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品玫瑰
-
2 # 命理思維
我喜歡吃牛肉,所有在家總是滷一些牛肉。
八角、香葉、肉桂、陳皮是常見的香料。
白豆蔻,香氣強烈,滷汁裡無法忽略的一抹亮色,滷菜可去腥增香。
草蔻,低沉的香氣,和白豆蔻相比性格完全相反。
白芷,大多買到手是被切成一片一片的形狀,強烈的藥香,放多了太濃烈就會有中藥味。
草果,火鍋裡也常見,有人還以為是罌粟殼,完全不是。草果有很難忽略的香氣,在燉肉或者滷肉的時候用來除去腥羶味的,或作燒菜類去除異味。
砂仁,氣味溫和芳香,香氣容易滲入肉裡。是滷菜增香的常用香料。以果實飽滿厚實為好。
排草,滷水中使用,也可在麻辣火鍋中使用,具有一定的抑菌防腐作用,延長食物儲存期。
小茴香,形似稻穀粒、氣味芬芳無藥味,色澤黃綠、香氣濃郁、顆粒飽滿為佳,多用於滷水調製、燒菜和火鍋底料調製應用。使菜品聞起來清香宜人。
芳香料:香茅、蒔蘿、蓽撥、香葉、荊芥、百里香、孜然、丁香、小茴香、肉豆蔻、白豆蔻、草豆蔻、八角、雲木香、辛夷、甘松、排草、砂仁、薄荷、紫蘇、香菜籽、芹菜籽、紅豆蔻、五加皮
具體芳香型的香料有哪些特性,下面給大家一一道來。
1、八角。又名大茴香、木茴香、大料,八月珠。味道甘、香,性味辛、溫。具有調中開胃、散寒止痛、殺蟲避穢、解魚肉毒的作用。八角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又名茴香,在滷菜中起著,增香去腥解膩增鮮的作用。一般50千克的水或湯需要新增八角50克左右。陰虛火旺者少食。市場上有很多假的八角,假的八角常多發育不規則,不是八角形。常有尖頭,彎曲,果非八角那樣甜香味,或為味淡,麻舌或微痠麻辣,或微苦不適。
2、香葉。又名月桂。是月桂樹上的葉子。主要作用是增香。需要注意的是香葉在使用之前要入蒸籠先蒸15分鐘後再加入料包,才能使它的味起到芳香的作用。香葉是月桂樹的葉子陰乾而成,帶有辛香和芳香.蒸後才能使芳香味發揮效力,現在廚房用炒制的方法只能增加它的香辛刺鼻的味感。一般500克原料放2克左右為宜。也分情況,如有試驗者表明:用來燉制各種肉類原料,一般肉類原料為1千克時,需要新增香葉約2-3片。用來製作醬湯或者滷水,一般50千克的水或湯需要新增香葉30克左右。
3、小茴香。又名草茴香,香絲菜、懷香等。味道甘、香,單用或與它藥合用均可。其鮮品莖葉在烹調中常見用於製作茴香胡豆、茴香餡餃子等。其成熟果實猶如小稻穀粒或孜然,有特異芳香氣。作為香料使用,廣泛用於紅燒、滷水、麻辣火鍋或豆類、花生、豆製品等。在燉、燒、燜制各種肉類原料時經常應用。一般肉類原料為1千克時,需要新增小茴香的量為3-5克。用來製作醬湯或者滷水。一般50千克的水或湯需要新增小茴香50-60克。
4、孜然。味食香料,味辛、香。通常是單用,主要用於烤、煎、炸的羊肉、牛肉、雞、魚等菜餚。是西北地區常用而喜歡的一種香料。孜然的味道極其濃烈而且特殊。南方人較難接受此味,故在南方菜中極少有孜然的菜餚。
5、丁香。又名雞舌香,公丁香、子丁香。味道辛、香、苦,性味辛溫。單用或與它藥合用均可。丁香性味辛溫,具有暖胃的作用,還可以解魚蟹、酒、瓜果等的寒毒。這裡需要提到它的一個小特點,丁香可以治口臭。古代大臣上朝時嘴裡就會含一個丁香用來防口臭。另外丁香分為公丁香和母丁香。公丁香是花蕾,母丁香是果實,效力比公丁香差些,按理說在配方中用其中一個就可以了,但是在配方中一般會把它倆同時搭配,遵循的只是古代”陰陽調和“的道理。丁香是常用於扣蒸、燒、煨、煮、滷等菜餚。如丁香雞、丁香牛肉、丁香豆腐皮等。在燉、燒、燜制各種肉類原料時經常應用。一般肉類原料為1千克時,需要新增丁香的量為2克。用來製作醬湯或者滷水。一般50千克的水或湯需要新增丁香20克左右。
6、肉桂。肉桂、桂枝特性和圖片參照之前文章。 肉桂是起前香作用,桂枝是複合香作用。主要用來燉牛羊肉,或者燉像豬蹄、雞肉這樣有濃郁異味的動物性原料。每一千克肉需要新增桂皮2克左右。如果用來製作滷水或者醬湯,50千克的水或湯新增桂皮的用量不要超過80克。
7、蒔蘿籽。味道辛香甘甜,性溫。具有清涼的芳香氣味。又稱癟谷茴香、土茴香,刁草等。性溫味辛,為義大利菜主要香料,莖葉作色拉、海鮮及湯類增香調料,蒔蘿籽可用於製作五香調料,也可做湯類滷水的增香調料。有健脾、開胃、整腸及利尿的作用。多用作食油調味,有促進消化之效用。新鮮的主要用在海鮮菜的裝飾,乾的可在海鮮菜起鍋時放入,1000克主料大約用15克。
8、紫蘇和白蘇。紫蘇和白蘇廣義上都屬於紫蘇大類。紫蘇是正宗中國原產的東西。有特異芳香。辛、溫。促食慾,解魚蟹蝦毒(辛溫解寒毒)。紫蘇的分類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按葉片形狀分:皺葉紫蘇和尖葉紫蘇。皺葉紫蘇,也稱回回蘇、雞冠蘇,在中餐和日本料理常常使用。尖葉紫蘇,又叫野生紫蘇。葉片比皺葉紫蘇大而平坦,質地較老,多用於南韓燒烤和泡菜。二是按花穗顏色分有白蘇和紫蘇。白蘇,因兩面葉片皆綠色又叫青蘇,則北方常見。紫蘇,有兩面全部紫色,也紫背面綠者。也稱紅蘇、赤紫蘇,南方多見。具體的特性以後再講。紫蘇屬香草類草本植物,本味兩用。味道辛、香。用途不廣。但用於炒田螺,味道極妙,有時用於煮牛羊肉等。還用途就是在煮魚、燉魚、蒸魚頭時加入,濃郁的紫蘇香味不僅僅可以遮蓋魚或魚頭的腥味,還可以提升魚頭的鮮味。如果魚的重量為750克,那麼需要新增鮮紫蘇5克或者幹紫蘇1-2克。
9、薄荷和留蘭香。薄荷:味道辛、香。用途不大,又稱野薄荷、夜息香、南薄荷。薄荷的主要成分是薄荷醇(薄荷腦),涼氣刺鼻,具有疏肝解鬱、清利咽喉的作用。主要用於調製飲料和糖水,有時也用於甜餚。薄荷味辛,有宣散的作用,吃多了則會耗散真氣。薄荷有很多變種主要有胡椒薄荷、蘋果薄荷、檸檬留蘭香(水薄荷的栽培種)、水薄荷、巧克力薄荷、科西嘉薄荷。留蘭香:又稱綠薄荷,青薄荷,荷蘭薄荷,魚香菜,香花菜,皺葉薄荷。留蘭香主要成分是香芹酮和苧烯,香氣清甜柔,微涼。中藥裡不能將留蘭香當薄荷用。留蘭香有兩種,一種是植物學名留蘭香,無薄荷味。另一種是圓葉薄荷,又稱魚香草等,有薄荷味。與薄荷形態、氣味相似。很多地方把留蘭香當做薄荷其實是把圓葉薄荷和薄荷混淆了,它們倆確實很像。二者區分主要是從葉、花、聞香、藥用這幾方面,具體的區分以後再講。
10、藿香。味辛性微溫,可闢穢祛溼。一般在菜餚中多用於燒魚,取其特殊的香氣及去腥之用。又名川藿香、排香草、土藿香、兜簍婆香、多摩羅跋香、大葉薄荷等。少量即可。
11、羅勒。別名千層塔,西餐中常用。既有丁香的芳香又有薄荷的清涼。有甜味和淡淡的辣味。去腥解膩。可用於義大利麵或批薩醬,沙拉醬等。另外多用於做餡料、肉醬調料,與香葉、百里香配合使用,效果更佳,烹製海鮮原料時也會用到,可達到闢腥氣的效果。羅勒是臺灣“三杯雞”中不可缺的香料。它不耐高溫,需要即做即用。
12、迷迭香和百里香。迷迭香味辛辣,清甜帶松木香的氣味和風味,香味濃郁,甜中帶有苦味。提味。迷迭香與香葉配合可醃製肉類,與百里香、羅勒配合使用效果會更佳,常用於燒、烤、炸羊排(豬排、雞排),羊肉的羶香與迷迭香的特殊清香是一種絕配,烤羊排時放入少量的迷迭香可起到增香的作用,一般1千克羊排放1克迷迭香即可。除此之外,還可應用於沙拉、涼拌菜中,有健胃發汗功效,類似生薑的作用。百里香別名山胡椒、地椒、麝香草。增香,回味醇厚。一般用於醃製豬肉、牛肉,燴雞肉、羊肉、牛肉等,有時在冷盤製作中也會放入少量提味。多用於做滷水。一般用在醃製肉類(牛排、豬排、雞排等),1000克原料加10克即可,多數和迷迭香結合使用。
13、鼠尾草。香味濃郁、略帶苦味。別名洋蘇草、烏草、水青、秋丹參等,是唇形科鼠尾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適合肉類烹製,特別是豬肉,此外,也可用於火腿、西式香腸等加工品。一般用在醃製牛排、羊排時去腥增香,1000克牛排放10克即可。新鮮的鼠尾草多用於肉類菜的點綴。
14、甘松。氣芳香、味濃而略帶苦。味辛、甘,性溫。甘松有理氣止痛之功。甘松有理氣止痛之功。在麻辣火鍋湯料或滷菜中常用的一種毛絨絨、黑褐色的根狀香料,成都人稱之為香草,重慶人稱其為香菘,其實應該叫甘松,又名甘松香。甘鬆氣味辛香,在麻辣火鍋湯料或滷水中加入此香料,其香味濃郁。不過要注意量的把握,一次用量不宜超過5克,否則香氣“膩人”。
15、香茅草。果香濃郁,回口甘甜,增香之餘還能顯著去除動物性食材的腥羶異味。因有檸檬香氣,故又被稱為“檸檬草”,在烹飪界俗稱“香茅草”。原產於亞洲的印度、斯里蘭卡等熱帶地區,國內廣東、海南等地有栽培,目前主產區為斯里蘭卡、爪哇、馬拉加西、南非,其中以爪哇產的香茅草品質為佳。香茅草可代替檸檬放入飲用水中,即成檸檬水的“簡單快捷”版本。因為它富含檸檬醛,有消毒、殺菌、防腐的作用,還能顯著提高消化機能,有健胃消脂之功。燒烤、火鍋、麻辣燙、燒、滷、燉均可使用,因為果香濃郁,回口甘甜,增香之餘還能顯著去除動物性食材的腥羶異味,但香氣過於突出,若使用過多,對其他香料或食材本味有遮蔽作用,因而用量需慎重,每千克食材用量為0.1-0.4克左右。
16、檀香、沉香、麝香。作為四大香料“沉檀龍麝”中的三個,作用不言而喻,都是增香的,由於他們價格比較昂貴,在料包裡用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