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魚兒看影

    老片子了啊。喜歡裡面的插曲,調子很有韻味。印象特別深的是女主角路過一個男性身邊,對其赤裸著的有肌肉感的上身,那種渴望留戀的眼神,透露出深深的寂寞。

  • 2 # 名車偵探Det

    白先勇先生說崑曲《遊園驚夢》最美,於是賦文字於筆端,化作濃濃的鄉愁在裡邊,那種味道彷彿是濃濃的酒氣、桂枝的花香,抑或是崑曲那婉轉的水墨腔……數到最後的盡是物去人非兩不知的悲哀。電影版大致上是承襲了小說本的節奏,只是故事上無關,楊凡拈來了一抹亮色,算是對得起這份美麗,拿來幾段崑腔,亦對得起這份情懷,更有那道不盡說不完的悽切纏綿,在久久不散的韻律中化作傷感的眷戀。

    故事置身在一個即將敗落的家族大院,那裡庭院深深、景色怡人,閨中少婦卻總要有些哀怨,這是一個唱崑腔的女子,早年登臺唱紅做了頭牌,十八歲嫁入大戶做小,膝下已有兒女同歡,胸中卻留情懷難去。都說繁華背後是無盡的孤寂,蘇童的《妻妾成群》裡的四姨太便是這樣,久久等待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又久久不能如願,唯有終日在這個父權父權左右的大院裡鬱郁終日。《遊園驚夢》裡的五姨太倒要好些,不必在乎臥榻吸菸的老爺怎麼安排,偶爾應酬一下,也就唱一段拿手的小曲,倒也能舒緩一下心扉。

    園林廣闊,一眼望不到邊,處處是碧樹草木、亭臺樓閣,真消得讓人迷醉,更何況是幾杯小酒下肚,便失了平穩,莫知了歸路。導演算是美工出身,自然擅長表現這種美到華麗、美到頹廢、美到哀怨的景觀,鏡頭亦是平穩,多的是慢搖,少了李翰祥那種變焦層推的通透感,卻能展現給你每一個剖面。楊凡把這些鏡頭拍的唯美到極致,構圖精緻、色彩驚豔、古色古香,更有崑曲的韻律穿插其中,於是優雅到淋漓盡致,痛徹到歡快暢酣,花瓣如雨飄落,戲裡戲外已經不分,唯有痴情人雙手相扣,翩翩舞起,倒是怎樣讓人豔羨的一種滋味呀?風情二字,亦高不過如此。

    《紅樓夢》、《牡丹亭》、《遊園驚夢》,可謂一環扣一環的事物,五姨太翠花可以使那個林妹妹,也可以是杜麗娘,崑腔哀怨,卻喊不穿這府邸的高牆。導演用一個個搬運工精壯的肌肉去撩起人物內心的慾望,其實就是揭開了她們無性無愛的傷疤,這個府院叫做榮國府,有真不曉得是不是一個巧合。翠花是一個禁錮在其中的女性,禁錮她的不但有高牆,還有道德的鎖鏈,心中瞭然二管家對自己的一片痴心,竟也越不得雷池一步,只能默默的收在懷裡慢慢體溫,直待他日二管家投軍報國,翠花方才頓悟失之可貴,於是無奈之下寄情戲班小武生,一晌貪歡迷亂,竟然鑄成大錯。

    若說翠花是一個無奈的犧牲品,那麼榮蘭便是一個懂得抗爭的新女性,事實上她也是榮國府唯一一個可以越出高牆,可以自由生活的女性。她的叛逆、她的灑脫、她的獨立,反映在她的外表上,是一種男性化的裝扮:短髮、男裝、馬靴、錦帽,甚至一起演《牡丹亭》都要唱男角,而她男性化的一面所取的參照物便是她所傾慕的女子——翠花,於是抹頭油、穿男裝、演對戲是為了製造彼此相聚的機會,併成全自己作為一個新女性的地位。榮蘭授課於當地女中,崇尚知識、待人嚴格,儼然一份革命化的進取心態,只是換了男裝便顯得嫵媚而溫婉,倒是有點女為悅己者容的意味了。

    翠花和榮蘭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它既有同性戀者的曖昧,又有一種對自身選擇的共鳴。翠花困頓與高牆,膝下有女,自然想尋一個依靠,哪怕這個依靠是一個女性,只要堅強了便好;榮蘭胸中有志向,卻因身為女兒,又妄圖找一個人來呵護,她和翠花的關係變成了這一傾向的最合理解釋手段。榮蘭既稱吸引自己的是那種香氣、鴉片味道、頹廢氣質,卻不曉得這是一個讓自己可以故作強者的藉口,有一天這份幻想被那個叫邢志剛的檢查員打破的時候,方才承認起自己身體裡的原始慾望,再也換不回男人衣裳。此時的翠花和榮蘭,關係依舊,情懷則已經大不如前。

    《遊園驚夢》把目光投向了那個幽暗昏惑的庭院,還有它們最後的受害者,家道中落是那個年代最常有的事,分崩離析之前的那份紙醉金迷才是難能可悲,白先勇的文字皆是付諸於此,並延伸至其後的那種枉然與落寞,所有的崑曲旨在追憶往昔,卻又傳達哀怨。楊凡秉承這一情懷,讓這個時代美到燦漫、美到昏沉、美到支離破碎,用一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悽怨來註解那份愁腸。事實上崑曲是易懂的,它行腔優美、婉轉纏綿、柔漫悠遠,最適合來嘆惋那份往來於世的無奈和徒悲,情未了,難再續,鼓聲若響,難復心旁,原來愛戀皆是隨水流散的春光。

    宮澤理惠是那種古典端莊的美麗,她身著旗袍,東方女性的傳統魅力盡顯,《遊園驚夢》是她參演的第二部國語片(另一部是陳以文的《運轉手之戀》),無論悲、歡、愛、欲無不拿捏的恰到好處,她的表演含蓄而深沉,崑曲演唱的段落更是悽傷感人。倒是王祖賢扮的那新女性有些過火,悲慼到了,優雅灑脫都流於表面,想到是這個角色更適合梅豔芳,或者林青霞,她們倆便總能在身著男裝後氣質盡顯,王祖賢卻無從做到,而豔絕眾人的鬼狐女,倒是更適合她。王祖賢是片中的第一主角,莫斯科電影節的影后卻被宮澤理惠摘去,不得不說是一個技不如人的較場。年輕的吳彥祖仍在發揚自己的“男色”,不惜寬衣解帶赤膊上陣,來承載女人戲裡的那一抹豔色。

    都說楊凡的電影像鴉片,總是因為太過唯美、煽情、傷感,又容易流於頹廢、自戀或者虛妄,奈何我們又偏偏喜歡這種鴉片的味道。《遊園驚夢》裡的榮蘭面對吸食鴉片的翠花說:我本想勸你戒菸的,可是煙霧中的你卻是那樣的迷人的,叫我怎麼忍心呢?楊凡的電影也一樣,那種倒影般的緩緩推進,又豈是不迷人呢?更有那《皂羅袍》的悽豔唱段,入耳凝結,又怎麼能不感傷呢?我想《遊園驚夢》的美麗近乎超過了我們的幻想,它擁攬著如花美眷,見證著逝水流年,又一點一點細數著紅塵裡繁瑣的悠悠歲月。

  • 3 # 深情不如套路

    楊凡的影片中滲透著一種末落式的奢華之美,在唯美的畫面中頻頻顯露出頹廢的味道,那是極盡之繁華,猶如他那些電影的名字,海上花。。。

    楊凡自稱為六百年的崑曲而痴狂,為了拍攝《遊園驚夢》,面對空蕩蕩的蘇州園林,拉了幾個集裝箱的服裝道具去重現的中國傳統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方式,華人的精神家園是怎樣的呢?

    色聲香味觸法透過了眼耳鼻舌身意以盡善盡美之能事,崑曲無數優美唱段透過宮澤理惠和王祖賢的表演穿插其中,那是人間的天堂。

    那份對繁華之深刻理解也給了楊凡的另一個職業世界攝影師去不停地演繹VOGUE,BAZZAR的現代奢侈,他也這樣拍攝了:他最敬重的朋友一位用簡單的文字描述普通人的生活而創作非凡作品的人---沈從文先生

    為什麼要那麼奢靡而沒落呢?怎可如此沉迷?色聲香味觸後面不是有一個法字嗎?宛如蘇州園林-獅子林是一位禪師為其老師而修造的心靈空間。。。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上面的是怎樣的呢?

    “彼如來國,多諸寶樹。或純金樹、純白銀樹、琉璃樹、水晶樹、琥珀樹、美玉樹、瑪瑙樹,唯一寶成,不雜餘寶。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根莖枝幹,此寶所成。華葉果實,他寶化作。或有寶樹,黃金為根,白銀為身,琉璃為枝,水晶為梢,琥珀為葉,美玉為華,瑪瑙為果。其餘諸樹,復有七寶,互為根乾枝葉華果,種種共成。各自異行。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葉相向,華實相當。榮色光曜,不可勝視。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是諸寶樹,周遍其國。”

    “又其講堂左右,泉池交流。縱廣深淺,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潔,具八功德。岸邊無數栴檀香樹,吉祥果樹,華果恆芳,光明照耀。修條密葉,交覆於池。出種種香,世無能喻。隨風散馥,沿水流芬。又復池飾七寶,地布金沙。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芬陀利華,雜色光茂,彌覆水上。”。。。

    “十方世界諸往生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不聞三途惡惱苦難之名,尚無假設,何況實苦。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彼國,名為極樂。”---《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這才是超世稀有南無淨土西方極樂!才是應該是像楊凡的攝影集的扉頁的那些送給至愛親朋的話:

    To My Father(致吾父)---(中國印象)

    To My Sisiter(致吾姊)--- (西藏行)

    To My Dearest You(致吾至愛)---

    那些:Independant(獨立), Innovative(創新), Individual(個性) 何嘗不是來自Interactive(相互交流之交相輝映)---From yonfan"s blog

  • 4 # woro筆記本工作室

    遊園驚夢:女人,在情、欲和自我中的艱難抉擇,這部電影也巧妙借用了經典戲曲的故事原型,自家的後花園之後更生傷春之情,回來後竟然夢中與一手持折柳的公子在花園內有了一番雲雨之情,在夢醒之後獨自入後花園尋找夢裡多情郎。由此,也就有了崑曲《牡丹亭》中杜麗娘“遊園”、“驚夢”和“尋夢”等幾段,雖情不知所起,然已一往而深。

    電影也同樣講一個類似的故事,之不過劇中是講了榮蘭(王祖賢)和翠花(宮澤理惠)之間曖昧的感情,相識時在花園裡同唱《牡丹亭》,兩人情投意合卻又壓抑的感情。

    電影以不一樣的角度,非常細膩又溫情的表現了劇中主角的感情。

    非常值得觀看的一部電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正確理解及運用“以正理國,以奇制勝,以無事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