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805434994244

    戰鼓隆隆,鐵蹄錚錚。元代,始終站在歷史的風口浪尖。是它結束了政權紛爭、戰亂不斷的時代,也是它成就了不朽的雜劇藝術。遺憾的是,元代作為雜劇的“花期”,短促而壯美。在此之前,雖已經過了漫長的萌發和生長,但在此之後,又很快地走向了衰敗。

    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即便是這樣,雜劇藝術經歷了興衰流變之後,仍然不屈不撓地向後人展示出輝煌的文化圖卷和頑強的生命力量。那麼,元雜劇的興起有何歷史淵源?它興起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01

    元雜劇的源流追溯

    毫無例外,任何一種偉大的藝術成就都要經歷漫長而艱辛的孕育期,才能躋身於人類文學藝術的發展序列,併為之增添輝煌的一筆。

    而雜劇藝術,就如同是歷史長河中的一葉扁舟,它在重重艱難中起步,又在點滴坎坷中跋涉。它越過了千山萬水,終於迎來了所有的秀麗與壯美。無奈,它似乎早已精疲力竭,只能與我們隔岸相望。可分明有一些東西我們還能夠看見,那是它身下尚未褪去的,遠古的光輝和生命的底色。

    雜劇作為中國歷史上較為成熟的戲劇形式,其最初的蹤影絕不是戲劇本身,而是隱匿在原始社會中的戲劇美,是早期人類的藝術性創造。

    中國戲劇與祭祀儀式的分離是在奴隸制出現以後,奴隸主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開始讓具備歌舞才能的女巫進行娛樂性質的表演,讓先天發育不足的侏儒成為調笑的物件。前者便是所謂的“女樂”,而後者則是所謂優人,二者結合在一起,就產生了專供奴隸主享樂的表演者——倡優。

    直至秦漢,中國戲劇的發展才迎來了新的機遇。公元前 221 年,秦統一六國,原本分散於各個氏族、部落中的藝術形式和美學元素都彙集在了一起,形成了空前熱鬧的景象。這時,戲劇走出了古老的巫覡祭祀儀式,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形式豐富、內容多彩的表演藝術——百戲。

    經歷了政權變換如“傳舍”、命運漂泊如“轉蓬”的六朝,百戲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發展成為了具有故事情節、歌舞伴奏的戲劇雛形——歌舞戲。這種頗具魅力的藝術形式在坎坷崎嶇中跋涉,漸漸走向了地遠天高、雄渾深沉的盛唐。

    在這思緒飛揚、靈感迸發的時代裡,戲劇藝術正朝著成熟的方向恣意生長。不同於前代,唐朝統治者對於歌舞表演的喜愛,使得宮廷樂部機構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即為戲劇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溫床。

    接著,雜劇在宋代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忽視的社會存在。為什麼偏偏是宋代呢?

    這要得益於宮廷宴樂機構的完備。在它的指引下,專業演員應運而生,這是雜劇所完成的第一個質的飛躍。與前代不同,一方面,宋代教坊透過重新整編,使優伶分工逐步精細,雜劇藝人名正言順地從民間踏入了宮廷;另一方面,教坊還針對雜劇藝人設立了專門的考核制度,進而促使雜劇從藝者的表演水平不斷提高。

    在宋代從雜劇的演出結構來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豔段”、“正雜劇”以及“雜扮”。所謂“豔段”就是指在正式演出之前的開場節目,一般是歌舞或雜耍。而“正雜劇”則是演出的主體,即透過歌舞或滑稽表演的形式演繹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最後的“雜扮”則是演出最後的玩笑段子,具有隨意性,類似於上文提到的模仿鄉下人進城。

    可以看出,宋雜劇的演出結構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無論是“豔段”還是“雜扮”,它們都是雜劇在向市民化的轉變過程中,不得不適應市場競爭的產物。

    除了上述的諸多變化外,宋雜劇在角色分配、音樂運用、表演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創新和改變。不得不說,它為中國戲劇在後世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有益的借鑑。

    當宋雜劇在政權的交替中蜿蜒前行時,南方小戲正以一種強大的生命力破土而出,它標誌著中國戲劇正式走向成熟。關於南戲的產生,難以尋找出確切的蹤跡,只能憑藉有限的史料梳理出一條大致的線索。明代戲曲家徐渭在《南戲敘錄》中稱,南戲產生於宋光宗時期。較他稍早一些的祝允明在《猥談》中說,南戲出現於南渡之際。事實上,南戲比起宋雜劇來說具有更為濃厚的市民氣息。宋廷南遷以後,雜劇在北方進一步發展,並於金章宗時期逐漸成熟。

    由北曲雜劇演變而來的元雜劇,是將各種表演藝術完美糅合的產物。

    在表演內容方面,它繼承了金院本的特點,即充分吸納不同民族藝術、文化中的養分,轉而向講述故事靠攏;在音樂方面,它借鑑了北曲當中多曲聯套的長篇音樂形式,並逐漸組成為音樂上固定的四宮調套數結構;在演出形式方面,它在諸宮調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放棄了從第三者的角度展開敘事的傳統,而是依靠多人扮演,從第一人稱的角度表現戲劇衝突。

    從這些轉變來看,雜劇藝術發展至元代,才坎坷的路途留在身後,走進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02

    元雜劇興起的原因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雜劇在激越豪放的元王朝迎來了真正的曙光。雖然它還彌留著南宋以來的清疏之氣,卻早已沾染上了草原的野性。在獨特的歷史環境下,它是中國戲劇生命的延續,也是前人藝術結晶的昇華。那麼,元雜劇興起的原因有哪些呢?

    1.政治環境:殺伐征戰與社會動盪

    前後百餘年的動盪不安,使原本清平的社會變得千瘡百孔。於是,對於元雜劇的發展就產生了一種“政衰文興”的觀點,即在政治黑暗、民族征戰的社會背景下,人民的生活往往更為疾苦。這時候,文學藝術就成了抒發哀怨之情的最佳方式。

    所以,單純從政治變遷與人民生活的關係來解讀藝術的發展是不太準確的;但我們也必須承認,連續的社會動盪和頻繁的政權更迭確實與雜劇的繁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戰爭所帶來的人口遷徙。其次是戰爭所造成的民族問題。

    總體來看,民族間的對抗與衝突貫穿於整個元代。從成吉思汗建國到元朝滅亡,各族矛盾的激烈程度時起時落,並出現了三次高潮。而除了元末農民起義外,兩次民族矛盾的高峰都出現於消滅異族政權的過程中。

    2.經濟環境:商貿繁盛與城市發展

    任何走向輝煌的藝術形式,都不會是無本之木,它必然離不開其特有的社會背景。作為隨著城市娛樂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通俗藝術,元雜劇更是如此。

    元代初期,紛爭的戰火漸行漸遠,政治社會的穩定讓廢弛已久的商業經濟得以恢復,其中比較明顯的是農業、手工業和對外貿易。

    縱然蒙古族來自於相對荒涼的北方,其文化發展程度相對落後,但是他們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所獲取的廣闊土地是史無前例的。而且,水陸交通的便利、政治軍事的強大,必然會推動商品貿易的發展。當時商品貿易的繁榮之勢自然不言而喻,這也就為雜劇藝術的繁興創造了物質條件。

    那麼,商品貿易的繁榮為元雜劇帶來了什麼呢?

    首先,商品貿易的繁榮為雜劇演出帶來了龐大的受眾群體。在那些人口更為聚集、商業更為發達的城市,如北京和杭州等,其市民階級往往人數眾多,且更為複雜。在這個階級裡,既有富商豪賈,又有百工布衣,他們缺乏貴族文人對於藝術的崇高追求,又比鄉野村夫見多識廣、生活富裕,也就具有更為強烈的娛樂需求。

    其次,城市經濟的繁榮對作家群體的壯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在元代以前,商稅在整個國家稅收中無足輕重;而到了元以後,它卻成為了國家最主要的收入。

    元世祖雖然希望以華制夷,增強文治,但是卻強調“務施實德,不尚虛文”,即不提倡詩詞歌賦一類的文雅藝術。這就對舊時的知識分子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麼是改行從商或是學工,麼是努力適應社會的審美需要,寄情戲場,發揮才能。

    值得慶幸的是,憑藉著龐大的受眾群體和良好的藝術環境,他們中的大部分都選擇投身於雜劇創作,為生活尋一條出路。進一步來說,他們為雜劇藝術的繁興,奠定了創作基礎。

    3.思想環境:文化政策與時代風貌

    著名文藝理論家丹納曾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一部藝術作品的產生和接受始終無法脫離風俗習慣和時代精神。對應到雜劇身上,就是指其包容的創作思想、豐富的藝術樣態以及多元的文化內涵。

    對於雜劇的發展來說,創作思想的轉變顯得過於個性化,藝術樣態的豐富又不免流於表面。所以,離開了聲色情節的直觀感受,其核心要素究竟是什麼?那應該是能夠激起受眾複雜情感,從而讓其產生共鳴的文化內涵。

    雜劇在元代精神和風俗習慣的浸染下,終於成為了一種能夠代表一個時代的藝術創作。對於創作者來說,他們所有的創作思想都是在多元文化交融中的主動借鑑與吸納,而所有的情感和審美又是在多元文化碰撞下的被動體驗與選擇。若無平地,難顯高山。正是元代豐富多彩的藝術與文化,才讓作家筆下的雜劇難掩其本色,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真實的世界。

    03

    小結

    總而言之,元雜劇的發展既離不開藝術本身的發展演變,也離不開當時社會條件、政治格局、經濟狀況、人文環境等因素的支撐和給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夸父逐日時死在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