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情語你享
-
2 # 愛抽菸的怪獸
1.如果說,傳統綜藝節目,如各種春節聯歡晚會、中秋晚會、國慶晚會等,主題明晰、立意明確,是一種嚴肅的、高品位的審美方式,那麼,《快樂大本營》的娛樂節目則徹底解除了高高在上的教育姿態,強調寓教於樂,消解了教育意義在節目中的主導地位,解構了傳統的審美基調。其娛樂節目的最終目的並不是為了教給人們某些知識,而是透過“玩”和遊戲的快樂過程給觀眾帶來感官上的輕鬆愉悅,在笑聲中給觀眾知識與啟迪。 據專業市場調查公司關於現階段的中國節目觀眾觀賞心理的調查報告表明:中國公眾渴望輕鬆娛樂和富於幽默感的節目,公眾希望瞭解明星的常人側面,公眾希望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藝。傳統的電視審美觀念在1998年以後的熒屏,被“新型綜藝節目”所替代,先有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一馬當先,後有各省、市電視臺群起仿效,一時間“週末”、“假日”、“開心”、“快樂”、“歡樂”、“非常”、“幸運”、“大本營”、“總動員”、“快車”、“新幹線”等漫天飛舞,蔚為大觀。
2.這種所謂的新型電視綜藝節目就是當前熒屏上出現的以娛樂大眾為宗旨,由主持人、明星、觀眾三方參與,並用以主持人為主的三方之間的語言交流為串聯方式,將遊戲、綜藝、競賽、博彩四大構成元素拼合與聯接起來的綜合性電視娛樂節目。 隨著從中央到地方電視臺頻道的改革,以娛樂、休閒為主要內容,以演藝文化圈為物件的娛樂新聞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潮流,諸如《娛樂現場》(原《中國娛樂報道》,光線傳播公司出品)、《中國娛樂特快》(嘉實公司出品)之類的欄目受到普遍關注和紛紛效仿,各個電視臺五花八門的娛樂報道類節目競相推出,娛樂的開發成為電視業發展的一個重大生長點,也是電視欄目設定和創新的一個熱點。
《快樂大本營》的成功,使我們認識到目前電視急需節目的多樣化,文藝晚會也非電視文藝節目的終極模式,從而也改變了人們對娛樂節目和所謂“電視快餐”的看法。由於中國大眾思想被長期禁錮,曾經有許多人把“娛樂”和“精品”對立起來,認為“精品=嚴肅”,似乎能帶來笑聲的就不是精品。從以往的創作來看,精品意味著題材永恆、重大,對人類的行為和意識有比較深入的總結和挖掘,而且製作精良(這一點有不同時代技術的侷限性),最終能夠流芳千古。其實我們可以發現精品中不乏笑聲的作品:小說《紅樓夢》中的“劉姥姥進大觀園”就膾炙人口,卓別林的影片也令人百看不厭,近年來的《真實的謊言》、《四個婚禮與一個葬禮》等等西方電影也可算是非嚴肅題材的精品。
所以,題材和形式沒有高下之分,只要結合得體,便各有其精妙之處。 目前,電視娛樂化現象正在向縱深發展,由於娛樂報道之類的節目可開發的內容較窄,各家思路容易集中在幾個熱點上,同質化現象頗為嚴重,雷同化趨向勢所難免。《快樂大本營》播出之後,在電視界和觀眾中產生了轟動效應,目前全國已有近100家電視臺先後到湖南衛視學習、取經。娛樂類欄目從取名到內容形式都大同小異,彼此之間“克隆”的熱情遠遠超過探索的熱情,各家電視臺的娛樂化欄目大量湧現,全國範圍內出現了形異質同、形形色色的綜藝節目,頑強尋找著自己的目標市場。面對這樣的危機,2000年前後,電視界將外國或臺港電視常見的益智與博彩環節引進了娛樂類節目,同時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版本,對雙休日白天的非黃金時段也進行娛樂化開發。在原有形式基礎上透過模仿和部分調整來創新高峰的模仿之路即將走到盡頭,節目只有從模仿階段中走出來,其生存與發展才有希望。
可以說,《快樂大本營》對大眾文化審美情趣的把握是十分敏感而準確的,節目內容的流行性和形式包裝的時尚性,體現了遊戲娛樂類節目追逐潮流的特點。欄目在原創時的著眼點是當下流行的大眾文化情趣,並非常善於從精英文化和民間文化中汲取養分,同時也總是從歌曲、音樂旋律、燈光、服裝道具、舞臺設計等流行文化的角度來包裝自己,以適應時代的潮流和節奏。這種文字的原創性模式一旦成立,就會在相對固定的欄目中定期播出。可貴的是,欄目敢於自我否定,一直致力於不斷變換節目形態,注重本土文化及本土受眾,不斷注入地域文化元素,珍視其地方特質,開發其發展潛質,適時營造興奮點和動情點,透過契合社會熱點的欄目媒介活動及符合國情的遊戲博彩環節,全面創新和豐富綜藝節目的表現形式。
自欄目建立以來,《快樂大本營》一直是全國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的新標榜,其整個內容與形式適應了追求更多的精神快樂和審美享受的受眾的迫切需要。 《快樂大本營》娛樂模式的建構和超越,樹立了電視綜藝節目的品牌,引發了遍及全國的“娛樂旋風”,不僅有力而徹底地衝擊了歷來國內注意“寓教於樂”,其實是重教輕樂的傳統電視觀念,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電視娛樂文化的浪潮,適時地擴大了電視觀念的影響,推動了電視娛樂節目的發展,而且憑著節目的品牌優勢創造了國內娛樂綜藝節目在收視率上的奇蹟。而隨著《快樂大本營》大眾娛樂觀念的延伸和轉換,可以說欄目在中國電視發展過程中產生了重要的文化影響,有著不可忽視的歷史地位。 從2004年以來,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的創辦更使“快樂中國”的口號響遍全國各地,中國電視呈現出從娛樂大眾走向大眾娛樂的轉型趨勢。
2005年,湖南廣播影視集團總經理、湖南電視臺臺長歐陽常林超越原有的“湖南衛視型”娛樂方式,大膽嘗試以“大眾娛樂大眾”和“觀眾決定標準”為要義的“新娛樂”模式。在《超級女聲》的成功為“新娛樂”奠定了第一個支點後,推出的海選《快樂大本營》主持人的“閃亮新主播”活動,成為“新娛樂”的第二個支點,引領了一場面向大眾的平民電視運動。
《快樂大本營》作為全國知名欄目,一直保持湖南衛視標誌性節目地位。無論是在文化功能觀念的轉變、文化產業經營管理的轉型以及中國特色的電視文化發展戰略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何繼續保持《快樂大本營》之類的電視娛樂節目的活力,建構電視娛樂節目追求智慧表現的自由度的價值取向,追求主持人個性風格的策劃思路與模式,從而儘量使觀眾保持對電視娛樂節目的審美需求,避免低俗與雷同,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符合華人欣賞習慣的娛樂化道路,這不僅是《快樂大本營》的主要創作者,而且是全國電視文化工作者和電視理論工作者責無旁貸的艱鉅任務。這些豐富而複雜的內容將會在本書的各個章節中進行具體而全面的闡述。
-
3 # 芸淡風傾my
我一直認為,好的綜藝節目,和讀書,和旅行,以及和他人交談,都是一種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之一。
可以”見天地“:
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機會體驗不一樣的經歷,我們大部分都是按部就班生活的普通人,想要逃離,卻很難擺脫日復一日的平淡瑣碎生活。帶著對美好的嚮往,努力給自己創造實現的機會。在那之前,可以透過綜藝節目過過眼癮。
比如花樣系列,不太容易說走就走的南極之旅。
可以”見眾生“:
原來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人在過著我們想要的生活,或者勇敢又孤獨的堅持著我們從沒設想過的生活方式。
限制我們的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對未知的“詩和遠方”嚴重匱乏的想象力和勇氣。
比如,最近令我歎為觀止的《超級樂隊》,推薦戳這裡:《真神仙打架的音樂選秀,驚豔到合不攏嘴》。
更多的是,可以“見自己”:
因為你總能在形形色色的演出者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不自覺地代入。
我們和偶像的關係就是這樣:
他/她有一部分原生的你,更有一部分你渴望成為的你。他們的完美,是你想要卻很難達到的目標。
養成系的綜藝,之所以活躍起來,就是距離感的消除,他們也不是完美到遙不可及,優秀到足以碾壓。觀眾也是見證了普通人的成長蛻變,在享受這個過程之餘,甚至會莫名用選手的經歷,激勵自己,不是要去複製他們的成功,而是要用同樣純粹的堅持和勇氣,去探索自己的人生,創造自己的故事。
所以,除開那些有著明顯劇本痕跡和人設炒作,更偏重綜藝效果的節目,我更喜歡那些可以看到很多真實的節目。
每年層出不窮的綜藝裡,我堅持在看《PRODUCE》系列。
從觀看每一期淘汰的激動和心酸中,我真的能感受到太多:
這些孩子,不就像在職場裡起起伏伏很可能就長時間只伏不起的我們嗎?綜藝也有著不輸真實社會的條條框框和嚴酷的潛規則,很現實,很無奈,很殘忍,也很勵志。
哪有那麼多“逆風翻盤”,不過是普通人帶著心酸卑微和那一點點的希望和不甘,努力著”向陽而生”。
可以戳我的賬號進去看:
PRODUCE X 101:選秀背後就是一個殘酷的生態小社會
PRODUCE X 101:我看到的職場之道。
-
4 # 喵皇日記
那得看是什麼樣的綜藝呢?
比如《極限挑戰》前四期,是提升了人們的審美能力
而《極限挑戰》第五期,則是提升了人們的審醜能力
回覆列表
首先觀看一些綜藝節目,可以收穫一些快樂,在閒暇之餘,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可以愉悅身心,比如《王牌對王牌》《快樂大本營》《奔跑吧兄弟》,透過節目中的一些陶侃和搞笑設計環節,能緩解我們生活中的疲乏。
再有就是綜藝節目也能滲透一些為人處世的方法和技巧,開拓一下自己的視野。
同樣娛樂也是有相同的效果,能放鬆身心,好的綜藝節目和娛樂也能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