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海洋131419

    毋庸置疑投資不論在什麼時候都在進行,只不過是渠道、方式的改變。眼下市場經濟不景氣,投資的風險變得越來越大,以往比較可靠的住宅投資使相當一部分人嚐到了甜頭。隨著國家對住房不炒、以及剛剛出臺的農村集體土地可直接上市等政策的釋出,雖然影響有限,但是隨著百姓對高不可攀的房價望而卻步,猶豫不決的時候,這無疑是一根稻草,雖不能使住宅價格崩盤,但也會對房價造成深遠影響。

    那麼住宅風險變大就不去投資了嗎?不會的,資本是貪婪的,是永不停歇的。

    網際網路的盛行使全球經濟瞬息萬變,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搞亂全球經濟,什麼期貨、股票、黃金……都成了它的有力武器,投資相關專案無意是燙手的山芋。目前來看,投資還是選擇比較保守穩定的專案比較好。理財產品收益可觀,但是也有一定風險,但是不足之處就是沒有抗通脹的優點。而商鋪呢?受市場影響(網銷、過去主要投資住宅),一直沒有多少多少人關注。市場經濟下滑這麼多年,但是一個好的商鋪(最好是外開商鋪)面對市場經濟困局,收益也是比較穩定的。而且我也做過了解,過戶評估價格幾乎和十多年前沒有多大提高,也就是說過戶費用(過戶費用主要是評估價格和原來購房差價來收取)相對商鋪來說並不是很高。對於現在處於一種特定的歷史階段,錢更難賺了,而且還要面對貨幣的貶值,國家現在也在大力加強促進消費,投資商鋪變得更適合時下投資。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許本人投資眼光侷限,請多包含、指導。

  • 2 # 琅琊榜首張大仙

    在我的觀念裡,理財和投資是有很大區別的,理財往往意味著跑輸通貨膨脹率,而投資是可以戰勝通貨膨脹率的。

    就好比目前大部分的理財產品是跑不贏通貨膨脹的,普遍為4%-6%左右的收益,落後於通脹率,貶值!!

    而對於商鋪來說,如果能夠買到合格、優質的鋪子,那麼它們的收益是可以戰勝通脹的,保值甚至增值!!

    但是如果買到了劣質的商鋪,那隻能“三代養一鋪”了。所以,從遠景來看商鋪是比理財更有優勢的,但是從風險來說,商鋪的投資也是比理財更大的。

    那麼如何選出一套有價值的好鋪子,就是一個投資者需要了解的問題了!

    第一、買商鋪最重要的就是看租金回報率。

    因為商鋪的升值收益率非常小,原因就是商鋪的增值稅和其他稅費成本非常高,導致了看似商鋪的總計有所提升,但是扣除稅收後,其實所剩無幾。

    就拿其中收費最多的增值稅來說吧:

    土地增值稅(賣方承擔)按增值部分徵收

    增值50%以下的按30%徵收;

    增值50%—100%的按40%徵收;

    增值100%到200%的按50%徵收;

    增值200%以上的按60%徵收;

    也就是說,如果一套商鋪的成本價格為100萬,如果升值了到了201萬,那麼你所要交納的增值稅就是(201-100)x50%=55萬,實際到手收益僅有46萬。然後還得扣除其他的稅收和費用。

    所以,商鋪的價值一定要看租金回報率!!商鋪投資回報率到底多少合理? 收益率7%是分水嶺!

    按照租金回報率來看的話,商鋪其實可以分為三個等級:

    1)現在普遍的商鋪都是在3~6%左右的租金回報率,我們稱之為不合格商鋪,因為跑不贏通脹;

    2)高於7%以上的租金回報率商鋪,為合格的鋪子。但是投資的門檻非常高,少則幾百萬,多則上千萬,主要集中在一線,新一線和強二線這樣的大城市之中;

    3)租金回報率在10%-15%左右的商鋪,這些商鋪基本都是內定的,只會作為抵債或者贈送的方式,給予許多公司老總和關係戶,很少在市面上流出。基本都是直租不賣的;

    所以投資商鋪的第一個重要條件就是選擇一套合格的商鋪,以租金回報率7%以上為標準!這樣的鋪子甚至未來租金遞增也很明顯。

    第二、買商鋪還得看地段!

    地段是你租金的保證,更加是你出租率的保證,如果說房產是地段為王,那麼商鋪那就是地段決定生死。

    我自己有兩套商鋪,我身邊許多朋友也參與了商鋪的投資,我們很能深刻的感覺到地段差異帶來的優越性。

    我的朋友他的商鋪離我只有不到10米的距離,但是位置屬於四岔口,他的租金回報率可以達到10%。

    而我的商鋪僅僅只是沿街鋪子,離他的只有10米不到的距離,租金回報率僅有7%。

    當然了,我是幸運的,至少租金回報率是合格的。在我們二樓,三樓買鋪子的投資者,許多人的租金回報率僅有3%-6%,甚至還有許多空租,未出租的狀態。

    所以對於商鋪的地段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儘量購買一樓,沿街,靠十字路口的商鋪。因為商鋪地段為王,幾十米的差距都有可能拉開很大的收益距離,並且商鋪裡有局諺語就是“轉角為王”,就是在路口,有轉角位置的鋪子往往都是首選。

    第三、買商鋪投資還要看城市、人口、以及消費實力。

    第一份飲品資料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在統計的15個城市中,輕餐飲的飲品店數量有增有減,與1年前的數量基本持平;

    南方城市依舊領跑,“珠三角”數量增加,“長三角”小幅下滑;

    同樣是南方城市,所統計城市中珠三角地區的門店數量有所增加,像廣州、深圳,以及圖中沒有顯示的城市東莞飲品店數量突破10000家;而長三角地區普遍有減少,上海、杭州、南京均是1年前的數量更多。

    北上廣深門店數佔全國的12.4%;

    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飲品店數量佔全國的12.4%,依舊是飲品的主力市場。

    非一線城市東莞飲品店數量突破萬店大關;二線城市潛力巨大。

    超一線城市咖啡館激增30%!

    我們可以從中發現,一線,新一線,強二線的商鋪為投資密集區域。

    再來看看各城市的商鋪數量,除了一線城市之外,新一線城市的商鋪投資數量其實也不賴!

    排在前四位的城市市區常住人口均超過了1000萬人,而商鋪數量最少的廈門市區則是389萬人,人口數量也是排名最末。

    其中直轄市重慶商鋪數量最多,達到26.2萬家,市區內的2100萬常住人口,帶來了龐大的日常消費需求。

    四川省會成都以21.8萬家商鋪排在第二,市區常住人口也達到了千萬人;

    武漢、天津分別排在第三和第四的位置。

    廈門常住人口最少,商鋪數量也排在了最末的位置。

    需要說明的是,蘇州全市商鋪數量達到19萬家可以躋身前三,不過一半以上都來自於崑山、常熟、太倉等縣市,實際市區商鋪數量為8.2萬家,因此排在了倒數第二的位置。

    對於這些城市來說,不僅人口紅利優勢非常明顯,更重要的是消費水平非常高,按照人均入店消費來看,基本可以達到30-50元的價格,非常不錯。而三四五線的人均消費,則少很多!!

    可以看出,對於一線,新一線,強二線的城市來說,商鋪的需求旺盛,也源於他們的人口紅利。所以,帶來的商鋪投資需求遠遠會比三四五線城市更有潛力。

    第四、就是儘量買可以重餐飲的商鋪,這將直接決定了你的租金和出租率。

    目前電商衝擊非常厲害,大部分實體商鋪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壓,但是其中餐飲類的需求反而更旺盛了。

    我們可以看在許多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之中,餐飲類的商鋪創業佔比達到了30%~40%左右,成為了租借的主力軍。

    而其他的娛樂,休閒,超市,商品類的商鋪出租分佈於山下的60%~70%。所以,如果你的鋪子是可以做重餐飲的,有資格辦理重餐飲營業執照,開通天然氣等的,那麼將大大提高你的出租率和租金回報率。

    第五、投資商鋪還需要注意的其他事項!

    1)儘量不要買包租的商鋪,因為裡面貓膩太多;

    2)儘量不要買二手的商鋪,要買新鋪子,因為新鋪子的成本會比二手鋪低很多;

    3)買鋪子投資要實地考察,千萬不要只聽不看;

    4)儘量買靠自己近的,因為商鋪的雜事比較多,遠的話來來回回很不方便!

    5)買商鋪儘量不要買商城類的,如果一定要買,請買有大品牌支撐的!因為商城裡的商鋪基本都靠著品牌力量和宣傳吸引人流,如果碰上了普通開發商和沒有雄厚實力的,基本都會變為鬼城!

    最後,我對於商鋪投資的總結!

    雖然說現在大部分的商鋪無法做到“一鋪養三代”,但是隻要你能夠找到合格、優質的商鋪去投資,那麼”一鋪養一代“還是沒問題的,並且還能夠達到保值,甚至升值的目的,對抗通脹。

    而我對於商鋪未來前景看好的原因也有以下幾點:

    商鋪屬於耐久商品,穩定性高;

    商鋪需要養,越老越值錢;

    租金的遞增保證了租金長期的收益;

    黃金地段商鋪有著唯一性、稀缺性、不可複製性的特點;

    大量的炒房客已棄宅轉戰商業地產,商鋪的升值空間大;

    現在國家政策調控的是住宅房,而不是商鋪;

    目前國內很多大型開發商轉戰商業地產;

    記住,做老闆,不如做老闆的房東!想要戰勝通脹,靠理財是不可能的,只能靠投資,而世界上大部分人能夠參與的優質投資,無非就是金融和地產,商鋪就是地產其中之一。

  • 3 # 瘦馬180

    個人親身體會,現在投資商鋪不合適,我在2016年投資110萬買的商鋪,原來預計能夠一年收租金6萬以上的,可現在降到年租金4萬,仍然是無人租,己經閒置8個月了,假如年底租不出,明年只好再降價,此房己投入現金60萬,貸款50萬,10年還款期,本息合計大約是一年7萬多點。從投資回報率來講,這次投資是徹底失敗,反盤希望很小。假如把110萬有到銀行大單定期可年收入5萬多。假如投資資金可年收入7萬多?

    華人投資買商鋪是商鋪具有三個功能一是收租金養家餬口,一至有一鋪養三代之說,二是沒有風險,旱澇保收,多年來臨街商鋪一直搶手,三是商鋪是房地產商主打產品,升值空間大。

    上述三點現在都是泡沫,見到了近幾年投資商鋪的朋友都是唉聲嘆氣,虧本了。

  • 4 # 樂福居

    投資商鋪,是一個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假如你拿著錢,天天等著買商鋪,天天看商鋪,從售樓部購買的商鋪,基本上都不具備投資價值,具體一算,要麼收益率太低,要麼收益率太高,收益率太高的就是那些產權商鋪,算的收益率很高,其實仔細一計算,奇收益極低,這就是現在商鋪的現狀。

    什麼樣的商鋪才可以投資,其實很簡單,第一個標準就是收益率達到6%以上,因為這樣,你首付50%按揭50%按揭時間十年,6%的收益率基本上可以做到以租養貸,十年後,相當於翻了一倍,因為你的本金只有50%十年後的價值是100%,對不對,所以達到這個收益率,可以購買,還有一種辦法,就是購買大型的商業,一般都是三四百平米以上,能夠拿下他的人太少,這個時候可以和胎髮商談判,或者是等待開發商資金緊缺的時候,這個時候你,伸手購買,可以拿到一個很好的價格,買房的價格低了,自然收益率就變高了,到底非常簡單?

    關於理財和投資商鋪,現在的理財都在5%的收益率,十年的複利也能做到6%以上,但是它是死的,只要他的時間足夠長,收益率也蠻高,能夠在20年以上,基本上可以做到100%的收益,20年以後,100%的收益,不知道是一個什麼概念,但是購買商鋪來講,具有更多的變化性質,房租有可能增長,這一切都在變化之中,但是不在掌控之中,因為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房租會漲價,現在商鋪,基本上是處於過剩狀態,只有優質的商鋪才能賺錢,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心性,性質去選擇理財方式。

  • 5 # 有財的紋姐姐

    我覺得現在投資商鋪遠遠沒有以往的收益和想象空間那麼多了。以前市場不成熟基礎設施落後,商場少,你看現在大街小巷都是商鋪,而且城區在不斷的擴建中來分解人流。本身房地產的投資就是週期長,你想想十年前你們的核心地區現在還是麼?或者十年前很火的商場現在是什麼情況呢?

    就深圳來講,雖然店鋪各種租金都很高,仔細一看空置率也高,深圳的商場太多了。

    當然配置不配置還要看你有多少錢都做了什麼投資。如果已經有很多金融資產了,買一套也無可厚非。

  • 6 # 畫太師

    個人建議。

    有錢的話去投資買小型公寓,市中心最繁華地段的小型公寓。這個比店鋪出租要好租的多。

    而且快速的可以完成還款,並且可以以房子進行抵押,從銀行進行貸款。再購買第2套。一直迴圈買到第5套第10套的時候,你一次性抵押的房子,可以從銀行拿出多少錢?

    拿出來的錢能幹什麼,那就看你自己想做什麼了。這可都是真金白銀的現金。比那些理財的產品呀,什麼東西都要可靠實在的多。

    而且你要相信中國的房地產,至少這10年是不會有多大的下滑。

  • 7 # 老臘肉聊房產

    無論投資還是理財,最簡單的衡量標準是要跑贏通脹,然後是要實現資金利潤最大化。但是想讓手中的現金能夠抵抗通貨膨脹,今後數年內難度都非常大:

    從理財角度來說,目前穩妥的理財方式要麼是存銀行大額存單,要麼是購買理財產品、國債等,但收益率通常在5%以下,超過6%都無法保證本金安全,根本無法跑贏通脹,更不要說還能有其它利潤可圖。除非購買到業績穩定的上市公司股票,但仍然無法保證不發生意外。

    而投資實體經濟雖說機會更多些,但是想要取得成功的機率甚至比炒股還要低,風險大的投資利潤高,但同樣可能會虧掉全部本金,能夠輕鬆賺到錢的專案外人很難融入,早已被人脈關係強大者把持,沒有話語權更沒有定價權,進去也是隨波逐流成為小魚蝦米。

    現在投資商鋪不是合適不合適的問題,而是收益率能夠達到7%以上的合格商鋪實在太少,這樣的商鋪通常被有關係的人提前預定,根本不可能流入市場,大多數商鋪的回報率不會超過5%,甚至始終在2、3個點之間徘徊,因此普遍不具有投資價值。

    簡單梳理下原因:

    一是非一線城市及二線城市主城區的商鋪,普通城市的人口密度是一定的,如今商場、商街遍地都是,新的商街又不斷出新,新商街的人流量多了,其它商街的人流量必然會被稀釋掉,利潤自然也就被越攤越薄。

    二是智慧手機的普及以及網際網路的興起,購物的時空距離被縮短了,網上可供選擇的商品多而且價格便宜,年輕人購物都轉移到網上了,其他消費人員不是特別需要一般情況也懶得逛街,所以實體店的生意很難做起來,即便很多大型商場不是節假日也都冷冷清清。

    三是整體商業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商鋪的租金在逐年下降,作為房東靠的就是租金收益,本身回報率已經降至5個點以下,回本時間已經延長至20、30年,不賺錢還有虧本的風險,再降房租只能是賠本賺吆喝了。

    四是房租這一塊收不回本金,就要指望商鋪增值來找回,但是即便商鋪增值了,光增值稅這一項就會侵蝕掉大部分的利潤,賺的錢都上交國庫了,哪裡還有利潤可圖,指望轉讓商鋪賺取差價的這條路也被堵死了。

    總體而言,除非買到價效比高的商鋪,否則只能選擇普通理財,儘量減少通脹造成的損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入8500,應該怎樣理財?