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榮富

    清代之前,一般場合,大臣見皇帝都只需行吉拜禮即可,就是拱手彎腰呈90度那種拱手大禮。正式場合,比如大朝會,須用稽首禮,就是跪地上磕長頭。武將也是一樣的。不過武將身穿盔甲的時候可以行軍禮,軍禮是奇拜禮,拱手微彎腰只拜一次即可。

    清代之後,一般場合,大臣見皇帝行稽首禮,正式場合,三叩九拜。武將身穿盔甲時行打千禮,就是單膝跪地另一手著地,打千是滿族禮節,清代之前中國是沒有這種禮節的。

    其實中國傳統上三叩九拜,是指包括三種叩頭禮的九種禮節,《周禮》謂“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前三種稽首、頓首、空首是要跪下叩頭的,所以才叫三叩九拜。

    兩漢時期,皇帝對丞相待之以禮。丞相覲見皇帝時,皇帝賜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還要親自前去探視。隋唐時期的官員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員上朝必須站著奏事。至明清,大臣奏事連站都不行了,必須跪著。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規定,“大朝儀”須“眾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時跪地時間特別長,以至於大臣們都有特別的護膝。從禮儀上的變化可以看出,自宋代以後,皇帝的權威越來越高,而官僚的而地位卻不斷下降。

    實際上跪拜禮並不是中國獨有的,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和民族都有這種傳統,如古代歐洲人向其國王行跪拜禮,三大教(佛、天主/基督、伊斯蘭)都向其神行跪拜禮,到現在在南韓結婚的新人仍向長輩行跪拜禮!

    下面說一下中國跪拜禮的由來:

    在一些反映古代歷史的戲劇和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古代人民行跪拜禮.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生活禮節呢?這要從古代人們的物質條件和生活習慣談起.

    中國在漢以前,還沒有正式的凳椅.人們在進食、議事、看書時,只是在地上鋪一條用蘆葦、竹篾等編成的鋪墊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稱“席地而坐”.如果請客人坐正席,則多墊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連朝廷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過,所坐的東西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如周代每次舉行大朝覲時,五者所坐的席位,設有繡著黑白斧形的屏風,屏風前面南向鋪設著莞草編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蓆,左右擺設玉兒,給王者憑依.

    因此,古代所謂“坐”的姿勢,和我們現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樣.坐時要兩膝著地,然後將臀部坐於後腳跟之上,腳掌向後向外.古人的“坐”,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的跪.在接待賓客中,每當“坐”著向客人致謝時,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變成了跪,然後俯身向下,就這樣,逐漸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禮.

    古人認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禮的意思.按照周代禮儀的規定,當時對跪拜的動作和物件,作了嚴格的規範,共分稽首、頓首、空首,稱為“正拜”.行稽首禮時,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重的禮節.一般用於臣子拜見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禮儀.(後來,用於僧人舉一手向人們行禮,也稱“稽首”.“)

    行頓首禮時,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時必須急叩頭,其額觸地而拜.一般用於下對上的敬禮.(“頓首”兩首,後來也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對人家恭敬.)

    行空首禮時,雙膝著地,兩手拱合,俯頭到手,與心平而不到地,故稱“空首”,又叫“拜手”.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禮的一種.

    其他如振動,不僅要跪拜、頓首,拜後還要“踴”,即跳踴,一般都在喪事時,拜者往往捶胸、頓足,跳躍而哭,表示極度悲哀,兇拜,即行禮時,先頓首,後空首;吉拜,則在行禮時,先空首,後頓首;奇拜,奇為單數,即一拜;褒拜,即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為重.

    肅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禮的一種.拜時跪雙膝後,兩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時低下頭去,到手為止,故又稱“手拜”.肅,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後來在書信來往中,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上“謹肅”.婦女行禮也稱“端肅”,即源於此.

    到了漢代以後.才漸漸有高座,凳椅先後問世,人們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來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變化.但跪拜禮仍然存在,卻變成了等級差別的標誌,主要廣泛運用於官場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時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禮.在民間,如祭祀、祝壽等風俗中,仍世代相傳.後來,又增加了打千(行禮時左膝前屈,右腿後彎,上體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兩手合抱,拱手為禮)、鞠躬(彎身行禮)等禮節,直到辛亥革命勝利,隨著幾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滅,才結束了這種跪拜禮。

  • 2 # 樂天派hy

    在宮外等候由內衛引入,交由中庭太監帶入,再由管事太監帶入侯宣廳搜身,由吏部官員查問,內務府等相應部門交代事物、禮節,再有管事太監轉告總管太監,總管太監再報皇上,允許後再由管事太監和總管太監、侍衛一同見駕,管事太監和侍衛在外等候,總管太監和大臣進入,離皇上百步,行跪叩大禮

  • 3 # 墜落星辰海

    在中國傳統政治理念中,中國的皇帝不僅僅是一個民族國家的君主,而且是天下萬民的主宰,中國地處天下之中,四方民族和部族都該是中國的附庸,叫“四夷賓服”。從夏、商時期就是這樣的模式,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是這樣繼承下來的。所以南宋向北邊的少數民族稱臣時,引來輿論大譁。唐太宗叫“天可汗”,康熙皇帝也是滿漢蒙回藏的共同君主,少數民族君主、使臣或外國使臣來求見中國皇帝都要下跪的。到鴉片戰爭後,西方的民族國家概念傳入中國,外國使臣見到中國皇帝才改用鞠躬方式。

  • 4 # MWoen

    古代大臣一般向皇上行跪拜禮,跪拜禮分稽首、頓首、空首,稱為“正拜”。行稽首禮時,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重的禮節。

  • 5 # 劍氣縱九州

    大體上可以唐宋為界,唐宋之前可稱為皇帝相對獨裁時期。唐宋以後可稱之為皇帝絕對獨裁時期。

    秦漢時期,大臣平常拜見只需揖拜即可,就是一邊彎腰一邊做拱手禮。

    只有朝儀、大型朝會、祭祀才需進行跪拜。

    文武官員由禮儀官引導,順序進入殿內,分為左、右兩班,跪於兩廂。皇宮近衛軍站在文、武百官之後,然後是今天影視作品中經常能夠見到的“鏡頭”——一大串的官員一連聲地高喊“皇帝駕到”,聲音由遠而近,劉邦也在眾人的簇擁之下,坐著輦車緩緩而出。一見皇上駕到,文武百官立即各按官職的大小,背出一套聽起來叫人肉麻的賀詞,然後,酒宴開始。與以往“醉或妄呼,拔劍擊柱”的情況迥然有別,那些文官們就不用說了,那些平日裡桀驁不馴的大將軍們也一個個都趴在地上,再仰頸抬眉往上看(讀者不妨與晏子、商鞅見國君時的情景比較一下),整個宴會進行過程中無人敢高聲喧譁,樂得劉邦連聲說:“我到了現在才知道當皇帝的威風!

    這和當時諸子百家的思想有很大關係。因為當時多年戰亂,人們都禮賢下士,況且統一又不久,百廢待興,所以沒有那麼多禮法。並且位居三公還可以坐在皇帝旁邊。

    到漢武帝頂多只是把“萬歲”變成了皇帝的專有詞。

    魏晉南北朝時期皇帝一直是高危職業,甚至出現了王與馬,共天下的場景。拜見之禮並沒有改變。

    而到了唐代之後,武則天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定為了規矩。

    唐代實行科舉制之後,門閥世家逐漸沒落,皇權進一步提升。

    從元朝開始跪拜成為了一種制度,見皇帝必須跪拜,靠近需要膝行。

    到了明朝更加嚴重,只要見到皇帝,就要跪著,皇帝說話或者你要說話,都得跪著。想要移動,只能用膝蓋慢慢挪移。這個制度在清朝時達到頂峰,其他朝代尚且可以稱臣,清朝只能稱“奴才”。召見須由親王、御前大臣、領銜軍機大臣輪流帶領大臣們去面見皇帝。引見須先進名單、履歷折、綠頭籤,一人或數人覲見。  現在影視劇中或見皇帝與大臣平起平坐,或站立談話,這在當時是絕不可能的。召見或引見官員,須先由奏事處太監傳旨,直呼被召見人其名,並領進屋內,大臣進來必須先跪安,口稱“臣×××恭請皇上聖安”,滿人則必稱“奴才”,  起立後走到皇帝所坐木炕前,在預設白氈墊上下跪,皇帝問即答。多人參加召見,只能由領銜者回答,別人不能插話;被召見人也不能相互說話,只有皇帝問到方可回答。不像現在影視劇中給人印象似乎是在開討論會。  召見、引見無論時間多長,官員自始至終必須跪奏,直到皇帝允許“跪安”表示談話結束,才可起立後退至門口轉身退出。清代只有極少數人因身份特殊,可以坐或站與皇帝談話。  跪奏時大臣們與皇帝的對話極其簡明扼要,不像現在影視劇中長篇大論,喋喋不休。因為說話越羅嗦,跪的時間就越長。我們現在看清代檔案召見記錄,一般皇帝問話較多,大臣回答簡而又簡,幾乎沒有廢話。跪奏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清代大臣都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無論奏對何事,必以三語為率,並須簡淺明白。”

    清朝有名的大學者紀曉嵐,因為在給太子講學時沒有下跪就遭到了訓斥。

    最後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古人尤其是漢代以前所說的“拜”不等於“下跪叩頭”。為便於讀者辨別,我們不妨再說上幾句。

    宋朝人王楙在《野客叢書》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古者拜禮,非特首至地,然後為拜也。凡頭俯膝屈手動,皆謂之拜。按《周禮》辨九拜之儀,一稽首,二頓首,三空首,四振動,五吉拜,六兇拜,七奇拜,八褒拜,九肅拜。注:稽首拜,頭至地也;頓首拜,頭叩地也,空手拜;頭至手也;振動,以兩手相擊也;奇拜,一拜也;褒拜,再拜也;肅拜,但俯下手,即今之揖也。何嘗專以首至地為拜耶?”這段話說得深入淺出,有興趣的人不妨思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傢俱實體店怎樣成傢俱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