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嵐雨247558197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生力的解放和農業發展的需要,全國各地逐漸建立起了人民公社,也就是如今的鄉、鎮一樣的區域行政機構,全民所有,隊為基礎,國家定價。公社下層村莊以生產大隊的形式做為一級生產組織,其下分設生產隊。各生產隊的社員在隊長的領導下落實由大隊從公社領回的生產計劃,其中各個生產崗位的勞動力分配,生產隊長會按不同社員的體力、技能按需安排人數、時長,其付出是以十分計酬的,所有設施、農具均由集體配置。年輕力壯的社員一天的(自日出到日落)勞動付出就計十分工,也稱一個工,其它弱、幼、婦、老、殘酌情(全體社員公認)計十分工以下,這裡面還有崗位的重要程度(比如守夜)和出工時長,少兒去復收作物還會按實際上交數、質量計分。各種作物留下種子、繳公數量後即收即分,各個社員家庭到年底生產隊大隊決算後(除在本生產隊勞動還有大隊、公社和上上級分派的勞動同樣以工分的形式進行剩餘價值的分配,這個一般先留下公社、大隊的所得再下撥給生產隊)由生產隊會計計算,按人五、勞五的比例對每個社員家庭先行分配到手的實物按時價摺合成人民幣進行找補。也就是工分多少隻決定這個家庭的所得實物百分之五十的價值,另一半是由家庭人口的數量所決定。也就是大隊裡的所有物資(首先是土地)是全體社員平均所有的。勞動力多切多掙了工分,就可多分那一半的實物、現金;人口多,勞力少,所掙工分的價值不夠工分所佔的一半的家庭一般是以錢的形式暫時欠著生產隊的,同樣一個生產隊也會欠大隊裡的債,會在下一年度多接些大隊裡的活來補還所欠款、物(比如多繳糧、棉、油、肉、禽、蛋、瓜果蔬菜,一切商業、糧食、供銷統購的農、副業實物)。當時在社員的社會覺悟比較高尚的環境下這種分配製度是比較科學的,它存在的先決條件就是全體社員的公心,各公社、大隊、生產隊領導的公平、公正、公開。那時的人民公社形象就是一大,二公!因此,全國一盤棋的農業基礎設施得以紮實建設,至今還在全國充分發揮作用,由全體社員以出民夫的形式建起的是農業水利設施。

    那時的全體社員掙工分與如今的人們掙工資實質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前者先拿回實物,後者是現金。前者天生就擁有一半當時實物,後者沒有。因此,前者既得利益一半加努力,後者得全靠努力。

  • 2 # LMST

    掙工分的年代是分田到戶之前的事。集體勞動組織生產,年齡不同,性別差異,承受的勞動任務不同,掙的工分也不同。我們這裡當時一個壯男勞動者出工一天,掙五分。一個女壯勞力,出工一天掙四分半。年老些的,年小些的還有掙四分的,三分半的。麥秋收成後,按人口分到糧食,還要按掙到的工分分到糧食。不知道工分怎麼回事的,都是80後了。我這樣說,應該明白了吧!

  • 3 # 同屬一片天

    中國幾千年都是農耕社會,新中國建立後,成立人民公社,也就是現在的鄉鎮。那時的口號是以糧為綱、全面發展,農業是國家建設主要保障。以生產隊為單位,主要從事農業為主,不論男女老少所出工作業,生產隊按人計工分,有十分、八分、七分、六分制,以次類推到一分,成年人勞力強計十分,婦女弱勞力按六到八分計算不等,另外還可以喂牛積肥支援生產隊,也能額外得到一定工分,一年到頭一個強壯勞動力,成一家人所得工分多少,達到生產隊產出糧食,上交國家公糧後所剩餘糧食再分配數目,達不到生產隊平均工分,你這一家人當年就分不到那麼多糧食,就要缺糧,稱缺糧戶。有條件能搞副業掙錢的生產隊,還能分到錢,否則就是缺糧缺錢戶。

  • 4 # 林縣天藍

    四十年前,農民是不自由的,以村、片組成生產隊,在所屬隊裡統一勞動,一年四季沒有閒的時候,純種地的也沒啥經濟收入,幹一天給你在記工本上畫一道,十分為一個工,男女不一樣,壯弱不一樣,年終結算,除按人分得糧食後,工分也可分得一部分,隊裡有錢的話,扣除糧食折價後,分個毛兒八分的,沒有勞力的,就要賒欠記賬。有時候工分多也欠賬,因為多得了糧食,隊裡又沒錢,糧食又是上級定價,賬就得那麼算。同志們誒,知道大集體為什麼解散了吧!

  • 5 # 一個退休的傻老頭

    我在六八年下鄉時,就是掙“工分”。

    所謂“工分”就是生產隊(小隊)一種按勞分配形式!它是把隊裡的每一個“勞動力”,參加生產隊的每一項勞作,都以“工分”方式記錄下來,以此做為年終分配的依據。

    有些勞作的“工分”是固定的,如飼養員、隊幹部、派出上級部門下派的出工等。有些勞作的“分”需要臨時調節,如根據季節不同的搶收搶種,、防汛抗旱等農活。

    這樣把全隊人員在一年中的工分加起來,再去除生產隊一年來的總收入減去各項支出的結果,得出每個工分(有些生產隊是以10分為單位)的分值,就是年終決算的結果。

    這種分值,各地由於效益不同,差距很大!

    我下鄉時所在的生產隊,那幾年都是每10個工分都在0.08元左右,聽說有的生產隊在0.5元左右到0.6元多!還有個生產隊是負值,是-0.12元!

  • 6 # 誰傻了

    “工分”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前中國農村集體合作化時期的產物。是農村集體或生產隊、互助小組用來計算個人或家庭勞動報酬,換算人民幣的一種方式,是農村農民家庭或個人勞動所得報酬多與少的核算單位,和我們現在打工拿工資是一樣的。(比如,壯勞力一天10分=0.40元,婦女一天6分=0.24元),只是計算單位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前,中國奉行的是社會主義集體合作化道路,農村農民勞動報酬的分配原則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不勞動者不得食”。實行的是男女同工同酬,有勞動能力的家庭或個人都要參加生產隊集體勞動。

    因勞動能力與勞動強度的區別,農民只好按每個勞動力的勞動能力大小評定報酬。因此“公分”這種計算個人勞動能力的方式就誕生了。比如:壯年男勞動力(10分)、婦女(6分)、老人(男7一8分、女4一5分)、青少年(5一6分)不等。每個勞動力的勞動日都有不同的底分,也就是個人保底工分視情況再按勞動強度浮動。一般情況下體力勞動變動不多,非體力勞動男女勞動力差別不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民在勞動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勞動制度,集體單位或生產隊評定公分的多少也產生了許多種途徑。比如:按耕地面積的大小收割、插秧、打農藥、除草、施肥等等都可以承包給家庭或個人劃定公分。甚至發展到整塊耕地都可以承包給家庭或個人拿公分計報酬。直到後來農村實行聯產承包制、包產到戶,其最初的理念也是集體單位採取以工分的形式承包給各農戶的。

    總之,“公分”就是農村農業社集體時期用來計算勞動報酬的一種方式,是農民只能靠勞動恰飯的體現方法。

  • 7 # 靚宇奶奶

    從前農民掙工分是怎麼回事?

    我初中畢業就成為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整天在生產隊,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勞動著。

    男勞力,乾的活有點累,每天是掙十分,而我們這些沒結婚的大姑娘和家庭主婦,則是掙,7、5分,如果是年邁的老太大則是6分。

    結婚後我的老伴也來到我村,也成為一名農民,只因他是復負軍人,我村支書看好他,讓他幹生產隊長,一干就是四年。

    結婚第二年,村裡也就是說還有點副業,我們夫妻二人, 辛苦勞動,到年底一結算,還真的不錯,一個勞動日能合兩塊錢,也就是意味著,老伴一個壯青年小夥,辛苦一天,只掙兩塊錢,而我呢,每天哪麼辛苦,只掙7、5分,也就是說,我每出勤一天,就能猙1'塊5毛錢,到年底算盤一響,我們開支,1千56百塊呢。

    假如說,家小孩多的,和老人多,勞動力少則不行,去你的口糧的哪部份,就是你應得的報酬,所以呀,勞動力不足,年老體弱者,掙的工分少,掙錢自然也多不哪去。

  • 8 # 夏雨風

    在農耕時代都是佃農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農業勞動的,無田的就為地主丶富農打工的。在新社會,中國農村進行了第一次改革,走社會主義集體化勞動方式。從最初合作社到整個鄉村的生產隊,在每家分配到的一畝三分地全部統一起來,共同勞動。平時就以工分計算,到年底一起分紅。

    當年樓上阿胖到東北,每年春節探親回來,都是手提肩扛大包小包,開啟後都是瓜果之類。有一年他高興地說他的同學在某地是個壯勞力,拿到了生產隊最高工分,當了勞模。

    農村當時為了解決很多老弱病殘的家庭,走共同解放丶共同耕耘的集體化生產,也是當時落後的生產方式必然要選擇團隊方式,用人多力量大來克服和解決許多家庭的困難。

    當這種模式束搏了年青人走向詩與遠方的時候,隨著生產隊的消失,這種掙工分也結束了她的歷史使命。農民兄弟外出打工拿薪水,開始了新的人生征途!

  • 9 # 與時俱進富國強民

    那都是幾十年前的往事了,但說起來還像發生在昨天一樣……

    說白了吧,“工分”就是當時各地農村農民按勞分配的一種形式。掙得多,分的口糧就多,掙得少,分的口糧就少。

    我是1975年按照黨的號召上山下鄉的。當時“知青”下鄉頭一年是有優惠政策的,國家供應口糧。所以,我們當時還能夠吃上白麵饅頭。但是,第二年就不同了。知青都分到各個小生產隊裡,像農民一樣,完全按照自己勞動所得的“工分”分配口糧;當時生產隊還照顧我們,給我們分了許多地瓜幹、玉米什麼的。

    當時沒有蔬菜吃,我們知情組就用特大的缸,淹了兩缸鹹菜,每天就是地瓜窩頭,棒子麵餅子加鹹菜是我們的正餐,吃完飯就要下地去幹活,每天一干就是八、九個小時,整天累的要死要活的;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就是這樣飄灑在農村這片土地上,回想起當年的情景來,還是感慨萬千!

    現在,雖然我們都老了。但是,我們感到很自豪,因為我們這代人曾經在共和國的土地上開墾過,為共和國的發展和程序做出過不可麼滅的貢獻!

    朋友:我說的關於“工分”的故事,你聽明白了嗎?

  • 10 # 吾本是真人

    農民掙工分是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的一種特殊產物,其實就是一種無效勞動。

    那時農民手裡啥都沒有,土地是集體的,牲畜,勞動工具都是集體的。農民要按時出工參加生產隊的勞動。這樣的管理方式是學習的無產階級的工作方式。因為無產階級沒有私有財產,參加集體勞動,其結果是團結性強,革命最徹底。而農民呢,是私有生產者,個體勞動,私心重。把農民集中起來勞動,既防止資本主義思想產生,又培養農民的集體觀念。對於吃飽吃不飽飯是另一回事,先解決農民思想改造問題才是主要的。

    工分就是參加生產隊勞動的憑證,說白了就相當於現在工作單位的簽到制。那時,農活主要在春、夏、秋。早晨要趁涼快出工,大約幹兩個小時回家吃早飯,再出工。一天共五泮,早晨一泮,中午、下午各兩泮。壯勞力一泮2分,老人孩子一泮1分。

    因為生產隊啥工礦副業也沒有,生產的糧食除了交公糧還不夠吃的。所以掙工分多除了多分點糧食,基本沒多大用,所以我說是無效勞動。各生產小隊是自負盈虧的,工分再多,生產小隊沒有錢,工分也是一文不值。農民窮就窮在這種工分制上。我記得我所在的生產小隊特別窮,光棍兒也特別多,連續多年沒見生產隊按工分分錢,一年換一任隊長也沒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植村秀mac蘭蔻選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