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向陽花xingfu

    自己在老實排隊,別人卻在無理插隊,這在生活中很常見。這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是一種不遵守規則的行為。此時可以把“劇場效應”講給孩子聽,讓孩子從小樹立規則意識,做一個合格的公民。

    有許多家長認為插隊是一件小事,甚至於沾沾自喜,其實他不知道,今天不遵守排隊這樣的小規矩,明天就有可能不遵守法律這個大規矩,釀成大錯,為時已晚。

  • 2 # ELingo

    1、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父母應該告訴孩子,排隊雖是小事,卻能體現一個人的素養。插隊擾亂了先來後到的秩序,損害他人利益,如果人人插隊,社會將沒有秩序可言。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甚欲,勿施於人。不能因為別人在做一件無傷大雅的錯事,你也去跟隨。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要從小鍛鍊孩子自律、自覺、自我辨別的能力。

  • 3 # 聞濤生活114

    自己在老實排隊,別人在無理插隊;自己在老實等綠燈,別人湊夠一撥人就大搖大擺闖紅燈過了馬路;自己從不敢考試作弊,考試作弊的卻拿了高分還得老師表揚;自己教育孩子不能打人,可自己的孩子總捱打……諸如此類的現象生活裡實在太多了,每時每刻都在考驗著家長應如何教育孩子。

    01教育孩子認識現實,堅守道德底線

    道德的不現實與現實的不道德,是人類自有經濟鬥爭和政治鬥爭以來就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在民主法制不健全、社會風氣不好、道德水準普遍偏低的情況下,這個矛盾會更加尖銳。

    然而,道德作為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它對社會生活起著約束作用,沒有這種約束,社會將一團混亂。因此不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條件下,父母都必須堅守對孩子的道德教育。

    02教育講重點,分層次,有方法

    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充分認識“秩序美是所有美之最。”遵守規則對一個社會、對一個人都非常重要,牢固樹立善惡美醜的是非觀念。具體到插隊,幫助孩子分析它是一種損人利己的行為,損人利己是不文明不道德的,醜的。一個不講文明道德的人即使佔了點小便宜,但會成為一個處處不受歡迎的人,最終害的是自己。

    給孩子多講一些道德高尚的人物取得成功的故事,用榜樣的正面力量來抵消生活中不道德現象的反面作用。還可以講述中國作為禮儀之邦的傳統美德,用傳統文化中關於“德”的大量論述來教育孩子認清君子與小人的區別,特別是“慎獨”的思想,對孩子作出更高的道德要求。

    03師長們以身作則,共建社會大環境

    教師和家長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素質,堅持身教重於言教,不管任何時候不插隊,不做違反道德的事,讓孩子在良好的家風、校風中潛移默化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社會管理者要加強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風尚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市民。

  • 4 # 張旭語文

    對孩子的教育源於三個方向,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從常理上講,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可控的,而社會教育是不可控的。

    換個角度說,家庭教育,家長說了算。學校教育,家長可以配合教師教育孩子,是能夠參與的,也是可以發表觀點的。唯獨社會教育,家長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干預的。

    這也就是說,當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遇到社會教育時,會表現的很尷尬。

    你領著孩子在排隊購物,突然間有一位年輕人插隊站在了你的前邊,孩子會問:這位姐姐怎麼插隊了呢?爸爸不是告訴我,無論什麼時候都要遵守公共秩序嗎?這個時候,我們只能搖頭苦笑,無言以對。而孩子的心靈中卻烙下了一個小小的印記:願來爸爸說的只是我,別人可以不遵守。

    毫無疑問,這樣的尷尬場景,將無情地擊破家庭教育的籬笆,使孩子的神聖認知滲入汙漬。

    我們費盡心思給孩子養成的良好品行,在面對社會教育時,瞬間變成了一地碎玻璃,怎能不叫人悲哀呢?

    十月二十七日,國務院頒佈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強調當代中國在價值觀念上的最大公約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不但是國家的德,也是社會的德,更是個人的德。倘若每個人都能以此為德,那麼,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才能三位一起,共同造福後人。

    然而這是一個漫長而艱舉的建設過程,需要每個人的自覺踐行。

    當下,我們面對的社會環境複雜而多變,社會公德經受著沉重的考量,我們隨時隨都能看到損害社會公德的事情發生著,它對孩子的教育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結果同社會現實出現了明顯的差別,形成了兩張皮的局面。

    那麼,當我們面對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差甚遠的社會環境時,應該怎樣教育孩子呢?

    第一,實事求是,理性地告訴孩子父母和學校的教育與社會環境之間的差距。

    實事求是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給孩子理性地講清楚社會公道環境存在的各種現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能讓孩子明白,他生活的社會是複雜的,每個人的公民道德是有差別的,要允許不良行為的存在。

    孩子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正確認識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和行為,避免自己對社會公德的認知受到無情地打擊,進而懷疑自己受到的教育的正確性。

    比如說你和孩子一起去公園,看到有人無視公園“愛護美麗花朵”的警示,隨意地採摘花朵。你就要告訴孩子: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社會上這樣缺乏公共道德的人很多,我們無法教育他們,即便我們這次勸告了他,下次他還會如此。因此,只要我們不這樣做,就多了一個遵守社會公德的人。

    其次,讓孩子清楚,家長和學校給予他們的品行教育是正確的。

    家庭和學校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行,是一種必須的責任。當孩子看到社會上的不良行為,然後要模仿的時候,家長就要堅決制止,並告訴孩子:我教育你做的是正確的,是必須要遵守的。讓孩子形成堅定的信念,不為不良行為左右,是永遠的選擇。

    孩子不諳世事,而且各種良好信念正在形成期,很容易被不良行為感染,家長如果教育不當,或者不能正視社會不良現象和行為,會給孩子造成錯位認知,損害信念的形成。

    第二,讓孩子明白只有每個人都遵守社會公德,你們的孩子面對的社會環境將比現在優良得多。

    教育孩子不但要注重眼前,還要謀劃長遠。這似乎是一句空話,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做家長的最希望孩子的將來比我們好,不單單是生活條件和社會地位,還有他們生活的社會環境。

    我們可以這樣設想:如果我們的孩子都能養成良好的品行,能夠自覺踐行社會公德,那麼,等他們成人後,社會生活環境將會變得比較舒適,因為,他們這一代人,起碼不會隨地吐痰,不會無視花草樹木,不會隨意插隊,不會口爆粗話,不會大聲喧譁。他們看見老人跌倒了,會主動扶起來,聽到有人需要幫助了,能馬上趕過去。凡此種種,都能體現出孩子時候養成的良好品行。

    從這個意義上說,當孩子面對社會不良現象和行為時,我們的教育就要客觀,要能有意地把社會不良現象和行為當成反面教材,更加有效地讓孩子明白只要每個人都遵守社會公德,會讓個別人的不良行為成為人們譏笑的靶子,而他們將來的社會環境將變得和諧而舒適,不再像現在這樣讓人生厭和憤怒。

    第三,堅持自己的品行,不被不良社會行為浸害。

    我們無法改變別人,更無法左右社會現象,但我們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讓良好的品行紮根於他們的思想中,不會輕易被社會不良現象和行為侵蝕。

    現在年齡在五十以上的人,有一個趨同的品行——節儉。

    為什麼在生活條件很好的當下,依然要堅守節儉呢?

    毋庸諱言,節儉品行的養成雖然與他們童年、少年時期生活的社會大背景有關,但主要還是源於他們的父輩們的長期教誨。正因為是在童年和少年時期養成的良好品行,所以才會堅守一生,風雨不動。

    現在的家長們,更應該比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有知識,有見地,也應該更懂得堅持。所以,要把自己認為良好的品行,以一貫之地教給自己的孩子,即便與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和行為格格不入。

    我們現在堅持了,將來獲益的是孩子,不能因為教給孩子的品行和看到的社會現實反差巨大,就擔心孩子剛剛建立的良好品行被社會不良現象和行為浸害。

    需要明確的是,孩子的品行養成教育最怕虎頭蛇尾,最經不起淺償輒止。

    我們堅持了,堅持到孩子良好品行成為思想,這時候,任何不良的東西都設有機會侵蝕它。

    總之,社會不良現象和行為是客觀存在,老百姓是無法撼動的,最多也只能批評批評而已。但是,孩子是我們自己的,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擁有良好的品行,在將來的生活中順暢、安康。所以,我們就必須堅持自己對孩子的品行教育方法,任它狂風暴雨,依舊巋然不動,一直到孩子的良好品行成為思想。

    [原創文章,引用需說明]

  • 5 # 小小思維家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

    作為父母,該如何教孩子看待社會上一些不守規則的現象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始終是要和社會進行接觸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一定會接觸到,社會上一些不守規則的現象。這個時候,孩子往往會產生疑問。

    為什麼他們可以?而我不可以?

    在孩子產生了這種問題後,父母的回答,就十分關鍵了。如果面對這些不守規則的現象,我們用同樣的手段爭取回來,那麼我們的孩子,不就成了同樣令人討厭的人了嗎?最妥當的回答,應該是父母明確告訴孩子,社會上確實有一些不守規則的現象。面對這些不守規則現象的時候,我們應該適時站出來阻止。但是這些不文明不守規則現象的存在,不是我們也像他們一樣的理由。

    孩子在小的時候,三觀往往都是由父母塑造出來的。尤其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對待很多事情,還沒有自己獨有的分辨能力。

    這個時候,家長最好還是儘量把孩子往好的方向去引導,不要給孩子展示太多的社會不守規則的一面。如果孩子在年幼的時候,接觸的負面情況太多,難免會讓孩子本身,也沾染上這些習慣。

    這種時候,父母就必須嚴守底線,要準確告訴孩子。這些不道德的事情,或許存在,但是,這絕不是你也能同樣不道德的理由。只有這樣,孩子將來長大之後,才能成為一個自身道德底線明確的人,而不是最終成長為自己曾經鄙視的那群人。

  • 6 # 蛋堡兒媽咪

    關於這種現象可以說非常常見。那麼我們如何在這種情況下教育孩子呢?

    首先,告訴孩子排隊是文明的一種表現,我們要努力做一個文明的人,隨便插隊是不文明的表現。

    其次,告訴孩子在我們這個大千社會各種各樣、各種層次的人都有,我們無法左右別人的行為,同時我們也不能因為別人而改變自己正確的做法或者觀念,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 7 # 繪本教育先行者

    自己老實排隊,別人插隊,肯定首先教自己孩子不要學、不要去羨慕那些不遵守規則走捷徑的人,要教他講道理,依法依規,學會尊重別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要修族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