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時大彬

    曹操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雖然一直都有統一天下的勢力,但是始終都沒有成功過。在後世的評價中,很多人對曹操的印象並不好,甚至被說成是漢賊。那麼,曹操從未稱帝也從未公開叛亂,到底因為什麼才一直被人罵成漢賊?

    出身低微,卻大有作為

    東漢末年,正是群雄逐鹿的時代。在群雄之中,恐怕就數曹操的出身最為卑微。雖然《三國志》裡說他是漢朝開國功臣曹參的後代,但這恐怕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曹瞞傳》說他本姓夏侯,也不過是一種猜測而已。事實就是他的父親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本來姓什麼,無可考證。雖然在宦官專權的東漢末年,曹騰也算位高權重。但畢竟是個太監,作為他養子的兒子,其地位低微得連一個普通莊稼漢都打心眼裡瞧不起。

    即便如此,也並沒有影響曹操成為東漢亂世最大的贏家。曹操一生南征北戰,馳騁大半個中國,先後滅掉了袁紹、馬超、烏桓諸多軍閥勢力,統一半壁江山。曹操更是建安文學的執牛耳者,其豪放大氣、蒼涼遒勁的文風,當得建安文學的靈魂。同時,他還有《兵書接要》、《孫子略解》等兵家著作傳世。這樣一個曹操,足以讓整個東漢末年所有英雄黯然失色,卻被一部《三國演義》寫成了亂臣賊子。

    如果沒有曹操,漢朝滅亡將提前近三十年

    都說曹操是竊漢的賊臣,然而事實是如果沒有曹操,漢朝早就滅亡了。東漢末年,宦官弄權,朝廷大亂。群雄並起,紛紛趁渾水摸魚,將大好江山攪弄得烏煙瘴氣、支離破碎。哪裡還有誰來管皇帝的死活?東都洛陽、西都長安,曾經的皇城,只剩一片焦土、斷壁殘垣,還有滿地的餓殍。身為一代帝王,漢獻帝劉協經常餓肚子。獻帝以九五至尊,向天下發布勤王詔令。但是,所有人都只忙著彼此攻伐,爭奪地盤,無一人響應。唯獨曹操,迎天子於許昌。

    分析當時局勢,勢力最大的是袁紹,其他如袁術、呂布、劉表、孫策等地方勢力都遠勝曹操。曾經也有人勸袁紹贏取天子,但是袁紹不屑於此。他覺得劉協是個草包,迎過來不僅是個包袱,還將對自己束手束腳。劉表乃皇室宗親,照樣對獻帝死活不聞不問,只顧廝守自己荊州一畝三分地。論實力,天下群雄,但凡任何一人願意保駕勤王,都將沒有曹操任何出手的機會。

    曹操只不過做了大家都不願、不屑做的事情而已。如果曹操沒有迎獻帝到許昌,劉協可能早就死了。可能是餓死的、凍死的、病死的、氣死的,或者被其他勢力殺死的。劉協一死,東漢也就在歷史上畫上句號了。

    如果曹操是漢賊,那劉備是什麼?

    大家將曹操定義為漢賊,理由無非是他專權,沒有對獻帝早請示晚彙報而已。但是,當初董卓將劉協扶上皇位的時候,獻帝就是個傀儡、工具而已。如果曹操一切行動都聽漢獻帝的話,憑劉協的能力,最終的結果很可能就是被其他勢力滅掉。而且曹操一生,對漢獻帝也還算厚道。漢獻帝下密詔給董承,讓他想辦法誅殺曹操。董承和劉備等人密謀,而還沒采取行動,劉備就藉故出逃了。後來事發,曹操也只是殺了董承等直接謀劃的人,而對主謀劉協並沒有過多為難。後來伏皇后再次勸說父親誅殺曹操,事情敗露,曹操也只是找藉口殺了伏皇后,對漢獻帝依然放過了一馬。

    滅董承,殺皇后,嚴格說來,曹操只是出於自衛而已。要說曹操有錯,最大的錯就在沒有像大家希望的那樣愚忠。說曹操為漢賊,往往會和劉備作比較。但是,劉備都幹了些什麼呢?面對衣帶詔,劉備首先是猶豫要不要參與,後來答應參與其中,又擔心曹操對自己不利,找了個理由溜之大吉了。

    如果劉備真要像自己宣稱的那樣擁護漢室,就該“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面對危險,一跑了之,這算什麼忠義?假設劉備真的能夠最終消滅曹操、孫權等一干勢力,恢復漢家江山,見到漢獻帝,他會怎麼樣呢?看看西川劉璋的下場就知道了。同是漢室一脈,劉備對劉璋毫不留情,難道會放漢獻帝一馬?劉備,和其他任何割據勢力一樣,他要的不過是他自己的江山,和所謂匡扶漢室無關。

    曹操的地盤,都是他自己一寸一寸打下來的,而不是竊取的漢家江山。挾天子以令諸侯,確實給他帶來了諸多方便。我們可以說他有遠見,有謀略,唯獨不能說他是漢賊。如果曹操是漢賊,那誰又不是?

    歷史上的曹操究竟如何?既然探究的是歷史,就應讓史實說話。

    1.棒殺權貴

    漢靈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二十歲的曹操舉孝廉,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主管洛陽背部的治安。洛陽在天子腳下,權貴專橫很難治理。青年時期的曹操卻不畏權貴,修繕官府,置五色棒,申明禁令,違反者棒殺。但大宦官蹇碩的叔父不把曹操放在眼裡,違禁夜行,最後曹操依法棒殺,治安立即好轉。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早年時候的曹操非常有才幹、勇氣,秉公執法,做事雷厲風行。那時候隨值東漢末年,但還沒有出現農民起義、軍閥割據的局面,曹操這樣的作為不正是應驗了那句“治世之能臣”的評價嗎?

    2.鎮壓黃巾

    鎮壓農民起義打殺農民不是件光彩的事,但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歷史背景、特定的階級中去評價才能不失公允。曹操屬於官僚地主階級,鎮壓農民起義是其階級利益的要求,於他而言無可非議。曹操先是大敗潁川黃巾,後來又收編青州黃巾數十萬,極大挫傷了黃巾軍。這是積極捍衛皇室的表現。

    3.追擊董卓

    董卓廢了漢少帝,自立漢獻帝,獨掌朝綱,是造成東漢亂世的一大禍根。董卓的倒行逆施激起天下眾怒,公元189年,曹操雖然實力不強但首舉義兵,之後各地諸侯陸續舉兵,以袁紹為首組成聯合軍討伐董卓。然而各路諸侯陽奉陰違,各懷鬼胎,誰都不肯真正出力而想著藉機拓展地盤。曹操不滿他們消極無為,獨自率兵追擊董卓,被其部隊殺敗。相比於其他諸侯只顧自身利益不顧國家安危,曹操真正是心繫天下,為了天下太平而孤軍奮戰。

    4.接獻帝入許都

    迎帝入許這件事最被對手詬病,劉備、諸葛亮常常以此發難一口一聲“託名漢相,實為漢賊”,諸葛亮《隆中對》講“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事實果真如此嗎?恐怕未必全是。

    先來看漢獻帝被接到許都之前的狀況。董卓沒死的時候,漢獻帝完全活在他的倒行逆施之下,甚至自己都命不由己。董卓死後,獻帝又被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等人所控制。好不容易讓他們答應東歸洛陽,卻又被楊奉、董承、韓暹等黃巾餘孽實際控制。而洛陽被董卓燒成了焦土,獻帝和一班文弱官員在那過得日子簡直比叫花子還苦,甚至有官員被活活餓死。

    獻帝東遷洛陽後,曹操是經常送給他一些食品和器物的。接到許都後,又送了許多生活必須品(可見獻帝生活之窘迫),還幫獻帝搞起了皇帝排場,不至於像原先那麼狼狽。其實這時候哪怕獻帝本人也是很感激曹操的,曹操的所作所為客觀上的確稱得上是忠臣擔當。曹操迎接獻帝后,關中地區紛紛歸附,側面看出當時人們對曹操的內心評價。

    再看看那位有著“四世三公”顯赫家世,實力最為強盛的袁紹做了些什麼。起初是想另立幽州牧劉虞為帝(因為獻帝是董卓所立),劉虞不肯配合只得作罷。而後見曹操迎了獻帝得了好處,又要求曹操遷都甄城。因為甄城靠近自己的勢力範圍,便於控制和後續曹操。結果被曹操拒絕。由此可見,曹操倒是積極主動地拱衛漢室,世代門閥的袁紹倒是居心不良,對漢王朝顯得有點漠不關心了。

    5.述志令

    述志令又名《讓縣自明本志令》,是曹操對外表達自己思想和經歷的一篇帶有自傳性質的重要文章。寫於210年(建安十五年),曹操五十六歲的時候。曹操釋出了這篇令文,借退還皇帝加封三縣之名,表明他的本志,反擊了朝野謗議。文章內容講述了自己一步步由小做大,志向也一點點變大,最後止於宰相,“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雖不免有些美飾之詞,但總的情意還是真實的。易中天先生評價曹操是“可愛的奸雄”,一大原因就是曹操喜歡講點真話。

    6.畢生未稱帝

    曹操身前是做到了魏王,在晚年野心也有點膨脹,在禮節上對獻帝不再像當初那麼客氣,所享有的權力和配置超過了人臣之限。不過晚年膨脹在歷史上是常有的事,漢武帝晚年因巫蠱之禍殺了許多無辜之人,唐太宗一生精治,但到了晚年卻有不少勞民傷財的舉措,直言納諫的開明也變成了“漸惡直言”。

    但請大家注意到的是,曹操終其一生沒有稱帝,魏武帝是曹丕在他死後的追諡。再看看他的競爭對手們是什麼情況。公元220年,曹丕威逼漢獻帝退位自己稱帝。公元221年,也就是僅僅過了1年,急不可耐的劉備就稱帝了。公元229年,孫權也正式稱帝,三國正式形成。這口口聲聲說要興復漢室的劉皇叔,那邊漢皇剛剛退位你就稱帝,恐怕不大合適吧。賊喊捉賊的伎倆對於政治家來說實在是小菜一碟了。至於孫權的野心,據《張昭傳》注引《江表傳》記載,孫權一次大宴百官,把功勞歸於周瑜(赤壁之戰前昔,周瑜力排眾議堅決抗曹並最終大破曹軍),張昭也跟大家一起歌功頌德。不想孫權嗆他一句:“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赤壁之戰前張昭是主降派)。可見孫權早已有稱帝野心,根本沒為漢室江山操半點心。

    唯物主義論要求我們客觀地看待世界,現今刑法理論界也反對主觀歸罪的思想。曹操一生都致力於統一群雄割據的中國版圖,希望恢復大一統的局面,這有利於百姓生息和社會發展進步。而劉備、孫權一定程度上是反對大一統的割據勢力,違逆了時代潮流。曹操一生沒有稱帝而劉備、孫權最後稱帝,不管曹操是出於何種考慮,事實終歸是事實無可辯駁。所以說曹操篡奪漢室實在是冤枉了他,而認為劉備一路舉著正義的大旗,未免上了他那點小伎倆的當。

  • 2 # happy1747943

    在中國,後漢時代未期天下大亂,《三國演義》中的英雄(人才),猛將如雲,但最後勝出的僅有江東孫權、西蜀劉備和北魏曹操三個軍事集團中的孫、劉、曹三人。而北魏的曹操為什麼在幾千年歷史中,無論從小說、戲曲到歷史上不被華人所接受呢,其主因是,他違背了華人的主流思想。主要表現在他殺人如麻,心狠手辣,利用皇帝和皇權為曹家營私,以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為理念殺死恩人呂家多人,以致縣令陳宮於心不忍(最後陳宮也死在他的刀下),在征戰徐州戰事中,以為父報仇,誤殺亂殺無辜百姓幾十萬人,後期與袁紹、劉備戰鬥也是殺人無數,包括最後,將為他治病的神醫華佗也最死於非命。試想劉備,孫權未現有他極其陰險、很毒。這樣的人有多大功勞,也是不能獲得老百姓充許的(在民間沒有見到供奉曹操的,而多有供奉’關羽的),足見華人不接受這個陰險的‘’英雄‘’。

  • 3 # 漁岸踏歌

    漢朝為劉邦建立,延續至東漢末,已有四百多年曆史。武帝時期,董仲舒倡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孟之道被知識分子奉為正統。君臣父子兄弟等社會關係從道德高度被儒家固化。後世的知識分子皆為儒家弟子。他們對正統傳承十分在意。羅貫中撰寫創作《三國演義》正是儒家傳統價值觀的體現。褒揚劉備,貶損曹操,符合封建時代的主流思潮!

  • 4 # 小號哥

    擁劉抑曹是小說《三國演義》的主題思想,歷史上真實的曹操只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而已,他對於東漢王朝的延續是有一定功勞的,在那些偷窺東漢王朝權力的眾多諸侯當中曹操算是比較清廉的,他平定了北方穩定了東漢的基礎消滅了那些心懷鬼胎的投機分子-如袁術,袁紹,劉表,呂布。

    所以在《三國志》當中客觀的對曹操的功績作了評價,如果說曹操奸詐那我問三國時期哪一個諸侯是老實人,老實人能在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中生存嗎?就拿所謂的正面人物劉備來說,劉備是所謂的忠厚長者,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從他使壞鼓動曹操誅殺呂布的細節就可窺探一般,而且呂布還有恩於劉備,所以在利益面前沒有所謂的長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榮耀9青春版和紅米Note5哪個效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