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家小牛
-
2 # 影視壇譚
林黛玉是真性情,薛寶釵是真虛偽。
林黛玉是個神仙似的妹妹,不僅長著一副絕世容顏,更有“心較比干多一竅”的曠世奇才。她孤標傲世,仙姿傲骨。性情直爽,純潔善良。她的喜怒哀樂直接明明白白寫在臉上。高興了就笑得前俯後仰,傷心了就哭得梨花帶雨,生氣了就不理人,還會爆粗口“放屁”兩個字。發怒了就直接開火,那次周瑞家的送宮花最後送到林黛玉這裡,林黛玉因覺得是別人撿剩下的才給她,當場就沒給周瑞家的好臉色,用林氏懟法懟得周瑞家的大氣都不敢出。
換了是那薛寶釵,如果送宮花最後送到她這裡,她定要好生招待周瑞家的,好茶奉上,還要讚美宮花漂亮別緻。你幾時見過薛寶釵罵過髒話,平常都是一副溫柔賢淑的樣子,唯一一次生氣發怒是因為賈寶玉說她體態豐腴像楊貴妃,她也只是冷笑兩聲說可惜沒個好兄弟做楊國忠的。
林黛玉愛使小性兒,這正是她性情外露的表現,吃賈寶玉的醋就是吃了,吃了她還表現出來了你要咋滴?那薛寶釵就可勁地“裝”,這個冷美人心裡想什麼根本就不知道,連她表姐王熙鳳都說她“一問搖頭三不知”。她有什麼她就不表現出來,她怕失了她的“德”。
大觀園眾人看戲的時候,薛寶釵專挑賈母愛看的戲點,專點賈母愛吃的甜爛之食吃。林黛玉會麼?不會,林黛玉愛看才子佳人的戲,這種戲直接就被賈母否定了,自己看不了的戲下次就乾脆不去了。
金釧跳井裡,薛寶釵居然對王夫人說是金釧在井邊玩一失足掉到井裡的。還把自己的新衣服給金釧,也不忌諱死人帶來的晦氣,那林黛玉會麼肯定不會了。
林黛玉偷看禁書《西廂記》,一次行酒令不小心說出了裡面的句子。那薛寶釵不看麼?不看她怎麼知道這句子是《西廂記》裡的。但她就從來不說,還勸林黛玉不要張揚。可見薛寶釵“裝”的功夫不是一般人可以用來相提並論的。
書裡有很多細節說明林黛玉的“真”,薛寶釵的“假”,今兒乏了,自己看書去。
-
3 # 阿丹151014015
黛玉是賈母的寵兒,除了憂心愛情之外,在賈府中黛玉活得是很爽快的,林大姑娘一不高興起來懟李嬤嬤、懟周瑞家的,賈府裡有頭有臉的這些個媽媽們在“林姐兒”眼裡面也就那麼回事兒,單就這一點林妹妹的確也是率真的人。
薛大姑娘寶釵舉家進京都舉投在姨父賈政這裡,那才真是“寄人籬下”,寶姐姐對賈府上上下下都要討好。
然而,寶釵對黛玉的過份“小性兒”也會抓住機會“一針見血”的回懟,在賈府中唯一公開懟過黛玉好幾次的也只有寶釵了,就單這一點寶姐姐也稱得上很率真了呀!
一般來說寶釵“虛偽”和黛玉“真實”,這早已經成了許多朋友心目中的“刻板印象了。
王夫人和寶玉為金釧兒之死愧疚,而寶釵願意拿自己的新衣服為金釧兒丫頭做裝殮。王夫人說金釧兒“打壞了一件東西”是為了“護短”,掩蓋寶玉“調戲母婢”的事實。寶釵更推斷金釧有可能是因為自己不小心失足掉進井裡的,這是寶釵“虛偽”和冷血的“鐵證”之一。
可是,黛玉對金釧兒、晴雯之死也一樣冷漠呀!賈母也不在乎金釧兒、晴雯。黛玉改“芙蓉女兒誄”的時候,寶玉說黛玉與晴雯“親厚”,黛玉立即撇清說“晴雯又不是我的丫頭”。早更晴雯不給黛玉開門,黛玉就對寶玉說“你的哪些姑娘們是該教訓教訓了”。雖然戀愛中的黛玉常常與寶玉吵吵鬧鬧的吃醋含酸,在寶玉最在意的事情上卻委婉含蓄,頂多是蜻蜓點水般的輕一點為止,絕對不會糾纏不休惹得寶玉不開心。
寶玉愛跟丫頭們廝混“吃紅”、在外面逗引“王的男寵”惹禍上身、不讀書進取、不在意俗務,黛玉心中分明不以為然,但嘴上卻是儘量少說、甚至於根本不說所謂“混帳話”,弄得寶玉認定黛玉是唯一的“知己”。
其實探花林如海的女兒林黛玉,五歲上就跟著老師賈雨村用一年時間讀完了“四書”。黛玉初進賈府聽了賈母說姑娘上學“不過是為了認得幾個字,不當睜眼瞎罷了。”之後,馬上對剛見面的寶玉改口說自己“不曾讀(書),只上了一年學,些許認得幾個字。”,當然這不是黛玉“虛偽”而是情商高的表現。
黛玉初進賈府寶玉就為她摔了玉,當天晚上襲人姐姐說要把玉拿給黛玉看看,黛玉馬上拒絕說“今天晚了,明兒再說吧。”如此委婉的表態,當然是刻意在壓抑著自己的好奇心,一個六、七歲的小姑娘就能如此的剋制。之後黛玉還為了寶玉能安心讀書,硬是自己“裝病”停掉了自己剛剛新起的《桃花詩社》。
反觀寶釵進賈府時已經是十二、三歲的大姑娘了,寶玉一來梨香院剛進到寶釵屋裡,寶姐姐就主動說要想看玉。“元妃省親”主動教寶玉“綠蠟”的典故,過十五歲生日當眾主動給寶玉講《醉打山門》中的“寄生草”,元妃賜下端午節禮的當就戴上紅麝串去賈母王夫人處請安,雷打不動的勸說寶玉“仕途經濟學問”。
尤其是寶玉捱打之後,寶釵大大咧咧捧著棒瘡藥往怡紅院裡送,當眾讚揚說“鳳丫頭再巧也巧不過老太太”,又叫鶯兒“不如打絡子把玉絡上”、又當場親自配了絡玉的金線。之後寶玉還情不自禁的坐在午睡的寶玉床邊,為寶玉繡起了鴛鴦肚兜。
然而,在寶玉捱打的這兩天裡,林妹妹卻連一次公開在眾人面前露面都沒有,更別說是大大方方的公開到怡紅院去探望寶玉了。寶玉捱打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守候在怡紅院門外花陰下的黛玉,眼看路過的寶姐姐好像哭過,卻並沒有放過這刻薄她的機會,對著寶釵說“姐姐自己也要保重呀!就是哭出兩缸眼淚來也醫不好捧瘡。”………
在封建時代“兒女私情”就是賈母“掰謊”中所說的,犯了王法的“賊情”。寶黛二人剛有了“贈帕題帕”的愛情“兒女私情”,當然只能是“地下情”。黛玉甚至於矯枉過正把表面上的表兄妹情都疏遠了,故意躲避開眾人不願意公開出現在怡紅院都好理解,然而此時黛玉如此刻薄在她心目中同樣也是為“寶玉捱打”而哭泣過的寶姐姐,這也未免“假裝”得有些過了吧?
無怪之後黛玉被寶釵“審”時,寶釵坦白承認自己七、八歲上就看過“牡丹琵琶、元人百種”這些雜書的行為感動了黛玉,相比之下黛玉終於明白是自己“小性兒”了。
其實,寶釵和黛玉本質上都是內心真實、不虛偽的美好少女,這才是她們能夠身在他鄉、寄人籬下的共同處境中結為金蘭的基礎。
-
4 # 雪落的視線
我最喜歡的肯定是林黛玉,但是她就是我們夢中的樣子,模樣第一,家世一等一,才情一等一,活得率真,愛的坦蕩!這樣的人世間哪裡有?寶釵我佩服她,她小小年紀洞察人間世俗,所以我覺的她們都是真性情的,只是成長的環境造就不同的性格,在現在的世界來看,都非常優秀!
-
5 # 蘇小妮
為了準確地答好這個題,特地去查了一下《現代漢語字典》中關於“虛偽”的定義是:不真實,不實在,作假。
通常,人們認為林黛玉是率真的,有什麼說什麼。她懟周瑞家的:不是別人挑剩下的也不會給我。她說劉姥姥是“母蝗蟲”。連寶玉的奶媽李嬤嬤都說:真正是林姐兒那張嘴,比刀子都厲害。所以,黛玉說話不饒人,她覺得不堪的人和事就要說出來,她與虛偽搭不上邊。
那麼,黛玉不虛偽是不是就代表寶釵虛偽了呢?
我不這樣認為。
寶釵不真實、不實在、喜作假嗎?我們從寶釵時常被人“詬病”的幾件事來說說吧。
一是金釧兒跳井之事,寶釵安慰王夫人說是她失足掉下去的,如果真的是她自己跳下去的,也說明她糊塗。在這件事上,我們可以說寶釵冷漠,但談不是虛偽。她的內心裡一直是要跟王夫人保持高度一致的,寶釵深深懂得他們一家人住在賈家依賴誰,若沒有王夫人堅持,怕是早就被趕出去了。所以她要讓王夫人認可她,讓王夫人放寬心,說金釧自己糊塗,多多少少解除了王夫人的精神負擔。要知道,寶釵進到王夫人的房間時,王夫人正在垂淚,這種情況在王夫人身上是很少見的。
所以接下來,當王夫人說到金釧入殮的衣服時寶釵主動提及用自己的也就順理成章了。這跟前面其實是一件事。寶釵在這裡沒有表現出不真實,她恰恰是過於真實了。
寶釵進賈府來不多久,就深得賈府上上下下的喜愛。她自己過生日,看戲卻點老人家愛看的戲,討賈母歡心,探春在園子裡搞改革,寶釵建議讓那些沒有參與承包的也一起分享紅利,讓更多的人獲益,從表面上看來是寶釵在討好眾人,從實際上說,也從側面反應了薛家在賈家生活的尷尬。一個長年借住在親戚家的人,你不討好人家又怎麼辦?人家早就在趕了,雖則可以裝呆,卻也要真正做點什麼儘量不讓別人討厭。
在我看來,寶釵所做的這一切,只能說明她目的性太強,是為了讓他們一大家子能夠在賈家好好的呆下去,當然也為贏得好感,為“金玉良緣”打基礎,而這些,顯然與虛偽搭不上邊,也不是用“虛偽”一詞可以解釋的。相對於“虛偽”詞解的“不真實,不實在”,寶釵的做法恰恰是更真實、更實在,實實在在地為自己鋪一條路,然後順順利利地達到自己想要的彼岸,這與“虛偽”無干。
所以,黛玉和寶釵,她們都談不上虛偽,虛偽也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
回覆列表
人都是有兩面性的,真裡有虛,虛裡藏真。
如果非要回答的話,相對來說是黛玉更真實一點。
黛玉失去雙親,孤苦伶仃,寄人籬下,難免多愁善感,說話刻薄了一點。很多人不喜歡林黛玉是因為覺得太小氣,較真愛吃醋,可是他的小氣吃醋都是因為寶玉,寶玉又一直讓黛玉沒安全感,初戀時期的曖昧試探階段不就是這樣嗎,可自從黛玉吃到晴雯的閉門羹,寶玉跟出來表白“你放心”之後,黛玉也基本沒有再吃過醋了,和寶釵關係也好了起來,前期不喜歡黛玉的史湘雲後來和黛玉的關係也是非常好,孤高自許只是保護自己的一種假象,一顆真心是最難得的,她不會奉承賈母王夫人,不會收攬人心,但對人都是真誠的,從不說場面話。我們都知道香菱學詩,按理說香菱作為薛蟠的房裡人,和寶釵關係更親近一點,為什麼卻跟著黛玉學詩了呢,薛寶釵明明也是才華橫溢,詩文書畫無所不通的。黛玉在賈府的丫頭紫鵑,黛玉也是視之為姐妹,在黛玉去後,冷落寶玉,跟著妙玉出家去了。“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之真誠,不僅體現在待人上,對天地萬物皆如此。
寶釵呢,熟諳人的心理態勢,對人情世故有較深的瞭解,善於察言觀色,投人所好,簡單來說就是會做人,”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下無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按理說,薛家到了薛蟠這一代,只有皇商這個身份了,在封建社會,商人的地位是不高的,其實相比賈家,門不當戶不對,算是高攀了,所以寶釵處處留心賈母和王夫人,迎合賈母心意,伺機討好,博得賈母和王夫人歡心,原著裡對她有句描述是”不關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內心其實是一個比較冷酷的人,在金釧被王夫人因瑣事逼得投井自殺後,她勸慰王夫人的話裡就可以看出來,王夫人已經因為自己的過錯愧疚垂淚,寶釵揣摩到王夫人的心思,竭盡心計,為王夫人開脫,把責任全都推給死者,”縱然有這樣大氣,只不過是個糊塗人,也不為可惜,不過多賞幾兩銀子傳送給她家人,也就盡主僕之情了“等等,漠視生命,在寶釵看來,花幾個錢就可以了,為了能討好王夫人,也真是可以了...... 寶釵這樣的女子,如若放在今天,在職場上肯定會前途無量,人際關係也是左右逢源,但如果想要有很交心的朋友,那就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