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夕聞

    我來說說我的看法:晁蓋改變不了水泊梁山被招安的現實。

    作為一寨之,晁蓋仗義,但卻疏於政治,謀略不足。他在梁山上佔山為王,只是想與兄弟們大塊吃肉,大口喝酒。他交友首重德行,一旦認準了某人為兄弟,便會一心一意,把情義放在第一位,但並不是人人都像他一樣仗義。相比之下,官吏出身的宋江,政治眼光就遠得多了。對他而言,梁山是他的一個平臺,一塊跳板,宋江需要梁山泊來助他實現人生抱負,聚集人才,所以他經常拉攏人心,壯大自己的實力。梁山一百多位好漢,品行各異,但他能夠因人而異委以重任,這點是晁蓋做不到的。晁蓋無論是對人,還是對事都懷著一顆理想的心…… 晁蓋喜結英豪,卻不善交際。隨著梁山勢力的日益壯大,宋江的心腹越來越多,晁蓋沒有絲毫挽救的辦法,反而自亂陣腳。在任何時代,欲要穩掌重權或成就大事,良好的人際關係永遠是最堅實的後盾。可惜,光明磊落的晁蓋偏偏最看不慣玩弄權術背後那些無法避免的醜惡和殘酷。最終權利被宋江一點點蠶食,後來居上。

    所以說,即使晁蓋仍在,也改變不了宋江的意志,水泊梁山還是會被招安。甚至於會造成內部決裂,而一旦決裂,以宋江的謀略晁蓋只會讓支援自己的人罔送性命。

  • 2 # 追夢樂享人生

    我覺得即便晁蓋在世也阻止不了宋江招安的夢。後期的晁蓋與宋江之間因政治意見的分歧,表面上情深義切,實際上已經貌合神離。晁蓋臨終之際對宋江說了一句很耐人尋味的話: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曾幾何時,晁蓋要讓位宋江是何等的情篤意切,如今,他顯然是不甘心讓宋江接掌政權,言辭之中對宋江擺明是徹底的否定。同時也無法否認的是晁蓋臨終之前對宋江心存怨恨的事實。晁蓋臨死之前利用他的權力最後一次駕馭群雄,在大庭廣眾之下立下一條關係梁山興衰的遺言,晁蓋認為能為自己報仇者必定是武藝超群且心胸寬闊能夠領導群雄的人,然而他顯然低估了宋江和吳用的智謀和手段,他的遺囑也註定會落空。

    晁蓋有他做人的原則——仁義之人大多都有自己的處事原則,他們絕不輕易改變原則,而政治家和陰謀家則往往反之。宋太宗趙匡義曾恬不知恥地對南唐後主李煜說,他贏在他的野蠻,而李煜則敗在他的文雅。如此說來,宋江是不是贏在他的虛與委蛇,而晁蓋則敗在他的正直仁義上呢?

    晁蓋之所以能尊居梁山寨主,主要是由於他心胸豁達,急公好義,一腔俠義之情。然,豁達則粗心,仁義則少防,這或許也是葬送他權位乃至性命的主要原因。一個人有什麼樣的能力就註定走什麼樣的路、成多大的事,而一種能力的練就則主要是由性格和資質來決定的,這也是做任何事情成與敗的最終歸結。

    隨著梁山勢力的日益壯大,宋江的心腹越來越多,晁蓋不是冷靜下來思索挽回危險局面、重振雄風的方案,而是急躁不安,幹一些自以為是而適得其反的事。在任何時代,欲要穩掌重權或成就大事,良好的人際關係永遠是最堅實的後盾。可惜,晁蓋太過光明磊落,看不慣玩弄權術背後那些無法避免的醜惡和殘酷。

    作為一寨之主,晁蓋竟然藐視和怠慢旗下將領,招致眾人離心離德。政治浩海,馭舟乏術,晁蓋為人的缺陷,根源在於他疏於政治,短於謀略。他在梁山上稱王稱霸,只是想與兄弟們永結情義,同享富貴。他交友首重德行,一旦認準了某人為兄弟,便會傾心相待,把情義擺放在第一位,卻缺乏深謀和遠慮。

    梁山泊加上晁蓋總共一百零九人,王倫時期三人,杜遷、宋萬、朱貴。屬於晁蓋的人有幾個呢?七個。就是和晁蓋一道劫取生辰綱的那七個人,其中還有一個是叛徒(白勝)。如果加上擁戴他登上山寨之主的林沖,八個。除卻這十一個人,其他九十六人都是宋江的人。就是在這區區十二人(加晁蓋)當中,還有七人是宋江擔著“血海般的干係”救下來的。宋江雖說有“孝義黑三郎”、“及時雨”的美稱,但他工於心計,善於權謀,會拉攏人,自從宋江上梁山之後,一步步蠶食了晁蓋的力量,直到把晁蓋架空。

    晁蓋只想過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活生活。而宋江則完全不同,他不甘於當一個山寨之主,他還是更希望得到朝廷的認可,進而搏個功名,封妻廕子,所以他必須要招安。只不過在招安之前,自己必須得有足夠壯大的實力,才能有談判的資本,所以在擴大實力這個階段,他跟晁蓋有部分目標是重合的。但就算是擴大勢力,兩人的思路也完全不同。

    再者說,宋江的仁義是注了水的仁義,宋江上山之後,每次出兵都是一句話:“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於是他自己功勞有了,軍權有了,晁蓋一步步被架空所以綜上所述,晁蓋即便在世也阻止不了宋江投降朝廷之路。

  • 3 # 超越1933202637212

    晃蓋無法阻止宋江帶領眾弟兄招安。

    宋江之所以上梁山,是因為在潯陽樓上題的反詩被無為軍黃炳看見後,把他抓了起來,定為謀反罪。後來晃蓋帶人去江洲劫了法場,救了宋江去梁山入夥,排座次時,宋江做了二把交椅。當時粱山總共聚集了四十位好漢,在聚義廳,新舊頭領分兩邊入座,左邊的舊頭領是林沖、劉唐、三阮、杜遷、宋萬、朱貴、白勝,這七個是晁蓋的人,其它的都是宋江的人。

    可見宋江一到梁山,他的這夥人就已經喧賓奪主了。更何況吳用、林沖也是支援宋江的。

    隨著起義隊伍的不斷壯大,入夥的兄弟越來越多。但是,梁山兄弟也是分兩派的,假如晁蓋不死,他肯定反對招安。那麼支援他的人有多少呢?魯智深、武松、劉唐、李逵、三阮、李俊、童威、童猛、張橫等少部分人反對招安,絕大部分人會支援宋江去招安。

    兩方實力的對比,宋江是佔絕對上風的。所以,既使晁蓋不死,也無法阻擋宋江去招安。

  • 4 # 梅宇峰

    晁蓋的死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那個時代兩種思想撞擊的必然結果。

    晁蓋是真正的草莽英雄,他追求的是兄弟義氣,無拘無束的江湖生涯。這點從他上梁山的原因和過程就可以看出。他本是一村保正,雖是無品之官,卻也豐衣足食,憑其為人和手段自也要風得風。然而,他卻反了,原本無反因的他卻反了!表面是因為吳用、劉唐等兄弟慫恿,其實細想卻是他的初衷,其實他一直在等一個機會,生辰岡不過適逢其會罷了。

    宋江是一個黑白通吃的老江湖,他骨子裡的思想是由其祖輩傳承下來的忠君思想。不反對,他是有大抱負的。雖然一直鬱郁不得志,但他一直在押司的小官職上蟄伏著。他一方面斡旋於官場,一方面苟且於江湖。希望透過這種方式有朝一日能大展宏圖,無疑他前期是成功的。他一方面是縣爺的心腹,一方面是江湖的及時雨,可謂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應了老話,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溼的,因緣際會他終是漏了馬腳,走頭無路才上了梁山。

    我唯一弄不懂的是,潯陽江題反詩那一節,按宋江的思想和性格不應出現,可是卻出現了。也許是酒後輕狂,也許是天意始然。反正他是隻要反一途了。

    宋江反了,是假反,是無路可走的反,和晁蓋的真反勢必起衝突,而且是你死我活的衝突。而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在封建思想的大勢下(即使是施耐庵也沒跳出這個大框架),也是真正的歷史事實下,敗的必然是晁蓋。敗者必死,所以晁蓋死了,小說家委婉地讓他死在史文恭箭下,即使不是這樣,他也會死於以後的一場火併。其實他是死於宋江之手,死於封建思想的大勢,死於歷史正流思想與逆流思想的衝撞之下。

    所以,“如果晁蓋活著的"的假設根本不會成立,“阻止宋江投降”的結果永遠不會出現。

  • 5 # 漁歌夜話

    若晁蓋健在,是否能力阻止住宋江帶領眾兄弟詔安於朝廷招安的夢?

    我認為幾乎不可能阻止!

    晁蓋是水泊粱山的創始人之一,為天下江湖義士開創了一個安身立命之地。但由於受限於江湖號召力.文化及出身原因,不會發展的過於壯大。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是不允許宋江向朝廷詔安的,畢竟晁蓋同宋江是有根本區別的:

    一:政治目標方面。晁蓋與宋江的政治目的截然不同。

    (1)晁蓋並沒什麼長久的政治目標,雖然嘯聚了一幫山頭大王,綠林好漢。但僅僅只能算是整合壯大,找到一個更易守難攻更加安全的山頭而已。政治境界依舊是大快吃肉.大碗喝酒.大稱分銀的綠林大王生活!充其量算是江湖義士頭目。晁蓋一夥雖還有其它所謂推翻大宋的遠大理想,從整個梁山發展歷程來看,根本不切合際,絕無可能!

    (2)宋江雖與晁蓋都同為基層小頭目。宋江出生於耕讀世家,在宋太公的淳淳教誨之下,深受封建君臣忠義理教薰陶。並且文化較高,有較高的社會活動能力和理論水平,只是在科舉中屢試不第下感到世道不公懷才不遇。宋江長期在當地官員手下作事,既看到了朝政的黑暗,又從政府腐敗中發現出人投地的機會。逐想出聚義天下豪傑勢力,待價而沽,最終達其所願功成名就的方法!因此在上山之前廣泛結識江湖人士大加籠絡。為後來上梁山泊以及向朝廷招安打下堅實基礎。

    二:兩人在好漢中的政治威望

    (1):晁蓋雖為梁山締造者,但初期奔他而去的,多為在各地情形冏迫的江湖人士居多,大都迫於官府緝拿和生存壓力而聚。有部分認可為大哥的江湖義氣。但沒上升到政治理念高度,因此晁蓋所聚兄弟,精神上難以達到多高的認同度,僅僅只是鬆散義氣相投而已!

    (2):宋江在未上山之前,就千金散盡,博得江湖中‘及時雨宋江’的美名和威望。並大力宣揚江湖義氣,為後來上梁山聚義做了大量的鋪墊。因此宋江上山之後,威望就不低於晁蓋。只是礙於晁蓋先開創梁山而已!

    三:梁山的現實困境

    無論水滸中把水泊梁山描繪的多麼美好。現實中卻是一侷限荒僻之地。幾乎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和前景!吃喝生活消耗最終會難以維持。雖然可以就近弄些糧草錢財,但對四五萬人的梁山畢竟不是常事。而且出師無名,也有違山寨“替天行道”的仁義理念!做匪做賊畢竟不是社會正途,也有損部分原本軍官人士形象!

    四:眾兄弟的人心所向

    封建三綱五常忠君禮義思想由來已久,因此梁山在最壯大膨脹階段,也只敢提出‘反貪官不反皇帝’的理性口號。加上現實的梁山侷限性,除了個別民間義士想長期打打殺殺,過綠林生活。大多數最終人心思歸.人心思定,都想回歸自由正常的生活。

    因宋江主動向朝廷招安是有相當的群眾基礎的,當然也和他長期宣揚的忠君不反朝廷理念有很大關係。但迴歸正常社會生活卻是絕大多數人的合理要求!宋江算是順勢而為,再能搏取些功名,豈不更好!

    假如晁蓋還在,他可能開始堅決不會同意招安的。但堅定追隨他繼續落草為寇的畢竟是少數,扭不過贊同宋江的大多數梁山弟兄。所以即便反對宋江詔安,可能會一同詔安。也可能兩派絕裂:輕則大吵大鬧,爭論數日,重則動刀動槍,互有傷亡。最終各分部分金銀財物,憤然離別下山。

  • 6 # 墨子市政建造師

    晁蓋在,與阮三雄等聚義時七星,加上林沖,二龍山,史進,李俊等,覺不會允許梁山招安,宋江也不敢。只有等晁蓋死了,大部分中立的也隨波逐流,宋江才有機會

  • 7 # 丟失的年華

    我認為如果晁蓋健在,宋江的招安會很困難。兩人的出身決定了以後的走向。晁蓋只是村裡的一個保正,小地主而矣。平日裡招幾個不法之徒暗地裡做一些攔路搶劫的壞事。劫取生辰綱坐上梁山頭把交椅己是他此生最大的成就。違法亂紀坐地分髒是他的長項,對朝廷毫無歸宿感,你讓他捨棄呼風喚雨的江湖地位招安歸順去做一個受人節制的官場小吏,打死也不肯的。與其這樣當初何必反上梁山落草為寇,做一個衣食無憂的小地主不更好。所以晁蓋是不會同意招安的。

    宋江則不同,他是一個忠君思想很重的人。上梁山為冦只是不得已而為之。多年的封建教育他深深知道只有投靠朝廷,走進官場,建功立業才是報效國家、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徑。上梁山也是以此為最終目的的。宋江鞍前馬後發展梁山大業,竭心用力幾次打敗朝廷大軍,就是為了抬高身價,增強自己在朝廷心中的砝碼。如果晁蓋不同意,做為二寨主的宋江就麻煩了,招安之路將很曲折且漫長。一、晁蓋是梁山集團老大,有絕對的否定權。二、江湖大義不允許宋江火併晁蓋取而代之。如果火併梁山將四分五裂不復存在。三、晁蓋身邊還有一幫子人手尤其是位居第四的豹子頭林沖,此人的存在足具威懾力,宋江不敢輕舉妄動。從道義到招安環境,宋江想一意孤行,最終是分道揚鑣,各走各路。這樣的局面不是宋江想看到的。

    所以晁蓋成了宋江招安大道上的拌腳石、攔路虎。斷絕了他忠心報國,光宗耀祖的夢想。看來除掉晁蓋是宋江唯一的途徑。

  • 8 # 文化一家人

    這個問題問得好,有深度,有趣味,有嚼頭。

    若是晁蓋晁天王健在,作為梁山之主,是完全有能力阻止宋江招安美夢的。

    其原因如下:

    1、晁天王早就看出了宋江的鬼域伎倆,因此在臨終前,毅然絕然將宋江排除在接班人之外。

    請看晁天王遺囑:

    賢弟保重。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

    短短二十一個字,去掉前面四個應酬字,剩下十七個字,字字直戳宋江的心。

    宋江手無縛雞之力,拿什麼去上陣廝殺,更別說捉住射死晁天王的人。他怎麼可能不明白,晁天王這是明顯不讓他做梁山之主啊!

    宋江是晁蓋的救命恩人,是他提前報信,才避免了智取生辰綱的晁蓋等人被官府捉拿。

    宋江上山後,屢次帶隊下山征討,其戰績也是可圈可點。作為二把手,宋江接手晁蓋梁山之主的位置,是理所應當順理成章之事。

    但晁蓋為什麼不讓他接班呢,就是看穿了他要招安這步棋。

    2、晁天王若健在,宋江是不敢提出招安想法的。

    宋江不是一把手,在關於大事大非面前,在關於梁山一百單八條好漢的生死命運面前,宋江是不會傻到挑戰晁蓋底線的程度。

    因為,晁蓋等人劫取生辰綱,那是彌天大罪,朝庭不可能放過他們。如果接受招安,無疑是自投羅網。這是底線,不管私人關係鐵到什麼樣,底線是不可觸碰的,一旦觸碰,後果不堪設想。

    3、有晁天王健在,武松,魯智深等一大幫反對招安的好漢們就有了主心骨,宋江就更不敢提出招安的想法了。也就沒有了盧俊義上山捉住史文恭等戲碼,宋江再能鬧騰也只是個二把手,折騰不到哪裡去。晁天王有吳用,劉唐,阮氏三雄等鐵桿兄弟。再加上林沖手刃王倫讓晁蓋坐上頭把交椅的蓋世功勞,僅這一件事,林沖就已和晁蓋建立了生死之交。另有武松,魯智深等二龍山那幫和宋江不是一路的好漢。宋江想招安的門都沒有。

    只有晁天王故去後,宋江權力熏天,才敢把招安提上議事日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關邁克爾喬丹的英語作文150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