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松承微耕機
-
2 # 鄉村精英團隊長
這盤菜啊,算得溫州的特色了。個大體胖,易於儲藏。學名蕪菁(wu jing),形似盤狀,故俗稱“盤菜”(以上百度百科)。在我看來,那倒像是從底下拍扁的白蘿蔔,味道也相似,卻比之爽脆。做法倒也似這蘿蔔一般,可炒可燉,可拌可燜,不拘一格。
小時候媽媽比較懶,家裡條件也不太好,做飯也不大勤。常常沒有買菜,隨手從地上的麻袋裡掏出一顆(外公尚在時,常會在鄉下的地裡種好些蔬菜,收穫的時候必會裝上一麻袋給老媽送來),洗淨切塊,如手掌般大,倒進鍋裡,澆上醬油醋,臘肉切丁撒上,只幾分鐘,即可裝盤上菜,極方便。
那時老媽的手藝光在搓麻那兒,炒菜水平自然不敢恭維。半生不熟的盤菜,隨機分佈的醬汁,只有臘肉尚能入口,還要跟哥哥姐姐爭搶,筷子用不熟練的我只能嚥著口水挑著小塊的盤菜就飯。這樣的盤菜,極難吃。
後來上初中了,住校。校食堂裡也偶有盤菜出沒。我自然是排斥的。那盤菜雖然塊頭明顯比老媽的小了,切得也規律,卻同所有食堂菜系一樣,重油重醬,亦難入口。在大鍋飯的環境裡,盤菜爽脆可口的天性被打磨殆盡,泯然眾“菜”,惜乎!
這時候回家,已經吃不上母親的飯了。為了償還外債,老媽不得不只身北上,到上海開店。外公外婆心疼小女,也跟著幫忙照看。過了一年老爸跟進,算是在上海立足了。因此,每年暑假我也得以“沾光”從小縣城躍進到大上海。
此時便由外婆掌勺。老人家做菜講究樸實,那些再平常不過的食材也能做得精細可人。時常是外婆一邊挽著我的手,一邊提著菜,順著蒙古路一溜下去,滿載而歸。回去洗菜擇菜,調醬醃肉,我有時想打下手,外婆總是不讓,推我去看電視。家常的豆腐,清蒸的小黃魚,燜燉的老鴨,清炒的小青菜,有時也燙一盤花蛤,一時的剷起鏟落,鍋開鍋合,便把飯桌鋪滿了。忙碌了一天之後,三世團聚一堂,略顯擁擠,倒也其樂融融。
得益於沿海的地理位置,溫州人吃飯,歷來講究鮮味,少油少鹽,雖然健康卻減了幾分濃油赤醬的快意。或許在生意場上指點江山慣了,飯桌上就儘量平平淡淡。在上海倒甚少嚐到盤菜,也只有當季時從老家寄過來一些。這樣濃郁的溫州特產,外婆自然有一手。取半個盤菜洗淨,去皮,切成小指厚,三寸見方,菜刀起起落落髮出咚咚的響聲。轉而從冰箱裡取出一塊五花肉,切丁剁碎,這又是噔噔作響。預熱鐵鍋,澆上自制的菜油,閉眼輕哼一段詩歌,便可將肉丁丟入翻炒。待肉色由紅轉褐,盤菜就可入鍋,滋啦一聲歡唱,翻炒,添小勺鹽和雞精,再翻炒一番。見水汽漸無,盤菜晶瑩剔透,便可起鍋入盤。趕緊夾上一塊,盤菜的甜糯加上肉沫的鹹香,混著剛出鍋時的滾燙,舌尖不停地翻轉著,哈喇子流了一地。真是盤裡盤菜香,盤外小子饞。
後來上了高中,外婆外公相繼老去。鋤頭遞給了大舅,鏟子遞給了老媽。
高三那年學業繁重,冬日的某個週末回家,大舅一家邀請我這大齡留守兒童和老姐一起吃火鍋。從集市打的三斤排骨,一斤牛肉,一斤羊肉,院後地裡拔的蘿蔔,摘的各類青菜,洗淨切塊的土豆,凍豆腐老豆腐一溜擺好,還有那飽滿欲滴的盤菜——要說什麼時節吃蕪菁最好,自然是養精蓄銳足了的冬日了。菜品就緒,拌好自制蘸料,解膩的冰豆漿,開胃的涼拌菜,喧鬧著揭開了沸騰的鍋蓋。筷子夾著肉,勺子撈著丸子,碗裡躺著還沒降溫的年糕,囫圇著送入嘴,燙得趕緊吐掉,伸出舌頭哈著氣,引得鬨堂大笑。
盤菜自然也是洗淨切成大塊,待風捲殘雲般掃完各類葷菜後,便被丟入鍋中做著廣播體操。你若追求口感,只消入鍋幾秒即可撈起,滋啦一口咬下,汁液便溢滿嘴中,同嚼黃瓜一般,爽脆清甜,全然沒有白蘿蔔冬瓜裡的莖脈攪局。再沾上喜歡的醬料,味道便更進一步,層次頓開,豁然開朗。你要是牙口不好或是追求安逸,任那根塊翻騰,閒扯著家常,隨手一夾,軟糯如桂花糕,細膩如千層酥,醬汁盡收其中,不待幾下便化在了嘴中,留下一口甘甜。任窗外風花雪月,屋內只消小橋人家。
高考後,“陰差陽錯”的來了上海。老媽早已丟掉了手裡的麻將,圍裙在腰,大勺在手,已然是大廚一枚。這時候的盤菜也成了我心中的佳餚。無論爆炒還是慢燉,涼拌還是配餡,都能將它的長處適時發揮。每每到了盤菜收穫的時節,大舅總會選出頂大頂飽滿的十幾顆,裝滿一大麻袋寄到上海。老媽偏也豪氣萬丈,這盤菜一到上海,就招呼著這家分一顆,那家分一顆,都是在外的溫州人,自然欣欣然收了溫州的特產。
常常週末回家,老媽一邊挽著我的手,一邊提著菜,順著水產西路一溜下去,滿載而歸。偶爾幫著洗菜擇菜,打打下手。老媽則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亦是哼著詩歌,晃著身子,鍋鏟與排骨齊下,油煙共蒸汽一混。只消看會電視,一桌家常便已齊備。一家人圍坐著,滿滿一盆的排骨山藥湯,一大碟的清炒秋葵,簇擁著的清蒸小黃魚,熱氣騰騰的油爆螺絲,還有當季的盤菜混著初秋時醃好的臘肉丁,碗筷交錯,菜餚混著米飯扒進嘴裡,一個飽嗝,給老媽的廚藝打了個高分。飯後吃著老媽剝好的柚子,看著電視,噓寒問暖裡,這一天倒是過去了。
哦,你問我蕪菁怎麼做比較好吃?時間和舌頭會告訴你。
-
3 # 曲終人兒
其實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大頭菜。我們所吃的榨菜就是由它製作而成。深受消費者喜愛。那麼,蕪菁如何種植?
1.選地育秧
種植大頭菜的田塊要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土壤肥沃,沙壤土為好。大頭菜可直播也可育苗,一般以育苗為主。播種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間。品種可選用溫嶺大頭菜,用種量直播每畝150克,育苗25~50克。
育苗時,先精細做好苗床,一畝苗床播種250~400克,可供10~15畝大田種植。播後蓋稻草或遮陽網,出苗後揭除。出苗後10天左右間苗一次,苗距6~8釐米,追施一次稀糞肥。為防秧苗蚜蟲和病毒病,從苗期第一葉起,每隔7~10天噴灑一遍淨1500倍液一次。育苗期間苗床土壤經常保持溼潤,防止過幹,以免影響根的生長。
2.整地移栽
大田前作收穫後中耕30釐米,畝施腐熟溉灌肥300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氯化鉀15公斤或三元複合肥30公斤作基肥。畦寬1.3~1.5米。秧齡35天左右,不宜過長。移栽時行株距為35釐米見方開穴,畝栽5000株左右,栽植時注意使秧苗的直根直埋於穴中,先放入一些細泥,將苗稍向上提,使根伸直,以免影響根的伸長,肥大,然後稍壓實,澆透水,如遇乾旱,要每天澆水一次,經5~6天秧苗成活,恢復生長。
3.管理高產
栽植後10~15天,追施腐熟稀人糞尿750~1000公斤,過10天后再追施一次。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大頭菜肉質根進入旺盛生長期,要追一次重肥,每畝用腐熟人糞尿1500公斤或尿素15公斤,三元複合肥20公斤,施肥前先中耕鬆土,把肥施在行間。乾旱天氣施肥後人2天,澆一次水,促進肥料溶解,供根系吸收。生長期間清溝培土1~2次,以免根部外露變綠,粗老,影響品質。防治如菜青蟲、蚜蟲、斜紋夜蛾等害蟲。隨時摘除黃葉,以利通風透光。12月間可陸續採收,採收標準以植株莖葉枯黃,根頭部由綠轉黃色,葉腋間發生小葉捲縮變黃。經霜後大頭菜品質提高,但過遲採收,硬心大,肉質根纖維發達,加工品質下降。
[適用月份]8;9;10;11;12
4.施肥管理
苗期易受跳岬危害,應及時在清晨撒草木灰2~3次,或噴撒適宜的胃毒殺蟲劑1~2次進行防治。苗後除草一次,3~4片真葉時間苗中耕,6~7片葉時定苗並追施氮肥,塊根膨脹期追施磷鉀肥。有條件時應適量灌水。種根栽培後要適時除草、灌溉、追肥。株高1米時應採取防倒狀的措施。
-
4 # 大強小食
蕪菁wú jīng也稱之為大頭菜,十字花科,多年草本植物。根部橢圓,肉質白色或者黃色,莖葉直立,高度可達1米,葉片大而且邊緣有小毛刺,形似蘿蔔。花朵頂立,花瓣顏色鮮黃,果實長而橢圓,球形,顏色棕黃。
蕪菁的根莖橢圓形,肉質較硬,水分少,這點和蘿蔔正好相反。根莖成熟後肉質較為鬆散,成熟前常常作為鹹菜醃製,成熟後被作為牛羊飼料。
蕪菁是人們常吃的大眾菜,很受人們的喜愛,種植簡單,產量高,品質好。那麼這麼受到喜愛的蕪菁怎麼來種植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怎麼來進行種植。
選地整地蕪菁是喜涼爽的作物,最恰當的生長溫度是15到20度左右。蕪菁主要食用的是根莖,所以種植蕪菁的土壤要深厚而且換氣好,最好是砂質土壤,這樣灌溉排水都很方便。土壤的肥沃更適合蕪菁生長,播種前也要進行深耕翻地,進行土壤中層進行換氣。
播種育苗蕪菁需要先育苗然後再移栽,大約在9月左右繼續擰播種育苗。育苗時,要整好苗床,進行基肥的鋪蓋。一畝的苗床播種要在300g左右,苗間距7釐米左右即可,播種後要用稻草或者專業的遮陽網進行防曬和保溫,大約10天左右就會出苗,出苗後即可摘除。出苗後需要進行一次追肥,用農家糞肥稀釋後進行潑灑即可。
移栽幼苗大田在進行移苗前要進行深耕40釐米左右,並且澆灌基肥。移栽時行間距在35釐米就可以,要注意苗要豎直埋入土中,放入細土後要稍微往上提一提苗,給蕪菁根部擴大生長的足夠空間,以免影響根部的生長。移栽苗之後要勤澆水。移栽後的幼苗需要一週左右才能恢復生機,正常生長。
澆水施肥蕪菁喜水喜肥,要持續保持土壤溼潤,在天氣乾燥的時候,要一天澆一次水。在幼苗期容易收到跳岬危害,這個時候要在清晨進行草木灰的潑撒,或者進行殺蟲藥的噴灑;在定苗期,也就是有6片左右葉子的時候要進行追肥,氮肥和磷鉀肥都是促進塊根膨脹生長的肥料,有物理條件的可以進行灌水式施肥。同時也要進行及時的除草。
田間管理大約在11月左右,蕪菁根莖進行旺盛的生長期,這個時候要進行多次追肥,這次追肥後要進行澆水,更好的促進根莖的吸收。澆水和施肥較多,要注意根部的位置,要經常進行根部的蓋土,防止根部外漏,外漏的根部會變綠,肉質粗老,品質變差。
採收儲存採收大約在12月的時候,但是採收的時候怎麼來確定是否成熟?是否可以進行採摘了呢?我們首先要看葉子是否變為枯黃?根部漏出地表的地方是不是由綠色變為黃色?這樣的就可以進行採摘了,和蘿蔔一樣,越晚收穫的,根部就會越老,纖維也就越多,甚至空心,影響品質。收貨後儲藏在地窖中就可以,溫度大約在0度就可以的。
注意事項蕪菁不僅是大眾喜歡的食用菜,同時也可以入藥,根部和葉子都是保肺壯身的好東西。同時不能和柿子一起吃,尤其是陽虛體質的,會更一步加深病症。
-
5 # 每一天為明天0
蕪菁的生長環境與蘿蔔類似,適宜種植在肥力充沛、土質鬆軟、富含腐殖質等特性的土壤上,有利於提高蕪菁的生長速度。選好地之後,要做好整地工作,整地是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加強通透性,消毒殺菌。在整地的時候配合施肥一起,底肥可使用有機肥與農家肥,保證蕪菁種子紮根發芽。整地施肥是蕪菁栽培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底肥要根據土壤面積合理控制用量,不可過多過少。
蕪菁 栽培 技術
2、間苗定苗
當播種出苗後,要定期觀察幼苗的生長情況,如果幼苗發生異常異常導致弱苗或者是死苗的話,要將其拔出來,然後補好健壯的蕪菁幼苗。然後適時間苗,因為蕪菁的植株比較高大,不間苗的活,長大之後很容易導致種植過密,互相影響生長。一般間苗工作要進行兩次,第一在幼苗子葉展開長出真葉後,然後在長出3片真葉左右時再進行一次。並且等到在長出2-3片真葉時做好定苗工作。
蕪菁 栽培 技術
3、肥水管理
蕪菁對肥水的需求量是比較大的,在蕪菁播種後就要保證土壤在溼潤的狀態,但是由於春季溫度沒有回升,所以要減少澆水的頻率,加強中耕管理。到夏季高溫乾旱的季節,澆水間隔最長不得超過一週。在葉片生長旺期的時候要控制好水分,根據土壤含水量、植株生長情況及天氣變化等適時澆水。除了在種植前澆足底肥外,蕪菁生長期中還不得低於一次追肥,保證蕪菁有足夠的營養供其生長。
蕪菁 栽培 技術
4、病蟲害防治
蕪菁在管理不當的原因下,時常會發生各種病蟲害,病蟲害的威脅遠遠大於生長中出現的其他威脅。所以我們一定要加強蕪菁的田間管理,降低各種病蟲害的發病率。在加強管理的同時還要做好蕪菁常見病蟲害的瞭解工作,蕪菁常見的病蟲害有病毒病、霜黴病、蚜蟲及菜青蟲等。每種病蟲害都有不同的藥物防治方法,例如病毒病的對應防治藥劑有植病靈乳油等,霜黴病可以使用甲霜靈可溼性粉劑等藥劑。
-
6 # 心實針誠
蕪菁,別名蔓菁、圓菜頭、大頭菜、圓根、盤菜,東北人稱卜留克,新疆人稱恰瑪古,拉丁文名Brassica rapa,蕓薹屬蕓薹種蕪菁亞種,能形成肉質根的二年生草本植物。肥大肉質根供食用,肉質根柔嫩、緻密,供炒食、煮食。歐洲、亞洲和美洲均有栽培。生產要求不高,土地疏鬆、水肥充足、氣溫涼爽即可。每年8月間播種,苗期30天。選壯苗定植後,到11月上旬至次年1月下旬,陸續採摘,一般每畝六七千斤,為中國出口蔬菜之一。
-
7 # 漢水聽濤
蕪菁,在新疆叫恰瑪古
富含有機活性鹼的植物
恰瑪古,是新疆維吾爾語音譯,是一種生長在新疆天山下特殊的紅色沙漠中間、被維吾爾族人們譽為“小人參”的一種植物。是《維吾爾藥典》中,藥食兩用、保肺壯身之佳品,具有清肺止咳、填精壯陽、明目增視等功效。
基本資訊
中文名新疆恰瑪古功效清肺止咳、填精壯陽、明目增視等。
年前新疆柯坪的朋友可以郵來羊肉和恰瑪古,百度一下才知道恰瑪古在內地就是醃鹹菜的芥菜疙瘩。但恰瑪古燒羊肉真的好吃,內地的芥菜疙瘩的燒羊肉肯定不行,這真是橘生在淮南是橘,生在淮北是枳呀。
回覆列表
蕪菁是屬於十字花科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植株相對一些其它的草本植物來說比較高,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1米。主要以塊莖為食,在中國被廣泛用於製作泡菜與酸菜,也作為很多家禽的飼料。蕪菁有著較高的營養價值,能夠潤膚抗衰,健壯身體。那麼蕪菁該怎麼栽培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蕪菁的栽培技術,一起來看看吧!

1、整地施肥
蕪菁的生長環境與蘿蔔類似,適宜種植在肥力充沛、土質鬆軟、富含腐殖質等特性的土壤上,有利於提高蕪菁的生長速度。選好地之後,要做好整地工作,整地是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加強通透性,消毒殺菌。在整地的時候配合施肥一起,底肥可使用有機肥與農家肥,保證蕪菁種子紮根發芽。整地施肥是蕪菁栽培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底肥要根據土壤面積合理控制用量,不可過多過少。

2、間苗定苗
當播種出苗後,要定期觀察幼苗的生長情況,如果幼苗發生異常異常導致弱苗或者是死苗的話,要將其拔出來,然後補好健壯的蕪菁幼苗。然後適時間苗,因為蕪菁的植株比較高大,不間苗的活,長大之後很容易導致種植過密,互相影響生長。一般間苗工作要進行兩次,第一在幼苗子葉展開長出真葉後,然後在長出3片真葉左右時再進行一次。並且等到在長出2-3片真葉時做好定苗工作。

3、肥水管理
蕪菁對肥水的需求量是比較大的,在蕪菁播種後就要保證土壤在溼潤的狀態,但是由於春季溫度沒有回升,所以要減少澆水的頻率,加強中耕管理。到夏季高溫乾旱的季節,澆水間隔最長不得超過一週。在葉片生長旺期的時候要控制好水分,根據土壤含水量、植株生長情況及天氣變化等適時澆水。除了在種植前澆足底肥外,蕪菁生長期中還不得低於一次追肥,保證蕪菁有足夠的營養供其生長。

4、病蟲害防治
蕪菁在管理不當的原因下,時常會發生各種病蟲害,病蟲害的威脅遠遠大於生長中出現的其他威脅。所以我們一定要加強蕪菁的田間管理,降低各種病蟲害的發病率。在加強管理的同時還要做好蕪菁常見病蟲害的瞭解工作,蕪菁常見的病蟲害有病毒病、霜黴病、蚜蟲及菜青蟲等。每種病蟲害都有不同的藥物防治方法,例如病毒病的對應防治藥劑有植病靈乳油等,霜黴病可以使用甲霜靈可溼性粉劑等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