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怪誕說

    自不量力,貪功冒進,就是虛榮心作祟!

    延津之戰,面對殺氣騰騰的文丑十萬大軍,曹操面向眾將問道:“文丑為河北名將,誰可擒之?”

    話音剛落,張遼和徐晃拍馬飛出,都爭搶著去擒殺文丑。

    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他們兩位認為文丑手到擒來?

    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得出三個原因。

    一雪前恥

    不久前,顏良率領十萬大軍,與曹軍對峙於白馬。

    曹操拒絕了關羽的請戰,他率領大軍增援白馬。

    曹操手下大將宋憲和魏續出戰,戰不三合,相繼被斬於馬下。

    曹操再問誰敢出戰,同為降將的徐晃挺身而出,大戰顏良,二十回合,敗歸本陣。

    曹營眾將看到猛如徐晃,也敗退下來,他們也不敢出戰顏良了。

    這時,徐晃看到與顏良齊名的文丑挑釁,他迫不及待地出戰。

    如果他能戰敗文丑,將一雪被顏良二十回合戰敗之恥,也能在曹營眾將面前抬起頭來。據原著描寫,操曰:“今誰敢當之?”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慄然。曹操收軍,良亦引軍退去。

    志在必得

    延津之戰,曹操傳令以“以後軍為前軍,以前軍為後軍,糧草先行,軍兵在後”,準備捨棄這些糧草輜重,引誘文丑軍士搶奪。

    古代,官匪不分家,他們當兵打戰,就是為了搶奪勝利品,現在看到曹營舍棄這麼多好東西,他們不管軍隊紀律了,一哄而上。

    文丑可能看穿了曹操的用意,想要約束軍隊,卻適得其反,他的軍隊搶了糧草,又搶馬匹,越來越亂。

    曹營呂虔不懂曹操“糧草在先,軍兵在後”的用意,而大謀士荀攸卻洞察曹操的誘敵之計,將馬匹捨棄,送給文丑,他們都上了小土坡。

    張遼和徐晃即使在開始時,不太清楚曹操的誘敵之計,在曹操將戰馬捨棄,使其大軍混亂時,他們應該能明白曹操的誘敵之計。

    因此,在曹營大軍從土山上衝下來,包圍文丑,張遼和徐晃都看到文丑大軍已亂,此時是擒拿文丑的最佳時機,他們兩人迫不及待地請戰。

    書中代言:曹操卻令軍將一齊下土山擊之,文丑軍大亂。曹兵圍裹將來,文丑挺身獨戰。軍士自相踐踏,文丑止遏不住,只得撥馬回走。操在土阜上指曰:“文丑為河北名將,誰可擒之?”張遼、徐晃飛馬齊出,大叫:“文丑休走!

    表現自己

    張遼是呂布被曹操擒殺後,本想追隨呂布於地下,由於劉備和關羽為其求情,他倖免於難。他為曹操的愛才之心所折服,真心歸順曹操。

    他歸順曹操後,戰則為先鋒,撤退則斷後,報效曹操活命之恩。

    這次,他看到文丑飛揚跋扈,他聽到自己的主公下令,自告奮勇,想要擒殺文丑,建功立業。

    同理,徐晃原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曾和許褚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曹操迎奉漢獻帝后,與楊奉交惡。

    楊奉被曹操擊敗後,徐晃在滿寵的勸說下,轉投曹操。

    徐晃投奔曹操後,多次出戰,他不畏艱辛,為了主公曹操的霸業,出生入死。

    這一次,徐晃主動請纓戰文丑,只是他的一次普通的征戰記錄。

    貪功輕敵

    這次,張遼和徐晃看到和顏良齊名的文丑中了曹操的誘敵之計,感到機會來了,主動請纓,想要斬殺文丑。

    然而,他倆失算了,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文丑,兩人圍毆文丑,雙雙落敗。

    關鍵時刻,還是“武聖”關羽出手,三合戰敗文丑,隨後追上斬殺。

    書中原文:忽見十餘騎馬,旗號翩翻,一將當頭提刀飛馬而來,乃關雲長也。大喝:“賊將休走!”與文丑交馬,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由此得出結論,張遼和徐晃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抓住擒殺文丑的最佳戰機,爭搶著出戰圍毆文丑,只是功敗垂成,差點把自己搭進去。

  • 2 # 饞嘴肥貓鏟史官

    那是因為徐晃想洗刷恥辱,而張遼則是為了證明自己。

    徐晃和張遼雙戰文丑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二十六回中。

    回目: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 白馬坡一戰,關羽單刀匹馬,於萬馬斬殺顏良,獲得一場勝利。

    敗報傳來,與顏良同為“河北四庭柱”之列的文丑向袁紹請命出征,以報顏良被殺之仇。文丑率大軍來至延津渡,正與曹軍當頭相遇。

    上次與顏良正面硬磕,連折二將,教訓深刻,這次曹操決定用計。

    曹操命令士兵們解馬棄甲,將軍械扔下滿地,馬匹也跑得四處都是。

    文丑率軍到來,他治軍可不如顏良那麼紀律嚴明,旗鼓嚴整。文丑手下計程車兵看到滿地的物品和遍山馬匹,紛紛爭搶,隊形完全了陷入了一片混亂狀態。 趁著敵軍陣容混亂不整之際,曹操下令士兵發起攻擊,文丑的軍隊頓時大亂,四散奔逃。文丑無法重新恢復佇列,只好一個人奮力拼殺,而他的將士們則混亂不堪,甚至還自相踐踏。

    文丑喝止不住,無奈之下,只好也向後撤退。曹操看到文丑撤退,立即鼓動士氣,問誰可以去將文丑擒住,張遼和徐晃都策馬衝去。

    徐晃是這樣想的:前幾天顏良來挑戰,連斬宋憲、魏續二將,徐晃奮勇出戰,卻被顏良僅用了二十合就打跑,“敗歸本陣”。關羽來到後,在萬馬軍中一合誅殺顏良。在大家的眼中,徐晃實在是太丟人了。關羽刀下一個回合都扛不住的顏良卻僅用了二十回合打敗了他。

    徐晃看到文丑的外貌,覺得自己也有勝算。因為文丑“身長八尺,面如獬豸”,徐晃的身高也是八尺,並不落於下風。所以徐晃認為,文丑應該比顏良要弱些,拼一下贏面是很大的。

    張遼則是另一種想法。

    上次白馬坡一戰,顏良連斬曹軍二將:宋憲與魏續。這兩位以前可都是呂布麾下的“八健將”,他張遼為呂布效力之時,也是“八健將”之一。宋憲三個回合被顏良斬殺,而魏續連一個回合都沒頂住。曹軍“諸將慄然”,他張遼看到徐晃二十合敗陣,也沒敢出陣迎戰。

    但這次是文丑大軍處於敗勢中,張遼認為這種形勢下,若是再不出手就太說不過去了。那在曹操的眼中,宋憲和魏續這兩位呂布的舊將不過是武藝不求行,但他張遼若再不出手,那曹操就會認為,要麼是張遼欠缺戰鬥的勇氣,要麼就是欠缺對他曹操的忠心。

    所以張遼必須要立刻證明自己,他策馬舞刀殺上前去。由於張遼不能讓徐晃先接戰,他怕萬一文丑被徐晃幹掉,他就沒有證明自己的機會了,所以他跑得更快些。

    文丑回頭看見,這兩位是不打算按規矩來了,想群毆,那文丑自然也不肯吃虧,讓張遼和徐晃形成夾擊之勢,所以就張弓搭箭,一箭射來,張遼急躲,被射掉盔纓。但此時決不能退縮,張遼仍然緊追不捨,文丑又放一箭,射中了張遼的馬頭,張遼翻身落馬,栽了個狗啃泥。

    文丑見了,立即回身挺槍來殺,被徐晃阻住,雙方展開廝殺。文丑的武藝很厲害,能和初出道的趙雲五六十合戰成平手,而徐晃看到對方援軍又到,覺得自己確實敵不住,生命永遠比聲譽重要,乾脆回頭撤退。

    但徐晃是個斧將,他是力量型的戰將,文丑和他激戰的過程中招招都是硬磕硬碰,體力消耗是很嚴重的。

    這時候關羽出現了,他比徐晃力氣還大,那柄青龍偃月刀比徐晃的開山斧還要重,體力有大量損耗的文丑與其戰不三合,就感覺吃不消了,“心怯而走”。

    文丑當然也不是完全放棄,別忘了,文丑還有一手好箭法,他“繞河而走”就是想透過迂迴拉開一段距離,然後發揮神射絕技,以箭術取勝。

    但出乎文丑意料之外的是“赤兔馬快”,這個距離沒有拉開,反而被關羽追上了,“腦後一刀”,文丑死於非命。

  • 3 # 三國逐夢

    延津之戰曹操要捉文丑,張遼徐晃搶著出戰,這是《三國演義》中的情節。忽略歷史真相不談,僅從《三國演義》來說為何二人要爭著去。

    先說背景。文丑戰延津,是在顏良被關羽斬殺之後,提兵來報仇。相比顏良官渡之戰中出場的威勢,文丑明顯遜色一籌,在殺到曹操面前時,軍隊就被曹操故意散遺的糧草亂了軍陣,又爭相去搶奪曹操放棄的戰馬,一片混亂,短時間內文丑約束不住,戰鬥力自然急劇下降,在曹操的攻擊下大亂,軍士自相踐踏,文丑止遏不住,只能暫時撤退。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問“誰可擒之”,所以張遼、徐晃都搶著出戰。因為在他們看來,文丑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徒有虛名,雖然和顏良齊名,但都是吹出來的,覺得自己可以擊敗文丑,拿下斬將之功。

    但畢竟文丑河北名將的威名仍在,曹操麾下如此多的大將,為什麼偏偏是他們二人?

    因為二人都有不得已出戰的理由,覺得可以戰而勝之只是其中一個方面。

    對徐晃來說,這是雪恥之戰。白馬之戰,徐晃被顏良二十合擊敗,這對一個在武力上頗有自信的將領來說,不啻于晴天霹靂,如果不盡快調整,將嚴重打擊自信心。而且如此迅速的失敗,更是在曹營中顏面大損,不找回面子,接下來的隊伍就不好帶。所以在看到文丑陷入窘境後,徐晃這才搶著出戰。

    對張遼來說,這是證明自己的實力之戰。此前一年呂布死後,張遼才轉投曹操,期間除了說服關羽投降,再無寸功。而在白馬之戰中,顏良三刀斬宋憲,一刀劈魏續,這兩人和張遼一樣,都是呂布麾下八健將之一,張遼是與他們並列的人物。二人輕易被顏良虐殺,在曹營眾人看來,張遼也是和二人一般的貨色,如果張遼不能證明自己的實力,那麼他被曹操的禮遇就會受到眾人的嫉妒,認為其是靠關係上位。所以張遼也搶著出戰,誓要打出自己的威風。

    但顯然,河北名將不是浪得虛名,文丑在佔據不利的情況下,箭退張遼,槍敗徐晃,證明了作為名將的實力,二人的願望落空,但面對文丑敢於出戰,也算是證明了二人的勇氣。

    而文丑如此實力,卻也是為接下來給關羽成神增添一道基石,可以說完全是個悲劇。

  • 4 # 笑看三國風雲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功,對於戰場上將軍來說也是一樣,只有在戰場上擊敗更加強大的敵人才能夠證明自己的能力。那麼徐晃和張遼同樣面臨同樣的情況,他們只有爭先恐後的不畏艱險的爭取機會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延津之戰曹操要捉文丑。

    在白馬之戰中,袁紹失去了大將顏良,同時也失去了白馬的人口和物資。曹操在奪取了白馬之後將這些物資向後方轉移,而袁紹無視沮授的勸告執意要委派文丑去奪回這些,就這樣爆發了後面的延津之戰。

    窺知袁紹意圖的曹操利用手裡的物資來誘騙貪婪的文丑。徐晃和張遼等人將大量的物資包括馬匹散在道路上,五百騎兵則埋伏在這些戰馬之中,等到文丑率軍接近的時候,徐晃和張遼就率軍突襲文丑,導致文丑猝不及防死於亂軍之中。

    這次誘敵之戰的計謀來於軍師荀攸,其目的就是誅殺文丑而並不是活捉文丑,文丑作為一個名震河北的袁紹大將,要想活捉他並不太容易,能夠僥倖在亂軍中殺掉他亦是萬幸了。

    為何張遼徐晃搶著要去,不怕送死嗎?

    這次誘敵之戰的風險確實相當大,即使曹操也是以身犯險來引誘文丑,否則以文丑的機智也不是那麼容易上當。文丑統帥五千騎兵來奪取物資,也是志在必得,而要在千軍中誅殺文丑極大考驗了徐晃和張遼的勇氣。

    第一,徐晃和張遼均是降將。

    徐晃於公元197年從楊奉投降曹操,距離200年不到三年;而張遼從呂布那裡投降過來也不到一年,作為投降不久的降將,還沒有完全獲得曹操的信任。他們急需要在自己主公面前證明自己能力,而這次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一旦錯過了以後會很難遇到。

    對於降將來說,證明自己忠心和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強敵視死如歸,悍不畏死。如果取勝了,就可以得到豐厚的獎勵和職位的上升,如果失敗了,也不會受到懲罰,反而會得到進一步的信任,所以張遼和徐晃就會爭先恐後的爭搶。

    第二,這次計謀萬無一失。

    這次計謀確實相當的兇險,以五六百騎兵偷襲率領五六千騎兵的文丑,這樣的事情即使是文丑也沒有預料到的,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戒備上也是極端的放鬆,完全沒有預料到他們膽敢這麼做。

    這次偷襲也是近距離的刺殺,文丑發現對方的騎兵衝過來的時候已經是瞬間的事情,而自己左右護衛完全沒有反應過來,無法救出深入險境的文丑。

    第三,張遼和徐晃也是兩位悍將。

    文丑固然是威震北方的一員名將,但是張遼和徐晃兩個人其實也不亞於文丑,只是那個時候他們比較年輕,在名氣上沒有文丑那麼高。

    根據徐晃和張遼後來的發展情況看,他們的能力也非常的強悍,即使和文丑單打獨鬥也並不差。因此這個時候他們去挑戰文丑,也並不是白白送死,也是由於有自己特別的本事才敢去這麼做。由此可見,一將功成萬骨枯,任何名將的誕生都是踩在他人的枯骨之上形成的,成功之路必然充滿了險境。徐晃和張遼既然選擇了這條名將之路,除了繼續向前衝,已經無路可退,害怕又有什麼用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選擇適合當地栽培的水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