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馮紹輝113

    一、四世三公的弘農楊氏

    說起楊修,讀過《楊修之死》和《三國演義》的人想必不會陌生。伴隨著楊修的往往有兩個名頭,一個是才學淵博,另一個則是四世三公。前者倒在其次,畢竟東西漢四百年才學名動天下的人不在少數,但四世三公卻昭示著楊修那皇室之外的顯赫家世與優秀傳承。

    說起四世三公,很多人總會先想起東漢末年的大軍閥袁紹家的四世三公,卻常會忽視同為四世三公的弘農楊氏。要說按照四世三公的名望來看,那麼袁紹的四世三公的含金量實際上是比不上楊修的四世三公的。

    袁紹家的四世三公並未像弘農楊氏始終維持直系,袁敞和袁隗相對袁紹而言均非直系血親。而弘農楊氏則是真正的名副其實直系傳承的四世三公。先不提弘農楊氏的一世祖楊敞是漢昭帝時的丞相,僅從楊修之前往四代算,高祖楊震先後擔任司徒和太尉,曾祖楊秉擔任太尉,祖父楊賜更是一人歷任司空、司徒、太尉,父親楊彪也是三公遍歷。

    二、楊震:從關西孔子到位列三公,從暮夜卻金到冤屈昭雪

    楊震,名伯起,雖說祖上曾經也是顯赫一時,曾經出過赤泉侯、丞相等,但到了楊震父親楊寶時,卻早已經家道中落了,所以楊震小時候其實生活條件是相當一般,甚至可以說是清貧的。楊震的父親楊寶雖然未曾從政,但卻是個精通儒學的學者,可能是躲避戰亂和不想捲入朝堂紛爭,西漢末年和東漢初年均隱居在山林中,並教授學生儒學知識。

    楊震或許是受到父親的影響,雖然貧困卻異常好學,對儒學的各種經典可謂信手拈來,見解獨到。在當時天下儒生中,楊震有了個“關西孔子”的名號。楊震在學有所成後,本意是和父親一樣隱居山林教授學徒,結果有一次講課時,一隻冠雀銜了三條鱣魚,飛棲在講堂前面。這對當時的楊震產生了很大影響,覺得或許這是上天希望他從政,就開始了自己的報效東漢王朝的旅程。

    楊震雖然接近50歲才從政,卻依然保留了赤子之心,為官公正廉潔,知人善任。在楊震擔任東萊太守時,發生了一件趣事。有一次,他途徑昌邑,卻遇到了個故人,這個故人正是先前因楊震舉薦而擔任昌邑令的王密。那天夜裡,王密到楊震處擺放,從懷裡掏出了10斤黃金要送給楊震,楊震回答到,我認識你這老朋友,你為什麼不認識我為人呢?

    王密可能以為楊震是來了個遜讓套路,就不以為然說道:現在夜深人靜,無人知曉。結果楊震說道: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麼可能沒人知道。王密只好羞愧的走了。

    在除了當事人沒人知曉的情況下,楊震依然能夠拒絕接受禮物,足以說明楊震的清廉是發自內心的。

    都說人是自私的,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心為公的賢人,楊震恰恰就是其中的一個。楊震出仕時,恰逢漢安帝時期。漢安帝昏庸無能,對其乳母王聖恩寵之極,而且對宦官、外戚等多有寵信,朝廷被搞得烏煙瘴氣。當時楊震雖然已經出任三公,卻並無實權,但卻絲毫不畏懼已經掌握的國家大權的宦官、外戚集團,為了國家大事敢於進諫,全然不計較個人生死榮辱。

    他多次上疏,指出了漢安帝時期的三大問題:

    一是漢安帝對乳母的寵信雖有情理,但已經遠超過合適限度,恩寵過度是朝廷敗亡之道;

    二是漢安帝枉顧漢高祖劉邦“非劉氏及功臣不得封”的祖訓,對外戚等多有照顧,甚至允許其隨意承襲爵位,這有違道義,也傷了精忠的文武大臣之心;

    三是漢安帝本人大肆鋪張浪費,在國家本就衰弱之際貪圖享樂大興土木,民眾睏乏不堪,還打擊敢於進諫的賢人。

    楊震的敢於直諫,惹得漢安帝極為不滿,更引得王聖、外戚、宦官等集團勢力的不滿,開始了對楊震的誣告和陷害。終於在漢安帝的默許下,楊震被誣告“對漢安帝有仇恨之心和不服罪罰”,被罷官並遷回原籍。最終楊震服毒自殺。

    楊震死前,自認為有負東漢王朝的厚恩,讓子女將其草率安葬即可,行人路過落淚不止。後來,楊震入葬前,傳說有一丈大的飛鳥在楊震喪前哭泣,最終引得漢順帝為期平反,楊震方沉冤得雪。

    《後漢書·卷五十四》:遠近畢至。先葬十餘日,有大鳥高丈餘,集震喪前,俯仰悲鳴,淚下沾地,葬畢,乃飛去。

    三、楊秉:人如其名,承父之志,“三不惑”續寫楊氏忠義

    後世元朝雜劇《龐涓夜走馬陵道》的一句“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道出了多少讀書人的心聲。楊秉在看到父親楊震為國為民卻被冤屈的悲劇後,仍然不改對東漢王朝、對百姓的赤子之心。得益於父親楊震為名儒的家庭氛圍薰陶,楊秉年幼時即已經精通儒學典籍、博覽群書,在40多歲時才選擇出仕。

    楊震歷任州刺史、尚書、太尉等,身居高位卻和父親一樣,始終心繫國家、廉潔自律。

    楊震的“天知、神知、你知、我知”傳為佳話,楊秉倒是不墮其父賢明,產生了個計日受俸的典故。據說楊秉在擔任刺史時,按照自己的任職天數來嚴格計算俸祿,多出的俸祿則不進入自家口袋。後來,楊震的門生故吏來拜訪他,自然拿出了錢財來以表謝意,結果楊震卻閉門謝客,表達自己清廉之心。

    《後漢書·卷五十四》:自為刺史、二千石,計日受奉,餘祿不入私門。故吏齎錢百萬遺之,閉門不受。以廉潔稱。

    楊秉擔任太尉期間,當時的朝廷之中宦官勢力如日中天。他們要麼為自己謀私利,要麼相互推薦他人子弟形成利益交換,並互相遮掩罪行。當時的漢家天下本就日漸衰微,可是這些人肆意貪贓枉法,朝野上下一片哀嘆。楊秉繼承其父先公忘私的遺志,聯合當時的司空周景,要求漢桓帝嚴懲這些貪官汙吏,幾經勸說終獲首肯。於是兩人掀起廉潔風暴,席捲貪官集團,將當時50名官員下獄、免職或處死,朝野為之肅然。

    古人云:酒色財氣四道牆,人人都在裡面藏。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在這圍城內,可是楊秉卻跳出了圍城。不同於錢鍾書的《圍城》中“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楊秉卻從未想過再進入圍城中。楊秉生性不飲酒,雖早年喪妻卻未續絃,加之持身正大,清正廉潔,自言到自己有“三不惑”:

    《後漢書·卷五十四》:每朝廷有得失,輒盡忠規諫,多見納用。秉性不飲酒,又早喪夫人,遂不復娶,所在以淳白稱。嘗從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

    四、楊賜:直言不諱,無愧國之棟樑

    在先後經歷楊震、楊秉位列三公後,楊賜可謂真正的出身名門。他全無紈絝子弟的做派,而是沿襲了楊家的持身正大的傳統,以忠誠、正義、博學著稱。後來,因為漢靈帝學習儒術的需要,被舉薦到華光殿中講課,逐漸走向政壇中心。

    楊賜有直言不諱的美名,他藉助青蛇出現在皇帝龍椅上的事件,勸諫皇帝要有內外之別,避免內宮干政。後來,漢靈帝日漸成年後喜歡遊山玩水,楊賜不惜觸犯龍顏,多次上書勸諫皇帝。

    再後來到,嘉德殿出現了彩虹異象,楊賜、又以《張禹傳》為例,表明自己死而後已之志,於是就結合當時漢朝統治的實際情況,通陳時事利弊,並彈劾當時只會一心拍皇帝馬匹的寵臣。

    楊賜不止有進諫、廉潔之舉,還頗有社會治理手段。當時黃巾軍尚未興起,張角等人藉助太平道來煽動百姓,民間日漸混亂。楊賜認為,如果下令逮捕這些聚集起來的民眾,只會適得其反,引起更多的動亂。相反,應當令刺史、群守等仔細甄別這些流民,並妥善護送其回原籍,削弱張角等人勢力,最終擒賊擒王誅殺張角等人,從而在影響最小情況下解決社會問題。

    五、楊彪:盡忠守節,迴天無力

    弘農楊氏到了楊彪這一代,依然是國家棟梁。楊彪與其先祖一般,學識淵博,參與續寫了《東觀漢記》。楊彪身處東漢末年,面對外戚宦官相互爭權傾軋、軍閥割據的局面,雖然後來擔任了司空和司徒,但對於漢室的衰敗已然是無力迴天。

    但楊彪時刻記得自己是弘農楊氏的子孫,延續著對漢室的忠烈,在無力將這混亂的時代拉回正軌的時候,楊彪選擇了盡忠守節。

    在董卓試圖劫持漢獻帝的時候,楊彪面臨李傕大兵,無所畏懼,勸諫李傕,在勸說無果後選擇和漢獻帝一同被劫持。後來,漢獻帝又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下被遷到了許昌,楊彪依然心繫漢室,在看到曹操奪權架空漢獻帝后與曹操很不對付,也因此得罪了曹操,很快被下獄。

    曹丕稱帝后,楊彪以自己是漢朝三公為由,拒絕接受曹丕的三公任命和賞賜的東西。幾年後,楊彪溘然長逝,至死都保全著漢室忠臣之名。

    六、楊修:才學淵博,捲入奪嫡之爭,傳承中斷

    到楊彪時期,漢室已經名存實亡,所以楊修雖有淵博的家世,卻實際上已經報效漢朝無門了。當時楊修才學可謂淵博,也並非如《三國演義》所描述的恃才放曠,而是為人素來有恭敬之名。但楊修卻或主動或被動的捲入了曹丕和曹植的奪嫡之爭,最終被殺,而導致弘農楊氏四世三公的傳承被中斷。

    當時,曹丕和曹植的多嫡之爭已經日漸白熱化,曹操自己也下不定主意要以誰做繼承人。楊修當時作為曹操的謀士,卻並未像其他謀士一樣,主動遠離這種鬥爭,而是多次為曹植出主意博得曹操的歡心。後來曹操知曉了此事後,就日漸忌憚其楊修了。再後來,楊修因為“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被殺。但我們如果仔細端詳楊修在曹魏集團中的活動,其死亡是有著許多原因的:

    一是楊修在當時為曹丕、曹植所極力拉攏,楊修似乎成為了奪嫡之爭的著力點,這是曹操十分不想看到的局面,擔心會重蹈袁紹死後兒子們爭權導致分崩離析的情況。而且楊修作為謀臣,捲入奪嫡之爭,並幫忙曹植博曹操歡心,犯了“皇室”的忌諱;

    二是楊修在曹丕在奪嫡之爭後基本勝利後,並沒有如其他人一樣主動疏遠曹植,而是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這陷入了政治上的站隊錯誤,使得其在朝廷上日漸孤立;

    三是楊修對漢室的忠誠與否確實不好判斷,但是楊修所繼承的傳統的儒學思想,他們都主張恢復到皇權至上的政治形勢,這與曹操的政治觀點和利益需求明顯不符。

    七、弘農楊氏的崛起到消亡,見證了東漢王朝的由興盛到衰亡

    可以說,弘農楊氏的四世三公不是一代人的賢良精明所鑄就的,而是幾代人對漢王朝的鞠躬盡瘁而逐漸形成的榮耀。弘農楊氏的前幾代人雖然中間宦海沉浮,有的人甚至還蒙受了冤屈,但整體而言都是位極人臣、恩寵之極,充分體現了付出與回報的良性互動。儘管這種回報或許並非是弘農楊氏幾代人所極力追求的,但卻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示範和榜樣效應,引得更多人願意效忠漢室。

    但是漢室傾頹的大勢卻不是一個家族所能撥亂反正的,儘管幾代楊家人都極力肅清吏治,敢於直言進諫,甚至不惜輕身犯險,但終究抵不過朝野上下那種衰敗的氣息,最終東漢王朝的衰亡之像還是日漸顯現出來了。

    到了楊彪的迴天乏力、大權旁落和楊修的驟然被殺,既是弘農楊氏傳承中斷的明證,也是東漢王朝名存實亡的印證。楊氏堅定的保皇派和儒學正統思想與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的政治需要格格不入,最終也就被迫消亡。可以說,即使楊修沒有因參與奪嫡被殺,後來弘農楊氏依然有很大機率被打擊,除非其主動放棄了儒學正統和保皇派的想法,主動迎合新政權。但這對於幾代忠烈的弘農楊氏而言,可謂是不可選擇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汽車裝飾店需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