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野小河

    CDM這個專案咱們國家起步比較晚,但發展勢頭非常快。我本來準備了咱們國家在CDM上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的PPT材料,但剛才趙所長在論述中提到了生態建設碳的減排,我又改變了主意,想談點“森林碳匯減排專案的現狀和前景的分析”。應該說溫室效應氣體對整個環境的影響,尤其是生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我想這個話題可能會和我們所談的生態問題更緊密一些,也想跟大家共同的探討一下。

    森林碳匯是指森林透過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CO2吸收並以生物量的形式貯存在植物體內和土壤中的能力。森林的這種碳匯作用可以在一定時期內減少大氣中溫室氣體的積累,從而減少該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巨大的生物量,是地球碳迴圈重要的匯和庫,它與氣候變化有著直接的聯絡。資料表明,森林每生長1m3生物量,平均吸收1.83t CO2,有著很強的碳匯功能。周國逸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成熟森林在地上部分淨生產力幾乎為零的情況下,土壤持續積累有機碳,表現出強大的碳匯功能。實施造林和再造林,增加森林的碳匯量是世界公認的最經濟有效的解決CO2上升的辦法。

    由於工業化程序加速,致使燃燒大量化石燃料產生大量CO2,加之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使固碳作用下降,碳匯與碳源不能達到平衡,出現碳失匯,大氣CO2濃度增加導致了溫室效應,並影響到全球碳迴圈。降低和穩定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汙染物減排,二是吸收溫室氣體,後者則與森林有著密切聯絡,這是因為森林具有透過光合作用和森林土地利用可以吸收、固定CO2的森林碳匯功能。透過植樹造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通常其長期單位成本遠遠低於透過工業產業升級、利用工業汙染治理減排的成本。這也是近些年林業碳匯專案日益受到國際社會普遍重視的一個主要原因。

    一、森林碳匯發展背景

    節能減排已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責任。地球向大氣層排放的溫室氣體與日俱增, 削減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保護人類的共同利益,已經成為共識。《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是1992年5月22日聯合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就氣候變化問題達成的公約,於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發大會(地球首腦會議)上透過, 該公約是世界上第一個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以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經濟和社會帶來不利影響的國際公約,也是國際社會在對付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國際合作的一個基本框架。公約於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具有法律約束力,旨在控制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將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使氣候系統免遭破壞的水平上。為緩解全球氣候變暖趨勢,1997年12月149個國家地區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審議通過了《京都議定書》,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京都議定書》規定所有發達國家在2008年到2012年間必須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比1990年削減5.2%。有約束的溫室氣體排放機制為碳交易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目前,國際上碳交易主要有CDM (清潔發展機制)、JI(聯合履行)、ET(排放貿易)三種機制。碳交易已成為面對氣候變遷的一個市場解決方案。其它一系列氣候公約國際談判中,國際社會對森林碳匯作用越來越予以關注,如《波昂政治協議》、《馬喀什協定》都將造林再造林等林業活動納入《京都議定書》確立的CDM(清潔發展機制),鼓勵各國透過綠化、造林來抵消一部分工業源CO2的排放量。2003年l2月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9次締約方大會,國際社會已將造林再造林等林業活動納入碳匯專案達成了一致意見,制定了新的運作規則,為正式啟動實施造林再造林碳匯專案創造了有利條件。《京都議定書》不但規定了41個工業化國家的減限排額度和時間表,還在3.3和3.4條款引入了溫室氣體吸收匯,允許透過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等活動獲得的碳匯用於抵消工業和能源部門的溫室氣體減限排量。同時還在第6條規定可透過包括林業活動在內的專案活動獲得的碳匯來抵消減限排額度。同時,《波昂政治協定》為附件1國家利用造林碳匯專案設定了上限,即附件1國家在第一承諾期的每年中從CDM 造林碳匯專案中獲得的減排抵消額不得超過其減排年排放量的1%,也就是說附件1國家所承諾減排任務的20%可以透過COM 碳匯專案來完成。但森林碳匯必須是森林固碳能力減去造林活動、林地流轉造成所產生的排放量相抵後的淨吸收量。

    二、森林碳匯專案開發現狀

    綜觀整個《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的國際碳交易市場,國際碳市場所交易的大都是減少排放的工業專案,而森林碳匯專案由於規則、方法有待進一步研究以及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等諸多因素,目前實現交易少。因此,森林碳匯在CDM中的專案所佔的比例和交易量都比較小。以巴西為首的拉美國家和印度等在森林碳匯工作踴躍,特別是處於熱帶地區的部分國家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森林的碳吸收速率比較快,造林成本相對較低,再加上他們過去的造林規模有限,現在可以用來進行造林和再造林的土地潛力較大。而且這些國家開展相關研究和試點早,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按照有關規定,在《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的第一承諾期內,發達國家可以透過造林再造林碳匯專案實現的減排量佔其減排量的比例有限,即不超過總減排量的1%。也就是說,在全球流動可以抵工業減排量的森林碳匯大約為3500萬噸,已在國際森林碳匯活動形成競爭機制。

    中國開展森林碳匯相對較晚,但發展勢頭較好。中國政府於2001年啟動了全球碳匯專案,對開展造林再造林碳匯專案及其相關工作給予了充分重視和積極支援。2003年底國家林業局針對氣候談判出現的新進展,成立了國家林業局碳匯管理辦公室以來,國內推行碳匯專案試點和研究日增。2007年頒佈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強調,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最大限度地發揮森林的碳匯功能等是應對氣候變暖的重要措施。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林業局等部門積極搭建碳匯信息交流平臺,組織實施全球第一個清潔發展機制林業碳匯專案和多個林業碳匯試點專案。由中國國家林業局與義大利環境和國土資源部簽署的中國第一個林業碳匯專案落戶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雙方約定,在第一個5年有效期內,義大利投資153萬美元,在敖漢旗荒沙地造林4.5萬畝,專案產生的可認證的二氧化碳減排指標將歸義大利所有,透過該專案碳匯交易籌集了生態補償資金,減輕財政補償公益林的壓力。以中國科學院為首的一些科研院所,也對全國森林生態系統的碳迴圈和碳儲量以及碳匯功能等進行了初步觀測和研究。國家林業局、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國綠化基金會等已聯合發起了中國綠色碳基金,以促進吸納民間資金開展以固定大氣中二氧化碳為目的的造林、森林經營及能源林基地建設,鼓勵企業減少碳排放,並投資森林碳匯專案進一步降低“碳足跡”。北京市將建立中國綠色碳基金北京專項,專門管理北京市企業、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為林業碳匯造林所捐贈的資金。

  • 2 # 小俊搞野

    目前,國際碳匯交易市場容量非常龐大,已形成產業規模。根據《京都議定書》的規定,在2012年之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減排量要達到5.2%,到2040年,減排量要達到80%。隨著二氧化碳減排量上升,碳匯價格還在上揚。在目前減排量為5.2%以內時,其二氧化碳排放指標價格每噸l0.7美元;如果是減排量達到50%,二氧化碳排放指標將達每噸200美元,那時全世界碳匯交易可以達到上萬億美元的市場。而目前整個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才3萬多億。

    中國發展碳匯林業具有一定的優勢,因為中國的森林資源豐富,碳儲量十分豐富,而且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發展碳匯林業。

    中國是世界林業大國,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表明,全國林業用地面積2.85億公頃,森林面積1.75億公頃,森林覆蓋率18.21%,森林蓄積量124.56億立方米。而科學研究結果表明,森林每產生1噸幹物質,可以吸收1.6噸二氧化碳,釋放出1.2噸氧氣;森林每長出l立方米的蓄積量,大約可吸收固定350公斤的二氧化碳。

    中國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在中國十大流域中,森林資源主要分佈在其中的七大流域,七大流域土地面積佔全國國土面積近一半,森林面積佔全國的七成以上,其中長江流域、黑龍江流域的森林資源佔全國的一半,七大流域的森林蓄積量佔六成以上,其中黑龍江流域在七大流域中森林蓄積量最大,森林覆蓋率最高。

    由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自然環境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發展水平,森林資源質量也有明顯差異。

    中國的碳密度存在著很大的空間異質性,西藏最大為78fhm2,其次是吉林62t/hm ,新疆61t/hm2,雲南60t/hm2,西川53t/hm 。西南和東北地區碳密度較高,多在40t/hm2,西藏、。雲南和四川交界的山地高達80t/hm2以上。優勢樹種多為雲杉、冷杉、落葉松、櫟樹林、樺樹林、硬葉闊葉林和闊葉混交林等林分型別。

    “碳匯林業”作為一個新的概念,首次出現在中央檔案中,也標誌著國家對發展碳匯林業的重視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問題,於今年6月4日正式公佈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明確了到2010年的目標。這是中國第一部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性檔案,也是發展中國家頒佈的第一部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方案。當前,中國政府認真履行國際公約,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更好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生態建設作出了積極努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歐文與小托馬斯互換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