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要熟了
-
2 # 祿穎濤醫生
膝關節
膝關節的臏下脂肪墊位於髕骨下方,長期的走路跑步會過度擠壓臏下脂肪墊造成慢性損傷,損傷後出現無菌性炎症刺激感覺神經末梢,引起膝關節疼痛,疼痛還會向下傳導至足跟底部,造成足跟的疼痛。
踝關節長期劇烈的體育運動,就會造成踝關節周圍的軟組織損傷,踝關節後下方的軟組織損傷後,疼痛會向下傳導至足底,引起跟骨底部疼痛。
小腿後面的軟組織損傷小腿後面的軟組織包括腓腸肌、比目魚肌、脛骨後肌、趾長屈肌和拇長屈肌。其中的比目魚肌損傷是足跟疼痛的主要原因,比目魚肌損傷後出現肌筋膜觸發點,觸發點就會引起足跟底部疼痛。
足底的軟組織損傷足底的足方肌起於跟骨前面,向前止於蹠骨。長期在不平的路面行走時,為了保持身體的穩定,足方肌就會超負荷收縮引起損傷。損傷後疼痛也會出現在足跟底部。
解決方法出現足跟疼痛以後,我們首先要自己檢查一下小腿後面的比目魚肌,和足底的足方肌是否存在壓痛點。如果這2個部位存在壓痛點,就說明此處有慢性的損傷。 我們可以透過自我按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把患側的小腿放在對側的膝蓋上,用膝蓋對準痛點,移動上面的小腿進行按摩,每個痛點按摩兩分鐘每天三次。把筋膜球放在足底跟骨前方,滾動查詢壓痛點,找到後滾動按摩,每個痛點按摩兩分鐘每天三次。
如果以上部位沒有明顯的壓痛點,說明足跟疼痛不是由這兩個部位引起的。下一步就要檢查踝關節,用大拇指尖在踝關節後下方,貼著踝骨按壓查詢壓痛點,找到後橫向撥動按摩,每個痛點按摩兩分鐘,每天三次。
膝關節臏下脂肪墊的檢查需要專業醫生進行,如果存在臏下脂肪墊損傷,自我按摩效果不理想,建議請專業醫生進行診治。
-
3 #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您這種情況多數是由於足底筋膜炎導致的疼痛,一般都會在晨起的時候出現明顯的疼痛,炎症比較重的時候走路量多或走的時間長的情況就會出現疼痛,確實很痛苦!一般治療不建議求快,若想快速止痛可能區域性封閉是一個辦法,但是不建議直接採用這樣的方法。
很多足跟痛的患者在去醫院進行x線檢查的時候,會發現在足底有明顯的骨刺形成,所以很多患者包括醫生都認為是骨刺導致了患者出現了足底的疼痛。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在醫學界以往認為足底骨刺是由於足底筋膜與足跟骨連線處出現了無菌性的炎症,在反覆的刺激過程當中形成了骨化導致了骨贅的形成。但是現在對於這些慢性疼痛又有了新的認識,大家認為是過度使用導致的退變誘發了患者的疼痛和骨刺的形成。
謝醫生本人也是一個足底筋膜炎的患者,雖然明知道有比較快的辦法,例如封閉可以用來幫助我自己緩解疼痛,但是我沒有這麼做,而是採取了系統的保守治療,而且一般原則上也是建議要兩個月以上經過系統保守治療不緩解以後再採取封閉這樣的有創的方法來幫助患者解決問題。今天有時間給大家詳細的講一講,足底肌膜炎導致的足跟痛,應該採用什麼的辦法來治療!
足底筋膜炎導致足跟痛的保守治療有資料統計,幾乎每7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經歷過足跟痛的困擾,足見這種問題的常見。也正是因為這種疾病的多見,催生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比如有使勁跺腳妄圖將骨刺徹底踩碎治療的崩潰療法,有長時間用醋泡腳的療法等,然而一種問題治療辦法越是多,說明這種問題越是不好緩解。
在給大家講解足底筋膜炎的治療之前,我們先聊聊啥是足底筋膜炎,為啥會導致疼痛!在我們的足底有一層非常致命的結締組織,我們稱之為足底筋膜。它對維持我們的足弓形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行走的過程當中起著緩衝足底受到的壓力的作用。然而當長時間的反覆的行走以後,就會對足底筋膜產生一定的刺激,尤其是筋膜與骨頭連線的止點部位,會有明顯的退變,在這個部位會出現筋膜的變性,慢慢的會出現骨化,形成骨刺,導致患者出現疼痛。(大家看下圖可能就會對足底筋膜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常見的治療足底筋膜炎導致疼痛的辦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鞋。一雙比較好的鞋子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緩解足底所承受的壓力。謝醫生對於門診遇到的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治療處方的第1項往往就是換鞋。現在有很多的品牌,鞋底通常都是比較軟,而且富有彈性,可以很好的幫助足底筋膜炎的患者緩解疼痛。到底選什麼樣的品牌,建議患者們去嘗試,直到試上一雙穿上以後足底有明顯疼痛緩解的鞋,那就對了。
第二,適度休息,減少對於足底筋膜的刺激。這裡的休息不是建議大家一步都不要走,而是要適度的行走。最好是在有一雙好鞋的加持下,每天行走5000~6000步是沒有問題的,長時間的步行走對於足底筋膜也沒有很好的癒合作用,反而會帶來肌肉的萎縮和身體機能的下降。
第三,熱敷還是冷敷。建議足底結膜炎剛開始出現疼痛的朋友們,尤其是在疼痛兩週以內要做冷敷!冷敷的時候可以採取冰水混合物,建議大家用礦泉水瓶裝一點水在冰箱裡凍一凍,出現冰碴就可以了。之後朋友們可以用這個礦泉水瓶做冰敷,而且在冰敷的過程當中,可以踩著礦泉水瓶滾動,既是對足底筋膜的按摩,又達到了控制足底筋膜的炎症減輕水腫和滲出的作用。冰敷的時間控制在15~25分鐘左右即可,每天冰敷3~4次,切記不要用冰塊來做冰敷,而是要用冰水混合物。
如果超過了兩週到三週以後的朋友們,疼痛的時候可以嘗試做熱敷,但是熱敷的時間要控制在20分鐘左右,而且溫度最好要控制在45℃以下,如果溫度過高,就有可能導致炎症的加重,導致患者疼痛的加重。如果患者嘗試進行熱敷以後足底筋膜的疼痛加重,那麼可以改用冰敷。
第四,衝擊波治療。衝擊波治療是最近這些年快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治療慢性疼痛的優秀辦法。主要是通過沖擊波將有問題的組織擊碎,透過自身的癒合能力重新生成新的組織,這樣就達到了治療患者問題的目的。這種治療方式現在在各大醫院的疼痛科、康復科或者是理療科都能找到,每次的費用在150~200元左右,建議有足跟痛的患者可以嘗試進行2~3次的治療,每週一次對大家的時間影響也不是很大,而且治療時間10~15分鐘即可,並不會非常大的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第五,筋膜拉伸與康復鍛鍊。拉伸是緩解足底筋膜炎非常好的一種辦法之一,但是它的缺點就是很少有患者能堅持。在拉伸的過程當中,可以將粘連緊張的足底筋膜鬆解開,促進區域性的血液迴圈,利於炎症的消退,減輕患者的症狀,以下是一些拉伸和鍛鍊的康復辦法,大家可以按照這些動圖當中的演示去嘗試,堅持康復鍛鍊,持之以恆才能幫助大家真正的解決問題。建議每個動作十五、二十次為一組,每天兩到三組即可,哪兒個動作誘發不適可以即使停止。建議拉伸以後要注意冰敷一次,減輕拉伸帶來的不適。
第六,封閉療法。前面已經提到了,如果症狀2個月治療不緩解考慮封閉治療,注意一定要檢查血糖,糖尿病患者要將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否則增加感染風險。
以上就是對題主的解答,對於足跟痛的患者,要以休息為主、康復拉伸為輔、適度用藥、改變生活方式減少對於足底的刺激,根據情況選擇藥物或者其他治療方式,儘量不採取有創的方式例如封閉來治療,千萬不要圖快,不要冒著風險去緩解自己的症狀,否則欲速則不達啊!
-
4 # 骨科徐思越醫生
足跟骨刺是人體一種自然的老化現象,是指腳後跟由於種種原因造成軟骨磨損和破壞,使得腳部出現骨修復、增生硬化的現象。
足跟骨刺的臨床症狀主要是足跟有壓痛,伴隨有硌腳和針刺的感覺,導致走路的時候腳後跟不敢太過用力。但是,當患者腳部進行一定的活動之後,症狀就會有所減輕。
足跟骨刺是怎麼形成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關節軟骨會逐漸退化,關節附近軟組織的彈性也會慢慢減弱,這樣日積月累,骨關節就被磨損了。
而日常活動比較多的部位,如頸部、腰部、膝關節、足跟等,這些部位的關節軟骨一旦受到損傷就難以修復。於是,隨著關節軟骨周圍的血液迴圈,就會引起軟骨代償性增長,這就為骨質增生打下了基礎。
隨著時間延長,發生增生的軟骨就會被鈣化,這時候就會出現我們常說的骨質增生現象。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骨質增生也是一種自然老化現象。
出現這3個異常,表明足後跟骨刺來臨第一、當足部向下用力的時候,腳裡面有針刺痛的感覺,用手去撫摸的時候會有麻木感。
第二、腳部的中央位置有壓痛,當用手指去觸碰的時候,疼痛會加重,嚴重的足跟骨刺患者,因疼痛嚴重而影響走路。
第三、足根部出現壓痛感,有時會蔓延至整個腳底,且疼痛感早上比下午嚴重。表現為,早起下床後,出現難以忍受的疼痛,甚至不能走路。但是坐下來進行一定的腳部活動後,疼痛感就會有所緩解。
腳後跟骨刺的出現,與年齡的關係很大,也受磨損、受傷等因素的影響。如果出現上述3種情況,大家要留心可能是腳後跟骨刺所致,最好來醫院檢查一下。
足跟骨刺應該如何緩解?如果輕微疼痛,則暫時減少運動量,休養為主。等骨骼穩定,疼痛就會消失。如果疼痛較重,可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實在影響生活質量的,則可以做手術解決。
具體一醫院面診結果為主。
回覆列表
跟骨骨刺僅僅是一個X光片所見,並不是跟痛症的常見原因。本症與勞損和退化有著密切的關係。疼痛的程度和骨刺的大小不成正比,絕大多數骨刺並無疼痛,極少數病例骨刺可引起疼痛,這可能與骨刺的方向有關,斜向前下方的骨刺可能引起疼痛。用熱療、封閉或者穿帶空的鞋墊多可治癒。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方法有脛後神經根下支切斷或者骨刺切除術。但是有時骨刺重新生長,甚至原狀復發,因此多可以非手術的方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