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哥攝影
-
2 # 瑤禮禮
從0到8歲,是孩子身體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孩子的性格,對世界的認知都會在這個時期埋下種子。對孩子產生最大影響的就是身邊最親近的父母。父母的引導,孩子看到聽到的都會深刻的在孩子心裡萌芽。這個階段的孩子對言語說教不像大孩子能夠理解。往往父母說過轉眼他就忘了。所以比起單純的說教,父母在日常中做給他看,潛移默化在他心裡形成習慣,形成印象。這些影響會融進他的性格,變成他的修養。所以這關鍵的“黃金8年”,父母的言行舉止都要考慮到對孩子的影響,從而對孩子產生良好的引導。
-
3 # 宸寶天使
—斯坦福大學Carol Dweck教授曾說“人的大腦在嬰幼兒階段發育非常快,但到了八歲之後開始逐漸減慢。”很多的父母發現了,孩子在8歲前東西特別快,這是因為兒童大腦發育有黃金期。所以父母要把握好這幾年,給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
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一言一行透露著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三觀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生活方式。
2.家是孩子最好的學校。在家裡與孩子相處時,尊重孩子,不讓孩子做不願意的事,任何決定,要徵求孩子的意見,不能因為孩子小而忽視他的存在。
3.夫妻之間有事要溝通,互相理解,不能吝嗇說愛你,辛苦你了,家務活都要去參與,引導孩子,熱愛勞動。
4.尊重老人,對父母孝順,多帶著孩子,在節日,週末陪陪父母,讓孩子從小明白,孝順這個東西,不是說說而已,要實打實的去執行。
5.保持一顆平常心,潮起潮落,從容應對,給孩子做好榜樣。也對孩子以後的發展,處事方式,性格的形成堅定的基礎。
6.活到老,學到老。要時時學習,充實自己,不能三天曬網,兩天打魚,做好自己,給孩子引好路。
7.要時常走近自然,培養孩子的求知慾。帶著孩子,走進自然,讓孩子去發現,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
4 # 文史夜貓
前八年,又稱“抗戰八年”,言下之意,這八年要與孩子的行為思想習慣進行抗爭。
一,網傳美國對兒童的培養有以下幾個目標:
1,有好奇心、想象力和創造力,發揮自己的潛力,在各方面都得到發展。
2、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獨立精神和探索精神。
3、能對成人的各種要求做出反應,有信任感、責任感、自尊心。
4、能夠表達自己的需要,學會與人分享和合作,友好地與同伴交往。
5、不斷提高肢體動作的準確性、手眼動作的協調性。
6、透過遊戲豐富知識、經驗,並對知識經驗進行總結、分類。
7、透過培養藝術技能和認知技能,發展他們的社會性和情感。
8、培養學習技能,如讀、寫、算,但不強迫他們學習,使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接受能力進行學習。
這樣的歸納比較籠統,肯定還有具體的操作細則,以及分年齡段的培養要求。
二,如何抓住八年培養好孩子,要講的太多。題目的著眼點是父母言傳身教,那我就從這方面來談心得體會。
1,不妨從中國古代的思想中尋找啟迪:
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曾說:‘人之初,性相近,習相遠’。孔子強調人在幼小的時候,雖然行為上有一點差距,但性情基本相同。
我們可以理解為,孩子出生後是沒有本質區別的,孩子尚不知好與壞,真與假,善與惡,美與醜。
所以,我們認為孩子剛出生其實就是一張白紙,先天性沒有太大區別,之所以後來區別越來越大,是家長們後來影響的結果。
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性善論”,認為人之初是向善的,要激發人的善性,使人向善。
另一思想家荀子則提出了‘性惡論’,認為人之初是向惡的,所以要用規範扼制其惡,引人向善。
2,古人的思想給我們很大的啟迪。
一是要疏。
所謂疏,如開渠引流,讓水沿渠道流下。
孩子幼小的時候,父母要以一棵善良的心,引導孩子發善心,做善事。父母的合法合情合理的思想和行為是給孩子樹立了榜樣。
在家庭關係上,父母自覺地孝敬老人,也就引導教育了孩子要孝敬父母,積極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
在人際關係上,父母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待人以誠,相互關愛,帶領孩子參加慈善事業和公益活動,必然會引導孩子也要關愛他人,在關愛他人,行善積德中,感受到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人生之樂。
在求知慾望上,父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對自然對社會的興趣,引導孩子從小探索自然、揣摩社會,激發強烈的求知慾。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觀看樹林的四季變化,觀察螞蟻的活動規律,瞭解社群的發展和城市的建設,讓孩子懂得‘留心處處皆學問’,培養勤奮好學、求知上進的積極態度。
在行為習慣上,父母和帶領孩子做家務,而不是父母包辦孩子不理,帶孩子修剪花草整理物品,而不是讓孩子袖手旁觀。
在學習時,父母要陪伴孩子一起看書練字,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寫作規律,引著孩子讀書,推著孩子動筆。
二是要堵。
堵什麼?堵住孩子不良的心理思想和行為習慣。
人生下來容易自私,從孩子哭鬧的那一刻起,他會透過哭鬧等手段來強求吃好、穿好、玩好,如果父母不及時制止的話,孩子就會變得任性野蠻不講理。
在襁褓中時,一旦發現哭鬧就能逼得父母去搖去哄,就條件反射地認為無理取鬧能達成目的,以後就難以控制。
孩子稍微大了,只要折騰一番就能滿足一切無理的要求,孩子就越加任性。
孩子的習性一旦養成,以後就覆水難收,養虎成患了。
所以,父母對孩子自小的無理行為要堅決不理,或者施以一定的懲罰,達到懲惡揚善的目的。
孩子逐漸長大後,會學著父母的點點滴滴,此時父母一定要能在孩子面前體現出高境界做人,高品質生活,高水平學習。
家長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有無視規矩、無視社會公德、藐視法律的行為,否則孩子必然在潛移默化中學習。
父母在公共場合插隊,在馬路上闖紅燈,在學校裡與老師頂撞,在小區與鄰居吵鬧,在閒暇時賭博,等等,此類不良現象都會把孩子引向歧途!
孩子八歲前,正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啟蒙時期,為人父母者要培養孩子成人,首先自己要立人,要培養孩子成才,首先自己要成才。對孩子好的方面要及時表揚鼓勵,發現不良行為要及時糾正批評,甚至給予一定的懲罰。古人說:幼學如漆,桑樹要從小扶正,從小一看到老一半,都是講的這個道理。
-
5 # 伴娃成長1234
言傳身教,就要自己先做好,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先向這個方面努力。
一,家長是什麼樣的人,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你為人正直、待人和善,孩子多半會溫文爾雅,善良正直;如果你是書如命,你的孩子多半會熱愛閱讀,飽覽群書;如果你尖酸刻薄,孩子多半也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因此,教育孩子先從自己開始,
二,全身心的愛孩子,多給孩子積極的正向的預言。孩子在沒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的時候,家長的三觀以及對孩子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他對自己的看法。所以隊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肯定他接納他,他自然自信Sunny,充滿活力。
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帶孩子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接觸大自然,接觸最真實的世界,讓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心理。
-
6 # 雲彩教養筆記
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身心發展十分迅速的時期,近一二年來心理學、腦科學研究成果都表明,剛離開母體的新生兒已經有探索外部世界的慾望和能力,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新鮮,積極嘗試去探索、去了解。
在人生最初的8年裡,身心方面發生著驚人的變化,大腦的發育更是迅速,人類的神經細胞80%是在3歲以前形成的。
這一時期,家庭教育起著相當大的作用。家長要主動地、儘早地開始恰當的家庭教育,當幼兒能夠感知成年人的喜怒哀樂的時候就要教育他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早期家庭教育不僅有利於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而且能使孩子記憶深刻。家長不能放棄教育的大好時機,能否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是以後家庭教育成敗的關鍵,家長應該對此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對於幼兒來說,家庭教育更應提倡家長以身作則。年幼的孩子對家長講的道理並不能完全理解,但成人的一舉一動,他們都看在眼裡,尤其是這個階段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會去仿效,家長要給孩子做出好榜樣,這是最好的、最有說服力的教育,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自己首先要做到。
古人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家長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掌握教育的主動權,才能有效果。如果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自己並不能做到,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威信。
家庭教育對子女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複雜的,並不是以家長的意志為轉移的,最關鍵的一條就是要從根本上加強自身的修養,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孩子。
做好言傳身教,家長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須擁有有這些方面的能力。
01.瞭解孩子需求的能力。瞭解孩子,是家長需要必須具備的能力,因為家長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條件,家長不瞭解孩子,就無從關心孩子,也無從教育孩子。
只有全面的瞭解孩子,才能選擇適當的教育內容,運用恰當的教育方法。
這些需求不僅包括孩子的身體,還包括孩子的精神需求,比如:安全感需要、交往、被需要、創造探索等需求。
02.評價孩子發展的能力。評價孩子能力發展水平能讓家長對孩子各方面發展進行各種具體的知道,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比如,在孩子不同的年齡,我們需要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比如,3歲的孩子,給她一塊橡皮泥,能否搓出簡單的圓,4歲的孩子能否捏出更復雜的包子等。在遊戲中去了解孩子的認知水平等等。
家長要做到科學的評價,首先自身對孩子的階段年齡發展要了解,其次,收集到孩子各方面的資訊。
03.協調親子關係的能力。家長如何提高親子關係的能力,我們需要提高自己的表達藝術。在和孩子溝通時,要溫婉、真誠地表達希望、失望、異議等。
04.處理孩子問題的能力。孩子身上的問題出現情況是多種多樣的,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要能發揮孩子身上積極的因素的作用,克服消極因素的作用,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這就需要家長有較強的處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人一生中前八年對孩子的教育有著深遠的影響,家長如何提高對孩子的教育和水平,需要擁有以上這些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則”。
-
7 # 和萌娃一起成長
在所有的教育中,家庭教育都是第一位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對孩子有著莫大的影響
第一:幼兒時期給予孩子充分感受世界的機會,這個時期的孩子大多都是從感覺上去探索世界,比如有的寶寶喜歡扔東西,成人最好不要阻止,他是在探索空間。我家的寶寶在這個時期就是,給他的東西他亂扔,我在撿給他。他在扔。過一段時間他就不扔了,這個也是幼兒在成長中的敏感期
第二,學會分享。現在的寶寶都像個小皇帝,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爸爸媽媽都圍繞著他一個人,他的感覺中就會不自覺的形成種我要什麼你就的給我什麼,不給就鬧,所以,讓孩子學會分享,學會表達愛。
第三,不要過多的說教,這不行,那不行,你這麼做不對,那麼做不好,這樣在孩子的意識裡會漸漸的認為他做的不好。很多事情放不開。
第四,不要比較,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天使,只要加以引導和耐心的陪伴,他一定可以成長的更好。
-
8 # 清晨2377
初為人父母的時候,寶寶還在肚子裡,我就把胎兒、新生兒等很多怎樣吃、聽音樂才對胎兒好,生出來後該怎麼照顧,怎麼教育的有關問題,在網上認真的看了一次,在心中反覆的記了多次,想不起的地方,再找出來看。本以為這樣就可以安心等待他出生,不用慌亂的照顧他。結果等他生下來,自己每天吃飯睡覺,都亂了套,等他大點,送去幼兒園學規矩,他只要生點兒小病都心疼的不得了,一天到晚抱著,那還會用規矩去束縛他!很多不不好的習慣,在不覺中慢慢養成。 現在我也想通了,不勉強他不為難自己,我常常告訴他,在儘量不傷害別人,也決不允許別人傷害自己的情況下做個善良的人,你現在所學的所有知識,所有本領,都只是為了你自己將來過的好,不是為爸爸媽媽。教他書本上的知識,教他從小學做家務,讓他看見我工作的樣子,愛父母愛他,讓他感受愛的美好。其它的都由他,自己去體會,去感受,去接收。他會長成他獨有的樣子,而不是我們安排好的樣子。
回覆列表
一,言傳身教,教生活中的小事該怎麼做,怎麼和別人打招呼說再見。
二,自己在做事情的時候告訴孩子這個是什麼,那個是什麼,這個有什麼作用,那個有什麼作用。
三,孩子再問問題的時候要告訴孩子一些簡單明瞭的詞語,以便孩子能聽懂。
四,孩子在外面要告訴看到的東西什麼,回答孩子的一些問題。
五,帶動孩子和自己做事情,提高動手能力,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