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鄉刀客
-
2 # 歷史的河流
唉,這個問題真的不好回答。
應該說,考古是一門科學,要真實地反映過去的客觀存在,容不得一絲的造假,這是它存在的底線。但是,中國現在學術環境太不正常了,“形象”遠比“真相”更重要。說實話,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的那句經典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離我們真的還太遙遠,太遙遠。更多的時候,“考古”被我們某些人當成了一種工具。
比如,要問西水坡遺址出土的“蚌塑龍”是真的嗎?很多人的觀點就是:應該是真的,必須是真的,只能是真的。是“不容置疑”的!連懷疑都不能懷疑,要絕對的相信,要把它當成一種堅定不移的信仰——必須是真的!
現在,咱們再回頭看看這個進入小學教科書的“中華第一龍”。
第一,碳十四測定說明的問題。
碳十四測定能不能說明問題?能。但是,碳十四測定的作用也非常有限。比如,它能測出挖掘出的貝殼、人骨的年代,但它能測出“貝殼造型”的年代嗎?
第二,該遺址的發掘人——發掘考古現場工地總指揮。
孫德萱,1962 年畢業於新鄉師範學院數學系,分配於濮陽一中任教。1964年10月調安陽專署教育局,1968年原專署文教衛生三局合併後,參與從戲劇、書法繪畫到考古挖掘等各方面工作。後來他迷上考古,1974 年起自費購買《文物》、《考古》、《文史知識》等十餘種雜誌,自學成才。1983 年孫德萱出任剛成立的濮陽市文化局副局長,為本地文化建設,他組織參加過省裡的民間音樂、舞蹈、戲劇比賽、企業文藝匯演等活動。1987 年 6 月 17 日,時任市文化局副局長,是濮陽西水坡遺址考古工地總指揮。
第三,西水坡遺址“蚌塑龍”的形象問題。
下圖是同時期“龍”的形象,第一幅是陶寺遺址(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出土的龍形象,第二、第三是紅山文化(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000年)出土的龍形象:
下圖是安徽凌家灘遺址(距今5300年)出土的龍的形象:
下圖是中國從商代到清代“龍”的形象:
下圖,這是重點,是西水坡遺址(距今6500年)出土的“蚌塑龍”的形象與1969年才制定的不丹國旗“龍”的形象的對比圖:
第四,濮陽西水坡遺址“蚌塑龍”發現的時間點。
從這時開始,中華大地的“龍”文化開始盛行。
1985年剛過,1987年在濮陽發現仰韶時期的西水坡遺址,在發掘的過程中“李文穎說:‘然後我們進行搶救性發掘,在清理出30多個普通墓葬後,並沒有發現特別重要的文物,這時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就不期而至了。’”(《中華第一龍》,2006年8月11日,河南省政府網站,來源:河南日報報業集團)
1988年,是改革開放後第一個中國傳統的農曆“龍年”。這個時候,濮陽西水坡遺址發現“中華第一龍”橫空出世了,華人舉國歡呼了:“看!我們真的是龍的傳人耶!我們的血統好高貴耶!”好自豪啊!好欣喜啊!絕對的政治正確。
第五,濮陽西水坡遺址的墓主人是誰。
看到了嗎?墓主人是顓頊,是顓頊的墓,左青龍,右白虎。
但是,這個濮陽的這個“顓頊”,卻並不是黃帝孫子的那個顓頊。這個顓頊要比黃帝大1800歲。“1800年”,恰好就是白素貞由蛇修煉成人的時間。我想,那這個墓主人就應該是黃帝孫子的那個“顓頊”的前世吧。所以,把他稱為“顓頊”,也是能說的通。
第六,咱們來個實物對比,看看二里頭遺址所出土的、同樣是碎片拼成的綠松石龍與濮陽西水坡遺址的“蚌塑龍”究竟有何差別。
看到了沒有?二里頭遺址的綠松石龍與遺址土層是一個水平面,甚至有個別的綠松石碎片還比土層低。而濮陽西水坡遺址的“蚌塑龍”呢?它為何會懸浮在遺址土層之上?周圍的土哪裡去了?為何成了一個個土坑?
真相是什麼?真相就是:遺址本來的蚌殼鋪滿一層,根本就沒有任何形狀。是有人用“減法”,將“多餘”的蚌殼“取走”,留下來的,就可以是他自己想要的任何形狀!
只是這個造假者聰明的有點過了頭(書法、繪畫、舞蹈、藝術、表演加考古的綜合人才),為了讓人一下子就能認出這是一條“龍”,快速達到震撼的效果,不僅給“龍”做出了“雙足”,竟然連“腳趾”都有,更神奇的連“舌頭”都有!!!本來估計還想做“龍犄角”,只是因為空間有限才作罷了。
-
3 # 文物樑子
應該沒錯,考古學家不會在基本資料上造假!一般的原始圖形都有其原來的實際存在為藍本!
對洛陽和鄭州在中國文化上的地位作用我們陝西人,華人應給予充分的尊重!將古代文明的成就作為傳播中國文化的依據和材料是現代華人的任務。在具體做法上,不能歪曲事實,無中生有。“有”很多,都沒發揮好!
-
4 # 微風210616875
至今還有人質疑地球是平的,拿出很多證據!質疑的人永遠存在。這個墓葬是1987年發掘的,當時學術造假並不盛行,什麼旅遊資源更是沒有概念,要不濮陽政府也不會把墓葬叫國家博物館拿走。更何況那是發掘是水庫工地現場,每天圍觀群眾很多,所有東西都有原始照片存檔,造假難度也太大了吧!!!
-
5 # 李夫人
不知道別瞎說,當年我就住在附近,我還下到坑裡看了,人骨兩邊一龍一虎,其他坑裡還有別的動物。另外老城牆根一坑一坑的人骨排列很整齊,有的身上還有箭頭,有好多坑呢,說是和龍不是一個年代的,還有好多沒挖掘呢。沒什麼可質疑的,我就是見證。
-
6 # 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兒
1987年夏天,在河南濮陽城內西南角,發現了一座古墓葬,編號為45號墓,又被人們稱為西水坡“龍虎墓”。這是一座什麼樣的墓呢?又有什麼重大發現呢?
這是一個土坑豎穴墓,有明顯的仰韶文化灰坑,所以時間很清楚。墓主人是一個壯年男孩子,在墓室中間,頭向南,仰身直肢。隨葬有三個人殉,分別在東西南三面的小龕內,也都是仰身直肢。西、北兩個人殉,雙手都背壓在骨盆下,一個十二歲女孩,一個十六歲男孩。
在墓主骨骼兩旁,有用蚌殼排列成的圖形,東方是龍,西方是虎,形態生動,在墓主腳下略偏左,即北方有一處三角形,旁邊還有兩根人脛骨
在墓室以外同一層面上,還有兩處蚌殼排列成的龍虎形狀,頭方向相反,上方另有兩動物形。龍口前方,有一珠形,上方兩動物間置一石斧。另一處距上述一處又約20米,有一龍一虎,頭方向相反,龍背上騎有一人。這兩處與主墓成南北一條直線。
這座墓裡的蚌殼圖形有什麼意義?爭論很多。讓我們想到了青龍白虎觀念。可是有人說這是秦漢之後的產物。不過,那形狀實在是太明顯了。而且位置上龍在東,虎在西,方位與青龍白虎觀念也完全相符。而墓主人下面的三角形,方向是正北,我們也會想到帝星。
青龍白虎觀念是不是就是這墓的設計理念呢?
這其實是四象中的二象。秦漢人已有四象之說。這在《淮南子 天文》中有系統記載。四象就是星宿排列。每象相當於二十八宿中的七宿。
而四象的名稱已見於戰國。如《禮記》就有,
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兵書《吳子》中談到過。還有值得注意的是,長沙馬王堆帛書《刑德丙》和江陵張家山竹簡《蓋廬》都有類似文句,簡帛雖是漢初,但內容應該是先秦的。再有屬戰國作品的《考工記》,也有類似四象之意,只不過以熊代虎,帶有地方色彩。還有戰國時天文學家已有四象具體論述。如《開元佔經》。
其實戰國四象之說 ,已為近代考古發現。如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1號墓。那裡面有一個漆箱蓋,上面有漆繪圖形,一個大大的鬥字,周圍二十八宿之名,兩側一龍一虎,這個墓葬時間是公元前433年。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二十八宿與四象的聯絡,還表現在星宿與四象身體部位的對應,如青龍的七宿至少有角亢心尾肯定是龍體的部位,這從《開元佔經》可以看出來。
我們再往前推,《左傳》有
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鶉火中,必是時也。這幾句話裡,明顯有四象觀念,不僅存在,而且見於童謠,可見廣泛。而《左傳》中另外一處也說到
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味,以出於內火,是故為鶉火,心為大火。這足可以證明春秋四象觀念的存在。而且我們可以看出,二十八宿中得名來源於四象及其位置。也就是我們可推論,四象早些。我們再看史書《尚書 堯典》,陳遵媯先生說,春分南北鳥中,夏至東方火中,秋分北方虛中,冬至西方昴中,這說明以四象定方位,其時已有之。
四象在古代一直帶有神話色彩,並不是僅為星宿劃分,這其實也是四靈觀念,龍鳳虎靈,中國古代有魂升於天,魄藏於地的思想。如長沙陳家山墓帛畫,子彈庫帛畫就有類似的圖案。而在此墓葬中,騎龍圖案,應該也是昇天的過程。
最後,我們說,這墓沒有假,而且很有史學價值,圖案還很有可能就是四象或四靈觀念的體現,好了,我們就說到這裡吧,本來借鑑了李學勤《西水坡“龍虎墓”與四象的起源》。
-
7 # 堯舜臣紹
肯定是造假。
此時還沒有“白虎”,龍也不是這樣的形象。
夏朝後才有“白虎”,秦朝的龍才是這樣的。
具體造假程式,網上都有,大家百度吧。
回覆列表
用碳14測定6400多年的東西怎麼造假?當年剛出土發掘時本人親自去看過兩次,是一點點清理發現的。但現在濮陽博物館裡展示的龍的“蚌塑龍”是個複製品,但其它蚌塑圖案是原件,“蚌塑龍”原件被收藏在北京的國家博物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