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第六版教材中統一將第五版教材的患者二字改為“病人”,所有的護理操作中將“環境準備”提到“護士準備”之前,所有的護理操作中對於最後的洗手、記錄,新版本都明確了需要記錄的具體內容,如區域性給藥中的直腸栓劑插入法中明確了記錄的內容為:“插入栓劑的時間、栓劑名稱、劑量、病人的反應等”。
第二章環境
1.氣候對健康的影響中增加了:“冬季環境溫度較低,極冷的環境增加了呼吸道疾病和面板凍傷發生的危險。此外,冬季氣候乾燥,尤其中國北方地區,呼吸道疾病、肺心病發生率較高”。
2.成人肺泡的總面積由原來的55-70㎡改為100㎡(內科護理學第五版數值為100㎡)。
3.醫院環境中對醫院的定義改為:“醫院是指向人提供醫療和護理服務為主要目標的醫療機構”(第五版教材定義為:醫院是對特定人群進行防病治病的場所)。
4.醫院環境的分類中改動較大並新增“按照環境地點劃分:“1、門診環境;2、急診環境;3、病區環境”。
5.醫院物理環境的調控中:新增“產房、手術室溫度以22-24為宜”。
6.醫院社會環境的調控中“1、新增醫院門診環境的調控;2、醫院急診環境的調控”。
第三章: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
2.空氣傳播中取消了“含出血熱病毒的齲齒類動物、家禽透過排洩物汙染塵埃後形成氣溶膠顆粒傳播溶血性出血熱”。
3.清潔、消毒、滅菌中首次新增“清洗”;滅菌的定義改為“指殺滅或清除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處理,並達到滅菌保證水平的方法”;首次定義了滅菌保證水平;第五版包括以前版本的定義為:“指使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或消除傳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也包括細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4.煮沸消毒法中:新增加方法“物品洗刷乾淨後全部浸沒在水中≥3cm,加熱煮沸後持續≥15min。煮沸時間從水沸後算起”。
5.紫外線消毒法中新增“紫外線殺菌作用最強的為253.7nm。紫外線燈管消毒注意事項中原版本的“2週一次用無水乙醇擦拭”改為“一般每週一次用70%-80%乙醇布巾擦拭”。
6.臭氧消毒法中空氣消毒後“開窗通風≥30min”;第五版教材為“20-30min”。
7.消毒供應中心工作:清洗消毒:新增“對於被阮病毒、氣性壞疽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病原體汙染的診療物品應先消毒滅菌,再進行清洗”。儲存於發放中:第五版教材為“滅菌後物品應分類、分架存放於無菌物品存放區。物品存放架或櫃應距地面高度20-25cm,離牆5-10cm,距天花板50cm。”第六版教材改為“滅菌後物品應分類、分架存放於無菌物品存放區。物品存放架或櫃應距地面高度≥20cm,離牆≥5cm,距天花板≥50cm。”
8.新增過氧化氫等離子體滅菌法
9.壓力蒸汽滅菌法注意事項:第5條滅菌後的解除安裝新增“物品溫度降至室溫、壓力錶在0位時取出物品”。流動蒸汽消毒法中增加“相對溼度80%-100%”。
10.中度危險性物品、低度危險性物品中首次增加“中度危險性物品菌落總數應≤20CFU/件;低度危險性物品菌落數應≤200CFU/件,均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
11.飲水、茶具、餐具和衛生潔具等清潔、消毒中:增加第4條“抹布、地巾、拖布等潔具應區分使用,清洗後再浸泡消毒30分鐘,衝淨消毒液後乾燥備用;推薦使用脫卸式託頭”。
12.面板和黏膜消毒中更加細化,對於消毒液的要求首次提出。
13.手衛生中新增WHO提出的“手衛生的五個重要時刻”(接觸病人前、進行無菌操作前、接觸體液後、接觸病人後、接觸病人周圍環境後);手衛生的消毒劑中新增“乙醇與氯已定的複合製劑”;
第四章:病人入院和出院的護理
1.各種鋪床法中將環境準備放在首位;第五版教材為護士準備放在首位。
2.分級護理中新增自理能力分級。
3.人體力學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中新增護士腰背損傷的預防。
第五章:病人的安全與護士的職業防護
1.機械性損傷的防範措施中新增“對精神障礙者,應注意將剪刀等器械妥善放置,避免病人接觸而發生危險”。
4.常見護理職業暴露及干預措施中新增“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暴露”。
第六章:病人的清潔衛生
1.常用的口腔護理液中新增“新型的口腔護理液”,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和不同的口腔護理液的作用進行合理選擇。
2.床上洗頭的護理中對於水溫的要求改為“確保水溫合適,以病人感覺舒適為宜”;第五版教材為:“ 確保水溫合適43-45℃,或者符合患者習慣”。
3.將滅頭蝨法從大字內容改為小字內容。
4.面板的護理中黃疸的常見原因增加“胡蘿蔔素增加、長期服用含有黃色素的藥物”;新增第6條:“色素缺失”將第五版面板的完整性、感覺、清潔度合併為第六版的“其他”。
5.面板護理中新增“溼度”。將第五版教材的柔軟性和厚度、完整性、感覺、清潔度合併為第五項“其他”。
6.新增“洗浴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空腹、飽食、酒後及長時間體力或腦力活動後不宜馬上洗浴,因上述情況可造成腦供血不足,嚴重時可引發低血糖、導致暈厥等意外發生”。
7.正確選擇洗浴用品中改動較大。
11.壓瘡發生的原因中第六條醫療器械使用不當:“因醫療器械,如心電監護、吸氧面罩、呼吸機、氣管切開插管、各種約束裝置及矯形器使用不當,可在醫療器械使用的部位產生壓力和(或)造成區域性溫溼度改變,進而發生不同程度的壓瘡。因醫療器械固定使接觸部位面板破損隱秘而難以被及時發現”,此處與第五版教材差距較大。
12.壓瘡的治療護理中:第六版教材取消了對於壓瘡明顯的分期以及壓瘡各期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概括為壓瘡的評估及癒合監測、疼痛的評估與處理、使用傷口敷料、傷口護理、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其他新興治療方法。(本章改動較大)。
13.會陰部清潔護理:用物準備中對於水溫的要求,第六版改為“溫水、溫度與體溫接近,以不超過40℃為宜”,第五版教材為“50-52℃水溫”。
第九章:生命體徵的評估與護理
1.體溫測量的注意事項中新增“測量前應清點體溫計的數量,並檢查有無破損。定期檢查體溫計的準確性。”;“發現體溫於病情不符時,要查詢原因,予以複測”;“汞洩露的應急程式,見第五章病人的安全 護士的職業防護”。吸氧法中氧氣筒給氧中新版本教材刪除了“卸表口訣”。知識拓展中增加了“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
第十章:冷熱療法
2.增加知識拓展“冷療法在運動領域中的應用”、“石蠟療法”。
3.熱療法的禁忌症中新版本中增加“麻痺、感覺異常者、嬰幼兒、老年人慎用熱療”。
第十一章:飲食與營養
3.胃腸內營養中知識拓展新增“檢查胃管在胃內的其他方法”。
十二章:排洩
1.尿失禁的分類:新版本教材為“持續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第5版本教材為“真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
3.與排便有關的護理技術中口服溶液清潔腸道法新增“電解質等滲溶液清潔腸道法”。 在大量不保留灌腸中新增“記錄灌腸的時間,灌腸液的種類、量,病人的反應”。
第十三章:給藥
1.新版本教材在嚴格的執行查對制度中仍然要求“三查七對”。
2.抽吸藥物的注意事項中新增“用盡藥液的安䳝瓶或密封瓶不可立即丟棄,以備註射時查對”。
3.皮內注射的操作步驟中新增“若病人乙醇過敏,可選擇0.9%生理鹽水進行面板清潔”新增皮丘的定義為:“面板變白並顯露毛孔”,新增“如皮試結果不能確定或懷疑假陽性時,應採取對照試驗。方法為:更換注射器以及針頭,在另一臂相應的部位注入0.1ml生理鹽水,20分鐘後對照觀察反應”。
4.靜脈注射法中:取消小棉枕,改為一次性墊巾。
5.超聲霧化吸入的目的中第四條,新版本教材改為“祛痰鎮咳 減輕呼吸道粘膜水腫,稀釋痰液,幫助祛痰”,第五版教材為“預防呼吸道感染 常用於胸部手術前後的患者”。 注意事項中新增“治療過程中需加入藥液時,不必關機,直接從蓋上小孔內新增即可;若要加水入水槽,必須關機操作”
8.靜脈輸血的方法中將“病人的知情同意”放在第一位,並說明無家屬簽字的無自主意識的病人緊急輸血應報醫院職能部門或主管領導同意、備案並計入病歷;未成年人可由父母或指定監護人簽字。
9.靜脈輸血的注意事項中新增“對急症輸血或大量輸血的病人可行加壓輸血,輸血時可直接擠壓血袋、卷壓血袋輸血或應用加壓輸血器等。加壓輸血時護士需在床旁守護,輸血完畢時及時拔針,避免發生空氣栓塞反應”。
10.新增成分輸血的護理:如“紅細胞輸注的護理、濃縮血小板輸注的護理、血漿輸注的護理、血漿蛋白輸注的護理”。
11.常見輸血反應及護理中溶血反應的分類,新版本為“1、急性溶血反應;2、遲發性溶血反應”,第五版教材為:“1、血管內溶血;2、血管外溶血”。
12.與大量輸血有關的反應中新增“與輸血相關的傳染病”。
13.新增“輸血反應和意外的監測與報告”,分為1、監測與報告的意義;2、監測與報告的工作程式。
第十四章:標本採集
1.正確採集中增述了:“選擇最佳取樣時間、採取具有代表性的標本”。在及時送檢中增述了“特殊標本(如動脈血氣分析等)還需註明採集時間,應及時送檢”。
3.靜脈採血法中增加了真空採血法並用表格形式詳述了各種不同顏色的採血管的適用範圍、內含新增劑的種類、標本的型別及採血後的要求。
4.新增“生化檢驗常用的抗凝劑及其用途,如1、草酸鉀;2、肝素;3、氟化鈣;4、枸櫞酸鈉;5、EDTA”。
5.靜脈採血的注意事項中有較大改動,不一一詳述。
6.動脈採血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改動較大,如新版本對於面板消毒的範圍為“直徑至少8cm”,第五版教材為“大於5cm”,一次性注射器採血進針角度新版本為“45°”,第五版教材為“40°”;動脈血氣針採血中要求“採血後顛倒混勻5次,手搓樣品管5秒以保證抗凝劑完全作用”;“>15min送檢需冰浴”;“對於PaCO2、PaO2、乳酸等檢測,標本必須在15分鐘內檢測”等。
7.尿標本的採集中段尿的留取方法新版本教材為“護士戴手套,協助成年男性或女性分別用肥皂水或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尿道口和外陰部,再用消毒液沖洗尿道口,無菌生理鹽水衝去消毒液,然後排尿棄去前段尿,收集中段尿5-10ml盛於帶蓋的無菌容器內送檢”。
8.痰標本的採集中新增“留取痰培養標本時,應用朵貝氏液及冷開水漱口數次,儘量排除口腔內大量雜菌。
9.咽拭子標本的採集中對於做真菌培養時新增“先用一個拭子揩去潰瘍或創面淺表分泌物,第二個拭子採集潰瘍邊緣或底部分泌物”。
第十六章:疼痛病人的護理
1.影響疼痛的因素中新版本分為“1、內在因素;2、外在因素”,第五版教材為“1、客觀因素;2、主觀因素”,具體內容也有改變。
第十七章:病情觀察及危重症病人的管理
2.臨終病人及家屬的護理中新增“做好持續護理 病人出院後,護理照料仍需一直系統地在門診或家裡持續進行,這種做法就是持續護理,也是臨終護理的技能之一。在進行家庭護理時需要做好病情控制工作,即對病人有可能出現的失眠、疼痛、噁心、嘔吐、便秘、幻想等症狀進行醫療和護理控制”。 臨終患者的心理護理中對於否認期的護理中新增“對臨終病人進行護理時,關注點將不再是護理技術是否高超、姿態是否優美等,而護理品質將成為關注的焦點,這是非常重要的,為病人提供體貼入微的護理,真正體現了護理不是單純的自然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首先在第六版教材中統一將第五版教材的患者二字改為“病人”,所有的護理操作中將“環境準備”提到“護士準備”之前,所有的護理操作中對於最後的洗手、記錄,新版本都明確了需要記錄的具體內容,如區域性給藥中的直腸栓劑插入法中明確了記錄的內容為:“插入栓劑的時間、栓劑名稱、劑量、病人的反應等”。
第二章環境
1.氣候對健康的影響中增加了:“冬季環境溫度較低,極冷的環境增加了呼吸道疾病和面板凍傷發生的危險。此外,冬季氣候乾燥,尤其中國北方地區,呼吸道疾病、肺心病發生率較高”。
2.成人肺泡的總面積由原來的55-70㎡改為100㎡(內科護理學第五版數值為100㎡)。
3.醫院環境中對醫院的定義改為:“醫院是指向人提供醫療和護理服務為主要目標的醫療機構”(第五版教材定義為:醫院是對特定人群進行防病治病的場所)。
4.醫院環境的分類中改動較大並新增“按照環境地點劃分:“1、門診環境;2、急診環境;3、病區環境”。
5.醫院物理環境的調控中:新增“產房、手術室溫度以22-24為宜”。
6.醫院社會環境的調控中“1、新增醫院門診環境的調控;2、醫院急診環境的調控”。
第三章: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
2.空氣傳播中取消了“含出血熱病毒的齲齒類動物、家禽透過排洩物汙染塵埃後形成氣溶膠顆粒傳播溶血性出血熱”。
3.清潔、消毒、滅菌中首次新增“清洗”;滅菌的定義改為“指殺滅或清除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處理,並達到滅菌保證水平的方法”;首次定義了滅菌保證水平;第五版包括以前版本的定義為:“指使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或消除傳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也包括細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4.煮沸消毒法中:新增加方法“物品洗刷乾淨後全部浸沒在水中≥3cm,加熱煮沸後持續≥15min。煮沸時間從水沸後算起”。
5.紫外線消毒法中新增“紫外線殺菌作用最強的為253.7nm。紫外線燈管消毒注意事項中原版本的“2週一次用無水乙醇擦拭”改為“一般每週一次用70%-80%乙醇布巾擦拭”。
6.臭氧消毒法中空氣消毒後“開窗通風≥30min”;第五版教材為“20-30min”。
7.消毒供應中心工作:清洗消毒:新增“對於被阮病毒、氣性壞疽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病原體汙染的診療物品應先消毒滅菌,再進行清洗”。儲存於發放中:第五版教材為“滅菌後物品應分類、分架存放於無菌物品存放區。物品存放架或櫃應距地面高度20-25cm,離牆5-10cm,距天花板50cm。”第六版教材改為“滅菌後物品應分類、分架存放於無菌物品存放區。物品存放架或櫃應距地面高度≥20cm,離牆≥5cm,距天花板≥50cm。”
8.新增過氧化氫等離子體滅菌法
9.壓力蒸汽滅菌法注意事項:第5條滅菌後的解除安裝新增“物品溫度降至室溫、壓力錶在0位時取出物品”。流動蒸汽消毒法中增加“相對溼度80%-100%”。
10.中度危險性物品、低度危險性物品中首次增加“中度危險性物品菌落總數應≤20CFU/件;低度危險性物品菌落數應≤200CFU/件,均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
11.飲水、茶具、餐具和衛生潔具等清潔、消毒中:增加第4條“抹布、地巾、拖布等潔具應區分使用,清洗後再浸泡消毒30分鐘,衝淨消毒液後乾燥備用;推薦使用脫卸式託頭”。
12.面板和黏膜消毒中更加細化,對於消毒液的要求首次提出。
13.手衛生中新增WHO提出的“手衛生的五個重要時刻”(接觸病人前、進行無菌操作前、接觸體液後、接觸病人後、接觸病人周圍環境後);手衛生的消毒劑中新增“乙醇與氯已定的複合製劑”;
第四章:病人入院和出院的護理
1.各種鋪床法中將環境準備放在首位;第五版教材為護士準備放在首位。
2.分級護理中新增自理能力分級。
3.人體力學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中新增護士腰背損傷的預防。
第五章:病人的安全與護士的職業防護
1.機械性損傷的防範措施中新增“對精神障礙者,應注意將剪刀等器械妥善放置,避免病人接觸而發生危險”。
4.常見護理職業暴露及干預措施中新增“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暴露”。
第六章:病人的清潔衛生
1.常用的口腔護理液中新增“新型的口腔護理液”,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和不同的口腔護理液的作用進行合理選擇。
2.床上洗頭的護理中對於水溫的要求改為“確保水溫合適,以病人感覺舒適為宜”;第五版教材為:“ 確保水溫合適43-45℃,或者符合患者習慣”。
3.將滅頭蝨法從大字內容改為小字內容。
4.面板的護理中黃疸的常見原因增加“胡蘿蔔素增加、長期服用含有黃色素的藥物”;新增第6條:“色素缺失”將第五版面板的完整性、感覺、清潔度合併為第六版的“其他”。
5.面板護理中新增“溼度”。將第五版教材的柔軟性和厚度、完整性、感覺、清潔度合併為第五項“其他”。
6.新增“洗浴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空腹、飽食、酒後及長時間體力或腦力活動後不宜馬上洗浴,因上述情況可造成腦供血不足,嚴重時可引發低血糖、導致暈厥等意外發生”。
7.正確選擇洗浴用品中改動較大。
11.壓瘡發生的原因中第六條醫療器械使用不當:“因醫療器械,如心電監護、吸氧面罩、呼吸機、氣管切開插管、各種約束裝置及矯形器使用不當,可在醫療器械使用的部位產生壓力和(或)造成區域性溫溼度改變,進而發生不同程度的壓瘡。因醫療器械固定使接觸部位面板破損隱秘而難以被及時發現”,此處與第五版教材差距較大。
12.壓瘡的治療護理中:第六版教材取消了對於壓瘡明顯的分期以及壓瘡各期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概括為壓瘡的評估及癒合監測、疼痛的評估與處理、使用傷口敷料、傷口護理、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其他新興治療方法。(本章改動較大)。
13.會陰部清潔護理:用物準備中對於水溫的要求,第六版改為“溫水、溫度與體溫接近,以不超過40℃為宜”,第五版教材為“50-52℃水溫”。
第九章:生命體徵的評估與護理
1.體溫測量的注意事項中新增“測量前應清點體溫計的數量,並檢查有無破損。定期檢查體溫計的準確性。”;“發現體溫於病情不符時,要查詢原因,予以複測”;“汞洩露的應急程式,見第五章病人的安全 護士的職業防護”。吸氧法中氧氣筒給氧中新版本教材刪除了“卸表口訣”。知識拓展中增加了“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
第十章:冷熱療法
2.增加知識拓展“冷療法在運動領域中的應用”、“石蠟療法”。
3.熱療法的禁忌症中新版本中增加“麻痺、感覺異常者、嬰幼兒、老年人慎用熱療”。
第十一章:飲食與營養
3.胃腸內營養中知識拓展新增“檢查胃管在胃內的其他方法”。
十二章:排洩
1.尿失禁的分類:新版本教材為“持續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第5版本教材為“真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
3.與排便有關的護理技術中口服溶液清潔腸道法新增“電解質等滲溶液清潔腸道法”。 在大量不保留灌腸中新增“記錄灌腸的時間,灌腸液的種類、量,病人的反應”。
第十三章:給藥
1.新版本教材在嚴格的執行查對制度中仍然要求“三查七對”。
2.抽吸藥物的注意事項中新增“用盡藥液的安䳝瓶或密封瓶不可立即丟棄,以備註射時查對”。
3.皮內注射的操作步驟中新增“若病人乙醇過敏,可選擇0.9%生理鹽水進行面板清潔”新增皮丘的定義為:“面板變白並顯露毛孔”,新增“如皮試結果不能確定或懷疑假陽性時,應採取對照試驗。方法為:更換注射器以及針頭,在另一臂相應的部位注入0.1ml生理鹽水,20分鐘後對照觀察反應”。
4.靜脈注射法中:取消小棉枕,改為一次性墊巾。
5.超聲霧化吸入的目的中第四條,新版本教材改為“祛痰鎮咳 減輕呼吸道粘膜水腫,稀釋痰液,幫助祛痰”,第五版教材為“預防呼吸道感染 常用於胸部手術前後的患者”。 注意事項中新增“治療過程中需加入藥液時,不必關機,直接從蓋上小孔內新增即可;若要加水入水槽,必須關機操作”
8.靜脈輸血的方法中將“病人的知情同意”放在第一位,並說明無家屬簽字的無自主意識的病人緊急輸血應報醫院職能部門或主管領導同意、備案並計入病歷;未成年人可由父母或指定監護人簽字。
9.靜脈輸血的注意事項中新增“對急症輸血或大量輸血的病人可行加壓輸血,輸血時可直接擠壓血袋、卷壓血袋輸血或應用加壓輸血器等。加壓輸血時護士需在床旁守護,輸血完畢時及時拔針,避免發生空氣栓塞反應”。
10.新增成分輸血的護理:如“紅細胞輸注的護理、濃縮血小板輸注的護理、血漿輸注的護理、血漿蛋白輸注的護理”。
11.常見輸血反應及護理中溶血反應的分類,新版本為“1、急性溶血反應;2、遲發性溶血反應”,第五版教材為:“1、血管內溶血;2、血管外溶血”。
12.與大量輸血有關的反應中新增“與輸血相關的傳染病”。
13.新增“輸血反應和意外的監測與報告”,分為1、監測與報告的意義;2、監測與報告的工作程式。
第十四章:標本採集
1.正確採集中增述了:“選擇最佳取樣時間、採取具有代表性的標本”。在及時送檢中增述了“特殊標本(如動脈血氣分析等)還需註明採集時間,應及時送檢”。
3.靜脈採血法中增加了真空採血法並用表格形式詳述了各種不同顏色的採血管的適用範圍、內含新增劑的種類、標本的型別及採血後的要求。
4.新增“生化檢驗常用的抗凝劑及其用途,如1、草酸鉀;2、肝素;3、氟化鈣;4、枸櫞酸鈉;5、EDTA”。
5.靜脈採血的注意事項中有較大改動,不一一詳述。
6.動脈採血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改動較大,如新版本對於面板消毒的範圍為“直徑至少8cm”,第五版教材為“大於5cm”,一次性注射器採血進針角度新版本為“45°”,第五版教材為“40°”;動脈血氣針採血中要求“採血後顛倒混勻5次,手搓樣品管5秒以保證抗凝劑完全作用”;“>15min送檢需冰浴”;“對於PaCO2、PaO2、乳酸等檢測,標本必須在15分鐘內檢測”等。
7.尿標本的採集中段尿的留取方法新版本教材為“護士戴手套,協助成年男性或女性分別用肥皂水或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尿道口和外陰部,再用消毒液沖洗尿道口,無菌生理鹽水衝去消毒液,然後排尿棄去前段尿,收集中段尿5-10ml盛於帶蓋的無菌容器內送檢”。
8.痰標本的採集中新增“留取痰培養標本時,應用朵貝氏液及冷開水漱口數次,儘量排除口腔內大量雜菌。
9.咽拭子標本的採集中對於做真菌培養時新增“先用一個拭子揩去潰瘍或創面淺表分泌物,第二個拭子採集潰瘍邊緣或底部分泌物”。
第十六章:疼痛病人的護理
1.影響疼痛的因素中新版本分為“1、內在因素;2、外在因素”,第五版教材為“1、客觀因素;2、主觀因素”,具體內容也有改變。
第十七章:病情觀察及危重症病人的管理
2.臨終病人及家屬的護理中新增“做好持續護理 病人出院後,護理照料仍需一直系統地在門診或家裡持續進行,這種做法就是持續護理,也是臨終護理的技能之一。在進行家庭護理時需要做好病情控制工作,即對病人有可能出現的失眠、疼痛、噁心、嘔吐、便秘、幻想等症狀進行醫療和護理控制”。 臨終患者的心理護理中對於否認期的護理中新增“對臨終病人進行護理時,關注點將不再是護理技術是否高超、姿態是否優美等,而護理品質將成為關注的焦點,這是非常重要的,為病人提供體貼入微的護理,真正體現了護理不是單純的自然科學也是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