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翊翊浩浩尉尉
-
2 # 人民正能量
范雎這個人是有很大爭議的!他給我人們給下的最大印象就是心胸狹窄,睚眥必報!從史書的記載來看,這一點沒錯,他的確是這樣一個人!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們每個人長大以後,都有了自己的性格,每個人性格的形成,與自己的人生經歷特別是童年的經歷有莫大的關係。
我想范雎也知道自己心胸狹窄,也知道這樣不好,他也想改變自己的性格,但是作為自己本性怎麼能輕易改變的,只能是儘量的減輕。我們要全面真實客觀理性的看待一個人,就應該看待他的一生所做的事情,不應該抓住他的這一性格特點不放。
我們在看到他這麼一個缺點的同時,更應該既看到他的優點。首先應該看到他在魏國的忍辱負重,我們應該佩服他這一點,沒有他的這一點,就沒法逃到秦國,也就沒有他充分發揮他能力的舞臺。我們更應該看待他的“遠交近攻”的這個偉大戰略,正是因為這個戰略,才讓秦國有了統一六國的大方略。也正是因為這個戰略,讓秦國統一六國有了方向性的選擇。可以說這是秦國統一六國的關鍵一招。
我們還要看到,這也只是他在秦國為相10年的的其中一個功勞,我相信一個人在秦國能夠十年為相,肯定還做過其他很多的貢獻。這些貢獻史書不一定記載,我們更不應該只看到他的心胸狹窄。
-
3 # 使用者67724358697
不論對范雎評價如何,范雎的結局要比白起好太多。
秦發源地甘肅,陝西不過是當年東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秦王仁厚,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秦王滅六國,靠的是割地,真正攻城的有幾個?
人屠白起敗壞秦王名聲,被秦王直接賜死。
秦王嬴姓趙氏,秦王殺白起是為趙報仇;白起死後,秦王四十年未攻趙。
-
4 # Gurunding
感謝大小朋友們前來閱讀~喜歡的話不妨留下您的大讚哦~
范雎,乃是秦昭襄王之首席謀士,是秦國曆史上有名有功勞的宰相之一,其對於秦國發展強大的功勞不亞於商鞅之變法。
那麼~范雎是個怎樣的人呢?
一、其能力毋庸置疑,辯才無雙;范雎是制定“遠交近攻”策略的開創者;
范雎解決了山東六國聯合滅秦的情形;
范雎瓦解戰國後期以來的合縱聯橫形態,使各國形成不了統一的意識形態;
二、太過自私自利、呲牙必報;范雎的自私在於行事風格具是以自己利益為最先考量,只有在符合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才會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在這一情況下,只要符合整體大勢不變且對自己有利,范雎就會不遺餘力的去實現,並且不會考量他人是否有利益受損的情況;
同時,范雎可以說是一個正大光明的“君子”,他對待與自己有恩的人會不遺餘力的去報恩,但同樣對於傷害過自己的人,只要有能力,他也會窮及手段的去解決恩怨。如此恩怨分明的性格照成了喜歡他的人很喜歡他,反之恨其人之人必恨其入股。
三、識人不明且遇人不淑;范雎在遇到秦昭襄王之前,證明其眼光是真心不行。首先是遊歷各國之時沒有人用他,甚至遊歷半天都默默無聞(這與孔子有著天壤之別);其次,在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做門客(討生活),卻因私行有虧(跟隨主子去齊國訪問時,因齊王讚譽而收其金,還獨自洋洋得意,逾越了做門客的本分,遭自己主子的嫉妒和迫害)而跑出魏國,最後才因秦國求賢若渴的風氣及秦昭襄王的賞識,加上自己的確有才能才一步步走上什麼人生的巔峰。
四、善審時度勢且尚知進退;在獲知自己已不再受到秦昭襄王信任之時,明智的上表退休,證明範雎雖身居高位卻也不是得意忘形、頭腦發熱之輩,他深知自己的榮華富貴得之何處也同樣知曉自己應該如何取捨,這樣的人必也是善終之人。
說到底,我個人覺得范雎此人雖私德有虧、人品未佳,卻也是人之常態,且非小人行徑而遇大勢而不顧。整體來說也算是勞苦功高,其對於秦國的功績來說,對於秦國一統有著極大的奠基作用。概括來說就是功大於過、恩怨分明、勞苦功高。題外話:范雎此人的性格在現在社會並不少見,這類人有能力、有抱負,但是也因為自負和不拘小節導致受小人嫉妒。正因為如此,范雎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賞識並重用他的秦昭襄王,碰到了能讓他發光發熱的時代平臺。因此,像曹操的“招賢令”、“不拘一格降人才”等一系列的用人手段才是值得我們現代人所該深思和學習的地方。
-
5 # 蚊子De文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廚師炒菜想炒的好,必須得有洗菜、切菜的幫助他,他才能炒出可口的飯菜。一個國家的帝王如果想把國家治理的非常好,也必須有“洗菜的和切菜的”幫助他。所以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三駕馬車就是帝王——丞相——上將軍。帝王統領全域性,上將軍領兵打仗、丞相出謀劃策,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那麼今天阿文為各位朋友們分析一下有這麼一位大哥,恩怨分明、睚眥必報說的是他,在魏國忍辱負重是他、在秦國提出遠交近攻的還是他,他就是秦國一代名相——范雎。
范雎是魏華人,和現在很多大學生一樣,畢業開始找工作了。往大了說叫報效國家、往小了說叫維持生計。范雎也開始了他的漂泊生涯,“北漂”、“南漂”等,漂泊多年還是毫無建樹,和我們現在的家長對孩子們說的一樣,外面不行就回家吧,於是范雎回到了老家開始自謀出路。
一:忍辱負重—不死終會出頭本以為回到魏國可以大展宏圖,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和很多大學生回到縣城一樣,不是你有能力就能有好工作,必須得朝中有人。對於范雎來說,老家如果有人的話早就混的風生水起了,還用得著各地漂泊呢!憑的只有一腔熱血和那一肚子墨水了。只能先從打雜的做起了,在須賈門下做門客。可惜啊,和大學生找工作一樣,第一份工作實在沒找好呀,受騙了。須賈是一個小肚雞腸之人,因為和他出差到齊國,嫉妒范雎的才華,反客為主了,別人都巴結范雎了,而把自己晾在一邊了。所以回去以莫須有的罪名告訴了丞相魏齊,並把他打個半死。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范雎生命中的貴人鄭安平把他從閻王那救了回來,並化名張祿去往秦國大展宏圖了。(魏國啊魏國,你的臣子們真的不“為國”啊,人才流失太嚴重了,文有:商鞅、張儀、范雎,武有吳起、孫臏、公孫衍、魏章如果這些人都在的話,統一六國的可能就不是秦國了,可惜沒有後悔藥啊,失去了多少可造之材,真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二:伶牙俐齒——醜小鴨變天鵝故作神秘,猶如姜尚拉車八百步,周朝興盛八百年、劉備三顧茅廬一樣,范雎並沒有上趕著去跪舔秦昭襄王,而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先給秦昭襄王開了一個培訓班,開始了他的胡吹亂侃,天上一腳地下一拳的,吹捧的自己好像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似的,把秦昭襄王忽悠的一愣一愣的,頻頻點頭。與會上提出了遠交近攻的謀略、並且提出了重金賄賂破壞合縱、避免外戚專權的課程,秦昭襄王受益匪淺,當即拜為丞相,並就以上策略一一實施,獲得巨大的成效,並且真正達到親政。(一直是宣太后和魏冄專權)三:睚呲必報——恩怨分明
對范雎好的人他對別人更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王稽和鄭安平,一個是對他有賞識之恩,一個對他有救命之恩,他出息了確實也沒忘了他們,一個推薦做了郡守,一個推薦做了將軍。而對他有仇的人,他必以十倍奉還,當初的須賈讓他羞辱的無地自容,當初的魏齊刎頸自殺,將相不和,便把戰神白起迫害了。真正達到了有仇不報非君子,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四:急流勇退——善始善終我們經常聽到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因為鄭安平的叛變、王稽的不老實,按照秦國法令,舉薦了官員而被舉薦的官員犯了罪,那麼舉薦人也同樣按被舉薦官員的罪名治罪,真是一人犯罪全家遭殃。范雎如昨日黃花,在朝中的地位一天不如一天,便對秦昭襄王說出了“人主憂慮是臣下的恥辱,人主受辱是臣下的死罪”的檢討,急流勇退,安然的度過了晚年生活,得病而死。我眼中的范雎是一個睚眥必報、恩怨分明的“偽君子”、又是一個有恩必報、重情重義的真男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貴人相助,范雎正是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貴人秦昭襄王,珠聯璧合,實現了各自的夢想。
我是阿文,是一位歷史愛好者,並不是歷史大咖,碼字不易。希望大家多多支援,多多關注,一起探討歷史的奧妙!
回覆列表
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國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秦國宰相,因封地在應城,所以又稱為“應侯”。
范雎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因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後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易名張祿,潛隨秦國使者王稽入秦。
范雎見秦昭王之後,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抨擊穰侯魏冉越過南韓和魏國而進攻齊國的做法。他主張將韓、魏作為秦國兼併的主要目標,同時應該與齊國等保持良好關係。範遂被拜為客卿,之後,他又提醒昭王,秦國的王權太弱,需要加強王權。秦昭王遂於前266年廢太后,並將國內四大貴族趕出函谷關外,拜范雎為相。
范雎為人恩怨分明,掌權後先羞辱魏使須賈,之後又迫使魏齊自盡。又舉薦鄭安平出任秦國大將,王稽出任河東守。
前262年,長平之戰爆發,兩軍對壘三年後,范雎以反間計使趙國啟用無實戰能力的趙括代廉頗為將,使得白起大破趙軍。長平戰後,范雎妒忌白起的軍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殺。
此後秦軍遭諸侯援軍所破,鄭安平降趙。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敵之罪被誅。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寵信,不得不推舉蔡澤代替自己的位置,辭歸封地,不久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