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艾莫心
-
2 # 走過來一個讀書人
《非你莫屬》有一期北大專場,噹噹網CEO李國慶因為一位人大研究生本科學歷不是211或985而沒有選擇,當時他說“不是我們歧視非211或985的學生,而是要挑選優秀的人才沒有比這樣更好的辦法。”211或985已經成了一些企業招聘員工的門檻,就算招聘資訊上不說明,私下裡也是按這個學校來劃分的。
雖然非211或985的學生也有很多優秀的學生,但是相對來說211或985的學生優秀的機率比較大,可以說這些學校出來的學生普遍優秀。而企業的招聘也是有成本的,要想保證招聘的員工都符合用人要求,必須挑選優秀的,所以傾向於選擇重點大學的學生。很多知名的企業每年招聘季要收到大量的簡歷,要從中挑選一部分優秀的畢業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按照學校是不是211/985的學校來挑選。不管怎麼樣,很多普通學校優秀的畢業生因為企業的這些要求失去了很多工作機會,看一看每年一些知名企業在校園開的專場招聘會就知道,專場招聘會基本上都選擇在211或985的學校,當年我畢業的時候就吃了很多閉門羹。但是,我們一定不能洩氣,堅持努力,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春天。
-
3 # 清風淡淡
所以“學歷歧視”,是指的第一學歷不是985或者211等名校
這個定義從哪裡來的不得而知,但是肯定是第一學歷不是重點大學在求職中被拒絕,遇到挫折,為發洩心中的不滿總結出“學歷歧視”,這也是社會正常現象。
用人單位在選擇人才時,無論怎麼限制都是擇優錄取。在不瞭解工作能力的情況下,重點大學肯定優先選擇條件之一,這是對本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尊重人才。
在求職過程中我們抱怨受到“學歷歧視”,但是我們應該反省自己我的能力強在哪裡,我們自己認為的優秀,和別人比呢?社會本來就是弱肉強食,唯有努力提高自己,少一些抱怨,多一份努力,尊嚴從來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在受到所謂的“學歷歧視”,不是去抱怨去認輸,俗話說“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關鍵看能力。價值觀的體現不僅僅在學歷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
4 # 娟娟141221606
我個人認為 這並不是算就業歧視 。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哪些是211985院校
嗯本身211985 這些學校他們 就是一本中的出類拔萃的 那他裡面的師資啊 還有各方面的資源的話 也比普通的一本二本三本的院校的 資源豐富 培養出來的人才的話 一般來講的話都要比其他學校的要優秀 企業招聘擇優錄取 應該沒有什麼錯誤啊。再說即使就是同樣的能力的話企業在招聘 211,985院校的員工在企業簡介上都有亮點啊,國家出這樣的法規是意在消除這個不公平,但是企業這樣的選擇有它的道理我覺得應該值得尊重。
-
5 # 榮爐
人自古以來就是分等級的,以後也必將如此。211和985的畢業生有其稀缺性和優質性,被特殊關照是很正常的。
每個企業招人的時候都希望擇優錄取,這個優是指什麼?我看主要還是指能力,因為人品需要長期觀察、考驗才能看出來。如果是看能力,那麼學歷就是能力的最直觀的體現。
這個歧視制度其實正是體現了公平,因為他是建立在高考的基礎上的。而高考應該說是中國最為公平的考試了。高考將人已經公平的分了一次層次。如果誰不幸被分到了較低的層級,不要緊,上升的通道並沒有被堵死,還可以透過別的渠道繼續進步。
這個選拔制度透過實踐證明是有效和正確的,因此也就被普遍採用和確定下來了。
-
6 # 紅杉樹Hss
現實中有些企業招聘時存在學歷歧視,非211或985不錄,或是他們優先。無可奈何也!學子們211或985畢業,說明了當初他們的學習能力!大學階段普通高校畢業的學生和他們相比,差異或多或少存在。
學歷歧視,歧視的是什麼?是學生本人能力還是校際差別?普通高校畢業生中人才輩出者有之,創新能力強者有之,佼佼者多也!企業招聘時學歷歧視,個人認為:第一,企業本身不自信。看起來門檻高,高大上,實則把一部分優秀人才擋在了門外,不利於企業的競爭激勵機制。第二,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當初的差異,後天努力是能追上來的。有心學習的人,不會輕易放棄目標,他會有所追求。有平臺就會施展才華,這個平臺不應該對他們關閉。第三,有多少孩子在高考填報志願時,為了上個211、985,而放棄自己內心喜愛的專業或方向,這種唯211、985是從,傷害的是什麼?
-
7 # 一楓說
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並不算學歷歧視。
前不久發生了一件很火的事情,某HR爆出他們公司的招聘“潛規則”,離開招聘會後,非985、211學歷的簡歷直接扔,僅僅帶走985、211大學的簡歷。沒辦法,職業供不應求,現在每年畢業的大學生太多太多了,必然的結果是很多大學生畢業就等於失業了。
“學歷是敲門磚”,學歷在間接上反映了一個人的能力,而且從大資料上來看,學歷越高的,潛力越大,未來的發展更好。很多人都會說,學歷有什麼用,XX老闆小學還沒有畢業,照樣年薪百萬,馬雲不是名牌大學畢業的,但卻那麼有錢。我只想說,這些只是小部分,我們要學會從宏觀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全國五百強企業boss中,大部分都是名校畢業的。
不過“能力才是鐵飯碗”,重要的是有一技之長,如果你沒有一個高學歷,就儘量的學一門技術,專一在某一領域,唯一堅持專一,才有可能成功。
-
8 # 職場三原色
大資料來說,從211、985學校中選拔人才,擇優的機率,一定會高於非985、211學校。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是對高考制度的認可。企業透過實際行動認可你幾年前憑你的智商和你的努力而取得的階段性成就。
不要學歷歧視國家也就是提提而已。如果不管什麼學歷,什麼工作都能幹,幹什麼機會都均等,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吃大鍋飯嗎?
對那些那麼努力拼搏考上好學校的人是一種負激勵。那樣的話,就不會有人努力考好學校了。
但是這種事呢,能做不能說。畢竟玻璃心的人太多,而且要給學校不好的人以希望。俗話說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對選人來說,如果企業不是夠牛,與其去好學校招鳳尾,不如去差一點的學校招雞頭。
所以大門並不是完全關閉的,能力強的人,在哪裡都會闖出來的。
-
9 # RitaC07
首先,赤果果的學歷歧視是違反了教育部的規定的。但在招聘會上非211或985的簡歷更多的是被放在一旁。普通高校的畢業生真的就比不上211或985嗎?
不然,"學歷不代表能力"!畢竟在高考填選志願這一項就會有很多有能力的人栽掉,因為種種原因而去了普通高校。因此按學校是否211或985區分無形中也是失去了部分的能力之士。
再者,"英雄莫問出處"。沒有學歷或者普通高校的人是否就真的能力不足呢?認識一個因為家庭原因小學也沒畢業的朋友,透過不斷自我增值學習現在進入了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他告訴我透過某個平臺(避免廣告之嫌就不說名字了)裡做一些專案,如果成績理想會引起名企的注意並有可能因此進入公司,而這個平臺是沒有對學歷有做要求的,在這裡是發揮自己小宇宙的地方。
無可否認,在這個不公平的社會里學歷是很好的敲門磚,如果有機會還是要不斷進修提升自己的。但萬勿"以一紙學歷定能力"。
-
10 # 愚公難成智叟
正常現象。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企業HR,面對一堆畢業生的簡歷,985,211的學生和普通大學的學生,你會怎麼選!
這裡絕沒有歧視普通學校畢業的學生的意味,但光說沒用,職場的殘酷程度會讓你瞠目結舌,啞口無言。舉一個真實的例子(絕對真實,是一友人去年參加招聘的實際經歷,我全程參與)。其實這個公司並不是有多高大上,只是一個三線城市的商業銀行。但薪資待遇好,985、211以上碩士24萬年薪,博士36萬年薪,夠誘人的吧,他參加的招聘崗一面以前不知道有多少人,但一面下來有57個人,清華,北大碩士研究生一大把,還有許多海歸,都是名校。二面就剩7人,最後錄用了5人。985、211的畢業生都機會渺茫,普通學校畢業生連簡歷篩選關都過不去,更別說其他了。可見就業競爭激烈程度之慘烈可想而知。
如果把所有學生放在一起,不得不承認能考上985、211的學生有較好的基礎與很好的學習能力。這樣企業錄用人才失敗的風險會大大降低,錄用到有發展潛力的人才的機率大大提高。這就是企業學歷歧視的根本所在!
回覆列表
換位思考,如果是你開的公司,你會怎麼選?請你客觀的思考後,在回答。
誰家公司不想招收一些能力強,上進,穩定的中堅力量。實話實說,相比來說,211或985出來的學生,整體綜合能力確實比普通院校的要強一些,雖然不是絕對的100%,但是機率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