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廢興千古事

    這主要是因為曹魏滅亡的前車之鑑。

    要分析司馬政權為什麼要採用早已經被歷史淘汰的“分封制”,就得從曹魏政權的滅亡原因說起。曹魏怎麼滅亡的呢?大體說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唯才是舉”的後遺症

    封建王朝在用人方面有一個共同點:用忠不用賢。就是說,寧可用一頭笨一點卻聽話的豬,也不用勇猛卻桀驁不馴的獅子。簡言之,豬用著放心,自家江山沒有內部威脅,會相對穩固(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和杯酒釋兵權都是這個原因)。

    可是,以務實和經世致用為用人標準的曹操卻完全擯棄了這一套,不管出身,不管人品,唯才是舉。這集中體現在他的《求賢令》裡:“天下未定,求賢之時,若必廉士而後用,齊桓何以霸?今天下行無盜嫂受金,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唯才是舉,我得用之(建安十五年)”。“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有行,陳平豈有行哉?蘇秦豈守信哉?有司明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建安十九年)”。“天下得無高水異質,負侮辱之名,見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名舉所知,勿有所遺(建安二十二年)”。他以管仲、陳平和蘇秦等人為例,明確指出,“才”是選人用人的唯一標準——這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曹操憑此白手起家,迅速一統中原;另一方面,造成了曹魏人才集團大規模的“有才無德”,像賈詡、司馬懿等人,這群人在曹操麾下都俯首帖耳,但曹操一死,牛鬼蛇神就都蹦出來了。

    二、曹丕的自剪羽翼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西周、漢初的“分封制”,春秋時期魯、宋等國的“親親上恩”都屬於此類,就像現在的家族企業,保證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春秋的禮崩樂壞、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也均源於此。曹丕正是看到了宗室相殘的悲劇教訓,從一掌權就開始選擇性地排擠宗室,或斥、或貶、或炒,反正是自家兄弟尤其是那些能力出眾的不受待見。這一點除了著名的因“世子”之爭而寫成的《七步詩》外,在電視劇《軍師聯盟》中更有很好的體現,曹洪、夏侯惇等功勳元老都被排擠出權力中心。這種矯枉過正做法的弊端在司馬氏篡權的時候暴露無遺:整個朝堂上除了心向司馬的就是看熱鬧的,唯獨沒有自家兄弟站出來說話(剩下的曹宇、夏侯獻、曹肇、曹爽等人除了年老體衰就是紈絝子弟)。

    三、曹丕破壞了政治平衡

    細數中國曆代王朝,他們的中前期政權都非常穩固,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方權力能實現制衡,或者說“政治平衡”。而這種平衡一旦被破壞,王朝馬上就走下坡路。

    西漢。宣帝之前,皇權、相權、外戚三方完美製衡,而且歷代皇帝都幾乎是“立賢不立長”,他們都有能力控制和維持這種平衡。但是當漢元帝劉奭即位的時候,第四股勢力——宦官——又摻和進來,再加上皇權變弱,西漢立馬進入衰亡快車道,讓外戚給亡了。

    東漢。光武帝劉秀一生幾無瑕疵,但是,他看到了西漢相權對皇權的干涉和牽制,於是果斷削弱文官集團的勢力。他忽略了一件事情:這種局面需要一個強悍的皇權來壓制和掌控,他和兒子漢明帝劉莊都具備這種能力,其他人就不好說了。結果也沒出意外,從第三代起,皇帝非弱即幼,外戚和宦官開始輪流坐莊,帝國也亡在了這兩夥人手裡。

    大明。在傳統史觀中,明朝亡於閹患,尤其是九千九百歲魏忠賢罪大惡極罪無可赦。但是,這種觀點極其幼稚而且錯誤。在政治鬥爭中沒有好壞,只有對錯。魏忠賢是很壞,但他卻是皇帝的忠實擁躉,能幫著皇帝實現某些決策;而大名鼎鼎的“東林黨”呢,他們也不是什麼好鳥,正是他們代表著帝國東南地區工商業集團的利益,不僅在政治上與皇權對峙,在經濟上更是抗捐抗稅。魏忠賢在的時候,皇權還能聯合宦權與文官集團抗衡,崇禎皇帝看似大義凜然的“撥亂反正”卻恰恰破壞了這種平衡。魏忠賢死後,崇禎皇帝眼巴巴地看著文官集團這群“正人君子”們黨爭、扯皮、推諉,就是不為帝國分憂。所以,崇禎自掛煤山的時候,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大臣個個可殺。

    曹丕厚此薄彼,破壞的正是曹魏政權的政治平衡。

    尾言。司馬氏篡曹後,充分借鑑曹氏無宗室夾輔的血腥教訓,不僅廣封宗室,而且各宗室王在轄區內均擁有獨立的人事任免、募兵以及財政大權——這就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權力急劇膨脹的宗室王在司馬炎死後,立即因為皇權之爭引發了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一場皇族內亂:八王之亂,更導致了中原大地最大規模的一次異族入侵(五胡亂華),不僅西晉亡國,更給中原文明帶來了一場持續三百多年的深重災難。

  • 2 # 孤獨守夜人

    中國古代歷史在基本政治制度層面一直都在分封制和郡縣制之間徘徊,而這種徘徊又總是發生在後代對前朝得失教訓的基礎之上。從唯物史觀來看,歷朝歷代在這種徘徊中呈現螺旋型上升趨勢,最終在明朝將分封制和郡縣制融合為較為完善的制度。

    分封制起源於夏,成熟於周。周制定了完善的諸侯等級制度,周天子透過分封的大小諸侯治理天下。然而,這種制度的弊端也很明顯,當中央政權控制力衰落時,這些分封的諸侯就很容易形成地方割據以對抗中央,甚至最終出現地方政權對中央政權取而代之的極端情況,如春秋戰國即是此種極端情況。秦統一六國,正是在此教訓基礎之上,沒有分封諸王,而直接創新的採用郡縣制。然而,大一統的秦朝僅僅只存在了14年便分崩離析,陷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局面。最終代表劉邦勝出,建立漢朝。漢朝基本於秦朝的教訓,初期採用了分封制,但對其進行了改良,提出“非劉氏不王”,也就是隻對宗室進行分封。隨著時間的推移,分封制的弊端又不可避免的出現,分封諸王的勢力漸大,嚴重危脅皇權。經過幾次殘酷的軍事鬥爭後,武帝採用推恩令才逐漸令這一先天弊端得到控制。

    到了曹魏,由於曹操在選擇接班人時發生了爭儲,所以,曹操在確立了曹丕的接班人地位後,就對爭儲失敗一方的曹植勢力進行了清洗,比如楊修被殺。曹丕繼位篡漢後,基於對爭儲的教訓,對曹魏宗室進行了嚴密的防範。到了曹魏後期,宗室內已經沒有可以撐起朝局的可用之材了,甚至鼎革之際,曹魏宗室內連站出來反抗的人都沒有,可見宗室勢力的衰落程度。正是基於此,司馬氏才最終成功取代曹魏政權。司馬氏對這一點當然也是心知肚明,“帝懲魏氏孤立之敝,故大封宗室,授以職任。”(出自資治通鑑)晉朝建立後自然也就大肆分封宗室諸王,但是司馬炎卻沒有吸取漢朝的教訓,沒有對諸王加以防範,最後終於釀成八王這亂,禍亂整個中華,遺禍深遠。

    直到宋朝,經歷五代十國大亂後,不僅做到了文武分班,而且對宗室只封王,不再給實權,把武裝力量和地方財政完全分離,同時也限制諸王插手地方政務,才算是初步消除了分封制的先天不足。而到了明朝,從藩王起家的燕王,為了防止其他諸侯王再走他的老路,分封藩王后直接使其到封地就國,同時又嚴禁藩王插手地方政務,這樣就既保證了皇室在全國都有代言人,王朝出現危機時,各地藩王可以拱衛王室,同時在太平時期又沒有足夠的力量對抗中央政權。

  • 3 # 嶽劍

    因為,晉武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只能透過分封家族子弟為王的方式,鞏固西晉司馬氏政權。

    晉武帝司馬炎透過“禪代”方式,奪取了曹魏的皇權,很清楚階級勢力過於強大的害處,認識到士族勢力如果不斷擴大和膨脹,就會對司馬氏政權的構成威脅。很擔心自己“禪代”的故事重演,同時曹魏政權不長久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宗族勢力的支援。

    基於這兩個原因和考慮,晉武帝便大封同宗子弟為王。泰始元年(265年),西晉建國之時,晉武帝分封二十七個同姓王,之後又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力,可自行任命區內的文武官員,收取封地內租稅。其目的很明顯,就是想造就一個能夠藩屏帝室的皇族勢力,用以對抗士族勢力,

    但同時,晉武帝沒有用一個合適的政策來限制諸王的權利過大問題,所以如果諸王利用自身特殊的政治地位和政治特權與出鎮的藩王相勾結,肯定會破壞中央皇權的威信,再加上各封地都有自己的軍隊稅收等做為屏障,勢必會引起心懷私利都起兵爭奪皇權。這就成為後期西晉“八王之亂”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 4 # 歷史至上

    司馬炎分封司馬家族的子弟也是迫不得已的,他自己的皇位就是逼迫魏帝禪位得來的,他的家族人員眾多,兄弟子侄都分佈在政府的各個機構裡,勢力已經非常大了,司馬炎只能封王給他們更大的利益,求得他們的支援。

    司馬炎害怕某個豪門家族像自己一樣取而代之,楊駿和賈南風這些家族極有可能逼迫自己禪位,諸侯王的抑制對他也是一種保護。

    司馬炎在分封諸王的時候已經提前做了很多準備了,他大約一共分封了57個王之多,這就大大地削弱了各藩王的勢力,力量一分散就很難威脅到皇權了,司馬炎的想法其實是很好的。

    他晚年奢侈享受,但是最大的錯處就是選了一個白痴兒子即位,而且外戚對朝政干涉過多,導致有實力的諸王不滿,自然會想要起兵造反了。但是如果司馬炎的繼位者實力足夠,對諸王加以安撫,若干年後,諸王的實力勢必會一代代削弱下去,那麼八王之亂很有可能會避免的。

  • 5 # 南朝居士

    漢朝總結秦朝的經驗教訓,認為秦朝是郡縣制,導致地方沒有諸侯王重兵鎮守,六國後裔造反,中央權臣殺皇帝。

    於是劉邦就郡縣並行制,加強諸侯王權力。

    漢武帝認為諸侯王勢力太大,威脅皇權了,於是徹底削番,權臣又出現了。

    曹丕認為自己的兄弟子侄是最大的威脅,於是打擊諸侯王,結果權臣篡位了。

    司馬炎自己是權臣篡位得天下,必然加強諸侯王勢力,諸侯王拱衛皇權。

    楊堅是門閥士族篡位,上位後打擊門閥士族,結果門閥士族推翻了他

    唐玄宗認為士族勢力太大,於是加強武人權力,武人失控了。

    北宋總結唐朝經驗,認為武將威脅遠大於文人,必須打擊武人,用文人執政,

    司馬懿自己是權臣,架空皇帝,三代之後,篡位建國。

    他的孫子司馬炎當然知道,必須打擊像他們這樣的人, 打擊士族。

    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時期,社會發展到一個敏感的時代,皇帝分封諸侯王,則諸侯王造反,皇帝不分封,則權臣篡位,你沒得選。

    分封諸侯王,並不是司馬炎特例,很多人只知道劉邦、司馬炎、朱元璋分封,是因為不瞭解這段歷史,如果翻開歷史書,你會發現,五胡十六國、北魏、東西魏、宋齊梁陳,基本全部都分封了,而且,唐朝的皇帝基本分封了。

    自己的親人不可信,外人就真的可信嗎?

    司馬炎分封了,賈南風都可以殺太子,都可以把天下搞得不知道姓什麼,如果不分封,賈南風會不會稱帝,誰也不敢保證,

    如果司馬炎沒有分封,會發生什麼,誰敢保證?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匈奴漢的劉淵分封子弟為諸侯王,劉淵死後,太子劉和繼位,劉和弟弟劉聰弒兄篡位,劉聰死後,他的兒子劉粲繼位,外戚靳準跟他說,你父親是諸侯王篡位的,諸侯王威脅很大,於是劉粲信了,把諸侯王清理出局,結果呢,靳準把劉粲殺了。

    諸侯王確實威脅皇權了,但是沒有諸侯王,皇帝就勢單力薄了,一個天子的名號,有什麼用呢?得背後有勢力支援你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聽過讓自己心碎的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