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書法大課堂

    如何欣賞書法?書法欣賞包含哪些內容?

     書法欣賞,是透過視覺對書法的感應來領略其中趣味的過程,從中得到美的享受。這種享受,是透過視覺感應和意識聯想來完成。由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應、不同的聯想,所以每個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它取決於一個人對書法的認知程度以及學識和閱歷的積累。

    漢字是由特定的“點”和“線”作為筆畫構成的,而不是單獨由“線條”構成。漢子的字型結構有獨體結構、複合結構、上下結構、左右結構、上中下、左中右、包圍結構、鑲嵌結構等十餘種構成方法,正是漢字的這些構成方法使漢字的形體變化千姿百態,賦予了漢字內在的藝術特質。

    書法欣賞包含哪些內容?又該如何欣賞書法呢?

    我們知道書法的藝術內涵是由筆法、墨法、章法和字型形態的誇張變化,以及筆興、格調等元素相互融合產生的筆墨情趣。我們要領略這種情趣,就必須從構成這種情趣的元素中獲得,我們要從筆法、墨法、章法和字型形態的誇張變化 ,以及筆興、格調等各個方面去欣賞。

      1.看筆法,感受力量、技巧、節奏和速度的美

      看筆法,是看筆力、用筆技巧、書寫節奏和速度。筆力,是指對毛筆的掌控能力,能力強,則下筆果斷,揮灑自如,不抖不飄,點、線筆畫硬朗,力透紙背。技巧,是指在書寫過程中,中鋒、偏鋒、側鋒、順鋒、逆鋒等筆法的轉換運用。技巧運用得好,筆畫變化多端,異彩紛呈,否則,就會單調無趣。節奏,是指提、按的節奏運用。提、按是決定筆畫粗細變化的手段,運用靈活且不失法度,就會出現:輕重、緩疾、抑揚、頓挫類似音樂律動一樣的節奏,增強律動感。速度,是指書寫速度。書寫,是一個動態行為,但不是勻速運動,需要時快時慢,快慢相間,太快則浮躁,太慢則少神。透過對作品的觀察、剖析、品味,在墨跡留下的書寫資訊中,獲得更多的聯想和享受。

    圖 1 明·張瑞圖草書《後赤壁賦》區域性

      2.看墨法,領略水墨交融的墨色、墨韻的情趣

      看墨法,就是看留在紙上的筆跡墨痕,書法的筆墨情趣就蘊藏其中。水墨與宣紙接觸後,水墨交融,產生自然的融合機理,我們稱之為墨韻或墨趣,這種墨趣會使你浮想聯翩。墨用得好,墨色黑暈,不焦不躁,筆畫清晰,墨趣橫生。否則,或枯或脹,枯處乾澀,脹處字跡模糊,甚者字跡無存。

    圖 2 本文作者張慶濤行書《溫庭筠詩》

      3.看章法,感受清新舒適的空間

      看章法,是看整幅作品的空間佈局。章法好的書法作品,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字與行之間、筆畫之間留白得體,佈局疏密得當,賞心悅目,給人以清新舒適之感。否則,佈局太密,會給人以鬱悶、煩躁之感;佈局太疏,又會讓人覺得空洞渙散。

    圖 3 宋·米芾行書《苕溪詩帖》區域性

      4.看字型形態,感受千姿百態的造型

      看字型形態,就是看作品中的每一個字的間架結構、筆畫的形體、方向特徵是否合乎漢字構成規律;一件好的書法作品,字形有適度的誇張,且要誇張得體;筆畫間距疏朗,使得字形舒展開張;漢字的筆畫有多有少,多者體態豐腴,少者體態枯瘦;字型結構又有獨體、複合、左右、上下、上中下、左中右等結構;左右結構的形態寬而矮,上下結構的窄而高;各種結構的字型形態因勢而造,千姿百態 , 形態各異,美不勝收。

    圖 4 西周·金文《大盂鼎》

      5.看筆興,感受情緒、興致與氣息的快感

      看筆興,是看書寫時的情緒、興致和精神狀態。筆興,說起來很抽象,但是,在字跡中能夠察覺到,情緒飽滿狀態下寫的字,行筆流暢,揮灑自如,上下呼應,氣息連貫,一氣呵成。筆興好,情緒激動,創作慾望強烈,揮毫潑墨一氣呵成,墨跡中蘊藏著行雲流水般的意境。反之,就會感到行筆滯澀,造作拘謹,氣息中斷,致使行氣欠佳。

    圖5 漢·張芝草書《終年帖》

      6.看格調,感受氣質與品位的內涵

      看格調,就是看氣質。氣質,是一個無形的抽象的概念,需要有一定書法修

    養的人才會感悟到的一種內涵,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書法的格調氣質蘊藏

    在書法作品的點畫之間,書寫流暢、大膽豪爽,用筆自然樸素、收放適度、字型

    形態誇張得體就會給人以樸素大方,氣宇軒昂的感覺,這樣的書法作品氣質、格

    調高雅。否則,就會顯得扭捏造作、庸俗小氣。

    圖 6 北魏·《鄭文公下碑》區域性

      上述欣賞方法,只是感觀層面上的理性認識,在這裡無法詳盡講解欣賞過程中的聯想成分,因為每個人的意識聯想有所不同,不能把個人主觀的聯想意識強加於他人。總之,我們在欣賞書法的過程中,要從多方面 、 多角度去觀察,不僅要感受外現的表象美,也要兼顧內涵的美;既要感受具象的表現,也要感受抽象的內涵,只有這樣才會得到更深刻、更全面的藝術享受。

  • 2 # 達州卷紋石——寡好耍

    書法欣賞包括書者的歷史背景,書家的個人風格及作品的運筆,結構,章法,貫氣,氣象,

    我個人欣賞一幅作品首先看整體有無矛盾,有無開合,有無大小對比,再者統一諧調的大觀,其次`再看氣息是否生動通暢,最後再看書家的形象,用筆

  • 3 # 趙雲飛書法

    欣賞書法可以從三個方面著眼:筆墨精到而少習氣,正大氣象而褪戾氣,風骨卓越而無霸氣。

    一流的書法是長期修煉出來的,所謂字如其人,人性的特質會自然而然反映在書法中。所以真正的大家都講究修煉,努力克服人性中的"習氣、戾氣、霸氣"在書法中的表現。

    習氣往往是筆法基本功不到位形成的敗筆習性,戾氣則經常表現為不受控制的頹勢造型,霸氣是指因底氣不足而虛張聲勢的風格取向。

  • 4 # 時光happy

    首先是遠觀,做為一個整體來欣賞,好的書法是美的,有種精氣神的。可以看其章法,佈局,用墨濃淡變化。接著是近觀,可以欣賞每個字的造型,大小安排及運筆粗細,斷連等。

    南朝書家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他所強調的時以形寫神,形神兼備。

    我在欣賞書法時,除了以上幾點外,我還會看字是什麼字,內容寫的什麼,從而體會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在書法上是怎樣表現的。

  • 5 # 好古之徒

    欣賞一幅經典書法佳作,猶如飲茶品酒,非親歷者不可知其自得其樂。而如何知道你面對的書法作品的優劣是第一關鍵,而繼而如何欣賞書法作品為第二要義。

    先說第一個問題,如何判斷其優劣。

    這個說起來簡單,實際特別不容易。

    而解決方法有兩步。

    第一步應該是在學習中國書法史的同時,大量閱讀中國古代經典書法的作品圖片,知道他在中國書法演進歷史中的位置,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腦子裡烙下經典的輪廓,解決取法乎上的眼界問題。

    第二步在參看領悟的同時,最好手追心摹,正如不養兒不知父母恩一樣,只有動手才能更加知道其中的不易,也更能透過動手動眼與古人交流,達到與古為徒的目的。

    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如何欣賞美好書法呢?

    有了第一個問題的解決作為基礎,我們就可以在浩如煙海的各種書法作品中,揚善棄惡,去偽存真了,然後就可以慢慢品味經典書法作品的好了。

    首先在視覺感官

    我們一眼望去,撲面而來的直觀美感,給我們帶來巨大視覺享受和刺激。如遇美人,我們雖然不是導演會選演員那麼專業,不是設計師精研細節那麼深入,但我們都會毫不費力的分辨出美女與否,在這個層面來說,大家對美的感覺是一致的。歷史上留存下來的書法作品也是吹盡黃沙始見金,沒有輕滑浮躁猙獰乖張的作品留傳下來。

    有人反對說,當人們第一眼看到王羲之的《蘭亭序》和顏真卿《祭侄文稿》,有那麼多的塗改,“醜不堪言”。《蘭亭序》“癸”字是王羲之寫完後面的字之後硬塞進去的,而且後面的“醜”字,原本他寫的也不是“醜”字,而是“壬”字。“壬”字是後改成“醜”字的。

    相比較王羲之顏真卿的其他書法作品,簡直“慘不忍睹”,也有人甚至認為這是醜書的代表作,更有現在江湖醜書人士洋洋自得般擬與之相提並論,簡直呵呵。當然這些是不懂書法的人的可笑看法或謬論,不足多提。

    恰恰是這些王羲之顏真卿等的帥意作品,代表了王羲之顏真卿的最高成就,而看明白這些問題或者能欣賞這種手札之大美,則需要更加深入的學習和提高。

    一幅真正意義上的經典佳作,才能值得我們逐字逐句辨認書寫內容和欣賞書寫的技巧。欣賞書法的技法,主要是研究欣賞其結字方法、執筆方法、用墨方法、用水方法,經營章法等方面。

    書畫同源,這和國畫中講究謝赫六法是息息相通的,而且如何書畫結合起來學習和欣賞,可能會有不同於常人的獨闢蹊徑的心路歷程和特別的收穫。

    最重要的是,書法不僅僅是視覺藝術,僅僅在書法作品表面揉搓是比較膚淺的。書法也好,國畫也好,各門各類的中國傳統藝術,最終都要歸流到中國偉大的傳統文化上面,否則不可能根深葉茂。我們透過很多優秀經典的古人書法作品可以看到,很多都是絕佳的文學作品,如蘭亭序、寒食帖、洛神賦等等不勝列舉。

    書法之美,在於書寫技法和文學意深度及人文關懷的有機結合,發乎內心,才能得以呈現。單純意義上的因書而書為書而書的書法作品,因為離開了文字的內涵外延,離開了文化底蘊,離開了人間煙火就如同無源之流,失根之木,沒有恆久的活力和吸引力。此,不可不察也。

    引用一句古人詩作,來結束這個問題的探討吧,管中之見必有不當之處,還請指正為盼。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產養殖中亞硝酸鹽為什麼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