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軒剪映—

     牛根生勵志名言1

      1.發生任何問題,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因為改變自己容易,改變別人難。  2.有幹勁,你就灑下汗水;有知識,你就獻出智慧;二者都不具備,請你讓出崗位。

      3.城市多喝一杯奶,農村致富一家人。

      4.財散人聚,財聚人散。

      5.一個產品,抓眼球,揪耳朵,都不如暖人心。

      6.一個人智力有問題,是次品;一個人的靈魂有問題,就是危險品。經營人心就是經營事業。

      7.好心態才有好狀態。

      8.幫助別人,但不傷害別人。

      9.要想知道,打個顛倒。

      10.從無到有,是件快樂的事。而從有到無,同樣是種快感。

      11.產品市場是億萬公民,資本市場是千萬股民,原料市場是百萬農民。

      12.讓認識你的人受益,還不能算好;讓不認識你的人也受益,那才是真好。

      13.吃虧吃到再也吃不進的時候,就不會吃虧了。苦多了,甜就大了。

      14.想贏個三回兩回,三年五年,有點智商就行;想做個百年老店,想一輩子贏,沒有德商絕對不行。

      15.學得辛苦,做得舒服;學得舒服,做得辛苦。

      16.產品等於人品,質量就是生命。

      17.看別人不順眼,首先是自己修養不夠。

      18.從最不滿意的客戶身上學得最多。

      19.管理是嚴肅的愛。

      20.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

      21.人不能把金錢帶入墳墓,但金錢卻可以把人帶入墳墓。

      22.一個人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計較得少。

      23.一個事業能不能成功,關鍵靠制度設計。

      24.別人從零起步,而我從負數起步。

      25.聽不到奉承的人是一種幸運,聽不到批評的人卻是一種危險。

      26.善待每一頭牛,因為他們都是母親。

      27.佈局決定結局。

      28.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只要你把它做透了,做成專家,你就能夠為自己創造成功的機會。

      29.會說話的產品賣得快,啞巴產品走得慢。

      30.你如果拿五分的力量跟別人較勁,別人會拿出十二分的力量跟你較勁。

      牛根生勵志名言2

      1、開發領先產品或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獨家產品。

      2、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既是必須的,也是個人的道德完善。財富向最能夠增值的地方流動,這是經濟學鐵的定律。一個企業家掌控的財富越多,說明社會對他的信任越大,與他相關的人也就越多,他的所作所為也就越舉足輕重……他是大家按市場法則共同“選舉”的委託人,不承擔社會責任行嗎?越是這樣的人,越需要進行個人道德完善,這一方面是讓更多的人從他釋放的能量中受益,另一方面這也是他贏得更大社會信任所需要支付的“成本”,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社會公益”與“個人品牌”的共生過程。

      3、把先發市場中的需求“移植”到後發市場。

      4、有幹勁,你就灑下汗水;有知識,你就獻出智慧;二者都不具備,請你讓出崗位。

      5、策劃也有“兩面性”。好人可以用,壞人也可以用。策劃有時被濫用、誤用、反用,變成了“投機”的代名詞。甚至有人說,舉目四望,提心吊膽:不是策劃別人,就是被別人所策劃。真正有生命力的策劃,不是“抖機靈”,也不是“賽智商”,而是捧出一顆真心,拿出一份熱誠,與別人同呼吸、共命運,“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小勝憑智,大勝靠德”——策劃的最高境界是誠信!誠信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大誠信”其實就是“大智慧”。當今社會最大的學問,就是按客觀規律辦事;而按客觀規律辦企業的最大學問,就是“對別人有利的,才是對自己有利的”。有了誠信,資源不請自來,這是無管理的管理,無策劃的策劃。

      6、不問我的一雙手能幹多少事,惟問移泰山需要多少雙手;不問我的一口鍋能煮多少斤米,惟問勞千軍需要多少口鍋;不問我的一盞燈能照多少里路,惟問亮天下需要多少盞燈。

      7、一兩智慧勝過十噸辛苦,腦袋決定口袋。

      8、不管螺絲是怎麼設計的,正向擰不開的時候,反向必定擰的開。

      9、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在“對賭”中實際上外資是非常不希望贏的,如果它贏了以後,它是大輸,如果我們贏了,它才贏了。

      10、產品市場是億萬公民,資本市場是千萬股民,原料市場是百萬農民。

      11、要學會把苦難放在心裡!

      12、一個人智力有問題,是次品;一個人的靈魂有問題,就是危險品。經營人心就是經營事業。

      13、把“創業”與“守業”視作兩個不同範疇的概念是有害的,它會使許多人誤解為,創業是需要“動”的,守業是需要“靜”的;創業是需要“激情”的,守業是需要“寂寞”的;創業是需要“擴張”的,守業是需要“內斂”的;創業是需要“大刀闊斧”的,守業是需要“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創業比守業離創造更近,守業比創業離激情更遠。

      14、我覺得自己沒缺過什麼人才,我認為使用是對人才最大的培養。比如,你需要三個人做一件事,現在去勞動力市場找來三個人,就算都是矮子,裡面也能選拔出一個將軍來。像米盧教練,他從不帶甲級隊,就帶乙級隊、丙級隊,把他們帶成乙級隊、甲級隊,這才是好教練!

      15、有人說我作秀,我說作一次秀容易,但要作無數次的秀、一輩子的秀是挺難的。

      16、如果缺乏必要的競爭壁壘,“先驅”變“先烈”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17、這個世界不缺少發現,而是缺少發現後的思考。

      18、遍覽六大洲,世界上大凡成功的企業,80%以上一業為主。你如果什麼產品都想做,那麼,就意味著你與很多個世界冠軍在對打;對抗一個猶恐不勝,何況是對抗許多個專業化隊友呢?迄今為止,做企業成功的招數很多,但有一條肯定屢驗不爽:聚焦,聚焦,再聚焦!我們廠區,最大一塊標語牌寫的是:“聚精會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它時時提醒我們要進行戰略聚焦。

      19、野蠻社會,體力可以統御財力和智力;資本社會,財力可以僱用體力和智力;資訊社會,智力可以整合財力和體力。

      20、思路決定出路,佈局決定結局。

      21、差異化、挺進無競爭領域是弱勢企業迅速製造相對強勢的不二法門。

      22、我給自己的定位是:能不做的就不做,只解決Quattroporte與書記不能解決的問題。

      23、可以越級關懷,但不可以越級管理。

      24、先做人,後做事。

      25、企業如何做大?我們認為企業在四個方面必須有前瞻性,首先大遠見、大胸懷、大責任感、大產業鏈為其四大才可能做好。

      26、我也不能總捱打呀。自己鬥不過,就得想辦法團結和發動別人。母親給我一毛錢、兩毛錢,我都和大家一起花,結果,大家都聽我的話,時間長了,我讓幹啥就幹啥,我讓打誰就打誰。於是,我一步步成了“孩子王”,從此遠近聞名。如果問我“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理念起自什麼時候,我想應該就是這個時候——當然,不是說那時候就有了這樣一個完整的句式,而是說有了萌芽狀態的理念。

      27、最大的培養在實踐。使用就是最大的培養。

      28、這個世界不是有權人的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有心人擅長“三大做”:做事,做勢,做市。

      29、要麼自我革命,要麼被人革命,沒有第三條道路!

      30、從無到有,是件快樂的事。而從有到無,同樣是種快感。

      牛根生勵志名言3

      1、從更廣大的意義上來講,在企業競爭中,保護與自我品牌形象相關係數高的競爭對手的品牌形象,是一種更高的策略,是另一種“為自己負責”。因為競爭當中有聯合(潛在的聯合,或者顯在的聯合),對手和盟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我們內蒙古乳製品企業應該覺悟到,每個企業除了擁有自己的張三牌,李四牌,還擁有一個共同的品牌:內蒙古牌,呼市牌。這個大牌子閃光,我們每個企業頭上都有“光環效應”;這個大牌子受了汙染,我們每個企業的頭上都會“佛頭著糞”。在區內,蒙牛的牌子怎麼被人砸都可以;但在區外,如果還要砸,那麼砸的恐怕就不僅僅只是蒙牛的牌子了。

      2、我自己體會,人類社會的基本準則,就是“交換”。只有誠心,才能換來誠信。誠信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大誠信”其實就是“大智慧”。當今社會最大的學問,就是按市場規律辦事;而按市場規律辦事的最大學問,就是“對別人有利的,才是對自己有利的”。

      3、“散”的甜頭,“散”完之後才知道。人們不敢散財,是因為害怕散出之後就再也回不來了。其實,“大有”和“大無”是相通的。

      4、世界上的競爭,從古到今,無非是三種資源的競爭,一是體力競爭,二是財力競爭,三是腦力競爭。如果論這三種力的關係,誰都可以統御誰,只是條件不同,三種力的地位也不同:蠻野社會,體力可以統御財力和智力;資本社會,財力可以僱傭體力和智力;資訊社會,智力可以整合財力和體力。這就是“三力法則”。

      5、潮流有淺層的,也有深層的。這就像海流一樣。當我們看到表層海流向西涌去的時候,深層海流往往是向東湧動的。

      6、做人要講“為人之道”,做企業要講“經營之道”。同樣的裝置,同樣的原料,同樣的人,在不同的企業發揮的效力是不同的,因為各個企業的文化不同。企業文化就像人的基因,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一臺機器、一筆資金、一車原料,從進廠那天起,就被植入了這個企業的基因,它們按照什麼邏輯運轉,要看這個企業的文化。

      7、同樣的核子反應,有人用它來作惡,有人用它來行善。科技影響著資源的使用效率,文化決定著資源的使用方向。如果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說“文化是第二生產力”呢?

      8、世界上的思想比星星多,觀點比人口密,沒作選擇的時候,此也有、彼也有,然而此也混沌、彼也混沌,分不出個主賓來;一旦作了選擇,就有了凝聚點,有了向心力,有了主心骨。所以,若論企業文化從哪裡來?“結晶式”也好,“播種式”也好,歸根到底,企業文化首先是一種選擇,然後是一種整合。

      9、發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熄別人的燈。

      10、最大的培養在實踐。使用就是最大的培養。

      11、這個世界不是有權人的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有心人”擅長“三大做”:做事,做勢,做市。

      12、鄧小平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借用這一思路,我們可以說:“文化是第二生產力。”

      13、誤解與被誤解的頻率標誌著一個人的素質。

      14、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15、回顧這些年我們的發展,有許多事,專家都說“不能”;但因為我們識字不多,一不小心把“不”字給丟了,結果就變成了“能”!可謂是“有膽有識”。最近我到北京把膽切除了——佯說去蒙古了,不是撒謊,是怕影響大家……這個膽結石做了以後,基本就沒“膽”了,也沒“石”(識)了…

      16、一個企業的成敗往往就在一點兩點上。每天進步一點,每天突破自我,就能走在前面。敢於跟自己較勁的,在歐洲是德華人,在亞洲是日本人,在中國,蒙牛人首當其衝。

      17、一個人一生只做一件事,肯定比三年做東、五年做西的人更容易成功。

      18、我自己體會,人類社會的基本準則,就是“交換”。只有誠心,才能換來誠信。誠信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大誠信”其實就是“大智慧”。當今社會最大的學問,就是按市場規律辦事;而按市場規律辦事的最大學問,就是“對別人有利的,才是對自己有利的”。

      19、別人從零起步,而我是從負數起步。

      20、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常想,如果缺乏參照物,缺乏警覺性,可能對市場的敏感度也差,反而散了……蒙牛超不超伊利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因為我們與伊利同屬於草原品牌、內蒙古品牌。今後比較大的可能是,有時伊利超過蒙牛,有時蒙牛超過伊利。哪一方長期做第一,也不一定是好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請問如何將word轉化為HTML,不適用office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