晉。受到人類活動以及戰爭、自然等因素的影響,山西的森林日益減少,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在唐代還以“素汾”見稱的汾河到了明朝中葉,在明代文壇“前七子”之一李夢陽的筆下已經成為“太行山西濁汾流”,而方圓百里的昭餘祁、幷州藪、汾陂、文湖、洞過澤等著名古代湖沼也先後在明清之際乾涸消失了
回覆列表
汾河確實大,他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全長700多公里,流域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25.5?耕地面積1738.69萬畝,佔全省耕地面積的29.54?在汾河流經的區域內,小型水庫、灌區、機電泵站星羅棋佈,可見汾河水對沿岸人民的重要性。
汾河流經山西省的6市的29縣(區),最終在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匯入黃河。汾河支流眾多,較大的如瀟河、文峪河、澮河等。汾河是山西的母親和,近幾年,政府部門加大了對汾河的的保護,使這條母親河變得更清澈,更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