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峰149764346

    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如犯我,我必犯人,高麗是元朝政府的傀儡小弟加親家,在中元土地上,元朝的貪婪和壓榨使百姓沒有話路,一人舉旗八方響應,劉福通領導的起義軍為葬送元朝應民意而生,眼看著元朝政府就要被推翻,1351年高麗國軍隊奉元順帝詔書派兵協助元軍來鎮壓紅巾軍,成為元軍的幫兇,這才引起了八杆子打不著的兩支軍隊高麗軍和紅巾軍接上了火,結下了怨。

    二,高麗討好元順帝。

    元順帝,妥貼睦爾,象熱鍋上的螞蟻,整天提心吊膽,無處安身,高麗為了討好元順帝準備為元順帝在高麗修建行宮,引起了紅巾軍的憤怒,把予頭直接指向了高麗,1,是紅巾軍認為高麗軍比元軍好打。2,是紅巾軍想直搗黃龍,用自已的特種精銳部隊,對元順帝實施軒首行動,這些原因形成了紅巾軍兩次跨過鴨綠江遠征高麗的戰爭。

  • 2 # Hellossn

    咱先說一說紅巾軍的來歷。

    14世紀中期,元朝國內,由於元順帝驕奢淫逸,造成國內民不聊生,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其中以紅巾軍為最,聲勢浩大。

    紅巾軍起義

    遠征原因

    1354年,高麗平康府院君蔡河中到元朝,元朝丞相脫脫藉機緩和元朝內部壓力,對高麗表示:“吾受命南征,王宜遺勇銳以助之。”要求高麗協助出兵。由於之前高麗之前與元朝有矛盾,因此恭愍王為緩和矛盾,派柳翟、李權等率兩萬三千人助戰。

    同年11月,元軍在高郵戰敗,高麗將領柳翟等繼續在黃淮一帶徵討紅巾軍,紅巾軍對此不滿。而且,之後元順帝為避難戰亂,還想把行宮建在高麗,引高麗援助。1359年,紅巾軍為了切斷高麗對元朝的軍事援助,鞏固剛剛打下的遼陽(遼東)行省,圍困大都,遂決議東征高麗。

    紅巾軍第一次討伐高麗:

    1359年12月,紅巾軍毛居敬率領大軍四萬渡過鴨綠江,開始第一次討伐。紅巾軍連續攻克高麗西北部5個州(義州、麟州、宣州、定州和西京)。不過由於天氣原因,天寒地凍,軍中凍傷者很多,只好撤離西京,退至龍岡,鹹從。第二年二月又被高麗李芳實、安祐擊敗,殘部6約300人退回鴨綠江。此次交戰,紅巾軍與高麗軍均傷亡慘重。不甘心失敗,三月,紅巾軍調動70艘船隻騷擾高麗西海道,四月又被李芳實等擊敗。第一次征伐高麗失敗

    紅巾軍第二次討伐高麗:

    1360年11月,紅巾軍十幾萬人攻入高麗西北部,克安州,越過慈悲嶺。高麗軍主帥安佑、金得培逃逸。紅巾軍攻進高麗首都開京,焚燒了高麗宮殿,高麗國王恭愍王被迫逃往安東。次年1月,高麗鄭世雲率軍二十萬,圍攻紅巾軍。將領李成桂趁大雪,與城池內高麗人合力打破城池,關先生、沙劉等十萬人戰死,破頭潘率餘部在高麗軍隊追擊下逃離北韓半島。第二次征伐高麗失敗。

    不過雖然紅巾軍兩次討伐高麗都以失敗告終,但高麗的經濟由此遭受嚴重破壞,人口大量死亡。在此前後,倭寇也不斷騷擾其南部。李成桂更是趁此擴大勢力,建立了北韓李朝。

  • 3 # 萬里長空夜未央

    主要是為了開闢根據地,拓展戰略空間。

    “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二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

    圖一:高麗王國儀仗旗

    高麗恭愍王助元徵紅巾

    1273年,蒙元佔領濟州島,結束了對高麗的第9次征伐,高麗投降。

    圖二:高麗就此成為元朝的徵東行省

    1354年高麗平康府院君蔡河中到元朝,當時元朝丞相脫脫表示:“吾受命南征,王宜遺勇銳以助之。”

    八月,丞相脫脫奉詔討張士誠,徵兵高麗,恭愍王派柳濯、廉悌臣、李權等40名將官率23,000人(本國出征2,000餘,後加入在元的高麗人約20,000)助戰,目標為張士誠所駐的高郵城。

    十一月,圍困高郵的脫脫派兵攻打六合,其中就有高麗軍參戰;高郵解圍*後,部分高麗軍移駐淮安路,在崔源、李權等6將戰死之後,崔瑩等率領其餘軍隊返回高麗。

    《高麗史·崔瑩傳》:“御賊淮安路,累戰於八裡莊,又泗、和等州賊八千餘艘圍淮安城,晝夜力戰,卻之。賊復至,瑩身被數槍奮擊,殺獲殆盡。”

    (注:脫脫因“未授冊寶之禮”的理由被彈劾,高郵之戰功虧一簣,1355年被革職流放雲南,後被中書平章政事哈麻假傳元順帝詔令自盡,一代名相就此草草收場。)

    可以說,紅巾軍攻擊高麗,是作為攻擊敵境的正常戰略,與網上的復仇之說無關,況且張士誠不屬於紅巾軍系統,也輪不上紅巾軍為此而專程討伐。

    那麼,紅巾軍為什麼要遠征高麗?

    1356年(至正16年,龍鳳2年)八月起,紅巾軍領袖劉福通先後派遣三路軍隊進行北伐:東路毛貴、中路關鐸(關先生)、西路李武;此外,劉福通親率本部攻擊河南地區的元朝勢力。

    次年九月,中路軍越過太行山,攻入山西,陝西察罕帖木兒東援,中路軍遇挫後退入太行。

    1358年春,毛貴率東路軍攻入河北,同年在柳林(今北京通縣境內)會戰中失敗,被迫退回山東。

    由於孤軍深入,中路軍面臨極大的壓力。

    《元史·察罕帖木兒傳》:察罕帖木兒先遣兵伏南山阻隘,而自勒重兵屯聞喜、絳陽。賊果走南山,縱伏兵橫擊之,賊皆棄輜重走山谷,其得南還者無幾。乃分兵屯澤州,塞碗子城,屯上黨,塞吾兒谷,屯幷州,塞井陘口,以杜太行諸道。

    在無法南歸的情況下,關先生等紅巾將領決議繼續向北,進軍塞外。

    至正18年(1358年)十月,中路軍攻破大同。

    十二月九日,攻克元上都開平城。

    至正19年(1359年)正月十三日,攻破遼陽路。

    紅巾軍第一次渡江作戰

    1359年(元至正19年,龍鳳5年)12月,紅巾軍毛居敬率領40,000人渡過鴨綠江,連續攻克了高麗西北部的義州、麟州、宣州、定州和西京(今為平壤)。但由於冬天氣候惡劣造成軍隊多有凍傷人員,他們只好撤離西京,退至龍岡,鹹從。

    1360年農曆二月,毛居敬被高麗李芳實、安祐擊敗,紅巾軍約300殘部退回鴨綠江。

    三月,紅巾軍調動70艘船隻騷擾高麗西海道,四月被李芳實等再次擊敗。同時,倭寇侵擾高麗。

    紅巾軍入高麗檄文:

    慨念生民,久陷於胡,倡義舉兵,恢復中原。東踰齊魯,西出函秦,南過閩廣,北抵幽燕,悉皆款附,如飢者之得膏梁,病者之遇藥石。今令諸將嚴戒士卒,毋得擾民,民之歸化者撫之,執迷旅拒者罪之。

    第一次入侵使高麗經濟受重大打擊,此次交戰,紅巾軍與高麗軍雙方均傷亡慘重。

    第二次作戰

    1360年11月,紅巾軍關先生、沙劉二等率領十幾萬部隊侵入高麗西北部,攻克安州,越過慈悲嶺,高麗軍主帥安佑、金得培逃逸。

    紅巾攻進高麗首都開京(今開城)。高麗國王恭愍王逃往安東。紅巾軍在開京實施搶掠,並焚燒高麗王室宮殿。

    1361年1月,高麗軍共20萬人,由鄭世雲、崔瑩、安佑、李芳實等率領,從東、南、西三面包圍開京。一天正在下著大雪,高麗萬戶李成桂率2,000精兵,趁紅巾軍在天寒時留在營中取暖之際,出其不意地攻入開京,大部隊隨之開進城中,城內百姓也向紅巾軍發起攻擊,由是大敗。關先生,沙劉等戰死,潘誠(破頭潘)率餘部逃離北韓半島,撤退至遼陽。

    4月,破頭潘在遼陽被元軍俘虜並遭處刑。

    至此,第二次徵高麗失敗。

    另據《庚申外史》:

    “破頭潘、關先生、沙劉二軍入高麗王京,高麗王奔耽羅,其臣納女請降,將校皆以女子配之。軍士遂與高麗如姻婭,恣情往來。高麗人因而各藏其馬於林中,一夕傳王令,除高麗聲音者不殺,其餘並殺之。沙劉二、關先生皆死。”

    野史中提到高麗官吏紛紛納女求降,紅巾將領因此而產生懈怠;這與城外鄭世雲、李成桂等高麗將領調集人馬準備反攻的部署並無關聯,因此網上流傳的美人計之說也並非屬實。

    影響

    雖然高麗驅除了紅巾,但其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並損失了大量人口。在此前以及之後,倭寇始終對其南部地區進行侵擾。崔瑩、李成桂等武將藉此機會擴大勢力,並進一步掌握朝廷權力。

    1388年,李成桂違反高麗禑王和崔瑩的命令,回首都開京掌握了高麗政權;並於1392年建立北韓王朝,成為國王。

    “東夷之號,惟北韓之稱美,且其來遠矣,可以本其名而祖之。欽此。”

    李成桂由於一直沒有得到明太祖的冊封,在上書明朝時仍然使用“權知高麗國事”,國號更改後則使用“權知北韓國事”。北韓史官對李成桂屢上書明朝的事件,謂之“我太祖有百折不撓之毅”。

  • 4 # 陳大舍

    先糾正一下,歷史上紅巾軍兩次攻入高麗境內都是“跨過鴨綠江”,沒有一次是跨海的。而且攻打高麗的決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絕對,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流寇習氣。紅巾軍攻打高麗的最初動機就是切斷元朝君臣的後路。

    元朝後期,是高麗王朝對中原王朝影響力最大的時期。而到了元順帝一朝,不僅將高麗宮女奇氏封為皇后,更是將實權賦予了這個屬於“漢人”族群的女人。以至於在大都做人質的江陵大君也是透過奇皇后的門路成功奪取了高麗的王位成了歷史上的一代“雄主”——恭愍王。而這位高麗的新王也依照自高麗降元以來的慣例,去元朝宗女寶塔矢麗為妻,是為魯國公主。當此時元、麗兩國不僅政治合作緊密、貿易往來頻繁,而且由於高麗的“附元輩”在中原的得意,以至於中原民間的時尚人士也紛紛以高麗風的服飾打扮自己。也就是《續資治通鑑》中的記載:“四方衣服靴帽器物皆依高麗樣子”。甚至恭愍王還要求元朝君臣修改法律,將高麗人算做“色目人”,而不是漢人——因而高麗人和蒙古的關係太密切了。

    身著元朝衣冠的麗愍王、魯國公主夫婦。

    但是,此時的“堂堂大元”的國運氣數已成風中之燭,看似穩如泰山,但實際上隨時都有崩潰的可能。就在恭愍王被元朝立為高麗王的同年,也就是至正十一年(1351A.D.),劉福通、韓山童等人利用明教在白鹿莊宣佈起義;旋即,羅田布販徐壽輝在今湖北蘄春西南的蘄州起兵;至正十三年(1353A.D.),鹽場工人張士誠舉兵造反,以高郵為都城,國號大周,自稱誠王。至正十四年(1354A.D.),元丞相脫脫奉命出征張士誠,便向高麗徵兵。恭愍王之後派柳濯、李權、崔瑩等三位大將率領兩萬三千人出征。雖然這場戰役以丞相脫脫被臨陣換掉而不戰而潰,但高麗兵馬的戰鬥力也給元朝君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有了一旦“事有緩急”便以高麗為後方的想法。

    至正十七年(1357A.D.),紅巾渠魁劉福通下令分兵三路北伐元朝,意在滅亡元朝,奪得天下共主的名頭。其中的中路軍由麾下頭目關鐸(諢名“關先生”)和破頭潘率領,從山東曹州(今菏澤)出發迂迴包圍大都。中路軍一開始是出師不利,在河南就遭到了元末名將李察罕的迎頭痛擊。打得這支紅巾軍望風而逃,於是起初關鐸就打算計劃逃竄至山東與東路軍會和,但是由於李察罕防範嚴密,根本無法東進。於是關鐸就率領軍隊西進,入山西境內並用三個月的時間奇襲元上都。

    英雄不怕出身低,大明太祖高皇帝也當過紅巾軍,後來因無法忍受那種那種邪教組織的瘋狂,自己獨立出去單幹了。

    上都是元朝的精神聖地,一旦失守必然會讓元朝君臣不惜一切代價將其奪回。而當時關鐸的紅巾軍總數不過六萬,堅守上都必然是死路一條,於是關鐸不僅下令棄城而且還在臨走前燒燬將壯麗的上都付之一炬,使之成為一片焦土。離開上都之後,關鐸則率領紅巾軍一路向東,攻克了遼東重鎮遼陽。也學元朝在此設立行省,對元朝的政治、經濟中心——大都,形成虎視眈眈之勢。而元順帝被嚇得毫無鬥志,於是下旨在高麗耽羅(今濟州島)修建行宮,準備播越到高麗避難。

    所以,為了阻止高麗對元朝在軍事上的再次助拳、穩住遼陽行省的形勢和對包圍大都,紅巾軍先發制人,決定東征高麗。第一次是至正十九年,臘月,紅巾軍頭目毛居敬領兵四萬渡鴨綠江,連克義州,麟州。並在宣州大敗高麗軍,旋即攻下西京(平壤)。此時“慘勝”的紅巾軍已經是疲憊不堪,無法繼續戰鬥,於是就在西京休整。這使高麗有了喘息之機,恭愍王於次年元月,下教旨發傾國之兵,圍剿盤踞在西京紅巾軍。兩軍激戰數日,紅巾軍被打大敗,並在撤離西京的路上被高麗軍圍追堵截,主要頭目沈刺,黃自善先後被俘,兩萬餘人戰死,過鴨綠江西歸者不滿千餘。紅巾軍第一次入侵高麗以完敗而告終。

    到了至正二十一年十月,關鐸、沙劉二、破頭潘等紅巾軍頭目因元軍的步步緊逼,被迫率眾十餘萬向東攻入高麗,這次很快就攻進高麗首都開京(今開城)。恭愍王、魯國公主夫婦及太后洪氏及文武宮眷數千人逃往福州,也就是今日南韓安東。這一次紅巾軍在高麗期間徹底暴露了邪教流寇集團的邪惡和墮落,終日製造恐怖,使繁華風雅的古都開京猶如人間地獄。

    韓劇《辛盹》中紅巾軍談判代表向高麗君臣遞上了最後通牒。

    一個月後,也就是次年元月,高麗主帥鄭世雲率軍二十萬,屯駐於開京東郊天壽寺。命安佑,李芳實,崔瑩從東,南,西三面圍攻紅巾軍。當時,大雪風飛,紅巾軍多於營中取暖並誦唸佛經,二十八歲的青年將領,高麗萬戶李成桂(也就是日後的北韓太祖)帥兩千精兵從東北界出其不意攻入開京,紅巾軍倉促迎戰,陣腳一片大亂。高麗後繼大軍迅速攻入。瞬間崩潰的紅巾軍幾無還手之力,關鐸、沙劉二及十萬人被剿滅,破頭潘帶領餘部狼狽逃回遼陽,並在兩個月後在遼陽被元軍全殲,破頭潘被俘。

    平定紅巾軍以後五天,平章事金鏞因不滿恭愍王再次向元朝傾斜和啟用其宿敵辛盹,於是唆使同僚李芳實,金得培殺害主帥鄭世雲。旋即金鏞又嫁禍於李芳實、金得培,將二人殺死。事發之後,金鏞鋌又而走險,竟然發動政變,打算弒恭愍王自立。 在政變中恭愍王及魯國公主夫婦倖免,而宦官安赤都、宰相洪彥博(太后洪氏從子、恭愍王表兄)遇害。之後恭愍王又不得不借助朝中“附元輩”的勢力來清剿金鏞的叛亂。

    收復開京之後,恭愍王論功行賞,而這場高麗史上最輝煌戰役的指揮者中表現最為驍勇的李成桂正式進入權力中樞,並將在未來決定著三千里錦繡江山的命運。

    高麗開京遺址就在今天的北韓的開城。

  • 5 # 南海打漁人

    打仗的目的一般都是為了搶地盤,搶錢,搶女人,當時元朝後宮很多都是高麗女人,紅巾軍就以為那地方的女人很好,大量紅巾軍光棍就頭腦發熱,去了那裡,後來高麗人確實送了大批高麗女人過來麻痺紅巾軍,紅巾軍喪失了警惕,被高麗軍殲滅了。這也應了那句話,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橘貓難產剖腹產手術要四千塊錢,男友嫌貴不要了,會不會太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