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有木兮0620

    文字的起源與發展

      兩河流域的泥板書

      文字是語言的記錄,人類的語言大約起源於10萬-5萬年前,而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大約只能追溯到7千年前。有了文字,人類的知識才能記錄下來,不走樣地流傳下去。所以文字的產生,推動了人類的社會文明,推動了自然科學的發展,起到了任何媒介都無法替代的重大作用。

      兩河流域和古埃及很早就有文字了。當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建立起奴隸制城邦的時代,他們就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的是象形文字,後來為了書寫方便而演化成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在兩河流域使用了幾千年。他們用溼軟的泥板為文字載體,用一根小木棒或蘆葦杆在上面斜壓上一些筆劃組成文字,因為這些筆劃都帶有小小的倒三角形,故稱楔形文字。泥板曬乾或烘乾後能長期儲存。那時的官府和寺廟都藏有很多泥板書,現在我們還能看到的大約還有3萬多塊。如谷和牛字:

      古埃及人的紙草書

      古埃及人的書寫技術與兩河流域不同。尼羅河三角洲盛產一種形似蘆葦的植物,叫沙紙草。人們把沙紙草切成長度適宜的小段,將其剖開壓平,排列整齊,連結成片,曬乾後即成草紙。他們用蘆葦杆作筆,蘸上由菜汁和黑煙灰調製而成的炭墨,就可以在紙草書上面寫字了。由於紙草書容易長黴變質,要想經歷數千年歲月,儲存不變性,沒有極特殊的封存環境是不可能殘留下來的,所以紙草書成為當今世界極稀罕之文物。例如有兩卷用僧侶文寫成的紙草書:一卷藏在倫敦博物館,叫做萊因德紙草書,一卷藏在莫斯科博物館。兩捲紙草書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1850~前1650年之間,相當於中國的夏代。其中埃伯斯紙草書很出名,它是一部寬30釐米,長20.23米的鴻篇鉅著,記載著多種病症和治療方法。古埃及也有把象形文字寫在羊皮上,或者刻在石碑上和木頭上的史料,藏於世界各地。

      殷墟遺址的甲骨文

      甲骨文的發現

      清末光緒25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國子監祭酒(相當於中央教育機構的最高長官)的王懿榮,得了瘧疾,派人到宣武門外菜市口的達仁堂中藥店買回一劑中藥,他無意中看到一味叫作“龍骨”的藥品上面刻劃著一些符號。龍骨是幾十萬年前古代脊椎動物的骨骼,怎會有刻劃的符號呢? 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心。對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榮便仔細端詳起來,覺得這不是一般的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狀即非籀(大篆)亦非篆(小篆)。為了找到更多的龍骨作深入研究,他派人趕到達仁堂,以每片二兩銀子的高價,把藥店所有刻有符號的龍骨全部買下,後來又透過古董商範維卿等人進行蒐購,累計共收集了1500多片。

      他對這批龍骨進行仔細研究分析後認為,它們並非什麼“龍”骨,而是幾千年前的龜甲和獸骨。他從甲骨上的刻劃痕跡逐漸辨識出“雨”、“日”、“月”、 “山”、“水”等字,後又找出商代幾位國王的名字。由此肯定這是刻劃在獸骨上的古代文字,從此這些刻有古代文字的甲骨在社會各界引起了轟動,文人學士和古董商人競相搜求。

      1900年7月,侵略軍兵臨城下,慈禧太后帶領皇室人員倉皇出逃,王懿榮徹底失望了。他對家人說:“吾義不可苟生!”隨即寫了一首絕命詞毅然服毒墜井而死,年方56歲。

      後來人們稱這位最先發現甲骨文的王懿榮為“甲骨文之父”,在甲骨文發現90週年的1989年秋,在他的家鄉煙臺市福山區建成王懿榮紀念館,以紀念他的功績。

      王懿榮殉難後,他所收藏的甲骨,大部分轉歸好友劉鐵雲。劉又進一步收集,所藏甲骨增至5000多片,於1903年拓印《鐵雲藏龜》一書,將甲骨文資料第一次公開出版。不久學者孫詒寫出了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專著《契文舉例》。

      甲骨文被發現之後,引起學術界的轟動。古董商人為了壟斷財源,對於甲骨的來源秘而不宣,以後又謊稱出自河南湯陰、衛輝等地。直到1908年,學者羅振玉才首先訪知甲骨出土於河南安陽縣的小屯村一帶,於是他派遣自己的親屬去安陽求購,又親自前往安陽進行實地考察。先後共蒐集到近二萬片甲骨,於1913年精選出2000多片編成《殷墟書契》出版,隨後又編印了《殷墟書契菁華》,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繼羅振玉之後,許多著名的學者,如王國維、郭沫若、董作賓、唐蘭、陳夢家、容庚、於省吾、胡厚宣等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釋和研究,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甲骨學。

      在甲骨文還未確認以前,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的農民在耕作時就不斷在農田裡挖刨出古代甲骨。據說把甲骨當做藥材到中藥鋪去賣的第一個人是一位叫李成的剃頭匠。一次他害上一身膿瘡,沒錢去求醫購藥,就把這些甲骨碾成粉敷到膿瘡上,想不到流出的膿水被骨粉給吸乾了,而且發現骨粉還有止血的功效。從此他就把它們收集起來,說成是龍骨,賣到了中藥鋪。

      經過許多學者專家考證研究,所謂龍骨其實是商代占卜用的工具。人們在占卜之前,先把龜甲和牛肩胛骨鋸削整齊,然後在甲骨的背面鑽出圓形的深窩和淺槽,占卜時,先把要問的事情向鬼神禱告述說清楚,接著用燃燒著的木枝,對深窩或槽側燒灼,燒灼到一定程度,在甲骨的相應部位便顯示出裂紋來。於是,占卜者根據裂紋的長短、粗細、曲直、隱顯,來判斷事情的吉凶、成敗。占卜後,便用刀子把占卜的內容和結果刻在卜兆的近處,這就是卜辭。刻有卜辭的甲骨被當做檔案資料妥善收藏在窖穴中,遂得流傳於後世。甲骨文發現的故事,後來被人們稱為“一片甲骨驚世界”的奇蹟,在中國和世界考古史上寫下了帶有傳奇性的篇章。

      殷墟遺址的發現

      由於弄清了甲骨出土的地點,從1928年秋到1937年夏抗日戰爭爆發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在著名考古學家董作賓、李濟、梁思永等人先後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帶進行了長達10年的15次考古發掘,不僅先後發現了總計24900多片甲骨,而且發現了商代後期的宮殿、宗廟遺址和王陵區,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銅器、玉器、陶器,從物質文化上提供了殷墟為商代王都的證據。殷墟成為世界聞名的古文化遺址,又一次震動了中外學術界。

      新中國成立後,考古工作者又進行了多次調查、發掘,大體弄清了殷墟的範圍和佈局。位於安陽市區西北郊的殷墟,它以小屯村為中心,東西約6公里,南北約5公里,總面積30平方公里左右。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一帶是殷王居住的宮殿區,發掘出宮殿基址數十座,最大的一座面積5000平方米。洹河北部是殷王陵區,先後發掘出十幾座大墓、一千多座小墓,以及大批祭祀坑。在宮殿附近發現了兩座甲骨文件案庫和鑄銅、制玉、制骨、燒陶等手工業作坊遺址。殷墟發掘延續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收穫之豐,是中國考古史上罕見的。

      1976年春,在宮殿區附近,小屯村北偏西100米處,發掘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將軍婦好的墓。甲骨文記載,婦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後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此後,武丁讓她擔任統帥,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20多個獨立的小國。有一片甲骨卜辭上說,婦好在征戰羌方時,統帥了13萬人的龐大隊伍,這是迄今已知商代對外用兵最多的一次。婦好墓是殷墟發掘的唯一儲存完整的殷代王室墓葬,出土的很多器物上都刻有銘文,是唯一能與甲骨文、歷史文獻相印證,從而能確定墓主身份、年代的商代王室墓葬。

      發現甲骨文的重大意義

      商代甲骨文是中國發現最早的文獻紀錄,如今甲骨學已成為一門蔚為壯觀的世界性學科,從事研究的中外學者有500多人,發表的專著、論文達3000多種。它對歷史學、文字學、考古學等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從一片殷商甲骨上文字的發現和認定,由此發展到肯定了一個距今3000多年、長達600多年的朝代,這是多麼了不起的發現!這樣就把本世紀20年代一些學者認為中國的可信歷史始於西周的“疑古”思潮,予以徹底的否定。

      殷墟甲骨的大量出土反映了商代占卜風之盛。王室貴族上自國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氣候、收成、征伐、田獵、病患、生育、出門,等等,無不求神問卜,以得知吉凶禍福決定行止。於是,占卜成了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設定了專門的機構和卜官。有刻辭的甲骨,都作為國家檔案儲存起來,堆存在窖穴之中。因此甲骨上的卜辭成為研究商代歷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從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從1899年甲骨文首次發現到現在,據學者胡厚宣統計,共計出土甲骨15.46萬多片,其中大陸收藏9.76萬多片,臺灣省收藏有3萬多片,香港藏有89。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國家共收藏了2.67萬多片。到目前為止這些甲骨上刻有的單字約4500個,迄今已釋讀出的字約有2000個左右。

      中國的文字萌芽較早,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發現了各種刻劃符號,成為中國文字的雛形,經過二三千年的孕育、發展,到了商代,中國的文字達到基本成熟階段。甲骨文具有一定體系並有比較嚴密的規律,刻劃精湛,內容豐富,對中國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過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的依據是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如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甲骨文比《說文解字》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來源於直接發掘出來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對研究漢字的起源和發展,糾正《說文解字》的疏失,解決青銅器銘文中懸而未決的問題,都有極大價值。

      春秋戰國時代的竹簡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文字資訊量加大了,諸子百家,著書立說,社會文化出現空前的繁榮景象。這時如果再用甲骨來記載文字,顯然是又笨又厚又重。我們的祖先為寫字用的材料找到了替代品:“竹片和木板”。他們把竹片和木板削成一條條狹長而又平整的小片片,在表面寫字。竹子做的叫竹簡;木頭做的叫木簡,又叫版牘。

      簡的長度不一,長的有三尺,短的只有五寸。人們寫信的時候,往往用一尺長的簡,所以後來把信稱為“牘”。

      我們祖先在簡上寫了字,就用繩子或絲線,把一片片竹簡按順序編輯起來構成了竹簡書。每一卷為一冊。“冊”字本身,就象一片片竹簡用繩子串起來的樣子。例如老子的《道德經》,孫臏的《孫子兵法》,最早就是書寫在竹簡上,然後才得以流芳百世。

      畢昇活字印刷術

      在唐代初興起了雕版印刷,實現了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比之過去不但成書快,印量大,可以在較大範圍內傳播思想文化,到了宋代,出現了雕版印刷技術的黃金時代。英博物館所收藏的《金剛經》是最引人注目的海外中國流失文物之一。它於1900年被英華人從敦煌騙購,印刷於公元868年。《金剛經》被公認為是世界上儲存的最早的有明確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做法是在一塊大木板上,用刻刀雕刻出《金剛經》全文,一不小心刻壞幾個字,整版就變成廢品。

      北宋公元1041-1048年間,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據沈括的《夢溪筆談》一書中記載,畢昇的活字印刷術可以分為三個主要步驟:(1)要在膠泥製成的小方塊上刻好一個個的單字,放在火上燒硬,變成陶活字。平時將這些陶活字裝入紙袋,按照字音韻母的次序排列在木格里。(2)依照稿本揀出所需要的陶活字,排在一塊鐵版上,字下放一層脂蠟和紙灰,放到火上烘烤,脂臘熔化後,再用另一塊鐵版在上面壓一壓,使字面平整,待鐵版冷卻,所排的字就固定在鐵版上,這就是排版。(3)施墨印刷。印刷完畢,將鐵版重新放到火上燒,脂蠟一化,便可將活字揀出來,再放回紙袋中,排到木格里,以備再用。

      然而,一些歐洲人曾經把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歸功於谷騰堡。谷騰堡是西德人。他發明鉛活字印刷術,大約是公元1440-1448年間的事,比畢昇發明陶活字印刷術整整晚了400年。 活字印刷術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的重大貢獻。象任何發明創造一樣,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是有它的社會需要、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的。中國社會進步到北宋時期,由於經濟的發展、商業的繁榮和文化的興盛,都需要迅速地大量地傳播資訊。活字印刷術正是為解決這個社會需要所提出的問題而產生的。

      中國最早在北宋慶曆年間又在雕版技術上發明了活字印刷,可算是印刷史上的一次技術革命,遺憾的是,並未得到普遍推廣。明代初,中國印刷術傳入歐洲,發展成最新技術的活字印刷,19世紀初, “出口”轉成了“內銷”,西方的印刷術傳入了中國。當代又引進了電子排版、製版技術;中國也發明了電腦漢字排版系統,書刊、廣告、包裝的形式美也不斷隨之改觀,逐步進入到現代水平:鐳射排版印刷技術、彩色膠印技術、激光復印眷印技術等等。

      蔡倫造紙術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中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易普及。

      公元105年,蔡倫在東漢京師洛陽總結前人經驗,改進了造紙術,以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為原料造紙。大大提高了紙張的質量的生產效率,擴大了紙的原料來源,降低了紙的成本,為紙張取代竹帛開闢了前景,為文化的傳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關於蔡倫發明造紙見之古籍記載,《後漢書·蔡倫傳》中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筒;其用縑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後世遂尊他為中國造紙術的發明人。

      造紙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四個步驟: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溼紙;第四是乾燥,即把溼紙曬趕或晾乾,揭下就成為紙張。漢以後,雖然工藝不斷完善和成熟,但這四個步驟基本上沒有變化,即使在現代,在溼法造紙生產中,其生產工藝與中國古代造紙法仍沒有根本區別。

      造紙術到公元7世紀初期(隋末唐初)開始東傳至北韓、日本;8世紀西傳入阿拉伯,接著傳入巴格達;10世紀到大馬士革、開羅;11世紀傳入摩洛哥;13世紀傳入印度;14世紀到義大利,義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紙廠,成為歐洲造紙術傳播的重要基地,從那裡再傳到德國、英國;16世紀傳入俄國、荷蘭;17世紀傳到英國;19世紀傳入加拿大。造紙的發明與傳播,使文字的載體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知識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實現,從而極大的推動了世界科技、經濟的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唐中宗的一生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