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眾旅行

    梁紅玉,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巾幗英雄,南宋名將韓世忠的夫人。歷史上確實有這個人,而且她在黃天蕩之戰中親自擂鼓,激勵宋軍士氣。她的事蹟記載在《宋史·韓世忠傳》裡。梁紅玉的家世不詳。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名妓女出身的愛國女將軍。她的事蹟在正史上主要記錄在她丈夫韓世忠的傳記中。由於韓世忠在宋史中被稱為南宋“武功第一”,所以在正史上為尊者諱,對梁紅玉也只稱其為“梁氏”而不提她的名字。梁紅玉的出身眾說紛紜,有些書上說她是安徽池州人,祖上做過大官。另一些書則說她是江蘇淮安人,淮安現在還有紀念她的祠堂。南宋人羅大經所著《鶴林玉露》一書曾記載:“韓蘄王之夫人,京口娼也。”韓蘄王即韓世忠。後來元人脫脫等編修的《宋史》在記述梁紅玉事蹟的時候,對她的籍貫出身隻字不提。清乾隆年間的《山陽縣誌》記載:“梁流落為京口娼家女。”由以上資料我們可得知:梁紅玉在嫁給韓世忠之前,確實做過妓女。

    梁紅玉有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這一才能主要體現在擊鼓戰金山一役中。

    1129年十月,金軍在完顏宗弼(即俗稱的金兀朮)率領下長驅直入,攻入江浙。但遭到各地漢人的反抗。無奈之下,金軍在大肆擄掠之後北返。此時,擔任浙西制置使的韓世忠聽說金軍北撤,便率水軍8000人急赴鎮江截擊宗弼的10萬金軍。由於敵眾我寡,梁紅玉認為敵軍聲勢浩大,只宜智取,不可力敵。兩人經過周密部署,隨即埋伏人馬。韓世忠親率戰船,誘敵深入,梁紅玉則身先士卒,登上十幾丈高的樓櫓,冒著流矢,在金山之巔的妙高臺“親執桴鼓”指揮作戰。這一戰打得金軍潰不成軍,但韓世忠沒聽梁紅玉乘勝進擊,逼敵就範的意見,麻痺大意,使得金軍沒有被全殲,而是突圍而去。

    戰後,梁紅玉不但不居功請賞,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上疏彈劾丈夫韓世忠“失機縱敵”,請朝廷“加罪”。這一義舉,使舉國上下,人人感佩,傳為美談。朝廷為此再加封她為“楊國夫人”。

    紹興五年(1136年),韓世忠被任命為武寧安化軍節度使,駐紮楚州(今江蘇淮安)。梁紅玉隨韓世忠率領將士以淮水為界,舊城之外又築新城,以抗擊金兵。由於韓世忠、梁紅玉與士卒同勞役,共甘苦,士卒都樂於效命。經過苦心經營,楚州恢復了生機,又成為一方重鎮。梁紅玉韓世忠駐守楚州十多年,“兵僅三萬,而金人不敢犯”。

    秦檜當權後,力主議和。終於和金國簽訂了紹興和議。和議既成,高宗立刻著手削奪大將的兵權。韓世忠首當其衝,他的官越做越大,直到最後被封為鹹安郡王,但是兵權卻越來越小。為了逃避迫害,韓世忠乾脆閉門謝客,整天飲酒作樂。梁紅玉則將全部精力都放在教育兒子身上。她的兒子韓彥直也是一代名臣。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韓世忠逝世。

    兩年之後,梁紅玉也去世了,終年51歲。死後與韓世忠合葬在蘇州靈巖山。

  • 2 # 青年史學家

    確有其人,梁紅玉真的存在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梁紅玉是宋朝著名的抗金英雄,結識了韓世忠之後,感其恩惠,遂嫁給韓世忠,剛開始只是作為韓世忠的妾,在韓世忠的原配死後成為韓世忠的正室妻子。

    梁紅玉曾經也是名門之後,她的父兄因為平定方臘起義時貽誤戰機被朝廷賜死,她也因為家道突然中落被賣為官妓,生活一度困苦異常,後來結識了平定方臘起義有功的韓世忠,韓世忠將其贖回,二人結為伉儷,時逢國家與社會動盪,梁紅玉與其夫韓世忠也因建功立業而彪炳於歷史。

    發生於1129年的“苗劉兵變”中,梁紅玉初次嶄露頭角。苗劉二人發動叛變時,梁紅玉正在杭州城中待產,高宗當時被逼退位,梁紅玉有身孕後留在京城,卻被苗傅和劉正彥扣押,但二人礙於韓世忠的勇猛並不敢難為他們母子。梁紅玉後來透過各種途徑,飛馬離開杭州城,將杭州城內的情況告知了他的丈夫韓世忠,韓世忠最終平定了叛亂,梁紅玉也因此獲得了“安國夫人”的稱號。

    1130年,梁紅玉與韓世忠一起在京口(今鎮江)抵禦金兵,在敵強我弱,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梁紅玉與其夫韓世忠仍然圍困金兵長達48天,最後由於一時疏忽才使得部分金軍得以逃脫,梁紅玉也因此被加封為“楊國夫人”,一時間名聲更加大噪。

    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梁紅玉和韓世忠奉命出鎮淮安,與金軍、偽齊部隊激戰于山陽等地,後因遭到金軍的伏擊而身亡,年僅三十三歲。宋高宗曾經評價梁紅玉是:“智略之優,無愧前史。”在今天的杭州和淮安等梁紅玉曾經戰鬥過的地方都有梁紅玉的相關遺蹟,這些地方也都高度稱讚和紀念梁紅玉。小編真的希望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過程中出現越來越多梁紅玉這樣有膽有識的傑出女性。

  • 3 # 清瘦客

    “舊是平康女,新從定遠侯。

    戎妝如月孛,佩劍更嬌柔。

    眉鎖江山恨,心分國土憂。

    江中聞奏凱,贏得姓名流。”

    巾幗英雄梁紅玉(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南宋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兄均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但史料未見其名,均稱梁氏。“紅玉”是其死後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用名,明代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有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佔籍教坊,東京人也。”

    宣和二年(1120年),因與方臘作戰不利,梁紅玉父親兄長均獲罪被殺,本人亦被貶為京口(今江蘇鎮江)營妓。後結識南宋名將韓世忠,初為妾,後韓原配白氏死後成為正妻。

    粱紅玉曾協助韓世忠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勳,為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後多次隨夫出征親歷刀鋒。建炎三年,金帥兀朮再度大舉南侵,分兵兩路,一路由黃州渡江,一路由採石磯渡江,由黃州渡江的直襲江西南昌;另一路由採石磯進犯的金軍下建康直指南宋都城臨安。宋高宗無力抵抗敗逃紹興,甚至於乘海船浮海逃避金軍的鋒芒。金兵連破江南數州郡,如入無人之境。

    此時韓世忠留屯秀州,他的部隊分別守在江陰以下的長江沿線。建炎四年春,金軍從杭州飽掠北歸。韓世忠聽到訊息後緊急出動,沿運河水陸兩岸齊頭並進,搶先佔領京口一帶的金山、焦山,截斷金兀朮的歸路準備於其決戰。

    戰前韓世忠苦思決勝佈陣之法,梁紅玉對韓世忠獻策:“敵眾我寡,力戰恐難取勝。金人多詐,恐怕他一面來與我攻戰,一面過江而逃,再交戰之時吾軍分為前後兩陣,將軍可專領精兵,分調各營,四面截殺。妾身管領中軍水營,專事守備,釋發號令。倘金軍殺來,只用槍炮矢石掩殺,止敵前行令其無懈可擊,安排守禦,任他來攻。敵憾我不動,必然渡江而逃,可命中營大桅上立起樓櫓,妾身親自在上擊鼓。中間豎一大白旗,將軍只看白旗為號,鼓起則進,鼓住則守。金兵往南,白旗指南;金兵往北,白旗指北。元帥與兩個孩兒協同副將,領兵八千,分為八隊,俱聽桅頂上鼓聲,再看號旗截殺。務叫他片甲不回,必不敢再窺中原!”

    韓世忠聽罷大喜道:“夫人真乃是神機妙算,賽過古之孫、吳也!”梁紅玉道:“既各分任,就叫軍政司立了軍令狀,倘中軍有失,妾身之罪;遊兵有失,將軍不得辭其責也!”韓世忠連稱妙計。商議停當,各自準備。粱紅玉即便軟扎披掛,佈置守中軍的兵將。把號旗用了遊索,將大鐵環系祝四面遊船八隊,再分為八八六十四隊,隊有隊長。但看中軍旗號,看金兵那裡渡江,就將號旗往那裡扯起。佈置停當,然後在中軍大桅頂上,扯起鼓樓,遮了箭眼。到得定更時分,梁夫人令一名家將,管著扯號旗。自己踏著雲梯到桅杆絕頂端坐在上指揮。

    當天金軍數萬駕著五百號戰船,望焦山大營攻擊進發。當日正值南風,開帆如箭。這裡梁紅玉早已準備炮架弓弩,把金兵的兵船打得七零八落,金兀朮慌忙下令轉船進擊,從斜刺裡往北而逃。梁紅玉在高桅之上看得分明,即將戰鼓敲起,如雷鳴一般。號旗上掛起燈球,金軍向北,也向北。金軍向南,指向南。韓世忠率領遊兵依靠著號旗三面截殺攻擊,直殺得金軍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打得金兀朮心膽俱寒,只得敗退到黃天蕩內坐以待斃!黃天蕩看去開闊,卻是一條死港,進去後卻沒有出路。金兀朮困守多日毫無辦法,只得出重賞徵求出逃計策。有貪利的當地漢奸便指點他挖開日久淤塞已廢棄的老鸛河故道逃逸。金兀朮得計後指揮軍隊開出一條三十多里的水道,用土蓋住自己的船板,趁韓世忠的大海船在無風時無法移動的機會,用火箭射韓世忠船上的風蓬,引起大火,攻破韓世忠的防禦由此逃離包圍圈北遁。

    此戰雖有抱憾,但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謀,以少於敵軍數倍的兵力包圍敵軍達四十八天之久,也足以名震華夏,名震夷狄。黃天蕩一戰使金軍喪膽,再也不敢隨便過長江南侵。從此黃天蕩一戰名震天下。《宋史》專書:“韓世忠大敗兀朮於金山,妻梁氏自擊桴鼓。”

    更有詩讚曰:“百戰功名四海欽,賢哉內助智謀深。而今風浪金焦過,猶作夫人擊鼓音。”

    後粱紅玉獨領一軍與韓世忠轉戰各地,多次擊敗金軍屢建功勳。紹興五年(1135年)隨夫出鎮楚州,於當年八月二十六日死於楚州抗金前線,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於蘇州靈巖山下。

  • 4 # 江雪寒

    確有其人。梁紅玉(1102-1135),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死後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佔籍教坊,東京人也。"後結識韓世忠,兩人初次見面,是在平定方臘後的慶功宴上,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成為韓的正妻。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勳,一夜賓士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後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長江阻擊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後獨領一軍與韓世忠轉戰各地,多次擊敗金軍,紹興五年隨夫出鎮楚州,"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於當年八月二十六日死於楚州抗金前線,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於蘇州靈巖山下。

    梁氏的主要事蹟記載於據宋李心傳撰《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宋史·韓世忠列傳》、《續資治通鑑》等史書,以及韓世忠墓誌、神道碑《中興佐命定國元勳之碑》等文獻。而源頭可能是成書最早的《要錄》,《要錄》共有6處提到梁氏,主要涉及四件事。

    梁紅玉最後的人生很讓人糾結,因為說法太多,不好總結。《楊國夫人傳》記載“紹興五年,忠武進少保,授武寧安化軍節度使、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置司楚州。楊國在軍中襄贊,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撫集流散,通商惠工,山陽遂為重鎮。”韓世忠被任命為武寧安化軍區司令,駐紮楚州(今江蘇淮安)。梁紅玉作為家屬,當然也要跟隨自己的丈夫韓世忠趕赴防守地區。將士以淮水為界,在原來的老城的外面又新蓋了一座城,用來抗擊金兵。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經過戰亂的浩劫,當時的楚州已經是“滿目瘡痍”,

    軍民食無糧,居無屋,梁紅玉和韓世忠夫妻二人“你耕田來我織布”,要共同“靚麗新楚州”說是梁紅玉親自用蘆葦“織蒲為屋”。夫妻二人帶領居民去找野菜充飢,在文通塔下的勺湖岸變,發現有馬在吃蒲莖,便親自嘗食,這頗有“神農氏嘗百草”的感覺,經“檢驗合格”後,發動軍民統統採蒲莖充飢。所以現在淮河一帶的人吃“蒲兒菜”,相傳就是從梁紅玉這裡開始。蒲兒菜因此稱作“抗金菜”。不過現在淮安人吃蒲兒菜越發精細,變著花樣吃,成為了一道美食,但根子,是從梁紅玉這裡來的。由於韓世忠、梁紅玉與士卒軍民同甘共苦,經過苦心經營,終於創出了“美好新天地”楚州恢復了生機,又成為一方重鎮。想來,二人坐在橋邊,看著夕陽下他們辛苦建成的楚州,相信,感慨頗多吧。韓世忠駐守楚州十多年,“兵僅三萬,而金人不敢犯”。

    覺得,從我的角度來看,梁紅玉應該從“四有”去評價,

    1、“有魄力” 梁紅玉是一個有魄力的女子,思想和心理很開放,有能“豁出去”的本事,他能夠一個人獨當一面,不懼戰場險惡,不怕槍林彈雨,而且一個女子,還帶著一個孩子,星夜兼程的去給遠方的丈夫送情報,這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因為一旦事情敗露,那就必死無疑,這也來源於梁紅玉天生的一種對於社會的責任感,當然,也受她早年遭遇影響,鍛造出了梁紅玉那樣一種堅強不屈的性格,頑強拼搏的精神,她能夠“拿得起”,也能夠“放得下”,為天下蒼生,為黎民百姓,也為了實現自身的價值,拼,是值得的。

    2、“有定力” 梁紅玉還是一個有定力的女子,遇事不亂不慌,苗傅囚禁他,就差把刀架到她的脖子上了,它還能夠冒著風險,去傳送情報。黃天蕩大戰,又是擂鼓助陣又是搖旗指揮,她都不怕一箭飛過去她拜拜了,可見這個女子膽識過人,有沉著鎮靜的內心,有大將之才。

    3、“有功夫” 這個不用說,梁紅玉自然是武藝超群,父親、叔叔都是武人,老公又是百戰名將,加上從小就有“二百步穿楊”的本事。其實,正是因為梁紅玉有工夫,才讓她“不怕”,且讓她練出了武人的性格。

    4、“有婦德” 如果梁紅玉只是個武人的話,不符合他“漢族”女子的身份,在她身上更重要的是從她陽剛的外表後,展現出的一種“德”。首先,她能夠不讓丈夫為自己而牽掛,她不僅不是韓世忠的累贅,反倒是他最得力的幫手,讓自己的丈夫引以為豪,這是第一“德”;其次,她能夠以國家社稷為重,放下自己的生死安危,去拯救搖搖欲墜的大宋,這是第二“德”;最後,他善於團結民眾,能夠給民眾起帶頭作用,為百姓著想,發揮作為一個婦人應有的本領,就是料理大家的生活,包括去找那個“抗金菜”,這是第三“德” “眾說落定塵埃去,千古掙紛後人說。”梁紅玉的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我想,梁紅玉不是一個人,她代表了一種精神、一種信念、一種執著,她是中國古代男權社會中,藐視一切黑暗深處的光芒。

    有道是:

    胭脂淡抹出京口,志挽天傾戰楚州。

    金山桴鼓威海內,淮水浮圖歿巾幗。

    腸流身碎浩氣存,首懸胴曝頑敵羞。

    一心只懷男兒志,無限家國往來愁。

  • 5 # 歷史的迴圈

    抗金女英雄梁紅玉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女將,她的丈夫是韓世忠。梁紅玉曾經在抗擊金兵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留下了擊鼓退金兵的美名。那麼梁紅玉到底是怎麼死的?

    被金兵所害,戰死沙場  

     歷史學家們的主流觀點,是認為梁紅玉是在戰場上被金兵殺死的。梁紅玉多次跟隨韓世忠出征平叛,她與韓世忠並肩作戰,曾經還留下過將入侵的金兵阻隔在長江南岸長達48天之久的輝煌事蹟,梁紅玉也憑此一戰成名。

      據史料記載,紹興五年農曆八月二十六,獨自率軍作戰的梁紅玉遭到了金兵的伏擊,在與金兵進行殊死搏鬥的過程中,梁紅玉被金兵傷到了小腹,不過她不顧及傷勢依然奮勇殺敵,直到氣力衰竭墜馬而死。一些史料對此事有明確記載的。記載中記述當時梁紅玉的腸子都流出來了,但她還在浴血奮戰。一代女英雄就此損落,她的英雄事蹟被中國人們代代相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潘金蓮與西門慶的故事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