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繼勞
-
2 # 韶華傾夢
關羽,是劉備的義弟,蜀漢五虎上將之首。馬謖,是“白眉”馬良的弟弟,荊州世家馬家的子弟,馬氏五常中的一位。關羽和馬謖都曾有立下軍令狀的情況,但是,最後馬謖卻被斬首,而關羽卻安然無恙。原因如下。
其一,立下軍令狀,而最終的懲罰形式卻在上級的手裡。所謂軍令狀,就是將領在接受任務的時候,向上級提交的保證書。軍令狀的簽訂,很大程度上加強了指揮官的責任感,一定意義上確保作戰任務的成功性。但是,軍令狀卻也包含著很大的風險。只要是任務失敗,或者是達不到保證的要求,那簽訂軍令狀的將領是會受到懲罰的。
當然,在懲罰的形式上,很大部分的軍令狀都是沒有表現出來的。也就是說,將領只管保證簽下軍令狀,而失敗後的懲罰形式,主要是看上級想要怎麼懲罰。
打個比方說,在劉備駐守新野,並得到諸葛亮這位大才後,曹操的謀士們都勸說曹操攻打劉備,順便取了荊州。而在曹操率軍南下之前,為曹操打先鋒的是夏侯惇。夏侯惇在出戰前,曾向曹操立下軍令狀,言其要生擒劉備和諸葛亮等人。但是最後,夏侯惇卻被諸葛亮的一把大火給弄得鎩羽而歸。任務失敗的夏侯惇,最後也只是被曹操小懲了一下,並沒有斬首。
所以說,關羽和馬謖這兩個人都立下過軍令狀,但是懲罰的形式卻沒有明確的寫在軍令狀上,除非是這個將領特定的表示(馬謖就明確的表示了)。
其二,兩者在立下軍令狀時,所面對的環境是不一樣的。關羽所立下的軍令狀,是發生在赤壁之戰的時候,那時的戰役已經取得全面性的勝利,劉備所部正在準備打掃戰場,以及搶佔荊州南部。
在勝利的條件下,而且諸葛亮也很明確的知道關羽的為人處世,也清楚曹操的命並不該絕。這個時候,諸葛亮要求關羽立下軍令狀,也只不過是想打壓一下關羽的傲氣,同時也想讓關羽欠下他一個人情,以便以後關羽不再懟著他罷了。
但馬謖不同,馬謖立下軍令狀的時候,是發生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其實主要的就是向曹魏試探,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總攻。可是馬謖這個人,因為年紀輕輕就跟在諸葛亮的身邊,而且得到諸葛亮的倚重。長期以來,馬謖的自信心已經是膨脹了,有點認不清自己的才識,沒能準確的定位自己。
在馬謖立下軍令狀之時,諸葛亮已經很明確的向其講述了街亭的重要性,而且也表明了司馬懿來勢洶洶,難以對付。但是,諸葛亮這番語重心長的話,馬謖卻沒有聽進去。因此,在諸葛亮再三確認下,馬謖很自信的簽下軍令狀,並且對著眾人表示,不但是司馬懿,就算是曹叡親自出徵,他馬謖也不怕。而且還說,如果失敗,就自願全家被斬首。
所以說,馬謖的死是他自己一個人作死。諸葛亮為了保證自己的威嚴,馬謖必須死。
其三,關羽的後臺比馬謖的大。關羽,是劉備的二弟。而諸葛亮只是劉備麾下的一名軍師,說的好聽點,諸葛亮和劉備有著不俗的戰友情;說遠點,諸葛亮只不過是劉備麾下的一位臣子罷了。諸葛亮這點關係,根本比不上關羽這位和劉備義結金蘭的兄弟。
再者說,諸葛亮那時候也僅僅是剛剛進入劉備集團的一個萌新,跟關羽這樣的老前輩根本無法相比。所以,面對老闆的親人犯了錯誤的時候,諸葛亮也只能小小的懲戒一下,根本不敢斬殺。
而馬謖不同,馬謖也只不過是荊州世家馬家的子弟,馬良的弟弟罷了。可以說,馬謖的背景很大程度上就是馬良。而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馬良去世多時,而馬家在蜀漢集團中,根本沒有多大的話語權。
同時,那個時候的諸葛亮,已經成為丞相,是蜀漢集團的實際掌控者。很大程度上來說,諸葛亮掌控著馬謖的生殺大權。雖說馬謖一直被諸葛亮所看重,可是馬謖當著眾人的面立下軍令狀,而且還立下海口。丟失街亭的馬謖,自然會被斬首。
總而言之,關羽和馬謖雖說都立下軍令狀。但是,馬謖的死亡,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作死。在沒有百分百的成功率之下,馬謖還敢立下軍令狀,並保證如果失敗,甘願全家受罰。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為了保證自己的威嚴,只能按照軍令狀的內容斬殺馬謖了。
-
3 # 微人輕輕言
一、軍令狀定義。
軍令狀相當於軍中的一份保證書,表示當事人若不能完成任務,心甘情願接受軍法懲處。目的一般有兩個(不包含特殊目的):第一,下屬一方,可以讓領導看到自己完成任務的決心和信心,讓領導放心。第二,領導一方,可以多一層籌碼和主動權,以此軍令狀的後果為籌碼,更加促進推動下屬,不可輕視任務,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二、二人結局不同,由四方面原因造成。
1. 諸葛亮的大局觀。公事不論私情,軍中更是。相信以諸葛亮的格局,軍政大事斷然不會依個人情感喜好行事,一切會從大局出發,犯錯之人,當生則生,當死則生,不會徇私情。
2. 對諸葛亮來講,兩份軍令狀,目的不同,關羽的軍令狀,達到了諸葛亮的目的,馬謖的卻完全沒有。
逼關羽立軍令狀背後的目的比較特殊,有兩個:第一,給關羽還曹操人情,錦上添花。而不是要其真的殺了曹操。第二,打擊關羽氣焰,鞏固自己地位。當時,諸葛亮跟劉備時間不長,關羽張飛等猛將們並不由衷的服氣諸葛亮的指揮,而這些人中,關羽是代表人物。諸葛亮算準了以關羽的品性,不會真的殺曹操,也就是說一定會完不成任務,有了軍令狀,諸葛亮在關羽放曹之後,就有了主動權。可以透過掌握關羽生死,而收穫人心,鞏固地位。所以,這份軍令狀的真正目的並不是完成殺曹的目的。沒有殺曹,反而更好的達到了諸葛亮想要的效果。本質上,關羽沒做錯事,所以無罰。
而依當時的軍情,形勢來看,馬謖的軍令狀,在諸葛亮眼裡,卻是實實在在,很單純的軍令狀,就是為了看到他必勝的信心和決心。目的就是為了促成他打贏這場仗,守住街亭。可惜,馬謖一意孤行,不聽老將王平等人勸阻,敗仗丟了街亭。不但打臉諸葛亮,而且造成太大損失。此,馬謖當死主要原因。誰都要替自己的錯誤買單的。
3. 形勢使然。關羽立軍令狀而放曹時的時局,容不得關羽死。馬謖立軍令狀兵敗而歸,從局勢來看,不死不行。
關羽軍令狀那會,就關張趙那麼幾個大將,地盤也小到幾乎沒有立足之地。而隆中對之後,諸葛亮其實心中已經有了日後擴張的戰略。關羽,作為第一虎將,是戰略中舉足輕重的一顆棋子。殺了他,對日後戰略影響極大,另一方面,殺他對當下局勢,幾乎沒有多少好處。無益當下,亦損日後的事,豈是諸葛亮這樣的人會做的。
再看馬謖當時的情況,自己主動請纓,由於馬謖軍中資歷和威望並不高,諸葛亮本來就不放心,然後立了軍令狀,諸葛亮還是千叮嚀萬囑咐的。最後馬謖權當耳旁風了,一意孤行,戰場上不聽老將勸阻,自以為是,最後既得罪了一票大將,又敗仗失了街亭,害死了無數兵士。造成了重大損失。有功不賞,有過不罰,無以成軍。諸葛亮心裡很清楚,不殺馬謖,不足以給三軍一個交代,不足以正軍紀。那個節骨眼上,殺了馬謖,一可以安定人心,二可以嚴正軍紀,讓眾將士吸取教訓。假如不殺,反而軍心不穩。所以,從形勢上看,馬謖確實得斬。
4. 關馬二人,背景懸殊。
關羽背景自不必多講,軍中老大,又是主公義弟,還有個三弟莽張飛。那既是有”皇親國戚“的背景,又有槍桿子的人啊,而且在整個天下口碑威望都極高,甚至高於當時的諸葛亮。以當時諸葛亮的處境,即使想真殺這樣的人,也殺不了,光張飛這關就過不去。
而相比馬謖的背景就不足道了,軍中資望也不高,且諸葛亮執政掌軍已數十年,馬謖的背景,在諸葛面前,不值一提。唯一的,馬謖侍奉跟隨諸葛亮多年,諸葛亮對其感情較深。可惜正如“原因1"所述,諸葛亮何等人物,不會依個人私情處理軍事。犯了這麼大的錯,只能接受懲罰。
綜上四個原因,同樣立了軍令狀,表面看來同樣沒完成任務,關羽沒事是必然,馬謖被諸葛亮含淚而斬,也是必然。
回覆列表
軍令狀即接受命令後寫的保證書。表示不能完成任務,願受嚴厲處分。
古代的將軍們都是寶貝疙瘩,且為老大的親信,老大一般不捨得殺。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情有可原,不是犯了嚴重的錯誤,作為老大也不捨得殺了自己手下的大將,畢竟哪些都是自己親信和寶貝疙瘩,怎能自斷雙臂,也不能寒了眾將的心。因此,就會上演一場眾將求情免死的大戲,這就是套路和潛規則。
例如赤壁之戰,關羽立下軍令狀要活捉曹操,最後他卻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諸葛亮要以斬了關羽為名,以此立威,關羽知道自己死不了,就陪著諸葛亮演戲唄,搞得自己一心以死謝罪,大義凜然的樣子,諸葛亮也暗爽,逼王就是要治你一治。劉備一看,這可不能讓自己的頂樑柱死了,大家的戲都演得差不多,這時候該劉備上場了,一頓回憶自己的結義之情,最後諸葛亮也裝夠逼了,勉為其難的同意關羽死罪可免,但要戴罪立功。關羽能夠免死,主要是劉備不想殺,也不能殺關羽。
當然,也有例外,有些人犯了致命的錯誤,也時候也要以儆效尤,逼著大佬不得不殺,否則隊伍就不好帶了,這就是所謂的恩威並濟。例如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馬謖有才且是諸葛亮的親信,但卻恃才傲物,不聽諸葛亮的話,致使街亭失守,蜀軍損失慘重,諸葛亮的北伐就因為馬謖的過錯而失敗,這不僅是大錯,而是致命的錯誤,並且馬謖立了軍令狀,下面的將士都在看諸葛亮到底會怎麼做呢?
如果不殺馬謖,將士們對馬謖有怨氣,會不服氣,將會大大影響諸葛亮的權威,這樣以後隊伍就不好帶了,因此形勢逼著諸葛亮必須斬了馬謖以儆效尤,再來幾點眼淚,一是確實心疼,二是悔恨,三是讓大家看一看自己的無奈,以此來籠絡人心。殺人也是一個,很有講究的活呀!
總之,在三國中,到底要不要斬殺打了敗仗的將軍,一切都要看形勢,一切都要服務於自己的團隊建設。如果處理不好將領的獎懲問題,以後隊伍就不好帶了。所以說在三國中,曹操、劉備、孫權這些大佬都是管理學高手,當然世界還欠他們一個奧斯卡獎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