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thnz42639

    首要要考慮的是動手前你是否有了相應的準備。第一,從標題來分析是一種好方法。好多同學一拿到新曲子馬上就到琴上去彈,這是不恰當的,對於初學者應該先看一看標題,心裡先要有一個預示的音樂形象,比如說高師教材第一冊中《打夯歌》同學們一看標題就知道是與勞動有關的,有穩定的節奏,有特點的重音,音樂形象也就出來了,客觀上中國作品同學們是很容易感受到的,不管是民歌、戲曲改編的還是新創作的,學生接受理解起來都要容易一些。 第二,平時就應該查閱相關資料,做好知識儲備。我們知道,鋼琴畢竟是泊來品,國外有許多的短小的經典鋼琴作品,初學肯定會逐步接觸到一些,雖然涉及到文化和審美上有一定的差異,但對於鋼琴藝術來說確實是不能或缺的。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萬丈高樓平地起,學習鋼琴的過程是技術和藝術的成熟過程,是見識的擴充套件過程,也是知識的積累過程;初學鋼琴的學生對有些曲名會讓感到困惑不解是很正常的,什麼練習曲、創意曲、小奏鳴曲等等,慢慢的透過查閱資料就會知道這些都是鋼琴曲的一種體裁,很多作曲家都寫了這些體裁的鋼琴曲。這樣一來了解作曲家就是很重要的事情了,這同文學作品一樣,是曹雪芹才寫得出《紅樓夢》,是蒲松齡才寫得出《聊哉誌異》,是這位作曲家才寫得出這樣風格的作品,瞭解作曲家、瞭解作曲家的個性、瞭解作曲家的生活、瞭解創作年代和創作背景是我們更深層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必經之路。第三,學會傾聽音樂。現在的音響資料是很多的,可以說只要你想找,十之八九都找得到。有音響資料先聽一聽,會給學新曲帶來更容易上路的感覺,初學的同學不妨一試。比如我們聽高師鋼琴教材第二冊的《敘事曲》,先從題目上我們就可以簡單地理解,這是敘述一個故事的曲子,當然我們查閱一些文字資料,就會知道更多的知識,瞭解到敘事曲也是一種鋼琴曲的體裁,如果可以細細傾聽一些相關的音響資料,就會感受到這首《敘事曲》好像講述一個冒險的如童話般的故事,樂曲開始左手持續的整和絃好像是急切的馬蹄聲,給樂曲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氣氛,力度出現sf正是一種險象環生的感覺,中段轉到大調上,音樂給人柳暗花明之感,有多了些許的溫馨,過渡到第三段又回到那種急切的緊張氣氛之中,結尾以果斷的音響結束,又把人帶回到現實之中。如果沒有文字資料又該怎樣理解鋼琴曲的音樂形象呢?對初學者來說答案是:憑聽覺.也就是用耳朵聽,只要你覺得好聽就行,如果你能進一步地感覺到音樂有的歡快活潑的,有的是詼諧俏皮的,有的是舒展歌唱的,有的是纖細華麗的,那就更好!學會用一定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所聽到的音樂也是一種必須的能力;當然,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來聽會有不同的感受是很正常的,甚至同一個人的心境不同感受到同一首曲子的形象也有差別,音樂的藝術表現是音樂的生命,許多經典作品有很強的藝術生命力,我們只有透過不斷學習和提高才能逐步地感受和體會到。藝無止境,鋼琴的學習也是一樣,我們需要腳踏實地地搞好自己的學習,當你拿到一首鋼琴曲時請不要急於動手,不妨先做一點案頭工作,頭腦裡有了音樂的形象,有了知識準備、思想準備、情緒準備以後,上琴練習就會來得更快一些,也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容易找到感覺一些。可以肯定,如果平時喜歡看一些相關書籍的話,學鋼琴也會容易理解一些,如果平時就愛欣賞一些“高雅音樂”的話,學鋼琴也會容易上手一些,“功夫在詩外”也是這個道理。學習新曲是令人興奮的,有些學生過於興奮就靜不下來了,急於找到音響上的感覺,這種感覺可能只是類似的、大概的,聽起來像那樣,不重視譜面的各類標記符號,結果老是在一些細節上犯錯誤,彈得似是而非。對這些同學,後面的幾條建議應該是非常有用的。力爭一次性地認準每一個音符。認準音符也就是要認準音符的音高和時值,而認錯音高的情況顯然更多些,用簡單的“不細心”三個字來批評似乎不太夠,我們得想想辦法,找找原因,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因為有先入為主的影響,為了避免這種錯誤的影響,導致更多時間的浪費,所以我們強調一次性地認準音符。.首先要認清譜號。學生有時習慣於右手的高音譜表,左手低音譜表,對記在調號、拍號前面的譜號根本就不看,仍然憑經驗辦事,如果樂曲中間譜號變化就更“忽略”不計了,這就導致學生練琴時第一小節就出現錯音.第二是注意調號.有的學生由於對不同調的鍵盤上的位置變化不熟悉,他們有時習慣無升降號的C大調,有了黑鍵還不適應,有時因調的不同黑鍵數量和位置的變化學生還會出現搞混的情況,把多了記少了,把少的記多了,或者習慣於F調就去彈個降B鍵,習慣於G調就去彈個升F鍵.第三是要重視臨時記號.臨時的升、降、還原記號學生也常出現“沒看到”的情況,可能是注意力顧不過來,也有可能是沒有理解到臨時記號的作用,臨時記號作用於本小節內後面所有相同線間的音符.第四是要重視音符的長短時值.特別是對時值長的音符要彈夠,對休止符要有足夠的重視,要停夠時值不可匆匆而過;如果是其他的因素,比如印刷質量、版本衝突等因素,就另當別論了。對於認錯音符的原因深層次來看還是音樂綜合基本功的問題,五線譜視唱水平差,對音符的位置感不好,對音程、和絃等音群的結合圖形不敏感,手指技術上音階、琶音、和絃的基本功不夠紮實,音樂理論學習掌握不夠牢,還有聽覺上的原因,耳朵不夠積極,就不能起到監督的作用,我常建議學生當你聽起來新曲子的音響有點怪怪的時候,請再仔細一點,看看有沒有錯音,認準了再確定地練習,不要似是而非。所以,要提高學生認音符的準確性就必須從樂理、視唱練耳等方面著手,並加強鋼琴基本功的練習,這樣日積月累才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又準又快地學談一首新的鋼琴曲 。第三個方面是指法。之所以把指法單列出來,的確是太多的學生不重視指法。例如:音階、琶音的指法是公認合理的,卻仍有學生不分三指和四指,跨三指、跨四指很隨便,好像覺得無所謂只要彈過去就行。要知道,指法是熟練彈奏的關鍵,對C大調隨便能彈過去的,對有升降號的調,特別是升降號較多的調就可麻煩了,彈奏一首曲子更復雜得多,很多時候的彈奏指法甚至是唯一的,這裡不排除個別的因素,因生理結構的差別有特殊的情況,但是就大多數初學者來說,指法的合理性、科學性是要首先考慮的,初學的鋼琴教材經歷無數鋼琴教師和教育專家的檢驗,已成了一種定律,學生應該端正態度,踏踏實實地按照教材的指法進行練習。從生理上來說彈鋼琴時的指法就是手指符合某種規則的運動,就像做廣播體操,學武術套路一樣,動作記憶適用於所有技術性的人類活動,熟能生巧需要的是練習的過程,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練習,單從這方面來說用同樣的指法彈奏一首曲子,由於動作的記憶和慣性作用,很容易就彈熟了,但是如果你彈一首曲子每次都用不同的指法,雖然音響上是一樣(其實細聽的話也不相同)的,動作上卻是不同的了,這無形之中就像是換了一套體操,換了一套拳法一樣了,要想練熟得付出多大的代價!況且動作是有記憶的,錯誤動作如果先入為主了,要想再來改正,那麼要付出的代價就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了,很多時候學生老是把一首曲子彈不熟,歸根結底是指法的不合理、不科學、不固定造成的;另外,錯誤的指法還會誘匯出錯音的產生,像有的少數學生,明明都快要背熟了的一首曲子,卻在不知不覺中有的音符自己不確定了,動作模糊了,出現了錯音,細細分析檢視,原來是指法不明確導致思維不清晰造成的。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亂用指法與認錯音符是同等程度不足,後者甚至更為嚴重。第四個方面是鋼琴練習中應該重視譜面上的每一個符號。第一點是明確區分開連奏與斷奏.連奏有兩個音的,有三個音的,有四個音級以上的,學生都應該注意到,連奏的動作是第一個音落下去,最後一個音提起來,力度注意到最後一個音一般稍弱些,對於短的連奏應該注意手腕的靈活和重心的轉移,對於長一些的連奏還應該注意旋律進行中動作的諧調連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連奏在左手,則單獨練練左手,仔細體會左手連奏,對以後鋼琴程度的加深會很有好處的;鋼琴斷奏在一些理論書上寫得很細,對初學者來說先理解斷奏,就是斷開音來進行的彈奏,就是音與音之間斷開,這實際上很好理解,然後是掌握怎麼斷奏?初學者不必考慮太多,什麼手指斷奏、手腕斷奏、小臂斷奏、大臂斷奏等等,自己感覺只要有動作協調放鬆的、思想積極有準備的、手腕相對穩定而有彈性、指尖站穩、聲音結實圓潤,那就不錯了,不過要熟練的掌握以及根據樂曲風格作適當的調整變化,還需要更深層次的學習,還需要更多的理論和實踐。有的教材並沒有標明使用連奏或斷奏,並不是說隨便彈,想連就連想斷就斷,相信這類曲子鋼琴老師會告訴你該怎麼處理的,這裡不再贅述了。第二點是強弱對比和變化.這裡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強弱的對比,在鋼琴曲的練習過程中,學生要注重音樂的表現,注重鋼琴曲的藝術性,就是練習曲也要用處理樂曲的方式來彈奏,表現出音樂的某種情緒出來,這需要學生的內心投入,強弱對比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比如《歌劇主題變奏》就採用了很多的f和p的對比,音樂的趣味性由此而增色不少;第二層意思是強弱的變化,包括漸強漸弱,突強突弱,強後突弱等等豐富的變化,學生應該根據譜面的提示理解音樂,用心來感受音樂,用手指把音樂表現出來;不能生硬的作出音樂強弱的變化,使音樂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第五個方面是關於練琴。首先了解分手練琴與雙手合練。初學鋼琴者第一次學彈一首鋼琴曲無外乎有兩種情況:分手學彈和左右手同時進行。學生應該根據自身的水平來靈活運用,一般來說視譜能力較差的學生視奏能力也不會好,如果感覺雙手彈奏練習起來很吃力,音樂過於零碎,就不要勉強了,改用單手練吧。也有很多曲子是這種情況,一個樂段認譜容易,一個樂段認譜較難,或者只有一兩個小節、一兩拍的難點,學生就該適當調整練習方式了,不必拘泥於整首曲子的單手或雙手,做好部分調整,當然有時老師會專門為學生布置練習視奏的曲子,就該按老師的要求來了,要求左手練就左手練,右手練就右手練,雙手練就雙手練,不可自作聰明,因為你要相信老師是瞭解你的,知道你該從哪兒著手,給你的練習對你鋼琴技術的提高是很有脾益的。再一點就是分聲部練琴.分聲部練琴主要是針對復調或者是復調性質的鋼琴曲片斷,隨著學琴程度的加深,為了解決技術上的問題或加強聽覺上的層次感,分聲部練習就會越發顯得重要了,如果說分手練習是為了解決左右手獨立熟悉曲譜,為雙手的合作作好鋪墊;分聲部練習則更重於聽覺,更重於層次的清晰感,練習鋼琴時的思維方式會有所不同,只有彈奏好獨立的聲部,才能更好地完成聲部的融合。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保證練琴時間。彈鋼琴是技術活,技術活就服從熟能生巧的原則,很顯然只有保證練琴時間,才可能將練琴的方法付諸練習實踐。對初學的學生來說練琴時間最好能每天固定,在中午、課外活動、晚自習以及平時的自習課中都可以安排時間練習,在週六週日實際上應該安排更多的時間練琴,每天最低不可以低於一個小時,而且是認真投入的。如果低於這個時間,那麼鋼琴的進步是很難保證的,對於程度深一點的同學來說,時間還會用得更多,“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鋼琴同樣是這個道理。以上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新學一首鋼琴曲的幾條溫馨提示,實際練習情況會複雜得多,學生來自不同的啟蒙老師,對音樂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異,個人生理條件也不一樣,對音樂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異,對老師講解的語言理解程度也不同,所以每位同學會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應該考慮的是怎樣克服自身的缺點、發揚自身的優點使自己的學琴效果更好,怎樣才能在同樣時間內練琴獲得更好的練習效果,是每位學鋼琴的學生都要思考和實踐的。總的來說,只有保持嚴謹的學習態度,使用合理的學習方法才能使我們做事的效益更高。初學新鋼琴曲的美好感受是令人興奮的,但只有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嚴格要求自己,用心練琴,用心體會,才能把音樂這幢流動的建築建造起來,也只有我們細心的雕琢,才能使這幢流動的建築更加美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女人都說婆婆不好?是不是這屆媳婦當婆婆以後就是好婆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