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花貓1
-
2 # 喝綠茶的魚
關於蘋果全家桶我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當你擁有了蘋果的全家桶之後你就會發現,你被鎖在這個生態裡邊跳不出來了,但是不可否認,真的很好用。”
如圖也不知道我這個算不算是全家桶,反正個人感覺我現在的生活和工作這麼多東西就足夠了,下面說下使用感受吧:
手機從iPhone4、iPhone5、iPhone6S、iPhone7、iPhone X、iPhone11pro到iPhone12pro。然後就是三年前買了AirPods、Apple watch3,然後在2020年的時候買了MacBook Air和iPad,然後因為老的AirPods電池不行購買了AirPods2代。全家桶使用起來對於我來說最方便的莫過於Handoff這個功能了,就是你在任何裝置上檢視的網頁,都可以隨時使用另一個裝置檢視,在任何裝置上編輯的pages、numbers、備忘錄等都可以隨時在另外一個裝置上編輯。還有iCloud同步,照片、通訊錄、日曆、提醒事項、郵件全都可以隨時同步。至於其他的在編輯pages、numbers、備忘錄這些檔案的時候可以使用手機拍照,iPad編輯照片等等等功能我的使用頻率並不是很高。最舒服的就是使用Siri定製鬧鐘、設定提醒事項,真的很方便。
其中AirPods有個小毛病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有遇到過,就是耳機在各個裝置之間來回切換的時候並不是那麼的理想,比如我現在在使用iPhone12pro看小影片,這個時候iPhone6S來電話了,接聽電話後,耳機直接轉接到iPhone6S,結束接聽電話後,耳機有的時候就回不來。還有就是耳機和iPhone12pro連線的時候做到電腦邊上,MacBook Air上會瘋狂地提示連線耳機。
-
3 # sljinlin
生態十分好,各個裝置之間的互連互通完美,當然啦,必須是在同一個ID下面才會有這麼爽的體驗。
但是操作習慣方面就不一定完美了,如果你以前用的一直是WINDOWS的話,那麼蘋果的筆記本你可能使用不習慣,這也是我自己的體驗,手機,耳機,手錶都能使用習慣,唯獨電腦不行,去試過幾次了,就是弄不明白電腦的操作邏輯是什麼,反正很糾結,搞了半天,最小化都沒有搞懂,可能我自己反應比較笨吧。
-
4 # 莫生影視
很多蘋果使用者都是從 Android 使用者轉變來的,畢竟在早些年,有幾個人的第一部手機就是 iPhone 呢?隨著 iPhone 4 的釋出,蘋果使用者才漸多起來,當時選擇的原因很簡單,iPhone 足夠驚豔,iOS 足夠流暢。
現已是2020年。我想如今,應該沒什麼人會大開嗓門喊「iOS比Android牛逼」這樣的話了吧。確實,隨著 Android 滯後問題被逐漸解決,手機廠商定製系統的興起,Android 依舊是最大眾的選擇。
但很奇妙的是,即使兩者間的流暢度與功能被逐漸追平,但蘋果使用者依舊能佔半邊天。事實上蘋果使用者可能比誰都懂 Android 的開放,但卻依舊很願意跟著蘋果路子走,這恐怕是沒有用過蘋果產品的 Android 使用者一輩子都想不通的問題。
2019年是我進入大學的第一年,早在自己還沒有進入大學時,我就已經在開始使用 iPhone + iPad + Apple Watch + AirPods 的全家桶組合了。這樣的一套裝置,不僅讓我體驗到了裝置相互關聯的好處,也讓我意識到,自己確實缺一臺執行macOS的電腦,在折騰了很久黑蘋果之後,我最終還是購買了13寸的 MacBook Pro。
到現在為止,它已經作為我的主力電腦使用了3個月了。那麼接下來,我就來談一談擁有這一套蘋果全家桶後,它為我帶來了什麼。
首先,作為學生,首要的需求就是學習,iCloud 則就很好的將電腦,平板和手機裡的檔案整合起來,手機可以充當掃描器,將重要的檔案和講義掃描儲存到雲端,平板可以開啟掃描過後的檔案,進行批註,電腦可以在開啟批註過後的內容的同時,訪問作業系統,一邊複習上課的內容一邊完成作業。
我的整套學習流程,依賴於 Notability 和 MarginNote,作為三平臺都適配了的筆記軟體,無論是上課時做筆記還是下課後對著幾份不同的筆記進行復習,它都十分方便。由於校園網與 iCloud 的存在,整個同步的過程都是悄無聲息的且實時同步的,並且,我也可以在 iCloud 中找到筆記的歷史記錄。
並且,貫穿整個蘋果生態系統的一個操作方法就是 Drag and Drop,我可以在電腦上下載上課的課件,存入 iCloud ,上課時從 iPad 裡面的「檔案」中開啟,後將這節課的課件拖拽到 Notability 中,最後直接對上課的內容進行記錄。
其次,我需要處理Word,PPT,Excel檔案,這些都是使用的 Office 365 套件,有一說一,微軟開發的這套辦公套件確實好用,而在需要手寫的內容,我也可以利用Apple Pencil在 iPad 上寫字,達到手寫的效果。當然,手寫內容在更新了iPad OS以及 macOS Catalina 之後變得更加的方便,我只需要開啟「隨航」功能,後將視窗拖拽到 iPad 上,就可以直接在 iPad 上進行手寫了。
當然,iCloud 能同步的不僅僅只是檔案,他可以同步任何蘋果裝置裡的內容和資料,比如說日程安排,在剛剛開學的時候,我就花了半個小時,將該學期的所有課程和作業安排,新增進了蘋果日曆中。
多虧於此,在之後的日子裡,我從來沒有錯過任何一節課,漏寫任何一次作業,這一切,都是因為日程安排的全平臺提示,而且手錶錶盤也能夠顯示接下來的日程安排,我需要做的僅僅只是抬起手檢視。正是這整套方便的提醒系統,讓我的效率和成績能夠保持在一個不錯的水平,當然,你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軟體去進行替代。但這是一套整合在系統裡的軟體,它能夠讓你覺得這一切就是如此自然。
而不僅僅是FaceTime,任何電話簡訊,在被我的 iPhone 接收到的情況之下,因為iCloud的存在,使得我所有裝置都會收到提醒,這確保了無論我現在在用哪一個裝置,都不會漏掉任何一條資訊,即使這些資訊有時候是無用資訊。
從 iOS 10 開始,蘋果加入了 AirDrop 功能,當時我高一,還在使用 iPhone 5。當時我的同學想要給我發一張照片,當我開啟微信的時候,他告訴了我可以使用 AirDrop 功能,這是我第一次聽說這個功能,隨後,我就愛上了他的方便快捷。
AirDrop的加入,不僅能夠讓使用者在裝置之間快速傳輸檔案,而且也能夠讓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的檔案傳輸更加方便迅速。
在2017年,蘋果砍掉了 iPhone 的耳機孔,並且釋出了當時不被看好,現在卻市場佔有率最高的無線藍芽耳機 —— AirPods,儘管在發售之初,我也是嘲笑這個耳機的一員,但是在2018年年初,朋友送了一副耳機給我後,我加入另一個陣營 —— 真香陣營。即使它是第一代AirPods,但也有著超低的延遲,超小的耳機本體和耳機殼,讓我對這幅耳機愛不釋手。
另外,這個耳機也是透過 iCloud 連線到蘋果裝置,也就是說,只要耳機綁定了一臺蘋果裝置,這個 Apple ID 繫結的任何裝置都能透過在藍芽設定裡點選連線來連線這幅耳機。這樣的步驟,使得它弱化了配對的概念,以及傳統意義上的開關機概念,開啟耳機盒開機,當感測器檢測到帶入耳朵時自動連線上次連線的裝置,播放音樂時摘掉一隻耳朵自動暫停。
可以說在2020年的今天,沒有任何一個除蘋果之外的藍芽耳機能夠做到這個方便程度。而要知道,蘋果早在2017年就成熟掌握這個技術。
最後,是一些日常使用中我的小細節,比如 Universal Copy,它允許使用者在任何一臺蘋果裝置上複製內容,並貼上到任何一臺相同 Apple ID 的蘋果裝置,整個過程也是透過 iCloud 來實現的。以及在使用 macOS 的時候,使用者可以將 iPhone 或者 iPad 當作 Mac 的攝像頭,拍攝照片,照片則會被直接儲存到 Mac 上。
另外,蘋果還有非常好用的 Find My 服務。當我忘記裝置在哪個地方,或者遺失的時候,可以透過這個功能找到裝置,並且它支援發出尖銳的聲音或者鎖定/抹掉裝置上的資料。據說隨著 iPhone 11系列的 U1 晶片加入,裝置甚至不需要接入網際網路就能被非常精確的定位(只要透過 U1 晶片即可連線起來)
-
5 # LeoGo科技
蘋果在6月8號凌晨的開發者釋出會中,似乎已經提到了和鴻蒙系統類似的分散式的方案,這種方案實際上就是打破裝置與裝置之間的侷限。
其實蘋果很早之前就在這樣做,這也是蘋果的生態鏈。而這種生態鏈或者說擁有蘋果的全家桶,確實會帶來一些不一樣的體驗,這種不一樣的體驗,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能夠感受到蘋果生態的那一種閉環性。
實際上擁有蘋果全套的系統所帶來的體驗值會非常的高,能夠讓我們更好的使用蘋果裝置。
不過它的價值確實會很高,就拿一臺iPhone12來說,它的價格就高達四五千元,而且這裡還不包括iPad, Macbook或者是airpods。
所以擁有一臺或者是擁有很多蘋果的裝置,我們能夠帶來的自然是更高等級的使用方面的體驗。
但是我們在使用蘋果裝置的時候,也能夠感受到蘋果裝置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比如說和安卓裝置相比,它的開放性可能沒有安卓系統那麼的具備優勢。所以,你想購買蘋果裝置的話,也一定要考慮到這一點。
回覆列表
加拿大抓的那個孟富豪就是全身蘋果裝備,衣服也都是奢侈品。那些喊口號支援的人連他家馬桶都買不起。有錢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