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AN730
-
2 # ruixuezhaofeng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的262個島嶼,面積為1104.43平方公里(包括填海土地68.28平方公里),周邊海域面積為1650.6平方公里。
截至2016年年底,香港人口為734.6萬。上年常住居民709.5萬,流動居民22.9萬,男女人數分別為337萬、395.4萬,戶均2.9人。華裔佔全部人口的92%,外籍佔8%。
作為一座國際都市和移民城市,香港居民來自五湖四海,以內地為主,它對不同文化和種族具有高度包容性。
香港得名於“販運香料”。1741年,英國軍艦星它號曾在港島南岸停泊修理,據信它們是英國商船、軍艦最早在香港的停靠記錄。1842年《南京條約》、1860年,英軍借二次鴉片戰爭以《北京條約》再割九龍半島,1898年,英國又乘清廷羸弱以《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南起北九龍,北至深圳河,西抵后海灣的“新界”,為期99年。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香港在英國治下155年裡(1941.12—1945.8的三年零八個月被日本佔領),建立並形成自由市場經濟、法治社會和全球視野,其成功的另一關鍵因素是中國背景,兩大時間節點成就了香港的崛起,20世紀40年代末國共權力易手,內地大量資本人才湧入香港,北韓戰爭軍需刺激,中國整體“關門”,唯一“視窗”之地位使得香港蝶變為“四小龍”之一。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再添新機遇,香港充分發揮地緣、親緣和財緣等優勢迎來經濟騰飛,成為國際品牌、資本進入中國內地的橋頭堡,97迴歸,東方之珠愈發耀眼奪目。
香港地狹人多,競爭激烈,造就了港人精明強幹、堅忍不拔、腳踏實地、緊張忙碌的性格。它在“大英”治下一個半世紀,養成了港人謹小慎微、勢利算計、遵守法紀、崇洋媚外的品性。史上至今,香港形成其依附性和盲從性兩個特點:它曾在政治、法律上依附於英國,港督代表英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港人沒有選舉權等民主權利;它又在經濟上依附內地,不同時期得利多多,中央政府“派糖”漸成慣例。香港不似相同體量的新加坡、以色列“生於憂患”,自然沒有後者不竭的創新動力。它又是盲目的,香港是崇拜英雄之聖地,李嘉誠等的創富神話激勵著普通的香港人打拼不止,這裡的一切給人以“匆匆,太匆匆”之感,“功利”成為衡量成功之唯一標準。政府太相信市場,聽任貧富差距日益加大,把住房這一居民基本權利完全讓渡,房子碾壓了港人創造性與幸福感......
滄海桑田,風雲際會,“自強不息,敬業樂業,精益求精,靈活應變”的香港精神仍然熠熠生輝。港人核心價值觀包括: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公平公義,和平仁愛,誠信透明,多元包容,尊重個人,恪守專業。
四十年前,一部名為《獅子山下》的電視連續劇風靡香江,它真實再現劇變時代港人逆境自強的精神面貌,其主題歌已凝結成永恆的香港精神——
人生中 有歡喜/難免 亦常有淚/我哋大家 在獅子山下/相遇上 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人生 不免崎嶇/難以 絕無掛慮/既是同舟 在獅子山下/且共濟 拋棄區分求共對/放開 彼此心中矛盾/理想 一起去追/同舟人 誓相隨/無畏 更無懼/同處 海角天邊/攜手 踏平崎嶇/我哋大家 用艱辛努力寫下那 不朽香江名句。
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口西岸,由澳門半島、氹仔島+路環島組成,它由19世紀10.28平方公里增加到32.8平方公里,人口61.2萬(2016)。澳門半島與氹仔島之間透過澳氹大橋、友誼大橋和西灣大橋連線,氹仔島與路環島因填海而連為一體。
全區居民中的95.5%是華人,他們大多原籍珠江三角洲,葡萄牙後裔、菲律賓藉居民等佔4.5%。
澳門得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媽祖傳說,曾有濠江、鏡海、濠鏡澳、香山澳等名稱。16世紀中葉起,葡萄牙人以漸進的方式逐漸將澳門據為己有,據稱首批葡萄牙人登陸時,詢問居民該地的名稱,當地人誤以為問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發音稱之“MACAU”。
公元1553年,葡萄牙人藉口“舟觸風濤”,請求借澳門曝曬水漬貨物,從此上岸租佔,到1887年佔有現今澳門地區的疆域。同年,葡萄牙與清政府簽署兩個條約,後者在法律上承認葡“永駐管理澳門及屬澳之地,與葡國治理他處無異”。 1987年4月,中葡簽署《聯合宣告》,確認中國於1999年底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1999年12月20日,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設澳門特別行政區。
回望歷史,澳門是中國為數不多(甚至絕無僅有)的數百年來沒有經歷戰亂的城市,具有特殊的歷史境遇和輕鬆悠閒的氣氛,以其安寧與祥和被稱作“蓮花福地”。抒懷家國,每一位華人都會吟唱愛國詩人聞一多1925年《七子之歌·澳門》的全曲: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澳門文化具有包容性,呈現建築中西合璧、宗教和平共處、種族和諧相融等多元特色。從微觀看,它有典型和諧社群生活氣息,是數百年文化積澱的核心價值所在。從宏觀看,澳門精彩之處在於各種文化、宗教在這塊方寸之地紮根生存,它素有東方傳教士搖籃之稱,20世紀敞開胸懷接納源自伊朗的巴哈伊教。澳門建築之文化肌理同樣傲視華人城市,2005年第29屆世界遺產大會將“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人們歡度中華傳統節日、中葡國慶日、葡國自由日、西方宗教節日,享受公共假期的閒暇與快樂。
澳門曾是香港眼中的“小不點兒”,97、99迴歸年代,香港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水平遠好過澳門,但在澳門迴歸15年後,它各方面發展水平已超過香港!答案不言自明,與港客精明算計不同,澳人看似愚鈍,卻對歷史和現實有透徹的領悟,他們不爭、不怨、包容、忍耐,認血脈親情,不折騰鬧騰,把所有心思花在落實中央政府的CEPA上,橫琴島合作新模式為澳門發展增添引擎。從全球視野看,澳門成為中國連線葡語國家的平臺和紐帶,它是中國軟實力顯現與延伸的重要視窗。
中華素來以博大而自豪驕傲,在它遼闊的幅員和壯麗史篇中,澳門則是獨特的一章,它美在自然與小巧,美在古樸和現代,美在包容與和諧。
-
3 # AIIT同學
座標:廣州 毗鄰:香港,澳門
工作上和兩地的同胞都打過交道,說說我的觀點!
香港人:香港人最早是廣東移民,長期被英國殖民統治。港人身上兼具東西方的性格特徵,東方的含蓄,西方的直白;平時接觸到的香港人,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他們非常注重規矩,上尊下卑,階層觀念重,無論何時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身份。澳門人:葡萄牙統治了400多年,但中國傳統文化卻毫不為之所動,因為緊鄰珠海、香港,因此也深受粵文化影響,從接觸過的澳門人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度量很大,小事不計較,責任感強,這些年來他們更是低調,悶聲發大財!理解不深,望有幫助!
-
4 # 自然社
香港和澳門有很多相同之處,中西方文化在這裡交匯。澳門彙集了很多頂級的賭場,似乎有一種紙醉金迷的感覺!光鮮背後的澳門卻是異常的低調,古老的街道訴說著那曾經的滄桑!人們相對的休閒!有種隨遇而安、不求聞達的感覺!
香港,曾經的殖民地,國際大都市保留了很多西方文化的特點,街道大多是整潔古老,沒有浮躁的奢華,透露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和香港人接觸得比較多,說話快、走路急、務實是我對港人的印象。港人的生活鴨梨非常大,60多歲開計程車、貨櫃的非常多,餐廳的服務員也是很多一大把年紀的,整個城市的節奏都很快。每個地方都有好人和壞人,我遇到的港人並沒有和網上說的那麼難接觸。很多人說港人怎麼怎麼的,說實在的十幾年前和現在去香港購物消費感受會很不一樣,為什麼呢?
-
5 # 司徒水草
香港人性格跟我們大陸人,性格生活習慣,思想非常大差別大,這個可以從我們村幾個早年移居香港遠房親戚看到,他們思想比較自由不受約束,生活上不會浪費,例如:你跟香港朋友去吃飯他們會把剩飯 菜都打包,因為人家習慣光碟行動,所以這點確實值得點讚,消費觀香港人提倡AA製,各自埋單,香港人一般比較少選擇成家,大部分不結婚,大陸人,比較傳統,這個就是香港 大陸句別,香港人 人情味沒有大陸重視。
回覆列表
都是華人,都有傳統的中國文化風俗,這是相同的。澳門也有愛國的傳統,左派媒體、團體力量都很強。早在六、七十年代,一到祖國十一國慶節,澳門都是遍地五星紅旗飄揚。
澳門地方小人口幾十萬,經濟靠博彩賭業為主。那時澳門人在賭場工作是一份很幸運的職業,市內行人稀少交通也不發達,賭場員工上下班都是打的,因為也只有做這一行收入較高。
澳門比香港封閉,它歷來沒有機場,國際遊客都是先到香港才坐船去澳門。國際交往、貿易、文化交流相比也少了不少。澳門以前沒有大學,直至1981年東亞大學(後改澳門大學)才成立。
中葡政府有關澳門迴歸談判時期,澳門提出要建機場請求,中央對澳門的利益歷來是照顧的,所以同意批准了這請求,並開例給澳門在中國海域內填海造地建機場。隔鄰的珠海特區一見,趕忙向中央申請堅持也要建機場,所以這塊不大的空域就有了二個機場。
香港是英國殖民地,澳門是葡萄牙殖民地,兩地除了相同的中國文化廣東習俗外,另有了不同的外來文化的背景。
英國是講契約精神的,也影響到了香港。所以香港今天的法制齊全、港人和全世界做生意講合同遵守合約。中英談判很艱鉅,爭執很大,但一旦確定下來、英方都能遵守。比如97迴歸前英方必須將巨量的香港法律,各項條文全部譯成中文,英方完成了。並在97前已安排有了第一位華人布政司、華人警務處長等等香港本地人高官,為迴歸中國和港人治港創造條件了。英方撤退前大造新機場青馬大橋等玫瑰園計劃,中方向英方提出,要港英政府必須留下200億儲備給未來的特區政府,結果英華人留下了2000億。
中葡談判一帆風順很順利,葡萄牙什麼都答應了,但只說不做。澳門法律條文等都沒完成葡文譯中文,迴歸前中央急調北京的大學專家教授才完成這一艱鉅任務。至於答應了留下多少儲備給特區政府,迴歸時末代澳督都把這筆錢捲走拿回葡萄牙了。
葡萄牙是強佔澳門的,它沒有透過不平等條約進駐澳門的、是賴著不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